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和希拉里都毕业于女子学院!美国女子学院有何过人之处?
女子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可谓独树一帜,顶峰时女子学院数量达到近300所之多。大部分的女子学院属于文理学院,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文理学院小而精,一般只有提供本科教学,并采用小班教学方式,学术氛围浓厚。
但说到女子学院,很多人都对女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偏见和幻想,比如培养淑女,都是同性恋,都是女强人……现实中的女子学院到底是怎样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美国女子学院历史
女子学院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男女教育平权的抗争史。
最早,在英国殖民时期,为了普及宗教教育,让所有人都能读懂圣经,产生了女子“私塾式”教育,一般是社会上层家庭,聘请家庭教师,教授家庭中的女孩子识字阅读,旨在培养传统意义的淑女。
《简爱》女主角就是家庭教师
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早期的女性神学院才发展成为学术、学位授予学院,而其他一些则成为著名的私立高中。女性的正规教育始于19世纪中叶,这与社会对妇女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密切相关。女孩们通过女子学院,为将来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而做准备,她们在学院学习宗教、唱歌、跳舞、文学等等。许多早期女子学院始于女性神学院,并负责培养了一批重要的教育工作者。(未婚的女性在毕业后,可以从事教育行业。)
19世纪末,为了满足女性在不被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录取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才诞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女子学院。
20世纪60年代女子学院的发展受到挑战,1972年美国教育法案第九条关于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条文制定,消除了女性进入男女同校的大学的基本障碍,同时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使男女分化教育得到排斥,此外,收费低廉甚至免费的公立社区学院的发展也扩大了女性选择学校的机会。这些关键性因素都影响到女子学院的发展,女子学院开始减少。
美国女子学院有男性吗?
女子学院曾是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主流,顶峰时期学院数量达到近300所。但近年,申请女子学院的人数越来越少,只有约3%的女性愿意上女子学院,学院数量由原来的近300所减少到60所左右。
2001年,位于俄亥俄的圣母学院(Notre Dame College)首次招收男生;2003年,宾州栗树山学院(Chestnut Hill College)也迎来了首位男学生;2005年,纽约州历史悠久的韦尔斯学院也决定开始招收男生。很多女子学院也逐渐转型成为男女合校形式。
即使美国女子学院的发展受到挑战,其成果依旧丰富,上世纪70年代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伊丽莎白·泰迪鲍尔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女子学院的毕业生在艺术、人类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明显高于男女合校学校毕业的女生,女校的学生有更高的期望值、更多自信心。
七姐妹学院
七姐妹,顾名思义,包括曼荷莲(1837 )、瓦萨(1861 )、韦尔斯利(1870 )、史密斯(1871 )、布赖恩莫尔(1885 )、巴纳德(1889 )和拉德克利夫(1894 )在内的七所女子学院,在美国文理学院领域里堪称最靓丽的七道风景线。
19世纪,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刚刚起步,但是其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潮流却一发不可收拾,女子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其中最为著名的有7 所。时移世易,当初19世纪创立的七姐妹女子学院只余其五(拉德克利夫并入哈佛,伯纳德并入哥伦比亚)。
曼荷莲女子学院 Mount Holyoke College
美国曼荷莲女子学院的创始人Mary Lyon,有着如同香奈儿一样传奇经历。Mary Lyon 看到很多抱有同样理想的女子学院在创立者逝世以后就因资金不足或是后继者影响力不够而关门消失了。她清醒的意识到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对一个女子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她的有生之年,她不仅为学校确保了资金的来源,更通过组合社会资源,使人们,主要是决定层的男性,从思想上接受了曼荷莲女子学院。
曼荷莲女子学院连续获得Princeton Review提名为美国最优美的校园之一,拥有800英亩的广大校园。数学和科学课程是学校的强项学科,反映出创办人对女性成就的强烈使命,在一向是男性领先的传统学科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知名校友:
美国著名大学密尔斯学院(Mills College)的创办人及首任校长Susan Mills(苏珊·密尔斯)、第一位进入白宫的女性阁员弗朗西丝 · 珀金斯、美国劳工部长(Secretary of Labor)、华人赵小兰(Elaine Chao)、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EmilyDickinson(艾米莉·狄金森)
韦尔斯利学院 Wellesley College
韦尔斯利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MIT)有合作关系,两校学生可在分别选对方学院的课程,学分无障碍转换。该校的口号是为立志改变世界的女性提供一流的教育。
