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angpu// 忘我

TP 小编 Tangpu 2022-11-24


——————————


《庄子·天运》:“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




之前来过Tangpu的每一位客人都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忘记了身在其中的时间...


Tangpu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每当人回想起在这个屋子的感受时,大家均会感同身受地说:“食”只是一个Tangpu的一个部分



书法/良宽
油画/马可鲁
贾科梅蒂/雕塑
孔庙碑/清拓
水墨山水/廖明明
云 装置/刘昊
©️Tangpu



正如Tangpu第一期说的那样,屋子里的一切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稍不留意,你可能就错过。


(北魏佛像  杉本博司  ©️Tangpu)


Tangpu内,不止于食物满足味蕾的体验,这一期将带来另一个维度的感官享受。




——————————


让我们先来看一张画...



美女相陪,泛舟寻幽我们把镜头拉近...
各位,镜头不要对准美女
再拉进点儿
请关注案头的陈设



知道这青蓝色底座托着容器是什么的人,恭喜你,你拿到了钥匙,欢迎进入Tangpu.


这一期,让Tangpu带你进入一场嗅觉的体验……



——————————
香的起源与发展


香在中国的发展始于春秋至汉魏,兴于唐(丝绸之路的发展、进口香料与出口香料的融合,香的品种繁多丰富),盛于宋(士大夫阶层的研制与推崇推动了香文化的发展),自古以来,為世人所重,在生活、宗教、医学都被妥善使用,发展出独特鑑赏方式、随身香佩及薰燃器具。


(香囊/元代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香炉  香盒  筒子/清 瓷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文人雅事,闲情逸致,有九大雅事:沉檀焚香,栖霞品茗,落花听雨,踏雪赏梅,衔花候月,清月酌酒,濛雨莳花,逐水寻幽,闲风抚琴。
焚香、品茗、插花、挂画。


(摄影/廖明明)





——————————
香道与宗教
香道,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禅宗重顿悟见性,故香在禅法中主要是作为一种帮助观修的助缘。


借香参禅最早是来源于《楞严经》中的香严圆通篇,香严童子闻沉香而发明无漏,以鼻证入圆通,获得究竟的解脱与圆通的顿悟法门。


(白莲社图卷局部/张激  宋  辽宁博物馆)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本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着,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楞严经》 香严圆通篇


(此经中提到的沉水香便是沉香)


(沉香原料/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随所闻香,即知如焰不实。若闻顺情之香,不起著心;违情之臭,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香,不生乱念,是名修止。 云何闻香中修观?应作是念:“我今闻香,虚诳无实。所以者何?根尘合故,而生鼻识,次生意识,强取香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香。”反观闻香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香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童蒙止观》正修行第六


由对香气的观察,发现根(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尘(六根所对应的外物,即色声香味触法)之不实,俱是虚妄之相,由此证得自性之周遍法界,圆通无碍。



(镜影水月图局部/汪土慎  清 广东博物馆藏)


 (香道古诗一册©️Tangpu)


於日坐幾上,置倭台幾方大者一,上置爐,香合大者一,置生熟香;小者二,置沈香、香餅之類;瓶一。齋中不可用二爐,不可置於挨畫桌上,及瓶盒對列。夏日宜用瓷爐,冬日用銅爐。


(铜炉/清  瓷炉/当代  ©️Tangpu)



    (  香道古诗折页三篇©️Tangpu)



院裡鶯歌歇,牆頭蝶舞孤。天香薰羽葆,宮紫暈流蘇。 
晻曖迷青瑣,氤氳向畫圖。只應春惜別,留與博山爐。


从古诗中的文字中便可以独到,香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人都是随着时间的磨砺慢慢对“实”的感受慢慢回避与排斥,可能是中国人独有的一套审美逻辑,无论是艺术,还是文字,精神更多的是来源于“烟云”中的“轻”。

(“啊打”油彩/马可鲁  当代 ©️马可鲁)


快与慢是相对的,都取决我们的内心。
我们不过是在哺乳动物中会思考的一员,人的缺陷同时也是相比自然中与其它物类多了份模仿与觉醒。正因人与生俱来带来的缺陷,才要通过不断的进入文明来修补天生的缺失。


(11—13世纪·书法局部©️Tangpu藏)



《题自书卷后》说:“崇宁三年十一月,谪处宜州半岁矣。官司谓余不当居关城中,乃以是月甲戌,抱被入宿子城南。予所僦舍喧寂斋,虽上雨傍风,无有盖障,市声喧愦,人以为不堪其忧,……既设卧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机相直。”


(诸上座帖局部/黄庭坚  故宫博物院藏)



自书中可见黄庭坚对“香道”的痴迷,有香的相伴,无论是自己的待罪编管,还是房屋的不蔽风雨,环境的喧闹嘈杂,都无法干扰到黄庭坚的心性。香对于黄庭坚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他曾自嘲自己是一个“香癖”。


下文两首中黄庭坚写给东坡的诗中也是说到“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黄庭坚六言诗  子瞻继和复答二首  廖明明抄  ©️Tangpu


其一
置酒未容虚左,论诗时要指南。迎笑天香满袖,喜公新赴朝参。


其二
迎燕温风旎旎,润花小雨斑斑。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
来源于植物的香气



任何植物都含有它自身天生的香味;不知你是否闻过瓜果自然成熟而散发出来的香气?那种自然的味道是生命中自身带来的一种神气,奇花异草的香气、落入纸上“花鸟”与“瓜果”的题材正是留住了他们自身的独特性;所以花鸟画自宋以来为什么会独立的成为象征性的精神,来源于它自身的样貌和嗅觉中的记忆。通过嗅觉的抽象化与植物所产生共鸣,无形而直接;其实也是与植物之间产生关系。


(梅花绣眼图页/宋徽宗  故宫博物院藏)



(瓜图/牧溪  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馆)



(花卉册页一帧/徐渭  故宫博物院藏)



——————————
山林之中的“烟云”



文人画的境界最高的是“山林气,其次是“书卷气”;下等的气息如“匠气”“枪棒气”“俗气”等等,均不得大雅。


(双松平远图/吴镇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而Tangpu主人热衷于“香道”也是源自于在大自然中写生的体会。置身自然中的访仙寻道、所有你看到的、听到到、嗅到的,进入室内都将是模拟;一炉香足足可以细腻的回到时间、忘置身外...

