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留学生已做好“三年不回国”的准备,而比学业更该担心的是心理问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外滩教育 Author 田心
作者:田心
转载:外滩教育
看点
9月,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这届多数为“独生子女”的留学生,满载着父母爱与担忧,踏上了求学的征途。尤其是赴美留学生,现在中美关系紧绷,甚至已做好“三年不回国”的思想准备。但这一切,并不妨碍远距重洋、隔“屏”相望的父母,精准地“感同身受”孩子所面临的每一个挑战:如何面对东西方文化理念的碰撞,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国外疫情现状?外滩特约作者田心结合亲身经历诉说:当我们的“手”不能拥抱最爱的孩子,我们如何用“心”去沟通?
正文
9月,是全球新学年的开学季。
8月末,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位父亲以近似俯卧撑的姿势趴在地上,试图透过安检外围栏板的底边缝,“目送”孩子出海关远行。
不知道这个家庭来自哪里,也不知道这个孩子将去往何方,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又是一个留学生家庭。在当下动荡纷乱的世界里,此时不得不背起行囊的人群,除了留学生,还能是谁?
这张照片,一时间在各个留学群刷屏。有网友评价图片: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爱。某群的一位妈妈,则幽幽地回应:目光不及之处都是担忧!
我曾经也像那位爸爸一样。孩子15岁独自出国读寄宿中学,从高中到大学,整整7年。每一次我和爸爸都会送到机场,送到安检口不得不止步处。
我熟悉安检外的每一块围栏,虽不如那位爸爸会趴在地上从底缝中张望,但我知道,从哪块围栏的缝隙、哪个角度,能看到最远,能用目光追着(或自以为能追着)孩子过安检、出海关,直到目光再也够不到……
爱与担忧,道尽了动荡世界、疫情笼罩之下这届留学生、绝大多数还是独生子女家庭的酸甜苦辣……
每个留学生家庭,对这一次的送别,或开诚布公地同孩子讨论过、或心照不宣地与孩子有默契:短期内回国都非易事。
远隔重洋、只能借助通讯手段沟通,将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选择。当我的“手”不能拥抱我最爱的孩子,我们如何用“心”去沟通?
我的孩子求学在外,最令我们自豪的不是孩子考上了一所好大学(作为父母当然也格外欣慰),更令我们自豪的是,7年的光阴、大洋的阻隔、少年的“叛逆”,都没有隔断我们之间良好的沟通。
感谢孩子能接纳我们继续行“父母之命”(parenthood),能使我们幸运地“同步”目睹一个少年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中,见世界、见自己,更在近两年的世事动荡中,学习开眼见天地。
在磨练中形成自己的三观,成长为一个独立、成熟、勇敢的年轻人。而我们依旧能保有最坚韧的亲子/朋友关系,能依然拥有一个年轻人充分的信任与爱。
作为经历两代“留学潮”的亲历者,我颇有观察和心得。因此,就来聊聊和留学在外的孩子沟通那点事,如何避开误区,避开那些“把天聊死”的坑,把聊天愉快地持续下去。
不必强推“融入”
每个留学生,出国首先都会面临一个“融入”问题。
可能很多家长在和孩子视频聊天时,都会极度关心孩子“融入”问题。
“不要成天扎在中国人堆里”;
“快去交外国同学朋友”;
“去融入学校/住家,自己要主动、积极”;
甚至“不要再说中文了、说英文!”
如果每次聊天都是这样的磨耳朵,很可能把天聊死。
我也曾这样一厢情愿地推动,很快发现不仅徒劳,还很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即使在和我们交流时不硬顶,行动上也会软抗。
设想一位新嫁娘,远嫁到异地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家环境的大家庭,父母最关心的是什么?是她迅速融入这个大家庭吗?是她成为大家庭里讨人喜的新妇吗?一定不是。父母最关心的一定是自己宠了多年的女儿,在新家生活得安生不安生?她是快乐的吗?
所以,“融入”是个伪命题。当孩子出国,父母首先要关注的不是融入,而是孩子生活得安生不安生、快乐不快乐。
当然,肯定有家长会质疑,既然要在国外“混”,不融入,你出国干啥?
再请大家观察一下,即使在魔都上海这样国际化的都市里,是不是外国人也是天然地和他的同类更多地抱在一起,有时并不是同一国的人,只要同是外国人,或者大致同一文化族群的人。和中国朋友多是“交往”,有多少堪称“融入”了呢?
