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留学,明天该干嘛干嘛!

视角学社 2021-06-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Stoooges三士渡 Author L君

作者:L君

转载:Stoooges三士渡


说真的,都2020年了,不知道为什么“留学不值得”、“留学生心酸史”这样的话题还能火。


昨天GQ实验室发了篇《今天留学,明天流泪!?》,几个编辑搞了个大杂烩,罗列了一些男默女泪的海归故事,反响强烈,评论区大有吵架之势。

 

反复看了几遍,发现GQ这篇推送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把留学圈内外的段子玩了个遍,整合了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有HR对海归的,有海归对国内企业的,有国内对英国留学生的,有对澳洲、日韩的等等。

 

这样一来,甭管是真是假,大家都容易对号入座。

 

当然,艺术源于生活,这些小故事并非空穴来风,编辑们自己也声称是“真实故事改编”。


可我认真看了看,发现这更像是一帮自觉洞悉了“人民内部矛盾”的编辑,找了一些刻板印象当素材,拿着半真半假的段子强行往读者嘴里喂。

 

明知存在刻板印象和偏见,不仅不纠正,还要故意加深、助长,feed the stereotype as hard as it can,只因这样最吸引眼球、最容易火。本质上讲,这是和“知音体”一样的东西,乍一看有点意思,但多看一眼就觉得经不起推敲。


 

拿《今天留学,明天流泪!?》里的几个小故事举举例子:

 

1.伦敦政经毕业后的Eric,在国内找工作被大厂全拒,却因自己b站视频播放量达到30万收到了某HR发来的新媒体运营邀约,故感叹:大学三年,竟不敌粉丝八千!


评:开头提到Eric在LSE本科念的是人类学专业。人类学+国内大厂,收到许多拒信并非天方夜谭,甚至恰恰说明学习经历与求职岗位不太匹配,跟英国留学没关系。反倒是HR看重其新媒体能力,仍愿为其提供工作岗位,颇有识人之明。小伙子却不领情,这好吗?这不好。

 

2.哥大硕士、密歇根安娜堡本科的Kathy,在国内求职面试时惨遭“不懂行”的HR刁难,直到其说出高中在北京四中念的时候,才得到了HR的认可。


评:一个故事里塞了三个段子,“哥大硕士水”、“不知道什么叫分校”、“国内顶尖高中自豪”,看来是有备而来。实际上,哥大硕士没那么水,也不会有知道北京四中厉害的HR不懂什么是美国大学分校(更何况是密歇根安娜堡),“高中自豪”更是校友用来自嗨居多,“北京四中”有时也会替换成“人大附中”,这些都留学圈多少年的老梗了。


3.英国回来的Sonic本有凌云壮志,原想从事于投行、咨询公司,最后发现自己跟国内“脱节”(不懂知识付费、直播带货、电子支付),做了在线教育的英语老师。


评:这个编得太离谱了,华威经济系毕业的连电子支付都适应不了,还想“驰骋于投行之间,纵情于咨询公司之上”?年轻人应该好好反思。在线英语老师这个就不批评了,一会儿得把自己也骂进去了。我知道编辑是想写“海归找不着工作只能教英语”的段子,但话说回来,在线教育的英语老师挣得也不少啊。

 

4.曼彻斯特大学硕士毕业的Harry,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学校,在最近一次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的时候,一如既往地转发朋友圈并配文“曼大出息了!QS上升了一名,现在世界排名第27!”


评:Come on, nobody does that.

 

还有其他的一些段子,比如“日韩留学生没人在乎”、“澳洲大学有手就能上”、“南加大毕业的富二代惨遭非议”、“英国海归骄傲宣称自己做了四年代购”,由于配方过于经典,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所有这些小故事里,最让我费解的还是以下这个:


“Susan已经回国一年了,在一家头部新媒体公司工作。

 

海外名校的教育背景,流利地道的英语和出色的工作能力,让Susan的底薪比同事们整整高出了2000块。

 

虽然她的教育成本也比同事们高一点。

 

但是她只需要努力200年,就能弥补上这200多万的差距啦。”

 

一股奇怪的酸味儿已经快溢出屏幕了。

 

这个故事的鸡贼之处就在于,无论你是“Susan”还是“Susan的同事们”都可以去代入它——如果你是Susan,你会为自己的留学背景只换来比同事高2000块的底薪而感到不值;如果你是Susan的同事,你会觉得Susan不就比我一个月多挣2000么,但她留学花了200万,得花几十年才能挣回来呢,哈哈哈。


但是你仔细想想,留学刚回国,进了头部新媒体公司,因为业务能力强所以底薪比同事高一些,这有什么问题吗?难道公司应该不认能力只认学历,因为海归大学学费贵,所以工资开三倍?

