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之下的“海淀妈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明治 Author 梅梅黄
作者:梅梅黄
转载:三明治
“宝贝,学校游泳队的选拔结果出来了,你没有选上。”
“哦……”儿子依然是一脸懵懂,空洞着双眼哼了一声。随即又问,“那我们班的XXX和XXX选上了吗?”我说,“他俩都选上了。”
他稍稍沉默了一会儿,又问,“妈妈,那你是不是不会给我买地球仪了?”我说,“对,之前咱们说好了,地球仪是选上游泳队的奖励,以后再买吧。”儿子的眼神黯淡下去,我才第一次看见这个没心没肺的小子脸上显露出一点点失落的表情。当然,他感到失落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这一次的失利,而只是错失了向往已久的地球仪。
这是儿子步入小学一年级的第二个月。也是从这一天起,我和他爸爸下决心放弃挣扎,从内心去接纳一个现实:我们眼前这个宝贝儿子,即便已经知道完全不是一块适合学习的料,在运动上也几乎没有什么天赋。
作为两个曾经的学霸,并且一直在孩子身上操心不少的家长,多少还是有些沮丧的。是的,就算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投入,但毕竟我们也不是那种完全甩手不管的父母。
成为海淀妈妈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然成为“海淀家长”的呢?
大概是孩子进入一年级后的两三个月吧。
我儿子就读的这所小学,属于某大学的附属小学,周边对应的学区房十分昂贵,可以说,身边的同学家长要么是大学教职工,要么就是有点家底的。这所小学尽管号称重点小学,但向来以“素质教育”闻名,在整个海淀应该算是最不注重学习的了,这一点我此前也多少与身边人打听过。学校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作业负担并不重,也不像其他一些海淀名校那样学业抓得紧。
因此在入学前,我和娃他爹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没有那么多。课外班除了上过英语,语文数学都没管过。当然,其实也曾经是想管一管的,无奈儿子学习领悟能力太差,坐不住没法专注不说,学习效果还比其他同学差一大截,为了不影响亲子关系,索性放弃了。
此前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海淀和西城家长向我传递“过来人”经验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务必要在小学入学前学会拼音、20以内加减法,并且有一定的识字积累量,因为绝大多数孩子都学过,老师会教得特别快,否则容易学不扎实。
但随后我们在入学前的暑假参加了新生线上家长会,校长从头到尾对学校的各种素质教育理念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侃侃而谈,我听下来感觉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千万不要唯成绩论,成绩不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事,让孩子拥有一颗阳光健康的心比什么都重要。校长的话简直是一股清流,进一步坚定了我这种佛系家长“偷懒”的决心。再加上老师留的暑假任务里面也没有学习的内容,更是再三强调不要提前学一年级的内容,因而我们也就没有再强迫孩子学太多东西。
入学后很快就傻眼了,怎么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同学们好像和我们完全不在一个阶段?比如,在朋友圈看见某位家长晒的孩子的日记,已经能自己用汉字写一大篇了;一位同事的孩子与我们在同一所学校,三天的时间就能独立看完一本厚厚的全英文读物;学校广播台招募小播音员,不少同学报名,声情并茂地朗读一篇完整文章不在话下,回头再看看我家孩子,还停留在磕磕巴巴边靠慢慢拼读拼音才能勉强把一句话认出来的阶段……就这,那也是我和孩他爸趁着疫情期间孩子不能上幼儿园、大人又在家办公的便利,苦口婆心教了好几个月的成果。
儿子回来跟我说,妈妈,我们班的XXX,已经把三年级数学书上的所有习题的做完了;XXX看过好多好多书,他什么都知道;XXX好会玩魔方,很快就拼好了;XXX把数字华容道玩得飞快;XXX特别会讲故事,他天天在家看三国演义的书;XXX的钢琴已经考到3级了……更不用说身边已经好多个孩子都上了好几年的奥数和英语,在那些学校里看不见的领域,早就成为了牛娃一枚。
是的,这就是那个“不怎么太注重学习、天天搞素质教育的小学”,学校老师确实把“素质教育”理念践行得很好,在学习上可能没有其他小学要求严格,但家长却都是一样如假包换的海淀家长。
我这才发现,刚刚步入一年级的小豆丁们,其实个个都身怀绝技,我家这个相比起来,除了一颗没心没肺缺乏上进的心,似乎再找不到什么特点了。而那些所谓的牛娃,是进入小学一年级后马上就牛起来的吗?当然不是。在你还没有开始学习之前,人家却已经有至少两三年的积累了。
什么叫输在起跑线上,这就是啊!
