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时代定义的生活:越追求个性,越千篇一律?

严飞 视角学社 2023-06-22

作者:严飞

转载:建投书局客


每天刷着同样的微博热点和热门视频,听着同样的“抖音神曲”,穿着相似的时尚单品,在同样的网红餐厅拍着姿势相近的照片……你有没有发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充分表达自我和个性的时代,我们却活得越来越千篇一律?
 如何在喧闹的时代杂音之中保存自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这需要我们拥有“社会学的想象力”,它将帮我们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我们自己又会遭遇什么。正如社会学家米尔斯说:“个体若想理解自己的体验,估评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将自己定位到所处的时代;他要想知晓自己的生活机会,就必须搞清楚所有与自己境遇相同的个体的生活机会。” 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严飞在其《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中,就运用社会学理论向我们阐释,为何我们会不自觉地追逐时代潮流,又受困于其中。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社会学的帮助下,穿透日常的表象,深度观察和理解我们身处的时代和环境,保有内心的自由。
活在时代的滤镜里

喜茶、磨边牛仔裤、斩男色口红、淘宝、抖音、滤镜、网红主播、线上知识付费课程、企业家高管培训班……在每一个生活场景里,都有特定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可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可能是同事朋友之间交流的谈资,还有可能是为了虚荣心和面子的需求。面对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时尚流行,在这个“后浪”的时代,有人冷静旁观,而更多人则选择热情追随,迫不及待地参与其中,想要成为潮流中的一部分。
 
拿很多人每天必刷的抖音来说,在抖音观看、留言或是上传短视频,这已经成为今天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像上瘾一样,只要打开手机,就有冲动去点开看更新。我有一次回家,看到小区里的保安站在分类的垃圾桶旁边,举着手机一边自拍,一边微笑着念念有词。我凑过去一问,原来他是在拍抖音视频,还热情告诉我他的抖音账号,让我赶紧去关注。
 
社交媒体让每个人都感觉可以成为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或是自己的发声者,每个人都可以吸引到互联网上欣赏自己的人,也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以外的其他世界,可能是小到一条跳舞唱歌的短视频,也可能在15秒的视频背后是大V的一次千万级网络营销,在无限的推送更新之中,构成了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尚,也深刻影响了消费观、价值判断、社会心理。


时尚的哲学


那么,在社会学中,对于时尚的定义是什么?
 
齐美尔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对时尚发表了见解,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时尚心理的社会学研究》(Zur Psychologie derMode Sociologische Studie)、《时尚》(Fashion)、《时尚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Fashion)等短文中,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描述和分析,至今仍然在社会学讨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什么是时尚?齐美尔在《时尚心理的社会学研究》一文中下了这样的定义,即:“通过某些生活方式,人们试图在社会平等化倾向与个性差异魅力倾向之间达成妥协,而时尚便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怎么理解呢?社会平等化指的是人人都处在一个频道上,穿着打扮都一样。譬如20世纪80年代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绿色解放装,成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个性差异魅力指的是在全民统一的基础之上,个别人选择突出自我的特色,展现出不一样的个性元素和风貌。譬如还是回到80年代,当美国电影《霹雳舞》(Breakin')于1986年在中国上映之后,在电影的带动之下,年轻人纷纷烫起了爆炸头,走起了太空步,就是一种追逐时尚,展现自我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时候,时尚作为一种符号,它不是永恒的,而是总在发生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时尚都代表着一段特定阶段的风潮,人们会因为想要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而争先恐后地去实践,同时又必须抛弃掉一部分自我的个性,和社会的风潮相贴切

齐美尔(1858-1918)

那么,这样的时尚可以给人们带来什么呢?
 
