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7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吴思:我在乡下极左的日子

吴思 世外之友 2021-04-16




文革中推行的农村政策是: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这种模式行得通吗?真能有效吗?
文革末期,我在学大寨的最前沿,亲身体会到日子艰难。我的焦头烂额之处,也是那个时代举步维艰之地。


1、义务劳动受挫



下乡插队之前,我在中学当了几年团支部书记,按照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的教导,多次组织过“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到农村后,我接任第三生产队的团小组长兼青年突击队队长,又把“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搬到了农村。
我们村口的南山上有一片荒坡,第一次义务劳动就是在荒坡上刨坑栽树,建一座“共产主义青年梨园”。1976年4月一个星期六的傍晚,收工之后,我们青年突击队四十来人义务劳动两个小时,种上六七十棵梨树。这是我们村历史上头一回搞义务劳动,大家很好奇,连在校学生也跑来参加。效率高,干劲大,挑水爬坡都是一路小跑,义务劳动大获成功。
初战告捷,按照当时的俗套,我作《流汗歌》一首,发在黑板报上。诗写得很矫情,把符合正确路线的一分情绪夸张地感受为五分,表达为十分,努力自我感动并感动别人。
在胜利的鼓舞下,我又有了更宏大的设想:将不计报酬的义务劳动,从每周一天逐步增加到两天三天,最后取代有报酬的劳动。大寨当时的劳动报酬形式是“一心为公劳动,自报公议工分”,被后人讥为“大概工”,残留了雇佣劳动的痕迹。我打算消灭这点痕迹。
一周后,我组织了第二次义务劳动,人数稍减,但干劲也不小,补栽了三十多棵梨树,给上次栽的树浇了水。公社广播站很快就在大喇叭里表扬了我们青年突击队,还提到我的名字。
第三四次义务劳动,分别给苹果园和梨园浇水。众人的新鲜劲渐渐消退,参加者越来越少,有事请假的越来越多。
一天晚上,我召开团小组会,讨论义务劳动中出现的问题。没想到,这个会成了对我的批评会。几位团员在会上联合指责我,说我利用了大伙,干活是大伙出力,出名却是我个人的。大家不愿意继续被我利用,成为我捞取个人荣誉的工具。
会上没有一个人替我说话。


1977年10月,北京优秀知青参观团在昔阳“大寨展览馆”前留影,前排左六为作者




2、向自留地让步



我第一次和贫下中农打架是在1976年5月上旬。生产队的麦子正在浇灌浆水,社员自留地的土豆还在旱着。谁浇谁不浇、早浇或晚浇,与收成关系甚大。当时队里的三级扬程水泵老出毛病,我敢拆敢修,又是生产队副指导员,便由我负责带着一帮社员日夜轮班浇麦。
我主张先集体、后个人,集体的麦子不浇完,不向自留地供水。自留地是资产阶级法权在所有制领域的残余,我信奉这套理论。
开头几天,有一些社员向队委会提意见,抱怨自留地浇不上水。指导员和队长向我转达了意见,我用几句大话将他们顶了回去。但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渠道常被扒开,社员偷偷截水浇自留地。有一回,麦田里的社员很久等不来水,顺着渠道巡上来,发现有人扒水又不敢制止,就找到我,说断水了,让我查查原因。我顺着水渠往下走,看见大队书记的婶子在扒水浇自留地,就上去训了她一顿,堵上口子。她骂我祸害贫下中农,我骂她给贫下中农丢脸,偷大伙的东西。这种事情时常发生,浇麦进展缓慢。
为了打退小生产的进攻,我发动了舆论攻势。我借助团支部的力量,召集本队团员和青年积极分子开会,讨论用水中的两条路线问题,还在黑板报上发表小评论:《危险的口子》,再通过大队的大喇叭广播出去。
这种从报纸上学来的招数不太管用,夜里总有扒口子的人。我在明处,扒口子的人在暗处,再说我也不可能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巡渠。负责浇麦子的社员怕得罪人,既不巡渠,断水了也不报告,我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再往后,浇不上水的社员愈发急了。一天下午,我在巡渠时看见一位年近四十的正牌贫农扒水浇自留地。我过去制止,他先说好话,不管用,便骂我不顾贫下中农的死活:“你们知青有饭吃,就往死里整我们贫下中农!你干脆一铁锨劈死我得了!”说着还伸过头来。我看说空话没用,便自己动手堵水渠,我堵一锹,他扒一锹,你来我往,演变为推推搡搡,我脚下一滑,一个趔趄跪在一块尖石上,当时膝盖就肿起来了。那汉子怕事,立刻住手,仓惶退走。我又一次得胜,一瘸一拐地回去了。
我摔瘸了的故事很快就传开了。于是,大队书记出面,召集贫下中农协会开会,大队书记给我撑直了腰,做足了面子之后,当场任命我为贫协小组副组长。
我当时多少有些疑惑,贫下中农协会这么有威信?后来,处理过几次类似冲突之后,我才明白他真正怕什么。按照村里的常规,两人动起手来,一旦有人受伤,就可以让对方赔一笔医药费和误工补助,外带探视赔礼必须携带的点心匣子。看不出伤来,尚且要装病开药讹他一笔,像我这样膝盖肿得老高,换了普通社员,至少要扒他一两个月的工分。我是知青,如果回家休养,再加上路费,那费用就更没谱了。
事情闹大以后,一直不爱管事的指导员也召开队委会,专门研究用水问题。我说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先集体后个人。队长并不和我正面争论,他说我的主张是对的,但毛主席让我们关心群众生活,贫下中农的吃菜问题也应该重视。再说,分给社员自留地也是毛主席的政策,地分给人家了,就不能不让人家种,不能不让人家浇水。他建议白天集体浇麦子,夜里社员浇自留地,谁先谁后,由抓阄决定。队委会七个成员,六个同意他的意见,我只好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
话说回来,我不服从又能怎么样?腿脚灵便时尚且把不住水,现在瘸了,我更不能不识抬举,与所有人为敌。
后来,我当了生产队的一把手,有权一个人说了算了,再遇到类似的情况,照样被迫让步。假如不让步,迫使人家执行我的命令,就等于逼着人向我辞职。我们生产队方圆五六里,沟壑纵横,数千棵干鲜果树,大大小小数百块粮田,哪面坡上的哪棵树果子该摘了,需要几个工,哪块田该锄了,需要几个工,这些知识我不懂,没有多年经验的积累也休想掌握。队长一撂挑子,我就抓瞎了。就算我本事大,什么都懂,我也只能带一拨人干活,其他生产小组,老人妇女和各种专业队,如果没有干部招呼着,众人能在地头一坐一整天,根本就别指望出活儿。我本想让社员多为集体做贡献,如果干部撂挑子了,大家全在地头坐着,岂非求益反损?