人同此心,世同此理。
尤其少年出国,他独自面对的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他肯定要首先寻找自己的情感支撑点。而情感支撑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只有与他有共鸣的父母、同胞才能给他的。只有过得安稳、开心了,他才可能有定力地去融入。
所以,孩子在选室友的时候,不要强迫他选外国同学,以提高语言能力。如果孩子想和中国同学做室友,或大多数朋友是中国孩子,没什么不好,更没什么大不了。抱团取暖,全球通吃。
只要孩子不忘初心(无论初心是把学念完、找一份工作,哪怕就是出来开阔眼界,只要初心不是就是要脱离父母来胡造的),正常上课,逐渐适应生活,在大环境熏陶下,语言不是问题。
或者说,语言、融入不应成为优先级的问题,孩子的生活、情绪状态是父母要最在意的。相反,中文是孩子的情感纽带,家长不要恣意切断它。
即使是大学生出国,也不必为“融入”的伪命题缚住手脚。大学生更多地是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愿意去了解和接纳和自己不一样的东西,并勇于尝试和表达。更重要的是把自己锤炼成一个成人,知道如何面对不同境遇,解决问题,不逃避,也不必委屈。
融入要假以时间,也要讲缘分。无论在哪里,无论异域、他乡,做事都要积极主动融入。做人(情感)上的融入,坦率地说,流淌在血液里的DNA自带密码。如果能融入,那便是因果。
保留沟通的通道最重要
孩子出国,一定会遇到很多“新鲜事”,一些可能还和父母辈三观很不同的事。
和孩子聊天,当孩子兴奋地和你叽叽喳喳地说时,只要没到原则底线的时候,哪怕再冲击你的三观,先不要武断地评判。保留沟通通道的畅通比什么都重要!
我的孩子10年级时插班进入一所寄宿高中,美高都是从9年级开始,同学间基本已形成了固定的朋友圈。她作为一个外国孩“融入”已难,加之现在还要挤进成型的圈子就更难了。
很长时间,她都非常孤独。作为父母急在心里,但孩子交朋友的事,真也无能为力。
某天,孩子兴奋地告诉我们,交到了一个好朋友,这两天吃饭、做作业都在一起。我们长舒了一口气。忙说:“快说说你的新朋友呗!”孩子还颇有点神秘地说:“你们猜猜,男的、女的?”
我和娃爸对望一眼,内心一震:这么快就有男朋友了?但嘴上还是故作镇静地答道:“那哪猜的到,你就如实招来呗!”孩子出国之前,对青春期孩子的恋情问题,我们曾讨论过。
记得当时我只让孩子记住两句话: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告诉爸妈;无论发生什么,生命最宝贵。
视频那头,孩子继续着她的兴奋:“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是个男的正在变成女的途中。”脑子嗡的一声。我自认是个开明的妈妈,但事情临到自己孩子身上……
原来,这个16岁的少年,刚刚做了变性手术,还没有全做完(要分几次做)。让他继续住在男生宿舍已不合适,学校就让他搬到了女生楼。
但考虑到他还没变完,完全同女生混住在一起也不好,于是便安排他住在了地下室。地下室除了厨房和洗衣房,就他一个人住在那里,且作为一个新宿舍的闯入者,想必他也很孤独。于是,两个孤独的人就走到了一起。
这样的朋友!尚未变完,尚存的男性荷尔蒙会不会哪天突然爆发?长时间相处会不会影响自家孩子的性别取向?
虽然心里翻江倒海,嘴里还在字斟句酌地绕着弯从那娃的父母说起:“哎呀,这家父母真是可以,孩子觉得自己是女的,就同意变性。这么小的孩子,现在能懂什么?等长大后再后悔,看怎么办!”
孩子立即明白了。“你们又不了解人家的生理、心理情况,凭什么说三道四?你们怎么知道人家的痛苦?至少我比你们了解他是个很好的人。”最后来一句:“我还不如不告诉你们呢!”
闭嘴。之后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更多地在听孩子说她和朋友相处的事,偶尔会给点建议。只要渠道通畅,绝大多数孩子都还是会在意父母的意见的。
后来,那个孩子做完了她的手术。她的确是个好孩子,甚至更富同情心,也升入了很好的大学。
《了不起的盖兹比》一书,几乎是美国学生的必读书。里面盖茨比的老爸对他说过一句话:Reserving judgements is a matter of infinite hope.(保留判断是一件充满无限希望的事情。)这是孩子当时在中学读到此书时告诉我的。我一直记着这句话。
03
如何同孩子聊疫情
各家都有难念的经
最后,再来聊聊如何同孩子聊尚不见尽头的疫情这件事。这个话题,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都会是同孩子交流时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戴口罩、勤洗手、少扎堆,肯定是少不了的日常唠叨。但是:
打了国产疫苗,还要不要再打国外的疫苗?打几针?是重新打,还是打加强针?间隔多久打合适?
学校的课,选线上的,还是选线下的?历尽周折跑回去,是为了继续上Zoom大学吗?但是,如果线下,教室里人啊人……
超市、商场还要不去?尽量不去,还是该去就去,毕竟生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能和同学一起去餐馆吃饭吗?老外同学也没当个事啊,照吃照喝。
聚会还能不能参加?“脱离群众”或长期憋着真的好吗?
对年轻人而言,为了一个潜在的“危险”,牺牲人际交往,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这些问题,无解!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困扰、交流与抉择吧。我也是那个上一秒淡定,下一秒抓狂的妈妈。
非要说的话,就两条吧。对于未成年的小留学生,你对疫情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态度,你淡定、稳住,该做决定就做决定,孩子就会过得安心、平顺;
对于大学生、研究生,就让孩子对疫情的态度来决定你的态度吧。毕竟他们生活在那个社会里,比你更了解真实的情况,也更能做出相应的对策。
当然,父母的牵挂和祈祷永不止息。那就,相信科学,相信常识,相信人品。
当远方的游子无法归家泊在港湾,就用交流和沟通,为孩子织就一张爱的蹦床。让孩子无惧摔倒,更有勇气,触底腾高。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作者:田心,转载:外滩教育。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