首先,时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于外表的追求,或者说,一种对自我的幻想。比如,穿一件明星同款的衣服,背一个同款包,可能就有十秒钟感觉自己和偶像一样在人群中闪闪发光。这是很多人赚钱买买买的动力,是消费主义所推动的。用齐美尔的话说就是:“(时尚)有真正令人刺激和振奋的魅力。在过度的刺激面前,现代人逐渐陷入文化产品的拜物教。”
 
其次,时尚在像一阵风一样迅速虏获大众芳心的同时,也让大众在潮流中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在齐美尔看来,人们对于时尚的追求,是一种个体追求被整体肯定的期待。齐美尔就指出:“对于某些个体来说,时尚是一座真正的乐园,展示了一些与众不同、引人注目的东西。时尚也提高了默默无闻者的地位,使他成为整体的代表,而他也感觉到自己负载着一种整体精神。”
 
齐美尔的这番言论很好地解释了今天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追求在互联网上被转发和点赞,当把加过滤镜后的照片、视频、精心编辑的文字上传到社交媒体后,期待着能够得到朋友或是广大陌生人的赞同、羡慕、崇拜,甚至追随,并且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时尚的推动者,有机会站在时代的巅峰。当然,大多数人只是想借着时尚更好地参与主流的社会生活,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放松和安全感。“时尚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


时尚的阶层划分

拨开时尚的表象,它的本质又是什么?
 
齐美尔认为,时尚本质上是一种阶层划分的产物。要知道,任何一种时尚的新鲜事物出现都不是从天而降的,都是由一个群体或是阶层开始的,当受到大范围关注后,再慢慢被其他群体或阶层所接受、追捧。就好像今天玩的骑马、高尔夫、弹钢琴、看戏剧等,在以前,都是只有贵族阶层才可以有机会接触到的奢侈生活方式,但现在已经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甚至成为一种普通人的时尚。
 
关于这点,齐美尔也有过举例:
 
纨绔子弟推动着时尚的倾向,甚至超出一般情况下会停止下来的程度,如果尖头鞋子是时髦,他就会让自己的鞋变成船;如果高领是时髦,他穿着的衣领就会直竖到耳朵;如果星期天上教堂是一种时尚,他就会从早到晚都待在里面。
 
那么,作为阶层划分的产物,时尚又是如何进行传播的呢?对于这一问题,齐美尔用了“模仿”这一概念来解释,他认为:
 
在一个社会中,上层阶级为了与下层阶级相区分而发起示差行为,当下层阶级识别这种行为后,便会通过模仿寻求一致,一旦这种模仿消除两者差异之后,上层阶级就会寻求新行为。表现为时尚的阶层化,消费商品与文化品位用以区分地位高下。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更清晰地理解这种时尚的“模仿”。生活在北京、上海的80后,童年时候吃一顿肯德基、麦当劳都觉得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难得去吃一顿,还要拍照留个念,可能很多人家里都有和麦当劳叔叔大笑合影的照片。但在今天的一二线城市,则早已经是一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甚至因为有了更多更优的选择,很多人已经不太去光顾了。而在四线、五线、一些小县城、小镇上,则出现了像“肯麦鸡”“康帅傅”“万事可乐”这些山寨品牌,如果站在一二线城市的角度,自然会觉得这很可笑,和时尚完全搭不上边,是一种消费降级,但如果从四五线城市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种时尚的模仿,一种生活方式的升级。

央视新闻曝光的“傲利傲”山寨饼干

毕竟,从路边摊里没有任何服务体验,到现在不仅有了门店,用餐环境大为改善,还有了过去小镇上没有的美食,终于赶上了大城市的潮流,这让长期在外打工者回到家乡时,也觉得和城里在生活、经济上的差距没有以前那么大了。表面上看,尽管没有正宗的肯德基,但也是已经有了相似度很高的替代品,是生活上的改善和进步,在小地方算是接棒了大城市的时尚。
 
齐美尔指出:“新颖的时尚,无论怎样都仅仅顺应较高阶层。一旦较低阶层开始养成这种时尚,那么,较高阶层便远离这种时尚,转向新的时尚。通过新的时尚,较高阶层重新同广大芸芸众生区别开来。”换句话说,时尚始终处在新旧交替的变换过程之中。较低阶层看到较高阶层的风尚品味后,开始也产生了仿效较高阶层对于时尚的追逐,这反而促使较高阶层抛弃掉旧的时尚,转而去创造出新的时尚,以便将较低阶层远远甩在后面,以凸显自己的特殊身份与地位,以及与较低阶层的差异性。于是“时尚的游戏就这样快乐地周而复始”
 
就好比当小镇上的人为吃到香脆的炸鸡而感到新鲜、兴奋的时候,大城市里的人已经为了追求健康,开始形成了一种新的吃素菜、深海鱼等负担轻、有营养的绿色有机食品的时尚风潮。所以,时尚让阶层分化这一点更为明显。而在任何一个时代,只有稀缺的资源才可以让身在更高阶层的人获得心理上的快感,地位上的彰显,体验一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
 