作者(右一)在知青队门前


农民对集体大田和自留地的亲疏是可以计算的。刚插队的时候,我对农民普遍偷懒的现象很不理解。我问一位贫农为什么不好好干活,他反问道:“有我多少?”
1958年人民公社兴起的时候,规模动辄万人,连生产队和大队的干部都不用对劳动成果负责,结果闹出了一场大饥荒。
对比自留地和大包干,大寨模式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巨大的缺口,农村基层干部如何弥补呢?
我和附近公社的一位先进知青聊过,他讲了一个故事。他们公社有一个村,队长干活拼命,为了集体不顾家,结果和老婆打架,老婆喝农药自杀了,丢下四个孩子。他们队里的社员特别感动,不用招呼就出工,干活全不惜力,谁偷懒大家就骂他没良心。收工后大伙还轮着去队长家带孩子,替他种自留地,帮他家打的柴禾堆了一房高。我们两人唏嘘之下,笑叹自己没有老婆,想感动大家不知还要等多久。
假如人家偷懒而我不偷懒,一位社员反问我:那不是让人家剥削了吗?
大家干活的时候,如果有人站着聊天,半天不动弹,我就吆喝一嗓子:“动弹啦动弹啦,要聊回家聊去!”如果有谁反抗,顶嘴带脏字,我就狠狠扣他的工分。我对社员如此凶悍,以至我们队的小孩哭,当母亲的会拿我来吓唬孩子:“哭,哭,再哭吴思来啦!”
八亿农民怠工,中国受不了,全世界都受不了。
我当生产队指导员的第一年,平均每两个月,生产队长向我辞职一次。其他五位队干部也穿插其间。队干部找我撂挑子的时候,往往会撂下一句狠话:“这帮东西,饿死他们也不屈!”


