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现!路遥致秦兆阳两封书信的解读/梁向阳

黄堡书院
2024-09-24


路 遥


通往史诗性创作的道路上

——基于中国现代文学馆珍藏的路遥致秦兆阳两封书信的解读

梁向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7期



内容提要

作家书信作为一种重要的可信史料,保存了特定时期文学生成的生动侧面与鲜活记忆。中国现代文学馆珍藏的路遥1980年代初致《当代》主编秦兆阳的两封书信,未曾公开见诸任何报刊,应当视为路遥的佚信。本文由此为基点,深入探讨秦兆阳如何“手把手地教导和帮助”路遥“走入文学的队列”的来龙去脉。

 关 键 词 

中国现代文学馆 路遥 秦兆阳 1980年代初 书信



《当代》1980年第3期路遥作品首页


秦兆阳在家中给作者写信

路遥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手稿第一页(《当代》杂志社提供)


三 路遥赴京完成《惊心动魄的一幕》的修改


正如路遥所言:“怎么不改呢!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赶到北京。”[12]这样,才有了路遥与《当代》主编秦兆阳第一次见面。

据时任《延河》副主编的董墨回忆:1980年4月,《当代》编辑刘茵打电话到《延河》,明确地说:“路遥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秦兆阳同志看过了,他有些意见,想请路遥到北京来改改,可不可以来?”董墨把电话内容告诉路遥,路遥欣喜若狂,他终于要看到所期望的结果了。[13]《当代》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杂志的“四大名旦”之一,它以发表现实主义作品为主,整体大气、厚重,能在《当代》上发表小说当然是每个作家所梦寐以求的事情。

路遥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手稿最后一页(《当代》杂志社提供)


四 秦兆阳为何赏识路遥的这部“新人新作”

许多人会思考,秦兆阳为何愿意帮助路遥?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作为文学前辈的秦兆阳,对路遥的善意与扶持决不来自简单的个人情感,而是其文学思想与人生方式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路遥所坚持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方法与作品打动了秦兆阳,具备让秦兆阳用心用情扶持的基本水平与能力。

《当代》编辑朱盛昌1980年5月3日的“日记”这样记录:



陕西作者路遥给刘茵回信,讲他写中篇《惊心动魄的一幕》的缘起,对《当代》拟发他这个作品很是感激。路遥这篇作品是别人转来的,刘茵看后觉得不错,秦兆阳拿了去看后很赞赏,认为这篇作品很独特,迄今还没有任何一篇作品像这样去反映“文化大革命”,他决定发表。让马上通知作者,并询问其创作缘由。路遥在给刘茵的回信中说,这篇东西是根据一件真实事件写成的,投了好几个刊物,都退了。最后他投给《当代》试一试,如果《当代》也说不能用,他就把稿子烧了,从此不再写小说。我把信给兆阳同志看了。他跟我说,这个作者有生活,没有生活是写不出来的。别人不用,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他把小说的故事讲给我听后说,这个作品突出写的是一个正面人物,只是把斗争写得残酷了些。这没有关系,因为作品的基调给人的感觉还是高昂的。我们应该发表这个作品,而且要把这个作者好好树一树。他说,我们就是要培养青年作者。

路遥表示愿再修改一次。秦怕到时又给了别人,叫我们请他来社里改。我让刘茵给路遥打了电话。[22]


朱盛昌的日记中明确记录,《当代》主编秦兆阳先生说:“我们应该发表这个作品,而且要把这个作者好好树一树。他说,我们就是要培养青年作者。”“这个作者”就是路遥。

据朱盛昌后来回忆:



兆阳同志关于“我们就是要培养青年作者”的思想,在《当代》编辑部中达成了共识。编辑部公开在刊物上宣布“每期必发新人新作”,每期发稿时我们都要检查本期有几篇新人新作,把这作为一项制度执行,相应地每期还要发“本期新作者简介”;又将新人新作作为考核编辑人员业绩的重要内容,对于从来稿中发现了有价值的新人新作的编辑给予及时表扬鼓励;对于有基础的新人新作,编辑部总是给以耐心细致的帮助,提出详细意见帮助修改加工,争取达到发表水平。这些措施的实行,大大鼓励和吸引了广大业余作者,他们纷纷来稿,甚至把被别的编辑部退回的稿件寄给《当代》,希望得到关注。[23]