(Tangpu香道  黄山/水墨  廖明明)







——————————
Tangpu的“隔火熏香”


阅读至此,你恐怕已经鼻子痒痒。
让我们借由文字来一探究竟无烟的“隔火熏香“是怎么进行的。





隔火熏香起源于唐代的熏香方式,宋代的尤为盛行。



隔火熏香需要比较多的器具,而且对香灰质量要求较高,熏香前应准备好香品、香炉、香炭、香铲、隔火片、炉灰、香箸等。



  1. 烧炭

  2. 捣松香灰

  3. 入碳

  4. 抹灰

  5. 扫灰

  6. 山峰开孔

  7. 测试碳温

  8. 放入云母片

  9. 放置香材

  10. 品香




碳烧尽后就会融入到香灰当中,每一次的叠加仿如回到土地之中。


(香盒/北宋绞胎   ©️Tangpu藏)




“隔火熏香”是香道种类中步骤最为繁多的一种。于不同的时间、气候温度、及环境之下,香同时也在变化…





恭请



进入一场嗅觉的体验…



当我们陪着香走完全过程,香料燃尽的时候,无形之中的体悟却是没有留下任何“实体”物质...





——————————Tangpu主人后记




相比香道的玄秘,Tangpu的立足点是吃饱以后...才有其它。
“食”是世界进入身体的一个入口。


食是最单纯的,没有任何语言的障碍,它自身的开放性是没有界限的;通过食让我们与这个活生生的世界接触与融入;它也是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地域文化差别饮食是重要的一点不会让我们与地域产生陌生与尴尬。
我们活着,没有比“吃”更为实实在在的自然行为了。



有时候在想Tangpu是一间屋子,当你离开后再回想在这间屋子里待过的情景与时光的感受,那便是我要做的、不是拘泥于某项感官形式上的体验,让你慢慢的放松下来“忘记时间”。如果可以有一个很舒服的空间可以让你忘记时间,此时的当下成为了美妙...


很多朋友会询问我,Tangpu是什么菜系;都会不知所措的从何解释,若是可以解答的明白,我想就不会去做了...有些菜单我是试图从历史典籍中去寻找、探索过去的存在,就如“食材的考古”;我们也是无法无复原文字留下来的原貌,时代的环境与生活气息及味蕾都是发生了演变成为当下;就如绘画中、我们只能是“高山仰止”去敬观,不是因为你的当代观看视角它就已经发生了改变,因为它在你的觉察之前它就已经在那了;我们唯一可以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追忆中有一丝丝的遗韵便也是感知获得收获;比方说通过东坡的诗词去理解他本身的饮食观、也是通过饮食更好的理解他的书法、美学观东坡这个人,因为以前的文人他是一个活生生的综合,你不能把他分列出来去做单项的研究,不然视角本身开始就会进入了狭隘的思维;东坡有首在黄州写的“豚肉颂”,通过文字你理解了他“词中肉味”。我尝试通过一切所有能够客观存在的意义上去理解一个人,渐渐才发现他的内心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慢慢觉得他的真实性。



豪华、精致、套路化的摆盘不是我所推崇的食。从商业角度模式来看,法式已经制定了一个享有盛名的“摆盘”;我喜欢每个国家饮食的界限,如果全是一样的饮食体现,食物将失去了它背后文化的主导者;日本料理的精致与日本的枯山水是一致的,那是他们文化的一部份;而中国菜在当下生态链的颓废,食物背后人的急功近利,除了生态破坏以外,我们已经失去了记忆的味道……这些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但也只能是一个时代一小点、一小点的部分。







Tangpu“冬日菜单”
欢迎各位莅临






好文回味


Tangpu Diary// 围炉 “人间词话”

Tangpu 与人// 食进心田

Tangpu Diary// 客官,来一餐东坡十首!

Tangpu 与人// 山松宝剑,古水白猿

Tangpu 与人// 一场不用洗碗的家宴

Tangpu// 一间有趣的屋子






/ 平台会定期更新有趣的食与艺术,并且我们会不定期的邀约一些不同行业的朋友进行小型的围炉夜话。若有兴趣欢迎关注“Tangpu”,让您在忙碌的一天生活中有一份愉悦。
/ 同时也邀请您亲自进入“Tangpu”私密空间。
如果你是一位喜欢探索与对饮食有着挑剔的味蕾,不妨“立即预约”进行一次视觉、嗅觉、等的食之体验。
/ 同时Tangpu也在未来提供瑜伽私授、书法私授的学习。


Cheers!



Tangpu 私享空间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道

营业时间每日 17:30-22:30

立即预约


关注Tangpu


——————————
@tangpuforsoup


[图片/文字均为Tangpu所有权]
[若转载请邮件至tangpuforsoup@foxmail.com,并附上文章预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