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陷入精神黑洞的留学生,拿什么来拯救

成长视角 视角学社 2020-12-25
为生产更为多元优质的内容,视角学社公众号现公开征稿。我们期待所有渴望交流的读者分享自己有关国际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稿件可发送至:my_perspective@163.com,或添加微信(ID:usbestschool)。一经录用,稿酬从优。


作者:静心


墙壁是刚粉刷过的灰色,书还凌乱的堆在地板上,白色的百叶窗在微风中窸窸窣窣,缺了角的餐盘里是吃剩的蘑菇炒肉......儿子搬到了新的租屋。因为原来的室友不打算返校续租,儿子又不想承担整栋房子的租金。


 “盘子在搬家的时候摔坏了,还没来得及买新的”,儿子说。“小区大部分是租住的学生,这儿离匹兹堡大学只有300米,以后上学会更方便,但不知道学校什么时候才能打开尘封的门”。


视频里的他头发凌乱,眼圈肿胀,看上去有些颓废。暑期网课的结束似乎并没有带来轻松,对专业课程难度估计不足,选课过多,网课老师教学的敷衍,以及封闭生活的不良心态,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和效率。刚刚查到的成绩,个别课程非常低的GPA让他措手不及,失败和难过情绪一起涌来,要强的儿子感觉天塌下来,前途似乎暗淡无光。我问他要不要出去跑跑步,他摇摇头,说昨晚没睡好觉,没精神。看他心事重重的样子,我也心思焦灼。


相当比例的留学生面临这样的现状:他们希望走学术之路,认为通过优异成绩一步步向上走是唯一出路,每一天都在因为GPA而焦虑。每当一点点成绩上的事情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时,就会非常沮丧,甚至完全失去信心。留学生原本就面临非常大的压力,疫情后,病毒打乱了学习的规划和节奏,急于求成的孩子们变得惶恐不安,无法从容面对困难,负面情绪不断放大。


儿子从小比较敏感,不羁的性格让他多次被老师整治和孤立,给他带来多次影响人生的事件和危机,我们也很早发现了他潜在的焦虑和抑郁倾向,多年来一起协助他度过难关。在异国他乡,我们能帮助的也仅仅是视频聊天,所有的讯息都来自于儿子的叙述,难保公正全面,这次的困境让我们无从插手。课程影响对于家长来说不是关注重点,最让我们担心的是儿子能否独自挺过这次多重的心理打击。


01疫情之下,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孩子们面临的最大障碍


在留学生家长群里讨论心理健康话题,得到不少家长的共鸣,万里之外孩子们的孤独抑郁有些普遍,尤其是长期的幽居让娃们变得焦虑、敏感。有的说娃最近特别容易激动,视频时,一言不合就歇斯底里;有的娃整天没精打采,没有食欲还失眠,有的娃说快崩溃了想回国,家长们也是各种出谋划策,去旅行,做手工,听郭德纲相声,甚至交男女朋友。

       

最近看到留学生自杀惨案频发,就在几天前,雪城大学的一个留学生因为抑郁症自杀了。她留下一份遗书。


   

这最后的文字看了让人心痛,字里行间充满了留恋、自卑、孤独、绝望,除了惋惜,似乎对她有了一层一层地理解,她像一个溺水的人,总想抓住什么东西,却又不知道可以抓住什么,最终沉到水底。


作为留学生,在陌生的国家里,为了未来就业等等压力,放弃自己喜爱的倾向,不得已向自己本不喜欢的方向奔去,对所有其他的可能性都视而不见,哪怕道路泥泞坎坷。他们像一个卡丁车,面对无法逾越的障碍,不停的翻车又无法回头。每一次他们在崩溃之时,家庭责任感和学业成绩目标让他们强打精神,过于敏感的自我感受力和病态的责任感成为压垮他们的稻草。


很多留学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除了学业,很少试图去理解他们,这种不理解有时特别具有伤害性。当他们跟父母说过自己的痛苦时,父母会说:你不能死,你死了就是对不起我们,对不起我们对你的培养。


