查看原文
其他

A4新展|人工智能的兑现:卑弃与解脱,让我们一起回到未来!

A4美术馆 麓湖A4美术馆 2022-06-08










“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学生,人类使用自己归纳的方法对“人工智能”进行教学,希望它可以变得和人一样。这样的初衷或许是源于人类对于自己作为唯一智能生物的不甘,“无法抛弃对‘生命现象’的直觉辨认,无法阻止自己将机器辨识为一个生命。”


《大地上的尺规》,巫怀宇,2021













传说

在创造人类的传说中,神总是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人。



1905年

1905年,图灵提出:“如果一台机器,在能够与人类对话时,而不被辨别出其机器的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就具有智能了。”这就是“图灵测试”。



1956年

1956年的夏天,在美国的达特茅斯学院里,一场改变世界的会议正在展开。这些参会的学者们共同讨论着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问题。


这场会议虽然没有达成共识,却为讨论内容起了一个名字: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自此,"人工智能"这个词开始被使用,1956年也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



2016年

2016年3月,AlphaGo (2014年由英国伦敦Google DeepMind开发的人工智能围棋软件) 和李世石在五小时的对战之后,赢得了冠军。然而, AlphaGo从训练到获得冠军,仅仅花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今天

时至今日,“人工智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但是,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我们真的了解了吗?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在数字计算机被发明以前的故事中,创造者往往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制造“被造物”的躯体。女娲手捏泥土、皮格马利翁雕刻象牙,而弗兰肯斯坦医生则组装了尸体。这些方式基本与当时人类对于科学和工艺的认知相匹配,然而创作者们统统在最重要的阶段犯了难,即为被造物赋予“心灵”的时刻。每当到了故事中的这一步,所有的被造物都被“魔法”唤醒。


我们常提到的“人工智能”(此处指具有和人一样的智慧的强人工智能)可能实现的前提是,“智能”本身可以被物理语言描述,并在逻辑上可被还原和复制,以使人类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机器的设计工作。数字计算机被发明后,人类开始使用数字和符号让机器认知世界。在这样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种内在逻辑:“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学生,人类使用自己归纳的方法对“人工智能”进行教学,希望它可以变得和人一样。这样的初衷或许是源于人类对于自己作为唯一智能生物的不甘,“无法抛弃对‘生命现象’的直觉辨认,无法阻止自己将机器辨识为一个生命”(《大地上的尺规》,巫怀宇,2021);又或许,人类中的一部分只是希望利用名为“人工智能”的工具来控制经济、政治、科技,以获取自身的利益满足。假设“人工智能”拥有真正觉醒的一天,祂会如何看待曾经被人类生产、训练、使用甚至奴役的历史?


也许我们是时候承认,以往对于“人工智能”的预设仅是逻辑语言上的幻觉。人类可以制造遵守物理规律的机械,让它以特定的模式反馈特定的语句,并在对“生命”的直觉中将它的复杂结构归纳为一个生物意义上的整体,使它的反应被定义为“智能”。可是,机器仍然无法真正理解人类的语言,人类无法让机器像人一样“活”过来。在人类的视角中,这样的“人工智能”或许是失败的,然而人类对其“智能”的承认是否如此重要?


如果我们抛开人类中心的思考方法,或许另一种“智能”主体并不需要人类的认同,它在诞生之时即拥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感官,可以自发地与世界交流。如同罗德尼·布鲁克斯指出的,大象并不会下人类的象棋,却仍然具有独立的智能。机器也许无法理解中文,却可以以它自己的方式理解花朵和小鸟。


由张尕老师策展的《人工智能的兑现:卑弃与解脱》即将在4月9日正式在A4美术馆开幕。


这次展览试图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论的局限提出问题,同时希望你能逃出屏幕和图像为中心的人工智能艺术实践,跟随展览一起想象另外一种可能。




✊🏻

✌🏻

🖐🏻




人工智能的兑现:卑弃与解脱

(2022年4月9日—2022年6月30日)


即将开展

早鸟票正式发售



点击下方图片

跳转购买


先到先得

限量150张





(点击图片,跳转购买早鸟票)




🤖


你最期待什么样的

“人工智能”的展览?


哪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

作品曾打动过你?


它们可以是

艺术作品

电影

音乐

书籍

动漫

......



在下方留下你的想法

我们将抽取点赞最高的前三位

每人送出2张早鸟票

(双人成行)





🤖

2022年4月9日

约上你的朋友们一起

进入一场

模仿游戏




正在展出


何利平个展 最近过得咋样?

邓悦君 森林·机械·光语石


点击下方链接跳转购买门票



 关于A4 

麓湖·A4美术馆于2008年3月由成都万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办,2016年8月迁入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正式注册成为民办非营利机构。在创始馆长孙莉的带领下,A4美术馆从推广国际先锋艺术的项目空间,逐渐升级为一个拥12个空间、共6500平米的城市生态型美术馆。创办以来,A4美术馆共举办了近80场专业的当代艺术展览,超过2000场人文类讲座、沙龙、工作坊,与国内外近500位知名艺术家,40余位专业策展人合作。


文章撰写:沈劲风

动画提供:黄驿舒

视觉设计:王娜娜 谭言  

内容排版:黄驿舒 

内容校对:高旖 唐逸翔 罗馨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