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开学第一课:把孩子学习放在第一位的家庭,等到的往往是问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外滩教育 Author 郑钢
作者:郑钢
转载:外滩教育
看点
近日,上海市进才中学东校校长郑钢,在2021级预备新生家长会上进行了一番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演讲,探讨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各自该负起怎样的责任。在演讲中,郑钢尤其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他认为,学校的任务是要立“德”养“育”;家长的任务是要处理好家庭关系,与孩子共同成长。在新学期开启之时,愿以此文与大家共勉。
文丨郑钢 编丨Zemira
01
家庭与学校
应该互相信任又各担责任
我经常听到一句话: “老师,我把孩子放在学校里,靠你们了”,这是家长对学校的一种信任。教育应该有这种情怀——学校有责任培养和教育好每一个孩子。
张晓风说过:“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而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当一所学校对这句话有深刻的理解,具有警觉和敬畏之心,清醒地认识自身使命和价值时,一定是一所好学校。
但是,从这种话中,似乎还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逃避,仿佛只有学校的责任,而没有家庭的义务。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
然而,现实中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还不到位,责任边界模糊,导致家校共育停留于表面,难以实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产生矛盾和分歧,最终影响孩子的成长。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应该像良好的婚姻关系。
首先是互相信任和理解。学校和家庭也要互相信任和理解,没有信任,就无法维护良好的关系,这是前置条件。
其次是各自承担责任。现在有些家庭教育上存在“父亲缺位”的现象,父亲只负责工作赚钱,在外打拼,教育子女的事全由母亲承担,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学校和家庭的关系也如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还有一种不正常家庭关系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为孩子的学习让步。
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永远是最重要的,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层出不穷的问题。著名家庭排列系统的创始人海灵格提出:幸福家庭关系是这样的,夫妻两亲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这样的关系是等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当你不以夫妻关系为第一位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和睦温馨的家庭,负责任但懂得放手的家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家庭环境。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克莱尔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02
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家庭教育应该做些什么?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础上,着眼于习惯、心态、意志的、价值观的培养。
大家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容置疑,但是有时当你被自家孩子抱什么班,或者成绩止步不前所焦虑、困扰时,常常会一叶障目,情感超越理智。
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看到孩子的长远发展,而不要被眼前的成绩“内卷”和“焦虑”。为什么我们会焦虑?
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而没有看到孩子的优点;
总是看到那些流行的谬误,而没有倾听孩子的心声。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培养,重要的不在于孩子能够考多少分,而在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完整的人不是用分数带来衡量的,而是是否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是否具有人文情怀和责任感。
在习惯、心态、意志的、价值观等培养上,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所没有的独特的优势。
一方面,家庭教育是个别化的教育,个别化的教学通常比集体化教育的效果来的好。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教育时机、场域、载体比学校密集的多和丰富。
譬如,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作业的习惯上,家庭里的契机比学校里多的多。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做作业,是否能够快速、及时完成,有否及时评估作业完成情况等,老师往往无法知道,鞭长莫及。
发挥家长在孩子作业习惯培养的作用,并不是要求家长一起来做作业或者批改作业,而是让你通过作业这件事,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执行能力、责任意识、自控力和毅力等等。一旦孩子具有这些能力,作业完成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在谈到价值观的时候,家庭教育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终身性、示范性的教育。父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无时无刻不起着榜样的作用。
是否和孩子在国歌响起的时候,一起站立,致注目礼;
是否一起分享观课的感想;
如果你这么做了,这是最好的教育,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春风化雨。
其实,生活中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只要做个有心人,教育的有心人,我们可以处处和孩子一起成长。正如法国艺术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去爬一座高山、体验一次远足,做一顿四菜一汤……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