学校教学质量很高,学制为4年,学生们最喜欢的专业课程有科学、经济、政治、英语和艺术史。在这所学院里,60%的班级人数都在20人以下,学生很容易与教授建立起亲密的私人友谊。
知名校友:
她们是全美国乃至全世界最为杰出和有影响力的女性,其中任何一位都是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美国第一任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ABS著名电视主持人Diane Sawyer、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美国女天文学家安妮·坎农、女航天员帕梅拉·梅尔罗伊等。美国历史上只出现过三位女国务卿,其中有两位都毕业于韦尔斯利,它也为此得到一个美称:女国务卿的摇篮。
江山代有才人出,华裔学生有宋美龄、著名女作家冰心、香港演员叶璇等。
瓦萨学院 Vassar College
瓦萨学院是全美最早授予女性本科学位的学院,也是东海岸最富盛名的文理学院之一,属于著名的“小常春藤(Little Ivies)”。
瓦萨学院以其在学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学生团体的另类、激进、多样性著称 。由于曾经拒绝了与耶鲁大学合并的邀请而被称之为“拒绝了耶鲁的学校”--在大多数美国人心中,瓦萨学院的学术水平足以与常春藤大学相提并论。尽管瓦萨学院规模较小,但学校培养出了大批杰出艺术家、科学家以及多位普利策奖和奥斯卡奖得主。
知名校友:
MSNBC总裁 Phil Griffin
Flickr创始人 Caterina Fake
新闻集团董事长鲁波特·默多克的女儿 Elisabeth Murdoch
电商平台Etsy的CFO Kristina Salen
电商平台Birchbox的创始人兼联合执行官 Katia Beauchamp
史密斯学院 Smith College
史密斯学院的盟校是阿默斯特学院和耶鲁大学。史密斯学院(北安普敦)拥有完整的硕士和博士系统,但是其并不因此而忽视本科学院。“硕士和博士都是为社会培养精英,但我们要为社会培育大量的,有用的女性人才”。这是它的口号,也是其时至今日仍然保持学院称号的原因。
知名校友:
史密斯学院培养了众多著名的女性,包括两位前美国第一夫人:南希·里根、芭芭拉·布什;以及注明作家,《乱世佳人》的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女性迷思》艺术的作者贝蒂·弗蕊丹;著名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美国著名国防企业通用动力CEO菲比·诺瓦科维奇等。
布赖恩莫尔学院 Bryn Mawr College
布赖恩莫尔学院是第一个提供硕士,包括博士学位给女性的高等院校,也是第一所提供助学金(Fellowship)给申请硕士学位女性的院校。它的盟校是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
布赖恩莫尔学院的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被Wall Street Journal 评为全美前10的最好的学院之一。
学校提供小班授课,师生比例为1:8,学校还提供与教授一起工作研究的机会,每年几乎有超过500名的学生与教授一起或者独立完成项目研究。学生也可以有机会选修从隔壁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提供的超过5000门的选修课程。
许多人都这样评价她:罕见的工程牛校,只因为她是全美毕业生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占总学生数比例最高的大学。
知名校友: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NobelPeace Prize winner)Emily Greene Balch(艾米丽·巴尔奇)
哈佛大学首位女校长DrewGilpin Faust(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芝加哥大学首位女校长Hanna Holborn Gray(汉娜·赫尔伯·格雷)
巴纳德学院 Barnard College
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创建于1889年,1900 年并入哥伦比亚大学,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学院之一,与哥伦比亚学院,工程学院,普通教育学院,神学院共同组成了哥大的本科系统。它仍保留独立的学校董事会和财政机构,有自己的教师和图书馆,与哥伦比亚大学其他学院共同享有的哥大的学术资源及各种设施,学士学位由哥伦比亚大学授予。
它小而精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位于纽约曼哈顿晨边高地,占地面积约4英亩。它拥有一个特别的3+2计划,是被录取之后,三年在巴纳德学习,两年在哥大。因为巴纳德只提供有限的专业,想要修别的专业的同学,如经济与工程,可以通过此项目在哥大完成学业。
巴纳德的学生拥有来自两种世界的最好的机会——一边是小型、紧密相连的文理学院气氛,另一边是常春藤成员哥伦比亚大学的无限机会。
知名校友:
康有为之女——社会活动家康同璧为学校校友,她也是第一位毕业于巴纳德学院的亚洲学生。章诒和所著之《往事并不如烟》记载了作者对她的记忆,誉为“最后的贵族”。
拉德克里夫学院 Radcliffe College
拉德克里夫学院1977年与哈佛签署正式合并协议;1999年全面整合到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有两个学校招生本科生——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曾经这两所学院分别是只招男生和女生的两所本科院,两个学院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学生的质量和水平也不相上下,只是拉德克利夫学院在招生、经费及校产等方面仍保持其独立性。拉德克利夫学院不仅是美国著名的女子学院之一,而且是世界知名的妇女学术团体。
美国女子学院崇尚的“巾帼不让须眉”,也是很多现代女性始终秉持的信念。如果你也对美国女子学院有一定了解,欢迎留言分享!
相关阅读:
本号根据媒体报道综合编译。
点击下图查看:
有兴趣的读者可在关注/置顶本号后扫描以下微信号联系本号工作人员加入成长视角留学家长公益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