这个回忆就很能说明问题。这充分说明《当代》刊发“新人新作”,是在秦兆阳推动下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秦兆阳1938年奔赴延安,是陕北公学分校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生,他的青春年华是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度过的。全国解放后,他担任过《文艺报》执行编委、《人民文学》副主编。据一些文章介绍,“他在编辑部内宣布,要将《人民文学》办成俄国19世纪《祖国纪事》、《现代人》那样有影响的第一流刊物,要有自己的理论主张,要不断推出新人新作”[24]。《人民文学》从1956年4月号起,相继推出了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上篇)、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耿龙祥的《明镜台》等一系列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力作。1956年9月,秦兆阳以“何直”的笔名在《人民文学》发表理论文章《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主张文艺应“严格地忠于现实,艺术地真实地反映现实,并反转来影响现实”[25]。他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秦兆阳1979年落实政策回京后进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他创办大型文学刊物《当代》杂志并担任主编。直到1994年10月病逝,他在主编任上工作了15年。历史选择了秦兆阳,秦兆阳也以自己的思想底色点亮了《当代》。在秦兆阳的带领下,《当代》形成了正大严肃的风格,成为当代文学的重镇,刊发了《芙蓉镇》《活动变人形》《古船》《白鹿原》等一系列现实主义力作。正如评论家孟繁华所指出的那样:“从创刊那天起,《当代》就以其鲜明的关注现实和批判精神,成为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旗帜。”[26]

从另一个角度看,路遥的中篇小说处女作《惊心动魄的一幕》,是路遥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的题材。它没有迎合当时“伤痕文学”发泄情绪的路子,而是进行彻底的“文革”反思,塑造县委书记马延雄在“文革”中为制止两派的武斗而进行飞蛾扑火式的自我牺牲。路遥有在“文革”武斗时的亲身经历和生死体验,写起来得心应手。他对当时的文艺政策走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认为“伤痕文学”虽是逞一时之快发泄情绪,但文坛终究要有正面歌颂共产党人的作品,而他这部作品的“着眼点就是想塑造一个非正常时期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人”[27]。在创作手法上,这部中篇深受雨果《九三年》的影响。《九三年》写的是在光明与黑暗短兵相接时英雄主义的闪光。路遥在这部中篇中也想来个土崩瓦解的结果,在矛盾的最高潮结束。他下定决心创作这部与当时的文坛潮流有些不甚合拍的中篇,本身就是剑走偏锋的一着险棋。

很多年后,时任《延河》诗歌编辑的晓雷回忆:


我看过去后的第一感觉是震惊,既震惊这部小说的真实感和我的朋友闪射出来的令我羡慕甚至嫉妒的才华,又震惊于这部小说主题和思想的超前。那时我的思想还深陷在“文化大革命”好的长期喧嚣形成的藩篱中,而如今由我的朋友捧出一部讨伐“文化大革命”的檄文,怎能不让我感到惊恐呢?但我的真诚认可了这作品的真诚,我毫不含糊地肯定了它,并表示我的支持。我们在共同商量这作品的题目,似乎叫作《牺牲》,意思是表面写一位县委书记在“文化大革命”的批斗中牺牲了,实际深意表明不仅这位县委书记是“文化大革命”的牺牲品,而且所谓的“造反派”和“保守派”都同样是“文化大革命”的牺牲品。[28]


不仅晓雷看到这部小说时叫好,时任《延河》副主编的董墨也有同感,路遥拿出这部小说的初稿让他看后,他认为:



这个中篇小说与当时许多写“文革”题材的作品,有很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是作家着眼点的不同。[29]

《惊心动魄的一幕》是秦兆阳担任《当代》主编后不久发现的“新人新作”。秦兆阳认为当时文坛弥漫的“伤痕文学”调子过于低沉浅薄,而他更愿看见这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拨乱反正的姿态,也就是说作家揭露矛盾时不能被消极的东西压住,要用严肃和奋发的面貌表现正向的东西,让人从困难中看到出路。秦兆阳认为《惊心动魄的一幕》中的县委书记马延雄舍生取义的崇高的心灵,正展示了党的优良传统,值得歌颂;文学艺术揭露丑恶的目的,就是要唤起人们追求美与崇高的力量。此外,《惊心动魄的一幕》的副题是“一九六七年纪事”。这种“纪事体”现实主义小说样式,也是秦兆阳所欣赏的。对于这样一部契合其文艺思想与编辑思想的好作品,秦兆阳怎能不由衷地赏识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路遥的确是幸运的。正是基于秦兆阳的赏识,《当代》1981年第2期刊出樊高林的评论文章《读〈惊心动魄的一幕〉》;也正是基于秦兆阳的赏识,路遥在1981年又把第二部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投给《当代》。1981年6月10日,在给《当代》编辑刘茵的信中,路遥透露了此事:



我最近在考虑一个长篇的过程中:“抡”了一个中篇,属平庸之作,犹豫了一下,已在前不久寄给秦兆阳同志看了,他已经回信给我,说他的初步意见是可以在《当代》发表,并对稿件极准恳地提出了他的意见。老秦收到我的稿子就看了,并且很快就回了信,这种精神使人感慨不已。《当代》是我感激不尽的。您、老秦、老孟等同志的关怀我会永记不忘,今后仍需要您们的帮助与引导……[30]


《在困难的日子里》的副题是“1961年纪事”,这部小说的创作手法延续了《惊心动魄的一幕》的“纪事体”风格。这部小说也是在秦兆阳的关怀下、在责任编辑何启治的具体帮助下,不断修改完善后才发表在《当代》1982年第5期上的。[31]