或者换句话说,大家对起跑线的定义根本就不一样,我们是从一年级开跑的,他们从3、4岁就已经跑出去了。
躲不开的奥数
某个周五,身边的朋友们都在问,今天发生什么了,怎么教育股全线大跌。
号称史上最严格的“双减”政策来了,一年前还在大张旗鼓招人扩张抢地盘的在线教育突然就凉凉,线下学科教育早在半年前就不让营业了。网上的各类教育公众号吵得沸沸扬扬,都说拼学习的时代结束了,以后孩子不用再那么辛苦了。
真的是这样吗?
对在线教育机构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事。一个朋友在一家著名的线上教育H机构工作,之前每天忙忙碌碌,最近说没有那么忙了,因为原本打算推进的很多工作,忽然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到底还要不要做了。公司高层连续开了无数次会议后,对于未来似乎依然迷茫。H机构的拳头产品是数学思维课,由于儿子数学并不好、也没啥兴趣,我早早就把课程停掉了,但很多妈妈们都还在坚持,坚持打卡发朋友圈,好评如潮。
当然了,像H这种数学思维课,在很多“牛娃”家长看来,都觉得太小儿科了,毕竟学一节课还要看半天动画,内容简单,效率太低。身为海淀家长,似乎怎么着也得报个“奥数班”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在这轮严格的政策出台前,北京的孩子在数学课外班上其实是相当卷的。
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每次遇到几个家长,都会互相问,你们在X机构的哪个级别班?在家长圈里,“勤思”是正常配置,“敏学”就有点后进了,如果能进“创新”,那父母也十分长脸。还有些更牛的,会直接说,X机构学的有点简单,浪费时间,我们早就换到了Y机构。而在我看来,Y是个挺变态的课外培训机构,一年级的孩子就开始学非常难的数学奥数题,甚至学龄前的孩子,做的题目就没有拼音标注了,全是字,没有点识字量,考试的那点时间里连读题都不够。里面的孩子内卷严重,机构也经常组织内部考试互相比拼,孩子以排名靠前为荣。
周边关系好一些的家长,诚心诚意劝说我,还是早点报X的奥数班吧,否则越往后越跟不上,将来迟早是要学的,现在哪个孩子不去上。
在被好几个家长劝说后,我也动摇了,于是联系了X机构的销售,对方爱答不理,告诉我要报啥自己下个App看去,自助交钱选班就行,另外还需要花点时间测试一下水平,确定级别再选。那是9月份刚开学左右,我下载完App发现,哪还需要测试什么级别,压根就没有空余的学位了呀,所有的班都满班,只有极个别“敏学”(算是最低级别,跟不上的会分到那里,没有门槛)还有一两个位置。
无奈之下,我又去找了几次销售。与其他教育机构热情无比的销售人员截然不同,X机构就好像根本没有销售这个岗位一样,问啥都没用。没办法,人家一直牢牢占据着这个市场,不缺生源,家长们争先恐后抢那些最好的时段和老师,对其中某些名师的口碑津津乐道。我作为一个被诸多海淀家长们盖棺定论的“佛系母亲”,在这个领域里完全丧失了发言权,最终决定放弃了。
我自己在小学是参加过奥数比赛并且获得奖项的,然而痛苦的学习过程,并没有给童年留下多少美好回忆,至今仍对奥数这东西心有余悸。我发自内心认为,奥数顶多是孩子教育中的“加餐”,而不能成为人人都需要的“主食”,是给那些智商高的孩子、学有余力的孩子、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孩子提供的一条继续钻研的路径,它与钢琴、舞蹈、声乐、美术绘画、游泳击剑跆拳道等等东西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个兴趣班而已。这个社会把这种兴趣班变成了针对普通孩子升学的一种选拔标准,并且被许多学校广泛采用,本身就是教育体系里一个非常扭曲的现象。
早培与早早培
ZP与ZZP(即“早培”与”早早培”),这两个词是海淀家长圈的黑话,全称是北京某著名中学——R大附中开展的超常儿童早期培养试验项目,主要是针对智力超常、或者具有某些特殊才能和创新潜质,在某些方面明显超出同龄人的孩子开展的一些创新教育尝试。