来自于家庭责任的压力是大部分留学生无法逃避的原因,父母期盼的美好结果是支撑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最沉重的负担。每当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父母在视频里的鼓励让他们振作精神。但过不了多久,更多的精神压力接踵而来,很多孩子因此抑郁而无法自拔。


显性化的抑郁还好一些,隐性化抑郁-微笑型抑郁症更可怕。儿子的同学,匹兹堡大学的一个男孩企图自杀被救下。儿子说他非常阳光,这样的孩子,家长和朋友察觉不到,在与父母视频的时候装出过得很开心很努力的样子,你还以为孩子很开朗,没事儿,结果突然跳下去了你才知道原来有抑郁症。没有跳下去的时候,家人和身边人都没有感觉到危险的存在。


抑郁症是一个孤独的问题,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们它何时降临,压抑的情绪和陷入抑郁症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界限,我们也不知道它会持续多长时间。半年,还是一年,但陷于其中的每一天都跟一年一样慢长。


这些深陷抑郁的留学生也许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他们脆弱的心灵可能因一个意外而不堪一击。


耶鲁大学曾经做过一项抑郁症的调查,中国留学生的抑郁症倾向已经高达45%,看似光鲜与刺激的留学生活,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般美好。这还是疫情之前的统计数据,在封闭的环境里,无法排解自己消极的情绪,真的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孩子因为孤单、无助和焦虑,在抑郁的深渊里挣扎,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


很庆幸儿子是个习惯宣泄的孩子,帮他逃避抑郁的泥潭。每当情绪低落或者遇到挫折时,我们就是出气筒,是他的最好宣泄渠道,隔三差五通过视频发泄一番。仅仅从他视频中的情绪来看,似乎世界末日来临,我们也知道,每次视频之后他都会恢复轻松,或许还听着音乐,安然入睡。


02 努力寻找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儿子经常说:“自己学业成绩是否配得上高额的学费”这可能是很多来自工薪家庭留学生的想法,这种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他们更加焦虑,产生强烈的自责、失落与不安,却又无以诉说。


其实学习不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和通向某个目标的“工具”,学习的本质是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开阔视野,是一种精神的自我需要和满足,是与生俱来的激情与动力,是生命历程的自然表达,更是人在宇宙间不被轻易吹散的“锚”。了解你不了解的事物,认识你不认识的朋友,在任何时候都是乏味生活里最大的乐趣。


我们对儿子说:在这段特殊时期,我们可以试着把心放下,目标小些,小步前进。先有小的进步,一个个小的目标达到了,并发现大的目标也不远了。


人生除了学习,有很多值得探寻的东西的。以前拼了命去追寻的东西,到了后来的某一天,你可能忽然发现根本没有多重要,那只是人生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做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只做功利的事,找到能吸引你的一个点,让你可以从那种负面的状态中抽离出来。


03试着理解世界和生活的节奏。


疫情打乱了世界和我们每个人的节奏,即使世界被搅成了一潭混水,在表面的污浊之下,它仍然有自己的节拍,自己的规律。


一夜之间,世界变了。城市不再灿烂,夜晚不再浪漫,校园空寂无人,拥有最好医疗资源的美国,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他们无法战胜病毒。但疫情不论怎样反复,它终究会过去,这两天,美国、中国、俄罗斯的疫苗研发有了新进展,当下的混乱并不是世界末日,只是我们可能暂时不能适应和把握这种节奏和规律。


国家之间也有节奏,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前两天,王毅接受新华社专访,针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美历届政府对华接触政策失败阐述中方立场。之后,杨洁篪发表《尊重历史 面向未来 坚定不移维护和稳定中美关系》的署名文章。这两篇文章被认为是中美关系新的风向标。


人生总有起伏,有它的节奏。即使你出身优渥,聪明绝顶,你也不是世界中心,不可能事事一帆风顺;即使你命运多舛,苦难深重,这个世界也并没有跟你一个人为敌,你要相信总有为你打开的一扇窗。人生还常常有这种经历:前一刻还身临绝境,后一秒就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你不特殊,也不是异类。我们都是普通人,用普通的心境对待世界给予我们的各种困苦和磨砺,锻炼心智,磨练心性,沉潜意志,寻找并体验过程的味道。