比如,当中产与精英都能购买名牌手袋、名车,能负担起去美国加州、欧洲地中海度假的时候,一眼看上去,似乎两者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甚至因为中产阶级在社交媒体上爱晒爱炫,显得更为高调。但其实这几年开始,精英阶层已经越来越多地把钱花在无形的、需要坚持长期投资才能看到丰厚回报的地方,譬如给美国顶级大学捐赠以期提升孩子入学的可能性,还有各种自我提升的商学课程,抑或是艺术品和珠宝收藏等。
 
所以,时尚不仅仅是表面的光鲜华丽,更是齐美尔所强调的一种阶层划分的产物,是个体用来维护社会圈、人脉网的有效工具。
 

时尚中的迷失


我们在前面讨论过,齐美尔认为,时尚是一种阶层划分的产物,以自身的方式和逻辑重构社会。正是有人看准了这一点,把时尚作为一种媒介,寄希望可以通过一个限量发行的名牌包、一个精英荟萃的MBA班来实现自己阶层的跨越、获得地位、人脉的提升,从此可以改变命运,青云直上。
 
如果说物质上的买买买,只要不太超越自己的支付能力,还算是一种现代生活刚需的话,那么,眼下到处可见、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的各种总裁班、MBA班,则是人们被虚名、隐形的圈子文化所集中套路的表现。有个朋友告诉我,他认识一个人花高价读了一个MBA班,但一读就是好几年。大家关心他,以为是课程太难、论文不好写,所以迟迟毕业不了。没想到,他说,不着急毕业。只要一直在这个班级里,就相当于拿到了一张接触知名企业家俱乐部的门票,可以源源不断地认识些精英,比起每年多交的几千块学位费,实在是太划算的一笔生意经。
 
除了时髦的总裁班,还有人趁着鼓励大众创业的大潮,将公司包装成一个花哨的PPT,各处演讲、营销,却迟迟见不到实实在在的产品,不但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也欺骗了市场,违背了自己创业的初心。靠投机上位的创业者并不会持久,靠牺牲大众利益换来的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而过分追求所谓的时尚,再加上野心勃勃的目的,可能会导致从众甚至盲从的心理,其实反而会带来个性的消失。换句话说,你以为你追了流行,但其实是被套路了。
 
比如,有家长听说游泳、高尔夫的特长、参加美国NASA夏令营、会做机器人的经历等,可以帮助增加孩子将来录取欧美名校的概率,于是不惜砸重金,当陪练、日复一日地苦训,又漂洋过海地送去参加各种科学营,姑且不论孩子的身体素质是否适合这些运动,又是否都真的有兴趣,但有没有想过,在未来的招生官眼里,这千篇一律的特长和培养路径,真的能让孩子的简历脱颖而出吗?

 

保有内心的自由


所以,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有人会被外在的浮华所吸引,因此可能迷失了自我,在金钱利益和虚名地位里穿行,却很少关注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齐美尔阐述的时尚的本质就是模仿,之后同化,再形成阶层分化,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时尚并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而是由社会塑造的。社会风潮的更迭虽然短暂快速,但是时尚本身是永不改变的,它会一直存在并深深影响人类的社会和生活。
 
齐美尔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用哲学的思想去思考社会问题。社会学家往往习惯于从现象出发,对问题进行阐述。而齐美尔同时又作为一名优秀的哲学家,将哲学思维与社会现象结合并进行深度阐述,在书里处处都能体现出哲学中对立统一的概念。比如他提到,社会大众认为“时尚”的人,会集赞许与嫉妒于一身等。
 
在我看来,时尚作为一个社会的产物,本身是无辜的,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时尚是一面镜子,折射了当下的光怪陆离、善恶交织和社会的螺旋式发展。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掉入一些由时尚而起,却又因为人心而变的陷阱和套路中,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保有内心的自由。

注:本文节选自《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权限相关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梭罗:随波逐流,是对人生最大的浪费

为什么你的生活这么难?

美国最具影响十大毕业演讲之一:你该如何面对“日复一日”的人生?



作者:严飞,转载:建投书局客。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