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4AB | 对谈回顾:关于艺术家书的一系列问题

A4美术馆 A4美术馆 2023-06-04


艺术家书在中国被大家提及和认知到,是从碎片化的信息时代。这样的读取方式下形成的理解常常有些片面,对于更好的艺术出版的发展无疑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庞大和复杂的文化背景,众多的艺术从业者。我们除了艺术出版集结的现场,更多日常可以去追溯、研究以及讨论的场所依旧需要补充。


我们也将提问作为了一种视角,通过问题的产生、深入以及发散,去慢慢形成松弛的纽带。“艺术家书的一系列问题”在今年10月首先抛出了三个问题:


你该如何设想身体行动与书的关系?

艺术机构的策划如何以出版作为方法?

艺术家书研究的个体差异与脉络关系?



以下为三场对谈的回顾精要,视频合集请见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嘉宾个人分享


AP Project发起人之一


l  AP Project的工作方式的建立过程

l  AP Project如何在三个部分的工作中,

  通过互相之间的联系与补充定位自己

l  2022年的工作:艺术系统里的田野调查




l  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展览、艺术家书、艺术家

l  个人主要项目介绍

l  赵谦新书出版计划分享




l  今年在A4艺术书展进行的聊成一本书项目

l UP-ON向上行为艺术档案馆

l  艺术家生涯的转折点——自我改造项目





对谈摘要



周斌:

“档案馆就是我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它是不是一个过去的常规意义的作品其实不重要。”




周斌:

“搭建一个国际化的行为艺术节,和国外的行为艺术领域对接,才能够重新激活中国行为艺术的水准。建立一个同等交流的水准,这个非常重要。”


张艺川:

“民间的档案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是对于艺术的一种备忘。”




张艺川:

“首先文字的出现,包括书籍的出现,都是人类去用一种非常高效且相对廉价的方式去传递知识的。它天生缺少很多对于人的情绪的捕捉、对于人类语言里潜台词的捕捉。但这种缺失并不妨碍知识的传递。

第二就是缺少这种东西或许我们可以创造。当艺术家们都开始去探索这种媒介的时候,我觉得这种临场感终将会被解决的,它也会赋予书(包括档案)一些新的含义、艺术创造就在里面。”


周斌:

“书本身会带给人想象的空间。可能你不在现场,你的想象的空间更大。”




张艺川:

“我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是我们没有一个特别明晰的身份划分。倾向是一个艺术小组。这个艺术小组里有设计师,有编辑,有出版人,等等。但这些环节里大家的工作是没有那么泾渭分明的,其实需要跳出身份去达成一种共识。”




张艺川:

“AP自己也有一个文献库,我们其实是把艺术家作为一个个体去梳理的。我们的工作逻辑就是当你把这些艺术家的整个脉络研究之后,再去从横切面、纵切面去切的时候,能产生很不一样的面貌、更为复杂的语境。这些语境在今天整个当代艺术的这种粗线条的主流叙事里都是缺失的。”


周斌:

“我们定下来以地域来进行梳理。我们觉得在梳理这种历史的构成的时候这些曾经在艺术史上某一个片段的时间存在的艺术家,他们曾经存在的一件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方式是最有可能去呈现出很多被忽略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




赵谦:

“我觉得书籍本身是一个非常灰色的中间性的媒介。我自己特别喜欢以书籍做第一媒介的艺术家书,就是把书籍作为一个空间或一个材料。”


张艺川:

“AP的工作方法可能会更在意知识的内容的产出。至于是研究所得还是创造所得。在我看来它都是一种行动,这种行动既是一种身体上的行动,它也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它既可以是出版,它也可以是一种创作,它是不应当被去定义的。”


周斌:

“我其实从小对书是有敬畏的,如果要做书,我更注重的书的内容。在有了注重的内容的情况下,又有一种有趣的方式来呈现这种内容,我觉得这是最完美的。”





检索信息


l  Printed Matter书店

l  露西·利帕德(Lucy Lipard)

l  MOMA——A Century of Artists Books

l  《与牛共舞探戈》(Tango With Cows)

l  Marcel Broodthaers

l  Dieter Roth

l  约翰·凯奇(John Milton Cage)  4′33″

l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天真之歌》

 


由周斌、张艺川、 赵谦,从三位对谈者各⾃不同的⼯作视⻆与经验,将身体作为⼀项重要考虑延伸到出版实践的可能。









嘉宾个人分享


现为广东时代美术馆学术副馆长及首席策展人


l  去展览中心和对展览媒介和出版的延展的项目

  从《离案之歌》展览追溯与出版的相同点

  时代美术馆的发展脉络

  早期在时代美术馆的个人工作

  一路向南-电子期刊


l  近年的变化

  去展览中心:研讨会与走读

  去展览中心:参与性诠释

  正在进行的项目:三个争议的场域



激发研究所(IFP)的联合创始人


l  做书,在空间中保持对话

  在罗马MAXXI美术馆的展出方式

  编辑和策展之间的关联



"激发研究所"联合运营者

新工人影像小组成立人之一


l  把IFP(激发研究所)的活动延伸到现实中去

  不周山项目(现场类项目到出版语言的探索)