如今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缺少对于品格和生活的教育。所以孩子们常常没有学会怎么处理好自己、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具有家庭责任感、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心理学家汉斯说过:“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诸如坚韧、勇敢、冷静、理智、独立等性格,无疑就等同于拥有了一笔巨大财富。坚韧会让你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勇敢则让你能够面对一切挫折,冷静和理智会让你永远保持清醒,独立则会让你不受他人的摆布。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性格懦弱、胆怯、冲动、依赖性强的话,那么恐怕他一生都将一事无成。”
许多家庭忽视家庭关系和幸福生活的发展,家庭教育出现知识化和学校化的误区。家庭教育要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拥有走向独立与幸福的能力,从内心生发出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人格力量。
我想不仅是我的观点认为家庭教育重要,专家的调查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最需要的是“有温暖的家”。“有温暖的家”排在学生心目中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无论是四年级还是八年级学生,在他们的观念里,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均为“有温暖的家”,其选择比例分别为39.3%和49.4%,远高于对其他价值追求的选项。
八年级选择“有温暖的家”的人数比例比四年级高10.1个百分点,表面上看,青春期的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明显减少、渴望独立,与家长的沟通和相处时间减少,但实际上家庭在他们心中地位反而变得更加重要。
03
学校任务
是落实“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
说到学校教育的职责,我想主要是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这“德”是指具有良好的大德、公德、私德。
五育是指培养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培养目标,我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首先要培养具有德性的人,这个德性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那学校是如何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呢?我想三个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校园文化。具有积极向上的文化,我们进才东校文化有个特点,叫“暖”,是团结、关爱、宽容的文化,而且是多维度的,师生、生生、教师与教师之间。
第二个途径是活动。学生通过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人格的升华和锤炼,并在活动参与中不断地探索自我,找寻自我。我们学校有春夏秋冬四季主题节,有奥林匹克运动节,有感恩系列活动,还有年度主题词推荐等等。
第三条途径就是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但是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地方,还是学生情感、价值和态度培养的主阵地。真正好的价值观教育一定像盐溶在水中一样,自然地融入活动参与和课堂学习,而不是单纯地说教,应该有体验,有代入感,有触及灵魂。真正好的课堂教学是生命的对话,灵魂的对话。
无论是哪一条途径,我想归纳起来是一个词“课程”,学校的一切活动、经历和体验皆课程。学校的使命是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课程,使得孩子在经历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享受成长的快乐。
04
与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你们的孩子成为了初中生,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也就意味着你们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我相信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从没有过初中生家长的经验。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去面对和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前几天学校家委会上,有个家长和我谈了她的困惑:
以前小学的时候她常常担心他的成绩,焦虑点在学习上,但是现在转方向了,面临着亲子关系的问题,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感到家庭生活无趣等,原因在于孩子大了,常常有自己的想法了。
当时我立马肯定了这个家长的想法,认为她看到了问题,我们有时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问题,一味地凭着经验和家长的先天肢体和性格优势去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
今年高考后,有位叫毛祖辉的家长成为网红,刷红全网。
于是,毛祖辉向家人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我和你们一起参加高考,我就不相信高考可以击败你们,我也希望能战胜高考,成为你们的榜样。”
尽管在迎考的过程中,毛祖辉面临着记忆力衰退、新高考题型变化大、受伤住院等挑战,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坚持到走上考场。
最终的考试分数对于他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毕竟这段经历,将成为一家人最幸福也最难忘的时光,也激励着儿子不断努力。
无论是我们学校家委会的那位家长,还是毛祖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成长型、反思型、行动型的家长。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是去指责或者放弃,而是在自己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并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孩子。有句话很有道理,父母的身教,是最好的家教。
有一个问题很重要,我们要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以及今天孩子的特点:
比如他们从小见多识广,关注新鲜事物,追求个性;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孤独感,因为是独生子女,当然现在还要面临二娃、三娃之后的心理落差问题;
他们意义感比较薄弱,意志弱差,遇事容易走极端;
还有他们是网络原住民,生命观比较虚幻或者虚拟,具有不稳定的状态。
当我们认识到孩子的成长的变化和特点,体验到孩子的感受时,我想我们的家庭教育成功一大半了,也意味着我们的家长在成长。
本文节选及整理自2021级预备新生家长会上讲话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作者:郑钢,转载:外滩教育。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