3、干部普遍撂挑子



和那些辞职的干部一样,我对人们的一般看法越来越坏,温情越来越少。开始,我希望自己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生活得彼此分不开,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努力去热爱人民。当干部不过一年,有一天,偶然和其他公社的先进知青聊天,说到社员偷懒的现象,我咬牙切齿地冒出一句:“一群牲口,恨不得拿鞭子抽!”话一出口,心里一惊。我这是怎么了?本想热爱人民,怎么反倒滋生恨意?本想当人民的勤务员,怎么心里成了奴隶主?我隐约感到有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我们村流传着一首顺口溜:“大队干部搂,小队干部偷,社员缝个大兜兜。”我每隔三五天抓一个贼,创造了我们村看秋历史的最佳战绩。
顺便提一下,我对工人阶级的感觉比对农民更糟糕。1974年,我曾在当时最革命的石油战线当过一个月的翻砂工,发现工人们每天只干三四个小时的活儿。我多干了,就有热心的师傅劝我注意群众影响:你这样干可能提高定额,连累大家,群众会对你有意见。后来我在大港油田干活儿,以中上等速度干两个小时,师傅就过来制止我们,说一天的定额已经完成。我大惑不解:号称最先进的领导阶级为什么也偷懒怠工?
随着世界观的悄然转变,我的浪漫情怀越来越淡,干部当到第二年,我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前途深感悲观。我开始怀疑继续死撑下去的意义。激励机制的缺口,靠行政升迁的路也补不上。
假如在学大寨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我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会为了自己的前程昧着良心推行极左路线吗?
我的插队经历就是一连串的失败。青年突击队的义务劳动首先受挫,以共产主义义务劳动替代雇佣劳动的梦想破灭。限制自留地或曰资产阶级法权的努力以退让告终。建立坚强的领导班子的企图也一再失败。屡战屡败之后,我失去了发动进攻的锐气,和多数基层干部一样转入守势。
每年深秋,种完冬小麦后,县里都要开二十多天的三级干部会,简称“三干会”。先在公社开,再转到县里开,整党整风,建班子。我连续参加了两年,每年的重点都是解决干部撂挑子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干部激励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年底便是干部撂挑子的高峰。
僵持之中,恢复高考了。
那年夏天我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一所我认为最具理想主义和革命精神的学校。考分到达村里的时候,正是护秋的季节。人们大呼小叫地找到我,说我的考分特别高。我半信半疑去大队广播室看了成绩通知单,果然远远高于录取线。我心中一阵狂喜,却故作镇静,不紧不慢地踱回宿舍,提了镰刀,按照往常巡山的路线出了村。
走到荒僻处,终于按捺不住,一口气跑上十几层楼高的山梁,毫不气喘,兴犹未尽,又蹦了几个高。平静下来后,我为自己的反应大吃一惊,也为自己的大喜感到羞耻。我怎么这样?不是上不上大学无所谓吗?我那么想离开农村吗?我还以为自己对农业学大寨的伟大事业恋恋不舍呢。由此我也得到了一条经验:人们往往并不了解自己。
新鲜劲过去之后,我心底的羞愧露头了,而且数年挥之不去。我食言了,我怕苦了,我临阵脱逃了,同时我又感到大为轻松,真切体会到什么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不必在一场预感到失败的战争中,苦苦支撑下去。


【精品帖推荐】1、蒋梅英:因长相太美,62岁时被26岁狂徒骚扰,最后被害家中 2、二战战场上神奇一幕,一个美军士兵靠忽悠竟独自俘虏1500名日军 3、成吉思汗六伐西夏,党项人集体族灭! 4、乾隆出于何种目的要为多尔衮平反?5、信力建:读什么书,怎样读书?6、1934年辽宁营口坠龙事件,揭坠龙事件被隐藏的真相5、聂圣哲:关东军往事 8、丘吉尔的"丘式幽默和思维",是西方文化之精髓! 9、张鸣:马屁的尺度 10、方方:为什么你的脸上满是忧伤?11、邓小平为何提“和平时期军衔设到上将为止”?12、北宋酒鬼石延年花样百出的酒故事 13、蓝英年:且与鬼狐为伍  14、晚清至喑时刻——“戊戌政变”三名高官的抉择!15、蓝英年:且与鬼狐为伍
【杂谈】1、道光年间一起震惊世界的强拆血案——从初中教科书谈起2、地域溯源-泰兴故土上消失的宁海古城 3、退休后的胡锦涛:自称“一介草民”4、11年前那位不堪骚扰愤而杀人的女服务员,如今现状咋样?5、范海辛: 令人不安的数字货币张玉环PK马云——怒斥阴暗小人!6、“抱团养老”群体散伙记,亲历者讲述现实真相,太残酷!7、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8、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黑人皇后——李陵容 9、“长江断流”不是两次,是五次!10、拉多大仇恨,要毁灭地球?
【付费频道】【谶学故事】唐贞观十三年李世民亲历的“咒术杀人”案|【口述灵异故事】苏北小镇的“鬼叫餐”事件|【谶言故事】唐天宝六年极其诡异的“血田事件”|【谶言故事】"惨烈无比""的李唐王朝奉天保卫战,战争胜负决定魔幻一样的细节!|【谶言故事】《资治通鉴》记述的“柳谷口异象之谜”|【谶言故事】 病 已 当 立(汉)|【诡奇故事】广西绥靖公署参谋长叶琪上将离奇死亡后,李宗仁为其招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