  实践与知识生产

  我们变成一种既游击,也有新据点的可能





对谈摘要



蔡影茜:

“有时候从档案当中没办法还原历史,因为建立档案的人的位置决定了他收集哪些档案,以什么样的视角去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

“艺术家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使用物质,强调物质性的转向,这种物质性的转向启发了我们去拓展参与性诠释的部分。”

“我们把这些材料和研究做成一个开放的、混乱的、没有秩序的状态,观众才会觉得他能够随意去触摸、翻阅,在当中去寻找他自己的线索。每一个展览的参与性诠释的角落的做法都不一样的。”


陈淑瑜:

这几年我一直住在北欧,是一种异乡,客居的状态,时间长了,似乎更能感受到一种在东道主(host)与远客(guest)之间的幽灵(ghost)状态。我把这种幽灵状态,理解为一种可以去打破‘好客-嘉宾惯例’的例外状态,也是一种让历史与未来相遇在‘虚构现实’的时刻。例如,我作为策展人,与“纸老虎”剧场工作室一起合作的柏林洪堡论坛的展演项目。我们想通过一系列道具,释放一些藏匿在他们的中国宫廷艺术收藏中的幽灵,为那些游荡在欧亚之间的幽灵寻找某种附体与出场的契机。也许,借助这些说真话的幽灵,我们可以找到跨越不同文化语境的沟通方式吧。


宋轶:

“我可能会更主动的去找一些有关联的创作者或是有创作可能的人,然后通过一些活动的组织,把事情尽可能再往前推一点。”




蔡影茜:

“今天我们缺的是差异性,不是量。不能一厢情愿地去想着拓展观众。我们愿意在一件事情上花很多功夫反复地讲,深深浅浅地讲,跟很多不同的小的社群有一些更加直接深入的交流。”


宋轶:

“有创造性的人其实都是通过艺术家这条线索去认识的,他们可能是朋友、邻居、艺术家曾经听说过的人。”




陈淑瑜:

“我觉得编辑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工作概念,渗入到策展工作中。编辑在创作与解读之间寻找对话空间。一个好的编辑,即是隐身的,又是无所不在的,事无巨细的。”


蔡影茜:

“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在我们今天这种大部分沟通都在邮件当中发生。”


宋轶:

“这是一个坍塌磨合的状态。多作者这个话题,我觉得是必然要去考虑的路径。艺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中,是在制造某种障碍的,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过程。”




蔡影茜:

“我觉得集体性就是一种承诺。”

“我们希望去策展人中心化地理解展览,作为阅读者,对核心概念重新解构,离开中心的叙述,寻找被边缘化的声音。这是一个多声部的层面,不仅是研究小组,时间的距离也会带给我们很丰富的层次。”





检索信息


l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l  OMA事务所

l  保罗·奥尼尔(Paul O

’Neill)

l  Notion软件

l  罗马Maxxi美术馆

l  马岩松

l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

l  批判性虚构(Critical fabulation)

l  赛蒂亚·哈特曼(Saidiya Hartman)

l  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

 


由蔡影茜、宋轶、陈淑瑜,从三位对谈者各⾃不同的⼯作视⻆与经验,聊一聊他们的策展工作,还有这之中对出版与策展关系的重塑。









嘉宾个人分享


AP Project发起人之一


l  文献的知识生产

  两种文献

  艺术家个案研究

  美术馆出版物




l  领读与解析文章《无法流通、自由出版》

l  个人出版项目的经验与脉络



GUNG HO的联合创始人,2019年创立行动代码出版 (ActionCode Press)


GUNG HO的联合创始人


l  工合小组(GUNG HO)成立与发展的历程

l  自出版物的介绍





对谈摘要



张艺川:

“我们对于艺术家书的定义是在于它是否能传递艺术思想,是否能去松动一些东西。”

“写作不被重视,出版不被重视,导致艺术家书很难去定义、很难形成历史,这都是一种历史的仓促性。”


张化霖:

“我们在考虑能否建立更多基于关键词的链接性。”


蒲英玮:

“社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内核。对于西方艺术家来说,写作以及在公共领域发布他们的写作是很正常的,文字与视觉共构了他们的实践以及立场,但这个并没有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一个普遍的工作方式。”




蒲英玮:

“90年代以后,我认为整个中国当代艺术所观看并学习的系统其实是一个以英美艺术趣味为导向的系统。我们要意识到的是,我们所接收的文化产品,是带有有意识形态的,它只是很局部的一个“西方”。同理比如在翻译领域,你选择翻译哪些思想其实代表了你的价值判断。”


张艺川:

“这种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凯恩斯主义。欧洲很多东西是反凯恩斯主义的,它们其实在一个主流的商业渠道里是很难被熟知的。但我们去提这些书籍本身其实是在强调另外一种逻辑(反凯恩斯主义)。”