此前我略有耳闻,自知自己孩子是个普娃,并没有超常的特征,也就没再关注了。但后来发现,身边其实不少家长都对此趋之若鹜,即便自己的孩子并不是“超常儿童”。毕竟,这是通往名校的一条公开选拔路径。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种家长,是在某一次等待儿子上英语课的间隙。身边一位妈妈要求老师给她的儿子做听写,错了几个单词,这位妈妈十分不满意,告诉孩子回家得再好好练。我一看这孩子才上二年级,写的却都是“literature”这种挺复杂的词,可不是会写错么。我问孩子妈妈,您这是不是要求太高了?他已经很厉害了呢。他妈妈皱着眉头说,那怎么行,他马上要考KET了。
这又是家长圈的另一个黑话了,KET指的是剑桥剑桥通用英语第一级考试,是一项基础英语水平认证,与之一同出现的还有PET(剑桥通用英语二级,中级英语水平认证)。KET是对听说读写的全面考核,往往要求词汇量达到1800,PET对应的词汇量则需要3500。所以一般海淀的家长们会让孩子在五年级或者初中之前通过KET考试,作为孩子履历表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然,要求稍微严格一点的家长会让孩子在四年级通过,在小学毕业前通过PET。二年级上学期就考KET的,的确算是“鸡娃”了。
我问那位妈妈,你这么着急让孩子考KET干什么?她突然提高声线,非常认真地说,考完赶紧考PET啊,早点考完英语,后面就专心准备奥数了,否则到时候考早培就来不及了。
我一听“早培”,这题我会!我说那个不都是招学龄前孩子的吗?
这位妈妈马上用那种看火星人的眼神打量我,言语里多少透露着不屑:“你说的那叫早早培,是针对没入学的小孩子的。我说的是早培,那个五年级才招生。”随后又给我科普了不少关于早培的内容,并且说身边好多家长都开始准备早培了,尤其是他们所在的XX村三小(又是一所海淀名校)。最后,这位热心的妈妈带着略微的优越感和不无同情的语气对我说了许多话,大意是,你的孩子也上小学了,怎么到现在连早培和早早培还分不清楚,再不好好鸡娃,你的孩子以后可咋办……
旁边的家长也跟着一起应和,一位一年级孩子妈妈给我展示了他们XX村三小家长自发组建的家长大群,里面有一年级家长正在组团报名KET。还有一些更夸张的群,群内不少小学生们已经在备考FCE了(FCE是比KET、PET更高的级别,差不多相当于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学生大学预科入学的语言水平)。若不是亲眼所见,谁会相信这世界已经有不少人跑得像火箭一样快了……
在“双减”出台之前,很多教育机构都有专门针对早培的辅导班,甚至还有专门提供早培辅导的教育机构。让我惊讶的是,一位朝阳妈妈也把孩子送到中关村这边来上专门的早培辅导培训。我问你们要考早培吗?朝阳妈妈说,参加一下吧,虽然考上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可以拿到一个早培成绩也不错,很多其他学校也是认这个成绩的,小升初的话简历上也多一项内容。
所以为什么海淀黄庄会成为全北京的教培中心,连朝阳的孩子都大老远跑过来上课。那么多北京普通家庭的家长,想要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机会,怎么能不学奥数不上培训班呢?优质的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家长自己没有关系门路,只能让娃自己去走学习考试这条路,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以海淀区什么样的娃最多?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而是那些家长本身就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挤进了名校、随后又经过数年在北京的辛苦打拼,pk掉无数人在这座城市安家立业的人的孩子,俗称“考二代”。他们的家长没有多少人脉没有社会资源也没有足够的钱,唯一能够相信并坚持获得成功的路径,便是自己曾经走过并成功的路——学习和考试。
有一个广泛流传的段子:西二旗和上地附近的码农家长们,硬是靠着自己鸡娃的实力,把这里原本的普小顶成了牛小,把普通小区鸡成了学区房。
时代不一样了,那些说高考大省的孩子随便来北京就能轻松考上清华北大的老旧观念,早就不存在了。如今北京的考试淘出来的“牛娃”,成绩和基本功并不比其他省份差。某种程度上,一些考试中胜出的难度,可能还会更高。
“双减”能减轻
海淀家长焦虑吗?