这一代孩子,经历如此大的世界事件和社会变革,是不幸也是机会。“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风雨老天真”,我们一直给儿子灌输这样理念。想让孩子未来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多经历风雨是必经之路,成长在动荡时代远比和平环境更锻炼人,早早的见识到那么大的世界风浪冲击,更深理解了人生和价值,将来面对多大的危机都会坦然处之。大乱后的大治,低迷后的复苏,社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管理人才来建设,或许就是这一批孩子们的机会。


在人生迷惘、瘟疫肆虐、国家对立的当下,不要被暂时的僵局和困境,局限了眼界和思维,也许下一路口,就看见了拐弯,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世界还是那么大,希望还在那儿。


04至亲的温暖会给我们带来幸运


很多留学生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们,学业不好就对不起家里人的付出,甚至觉得自己消极的态度是一种娇气的表现。


家庭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往往会加重抑郁症:“别这么矫情”、“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应该坚强起来”、“我们好容易把你送出国,你还不努力学习”...这样的话会让已经有抑郁症的留学生更加觉得无路可走。


有很多留学生的父母会选择到当地去陪伴自己的孩子,但这也许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如果父母在美国当地并没有朋友,甚至都不懂英语,去陪伴自己的孩子其实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因为孩子不仅要照顾自己的感受,还要照顾父母。


这个早上,我和儿子聊了很久。


对他说,像很多人一样,我也经历过那种困惑和迷茫的阶段,焦虑、呕吐、失眠,在隐痛和深渊里出不来,情绪这个东西不好把控,逼迫自己忙起来、高强度的健身,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一点一点度过那段逼仄的时光,24小时,48小时,还是72小时,有时不知不觉就好起来,有时这种糟糕的感觉又会回来。实际上人的痛苦都是一样的,不管男人,女人,富人,穷人,年轻人,成年人。


他说,长期封闭独居生活让他苦不堪言,网课的效率低下,严重打乱了他的学习计划。本来为了利用好暑课时间,多拿些学分,但低质量的学习状态让他完全无法应付多门晦涩的工程课程。最后网课GPA十分不理想,如果保留成绩会拉低他的绩点,甚至影响将来申研、实习、就业,这让他难以接受,我轻轻对他说“那我们就重修”。


他说,他们学校的政策,通过学生申请、校方批准后,可以把暑假学期的课程退掉,当然那意味着考得理想的也没成绩了,学费也白交了。我说“特殊时期,学费不算什么,你们同学回国的机票不也从几千涨到了几万,而且很多同学选择Gap一年,只为平安度过这段疫情。”


“这只不过是一个暑期的课程”我对他说,“当你觉得真的撑不下去的时候,那就放弃一切吧。因为放弃一切并没有关系,放弃一切只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开始。而我们无条件地爱着你。”


再次聊的时候,儿子说已经做出决定,把暑假的网课退掉,重新开始。看到儿子精神饱满的准备去健身房,再次嘱咐一定做好防护。因为疫情,我们曾坚决反对他去密闭的场所,他说整个健身房只有4、5个人,想想心理疾病和新冠一样都需要防范,甚至孤独的危害程度远大于病毒威胁,适度社交和加强锻炼对调整情绪很有帮助,我们也没再坚持反对。


视频里的他,新理了头发,清爽了很多,阳光穿过窗帘的缝隙照在他身上,看上去是一个不错的早晨。


相关阅读:
世界疫情难卜、留学生如何生存
漂在美国疫区,孤独中的留守
熊孩子成长记——疫情中的担忧


作者:静心,2018年,儿子留学美国,当时为了排解寂寞,决定梳理记录下孩子的成长经历,也总结下为人父母的心路历程,既在无聊时打发时光慰籍对儿子的思念,也对家庭教育进行反思和分享,儿子自小淘气叛逆、特立独行,成长过程即便不算跌宕起伏,也是磕磕绊绊,荆棘丛生,一年半的时间,熊孩子成长记系列,零零散散已写了四十五篇。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和本号联合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