 

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可以去创造或者共鸣这样的故事。这种“回报论”在十几年前的自费留学生身上就诞生了,犹记得七大姑八大姨一天到晚嚷嚷“某某家的孩子花几百万留学回来拿几千块钱工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


很显然,十几年过去了,中式教育里,仍然深藏着功利的、反智的基因。就像旧文里说的,我们只尊重知识换来的东西,而不是尊重知识本身。

 

当然,你或许会说,现实就是这样的,我留学花的钱,就是很长时间都挣不回来,我的国外文凭,的确没给我带来多少工资。

 

对此,我不会和你大谈博雅教育、全人教育,我只会用同样通俗的方式说:谁也没说过留学就一定等于发财啊,如果你出国是为了挣大钱,结果现在没挣着,那你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姿势不对,点背也不能怨社会啊。


 

留学圈、海归圈里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我管它叫“死亡者偏差”,它是“幸存者偏差”的亲戚。幸存者偏差的意思是,只有活下来的才有机会发声,于是市面上就充斥者幸存者们的声音,让人误以为这就是大家的普遍遭遇。

 

而“死亡者偏差”的意思就是,只有遭受了生活的毒打、见识了人生的不公、尝到了生活的艰辛的人才会出来发声,想方设法地抱怨这种毒打、吐槽这种不公、埋怨这种艰辛。


留学生、海归群体正是这样,我们很少会看到他们出来说自己过得多么好、工作多么顺利、挣多少钱。因为大部分人知道,装b是不好的,他们懂得低调,懂得知足常乐,懂得闷声发大财。

 

相反的,我们能听到的常常是他们的吐槽,是过得不好的辛酸史。我们听到的是“傻b HR”的传说,是“野鸡大学”的段子,是“哥大水”、“英国硕士水”、“澳洲是人就能去”的鄙视链,所有这些负面的故事和偏见,被我们吸收的一干二净。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以至于偏见最后都成了段子。

 

久而久之,我们选择性地忽略了那些自立自强的、生活幸福的、人生因为留学更加精彩的留学生和海归。


我们误以为“留学生实惨”、“海归流泪”才是这个时代里,这个庞大人群的整体群像。一有人鄙视留学生,我们就流泪;一有人看不起海归,我们就叹气。


有时候不光叹气还要生气,“什么破公司?居然不认识Umich?!”

 

这就是死亡者偏差。焦虑和自我怀疑,让我们忘记了留学的经历本身多么宝贵,忘记了年轻的岁月多么难忘,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多么广阔,只看到了“千里投毒”、“海外战狼”这样人为制造的对立,这离不开喜欢挑矛盾、搞特殊的媒体们的“帮忙”。

 


我想起美国脱口秀大师Dave Chappelle讲到人口贫困问题时的段子:

 

“贫穷的黑人和贫穷的白人唯一的区别是什么?”

 

贫穷的白人会觉得,贫困‘不应该’发生在自己的身上。(A poor white person FEELS like it’s not supposed to be happening to them.)”


某种意义上,部分消极的留学生和海归和“贫困的白人”一样。受过去的社会环境所赐,他们时常会觉得自己理应过得比一般人好、挣得理应比一般人多、受的委屈理应比一般人少,仿佛这是那张文凭应该起到的作用。



但现实并非如此。


时代不同了、社会发展了、信息透明了,人与人之间,再没有过去那么大的差距。留学生这个群体,也从当年的非富即贵,逐渐扩大到了中产阶级和工薪家庭,这使得所谓的特殊开始不复存在。


过得好不好,和是不是留过学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贫穷或富有,和皮肤是黑是白没有必然的联系,也不应该有一样。


实际上,留学本来就没有这么特殊,它是一个人生的选择,一段人生的经历,有的人碰巧拥有了这个选择,有的人恰好得到了别的经历,仅此而已。这里头没有那么多自命不凡,也没有那么多高攀不上,大家都是人。

 

所以,“今天留学,明天流泪”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那就是在它的潜台词里,今天留学,明天怎么能流泪呢,it's not supposed to be happening。


可生活不是这样,谁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千万不要把留学和人生旅途的顺利挂上钩,然后在不顺利时为留学后悔流泪。

 

如果我们因为反面事例认同“留学不值得”,那么这个逻辑几乎可以套用到任何事情上。


既然留学不值得,那么985值得吗?211值得吗?专科值得吗?既然教英语不值得,那么开餐馆值得吗?当公务员值得吗?炒股值得吗?


我相信上述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无数的例子来告诉你他们不值得,甚至最后干脆可以总结成网络流行语——“人间不值得”。


没什么人能做到一劳永逸,没什么行业能做到躺着数钱,在这个卷得厉害的社会里,大家都在经历着考验,所有人都有理由流泪:

 

今天985,明天996,流泪;

 

今天送外卖,明天闯红灯,流泪;


今天救病人,明天被医闹,流泪...


太阳照常升起,这个世界上还是充满着早起的打工人、飞奔的外卖员、忙碌的医生,在无数的不值得背后,仍然存在着无数的值得。


归根结底,留学生和海归需要做的和任何人一样,那就是认清现实、做好自己、过好每一天,不要为幻想出来的东西沾沾自喜,也不必为莫须有的东西而流泪。出来混,该干嘛干嘛就行。


就像GQ的编辑们,在海归故事大杂烩的最后,也不忘加上一句“求5000‘在看’完成KPI”。你看,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但最后,人都要恰饭的嘛,恰饭不丢人。


所以不管是在网上还是现实生活里,遇到被嘲讽也好,被曲解、被带节奏也罢,听到二舅妈告诉你“留学不值得”也好,看到公众号告诉你“今天留学,明天流泪”也罢,二句恒言记心头:


一曰,关你屁事;

二曰,关我屁事。

 

今天留学,明天该干嘛干嘛。


作者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建议配合公众号GQ实验室《今天留学,明天流泪!?》一文阅读。


相关阅读:

一位“美漂”一年的理科女独白:想了许久,我还是要出国

拜登时代的留学新思维

学费飙升、学历贬值,留学生出路何在?



作者:L君,原载:Stoooges三士渡。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