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谷
和谷《柳青与<创业史>背后的世路命途》入选《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6辑
和谷《柳青与〈创业史〉背后的世路命途》(原载《延河》2021年第2期)入选国务院研究室主办《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6辑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散文
推荐语
作家杨献平躬身军旅多年,如今虽已转业到地方,但内心的军人情结依旧不时跃动,其散文新作《边关》正是这一情结的再度抒发与充分展露。在这篇两万多字的作品中,作家以曾经的军人和当代作家的身份,深入西藏边防部队采访考察,他同昔日的战友一起,穿行于一线连排和前沿哨所,其所见所闻以及所思所想,几乎是零距离、原生态地再现了边防战士面对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为艰苦的生活条件,依旧紧握钢枪,忠于职守,乐观向上,当好祖国卫士的情形,以及他们特有的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豁达的生活态度,就中传递出一种伟大的奉献意识和牺牲精神。作品旨在弘扬正气,赞美崇高,但作家行文偏偏情感内敛,笔调沉实,过滤了一切浮空泛之气因而别有一种真切的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谈论柳青和研究柳青的《创业史》,是近年来文坛比较多见的话题,和谷的《柳青与(创业史〉背后的世情命途》自可归入这一范围,不过与一些类似作品相比,和谷这篇文章的特色和优长是显易见的,它不是从观念或史料出发,来谈论柳青或阐发作品,而是选择了一条特殊的路径。通过作家与《创业史》中梁生宝的人物原型王家斌的交往和“我”对他的采访体察借用“个中人”和亲历者的目光乃至口吻,走进柳青和《创业史》的写作过程激活历史现场,还原人物关系,再现生活细节,就中凸显柳青其人的精神、性格与气质。尤其是他严苛到几乎“不近情理”的自律意识,和他坚持深生活,观察社会,努力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创作态度。由于该文建立在丰厚坚实的生活基础之上,而作家又是文章传真写实的高手,所以读来颇有一种吸引力和带入感。
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作家中,祝勇是较早涉足且一直坚持历史文化散文创作的一位,其笔下的这类作品,向以视野开阔立意新颖,文笔雅健著称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后,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作家笔下的历史文化散文新作,愈发呈现出驾驭历史的从容和文学表达的精妙。《此心安处是吾乡》作为作家最新散文系列“故宫谈艺录”中的一篇正可作如是观。这篇作品聚焦苏东坡曲折颠沛的生命旅程,其温润舒展的笔墨,一方面讲述着主人公对故乡、对家庭、对亲人的无限看恋与长久思念,一方面揭示了当这一切日渺远时,主人公所进行的积极的心灵调整与自我排解,这种既吟唱“但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秉持“此心安处是吾家”的人生态度,既是深挚的又是睿智的;既是热切的,又是豁达的,其中蕴含的情感张力足以让人绪绵绵,咀嚼再三。李青松以散文和报告文学为基本样式,在生态自然领域耕耘多年,佳作选现,收获颇丰。《大兴安岭笔记》是作家沿着既定文学向度所做的新的探访考察与书写。在这篇作品中,作家不仅描述了大兴安岭百态千姿、奇罕的自然风貌,而且凸显了这片土地上持续发生的从物到人从生态建设到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不仅揭示了人与生态自然的复杂关系,而且传递出人在和谐生态中的惬意感受;不仅告诉人们一些很是陌生的生态物种知识,而还探索并播撒着崭新的环保意识与生态理念。于是,通篇作品具备了真正的自然生态文学的品质和意义。
柳青与《创业史》背后的世路命途
一、六十年一个单元
2020年11月20日于清凉山下
节选自《延河》2021年第2期
往期文章阅读:
宝鸡日报/铜川日报:和谷,一条大河湾流之谷/读《寻找雷锋的蕉萍》张念贻
中国方志“讲述黄河故事”评选,陕西作家和谷、高安侠等获一等奖
群星助推,共唱经典!河北卫视《唱支歌儿给党听》6月26-30日每晚19:35播出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