五 秦兆阳在书信体评论中旗帜鲜明地为路遥撑腰鼓劲

秦兆阳自画像


(本文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7期)



注释

向上滑动阅览

[1]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全集·早晨从中午开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45页。[2]梁向阳:《路遥〈惊心动魄的一幕〉的发表过程及其意义》,《文艺争鸣》2015年第4期。[3][4]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全集·早晨从中午开始》,第45、45页。[5]2013年6月25日,笔者采访路遥小学老师、好友白军民的记录。[6]见2022年2月12日林达给梁向阳的手机短信截图。[7]见《母亲袁惠慈在抗日战争中》,“灵清2”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8]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全集·早晨从中午开始》,第45页。[9]路遥:《致刘茵》,《路遥全集·早晨从中午开始》,第570页。此信是2012年12月2日“首都各界路遥逝世20周年纪念会”活动期间,刘茵提供给我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邀请我“特邀编辑”2013年版《路遥全集》时,我提供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并编入《路遥全集》。[10]贺抒玉:《短暂辉煌的一生》,马一夫、厚夫、宋学成主编:《路遥纪念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7页。[11]黄秋耘:《风雨年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5页。[12]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全集·早晨从中午开始》,第46页。[13]董墨:《灿烂而短促的闪耀——痛悼路遥》,马一夫、厚夫、宋学成主编:《路遥纪念集》,第294页。[14]路遥:《致刘茵》,《路遥全集·早晨从中午开始》,第573~574页。[15]梁向阳:《新近发现的路遥1980年前后致谷溪的六封信》,《新文学史料》2013年第3期。[16]据《当代》原编辑汪兆骞先生回忆,是刘茵与他一同领路遥见了秦兆阳。见汪兆骞《我们的8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文人》,现代出版社2020年版,第75页。[17]厚夫:《路遥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27页。[18]此信的复印件珍藏在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刘茵提供。[19]何启治:《朝内166:我亲历的当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57页。[20]王维玲:《岁月传真——我与当代作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4页。[21]贺抒玉:《短暂辉煌的一生》,马一夫、厚夫、宋学成主编:《路遥纪念集》,第257页。[22]朱盛昌:《秦兆阳在〈当代〉》(日记摘录),《新文学史料》2015年第3期。[23]朱盛昌:《秦兆阳编〈当代〉》,《文学名著诞生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2021》,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53页。[24]王培元:《何直文章惊海内——记秦兆阳先生》,秦晴、陈恭怀:《编辑大家秦兆阳》,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78页。[25]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文学探路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页。[26]孟繁华:《〈当代〉:现实主义的旗帜》,《文学名著诞生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2021》,第160页。[27]路遥:《致刘茵》,《路遥全集·早晨从中午开始》,第572页。[28]晓雷:《故人长绝——路遥离去的时刻》,李建军编:《路遥十五年祭》,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29]董墨:《灿烂而短促的闪耀——痛悼路遥》,马一夫、厚夫、宋学成主编:《路遥纪念集》,第294页。[30]此信的复印件珍藏在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刘茵提供。[31]路遥:《致何启治之二》,《路遥全集·早晨从中午开始》,第197~208页。[32]厚夫:《路遥传》,第153~155页。[33]马一夫、厚夫主编:《路遥研究资料汇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34]详见路遥《致秦兆阳之二》,中国现代文学馆珍藏。[35]中国作家协会《作家通讯》编辑室编:《作家通讯》1982年第3期。[36]梁向阳:《捕捉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历史诗意——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动因考》,《南方文坛》2021年第1期。[37]朱盛昌:《秦兆阳在〈当代〉》(日记摘录续一),《新文学史料》2016年第1期。[38]何启治:《“休云编者痴,我识其中味!”——秦兆阳谈文学编辑工作》,秦晴、陈恭怀:《编辑大家秦兆阳》,第45页。[39]路遥:《致何启治之七》,《路遥文集·早晨从中午开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212页。[40]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文集·早晨从中午开始》,第44~46页。[41]郑文华摄影集:《作家路遥》,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友情提示:凡黄堡书院公众号原创文章,转发者请注明来源,违者视为侵权。

往期精彩文章阅读:

西安人的美食西安人的歌 / 周瑄璞
纪录片 | 陕西故事·文坛名家:和谷 谷溪 莫伸 高建群 韦昕
和谷:阎纲老师是吾辈学习的好榜样
和谷纪实文学《照金往事》读书会在铜川举办
史铁生的妻子陈希米
文學陕軍/王蓬文学馆开馆啦!
《故里》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孙立新
北大博士挂职报告:县城政治江湖?
和谷长篇小说《故里》(下)陕西文学2021第6期连载
良心作家梁晓声《人世间》
黄堡书院这一年
文学写作的意义/和谷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小编工资涨五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堡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