张化霖:

“艺术家书籍总是和外部环境有一个关系,不管是外部的环境在限制艺术家书籍还是艺术家书籍想通过这种另类流动的方式去突破限制。“




许一尧:

“杂志或文学类书籍通过成为一种类似流行文化对象的方式来销售。这种特有的生产和营销的系统,它其实和艺术家书籍是有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张艺川:

“艺术家书和传统的出版是非常不一样的,它的量很少,也不是主流的渠道,尤其在中国,这是更加明显的,艺术家书不可能出现在购物网站或阅读App ,它有一种特殊的流通渠道。以一种特殊的景观在中国呈现。从销售渠道上讲,艺术家书一对一的销售方式本身就是在反抗绩效分配的方式。”




张艺川:

“周期太长,我们希望一本书有一个更快的运转周期,可以有更多的话题被发起。但因为发行渠道非常窄向,导致我们很多时候有大量的库存,然后导致很多新的议题没有办法去生产。”


张化霖:

“从一个艺术创作者的角度来考虑,可能是回到把作品做得更清晰,然后被清晰地表达,这是重要的,有时候也是困难的。”


许一尧:

“上一季的出版物我们是做 PDF 形式让大家下载,在小范围的在线社区做传播。我觉得这有一定的局限性。然后我们就决定把它放到网页上去增加它的传播度。”




蒲英玮:

“书号涉及到很多问题, 但是往往它产生的问题是你无法承担的,内容的筛选、时间成本或者是种种。”

“艺术出版不可能非常大众化,而且在种种认知和制度还未充分健全的环境下,一味强调大众化未必是好事情。”


张艺川:

“特别大众的流通对于艺术家书本身就是一个解构,因为当它面向的人足够多的时候,是有很多妥协在里面的。”

“艺术出版是出版里的一个更小的类别,它一本书的传播价值就是几百本,但这几百非常重要。”




张化霖:

“它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有的艺术家甚至认为只能通过艺术家书籍的形式进行表达。”


蒲英玮:

“对我,包括我的创作来说,是这样去理解资本、商业艺术和批判的关联的:它们可以在任意的组合形态中形成一种不同的模式,和生成一种不同的社会与政治立场。”


张艺川:

“艺术家书籍和艺术家的创作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艺术家如何去看待这个媒介。”




蒲英玮:

“首先大家要重新审视所有的标准。”

张化霖:

“还有一些政治结构的差异。比如英美也会政府拨款去赞助很多独立的运营空间,他们不一定会直接干预,但是他们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张艺川:

“区别就是英美有一套非常先进的推送信息的模式,让你被迫去阅读信息。这种模式在欧洲是非常弱势的,这种弱势的直接体现的就是英美直接掌握着很多知识的这种最终解释权。”





检索信息


l  Le abbiamo sempre chiamte cornici

l  《红影》意大利先锋电影期刊

l  徐坦

l  刘鼎

l  达达主义(Dadaism)

l  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

l  消费主义(Consumerism)

l  杰夫·昆斯(Jeff Koons)

l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l  尼古拉斯·伯瑞奥德(Nicolas Bourriaud)

l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l  Larry Winner

l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a)

l  抽象表示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

l  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

l  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

l  克莱尔·方丹(Claire Fontaine)

l  《景观社会》 (法語: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l  安那其主义(無政府主義Anarchism)

l  效益主义(Utilitarianism)

l  赛斯·普莱斯(Seth Price)

l  乌利西斯.卡列昂(Ulises Carrión)

l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社会雕塑

l  雷内·弗朗索瓦·吉兰·马格利特(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

l  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

l  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未来主义宣言

 


由张艺川、蒲英玮、张化霖和许一尧,沿着四位对谈者的独立视角,发现艺术家书如何发生在过去,又如何回应着当下。






2023A4艺术书展项目组持续招募中!




关于A4AB

Learn More about A4AB

A4AB是由A4美术馆在2022年发起的一项以“艺术家书”为开端的的公共艺术项目。美术馆在青年项目中通过建立与国内、外艺术出版行业、创作群体及社会大众的集中对话,将当代艺术的公共性流通与成都在地文化互文。并长线立足推动西南地区的艺术普及与跨文化交流,建立共识主动的艺术创作生态,为青年创作者搭建有效的关系网络与系统的扶植平台。





关于A4美术馆

Learn More about A4 Art Museum


A4美术馆于2008年3月由成都万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办,2016年8月迁入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正式注册成为民办非营利机构。在创始馆长孙莉的带领下,A4美术馆从推广国际先锋艺术的项目空间,逐渐升级为一个拥12个空间、共6500平米的城市生态型美术馆。创办以来,A4美术馆共举办了近百场专业的当代艺术展览,超过2000场人文类讲座、沙龙、工作坊,与国内外近600位知名艺术家,40余位专业策展人合作。



文案编辑 胡雯馨

内容排版 胡雯馨

内容校对 田乃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