别人家孩子的简历一般是这样:学X思考入了XX班,英语能读什么级别的绘本,机器人比赛得了一等奖,篮球联赛打入了决赛,足球进了校队,钢琴参加XX比赛得了二等奖,跆拳道比赛第一名,游泳进了XX体校去训练,参加了英语演讲比赛……
北京的孩子不仅学习不能落下,兴趣爱好也总得学出个样子来。否则将来“小升初”时,面对激烈的择校竞争,拿什么把简历填满。
我家孩子虽然也上了不少课外班,却没有哪一样学出个样子来,截至目前,最亮眼的成绩可能是:超级马里奥玩通关了。这就是典型的“干啥啥不行,打游戏我最行。”我和他爸两人谁也不擅长打游戏,对这玩意儿也没什么太大兴趣,也不知道这孩子遗传的谁。我这个懒惰而不称职的“海淀妈妈”,早在教委政策出台之前,就身体力行地实践了“双减”政策,放眼望去,周边没有一个家长可以共鸣,这一点使我颇感孤独。与其他家长交流,看到别人拿出精打细算的时间安排和计划表,以及孩子很给面子地拿出各类亮眼成绩,更是满满的羞愧与挫败感。
当然,也还是有一些好消息,至少现在很多家长用力的重点,已经被迫从语数外这些学科降温。在严厉的新政之下,我们家所处的“宇宙培训中心”——海淀黄庄,在这个暑假恢复了难得的宁静,下课高峰期接孩子的车挤占好几条车道直接导致交通堵塞的名场面几乎没见过了,也很少听到拥堵道路上传来的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
没多久,儿子班上的家长群里也讨论开了,同样是唉声叹气,我才发现原来班上起码有90%的家长都报了各种学科补课班。一位妈妈说,她找到了教奥数的老师,可以私下组团上课,在群里问有没有家长愿意和他一块儿拼课,马上得到了很多家长响应,一个进群的二维码放出来,家长拼课的小群很快就建好了。
上面的政策号称“史上最严”,作为海淀家长们,焦虑却并没有减轻,反倒是徒增了许多“因为机构不开门导致没法上课”的焦虑。也几乎没有家长愿意响应政策号召,给孩子真正去减负的,很多家长朋友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外面实在补不了就只有自己上阵了,再把以前学的东西捡起来,至少辅导到小学阶段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经过一小段时间政策消息发酵以后,家长们的疑问早就由“还能不能补课”变成了“以后怎样才能合法补课”。
今后孩子到底要怎样去管,家长该怎么去适应?我们可能都还在与那些被打击过的教育机构一样,还处在迷茫、观望、质疑以及满怀期待中。再往后,政策能不能持续执行到位、孩子升学还有没有更多的选择?对于这些曾经被迫投入了无数热情、焦虑还没有完全消退的海淀家长们而言,也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会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但大家心中的愿望都是一致的——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拥有轻松快乐的童年,以及一个光明的未来。
*本故事来自三明治 “每日书”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作者:梅梅黄,转载:三明治。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