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Stoooges三士渡 Author Ning
作者:Ning
转载:Stoooges三士渡
大约四五年前,我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开始接触一些入门书籍。回溯了自己的童年经历,结合这些年与家长和学生打交道的经验,我粗浅地了解了一个人的人格、心理、感情模式与童年经历之间的关联,并且能在生活中,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看到这些规律被一一印证。
然而,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此我想呼吁每位家长都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学,这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的和谐幸福,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今天我想借这篇文章探讨的是亲子关系中如何解读和回应孩子对感受的表达。很多习惯的做法会让关系产生裂痕,且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引发了许多本可以避免的冲突和伤害,而正确地表达感受则能创造美妙的情感链接,让爱流动起来。
有句话说,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希望更多未来的大人(今天的孩子们)能拥有一个治愈他们余生的童年,在面对人生不可逃避的残酷时,依然能保持善良,并自爱自重。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传播一些心理学知识,从而帮助更多家庭减少亲子关系中的摩擦和对抗,建立链接,提升哪怕一点点幸福感🤏。
评判性语言 vs. 感受性语言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体验式培训,其中有一个环节需要我们分享对前一个环节的感受,那时我才发现我根本不会表达感受,只会评判,这种现象用专业术语来说叫「述情障碍」(Alexithymia)。
带着这个觉知,我后来发现大量的成年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障碍,他们表达感受的能力不仅没有随着年龄和阅历的提升而增长,反而退化了。
我们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习惯用「陈述性」和「评判性」的语言,比如「他怎么这样啊」「这件事情应该XXX」, 很少会说内心感受到了什么:喜悦、气愤、痛苦、感到被包容、被理解或是被抛弃、被忽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或觉得自己卑微如尘埃等等。我们不仅习惯用评判性的语言,还会回避表达感受,从而显得更客观、情绪稳定,同时免得自己的感受遭到他人的「评判」。
感受和评判的区别在于,感受只是纯粹的情绪反应,它是一种客观真实的存在,无法被否认,也没有对错;而评判是对事物的主观推断。举个例子:你看完了一个关于教育的演讲,朋友问你有什么感受,很多人可能会说「我觉得他说得挺好的,但有两个观点我不是很认同」,而善于表达感受的人会说「我觉得很受启发,内心升起谦卑感,现在特别想回家拥抱我的孩子」等等。一个是观察外部世界,一个是观察自己内心,人们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的重要性。
不会「感受」导致心与脑割裂
我们与感受的链接,能帮助我们理解自己情绪的由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解读他人的情绪,这就是所谓情商、逆商等软素质的基础。这种链接如果没有在童年和父母互动的过程中被强化,成年后的我们很可能会处于脑与心割裂的状态。
这种割裂有什么弊端呢?如果你不能理解自己的情绪,那么它就会掌控你。卡尔·荣格说:“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就会引导你的人生而成为你的命运。” 它并不意味着你不会成功,相反,伤痛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人追逐成功的动力,但会让一个人把握幸福和爱的能力大打折扣。
英国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说:孩子每一次表达感受的时候,都是家长引导孩子成长的机会。然而,对于远离了童年和青春期的大人来说,理解孩子形态各异的情感表达是很有挑战性的,而要给出正确的回应更是需要极大的智慧。
糟糕的回应方式会带来创伤
有时家长在回应孩子的感受时会用以下两种错误的方式:忽视和打压。
比如当孩子不能去游乐园,对父母说「我好难过」,父母如果会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小孩子有什么难受的,先吃饭」,这时孩子也许会暂时安静下来,但他的情绪并没有得到疏导,反而被刻意忽视了。下一次,这个孩子可能会用更极端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可能会歇斯底里、大声大闹(相信我们都见过瘫在地上哭喊的熊孩子),而这么做只是因为孩子不想再被忽视了,可年幼的他们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批判和打击的方式则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比如「暑假作业写完了么就要去游乐园?成绩这么差还好意思出去玩?」 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潜意识中会觉得表达真实感受是错的,觉得自己的需求不重要,进而越来越不愿跟父母分享感受,甚至逐渐切断和感受的链接。孩子想去游乐园而不得,和成年人在工作中与一个重要项目或者晋升机会失之交臂,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作为大人,我们都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因为成人以后经历了更深的痛苦,便理所当然地忽视、贬低孩子的痛苦。
每一次对感受的错误回应,都让亲子关系产生裂痕,并深刻地影响着孩子我认识一位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她曾经提到,在她接触过的案例中有一类人格特别普遍:工作中极其害怕失败,恐惧权威;面对一些很小的不顺都会表现出难以承受的痛苦,即使事情发展顺利也会战战兢兢。追溯他们的童年,我们往往会发现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或两个极其严格的父母。在他们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时,都经历过极具伤害性的惩罚。生活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孩子就好比一个随时准备战斗的士兵,时刻保持着紧张和戒备。
成年人的述情障碍,是童年时期的感受一次又一次地被忽视和打压的结果。我们很难去责怪父母,因为世界上还没有“父母培训班”,而他们也还背负着自己的童年创伤,且没有意识到这些创伤对自己的营销,继而不自觉地在孩子身上重复这种创伤行为,心理学上成为「代际传递」。表面上看这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实际上,人在童年时期的感受不会因为回避、压抑而消失,也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被遗忘。所有的感受如果没有被合理地表达,就会在潜意识里面盘根错节、发酵生长,形成固定的情感处理模式,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一个人。对感受正面的反馈能带给孩子治愈一生的能量,而糟糕的反馈则带来难以修复的创伤:低自尊、自我价值感缺失、无意识地追求不幸,甚至焦虑症、抑郁症、家庭暴力。
读出「感受」让心更加贴近
当然很多人会说:如果我不批评孩子,他只会越来越过分。这个想当然的推断也是我们需要去辩证思考的,真的没有双赢的办法了么?《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的作者说过,正确的方式绝不是无底线的溺爱和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建立链接并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沟通。
作者介绍了一个十分简单有效的方法去正确回应孩子,就是:不评判,不试图解决,也不需要认同或者鼓励,仅仅是把孩子的感受读出来就可以。同样的感受会有很多不同的表达形式,这需要读取的人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洞察孩子感受背后的需求。比如孩子走累了不想动坐在地上闹脾气,而你也因为工作了一天感到很疲惫,想早点回家躺沙发,这时与其批评孩子不懂事,不如蹲下来,平视他的双眼说:“累了对吧,想休息一会儿对不对?那我陪你一起在地上坐五分钟好不好”,相信我,最后你一定可以更早到家,且过程轻松很多。
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更复杂的矛盾,比如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当双方在一些重大事件上无法彼此认同(成绩、择校、专业、交友、恋爱等)时,父母往往选择用权力去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真正双赢的做法是:努力地“看到”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同时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在读懂双方感受的前提下,我们的心才会打开,才能产生有爱的交流,且不论最终决定如何,关系都不会破裂。
父母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脆弱和不安,这不但不会损害威信,相反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并建立信任。父母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大人,也不需要去扮演成不会犯错的权威,这世界上没有大人,只有变老了的小孩。每个成年人的潜意识里,都住着曾经的自己,和那个自己和解,才能和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
很奇妙的是,「读出对方的感受」也是一种非暴力沟通的绝招。谈判专家们在面对各种艰难的谈判时常常用到这个办法。甚至面对拿着武器的恐怖分子,当谈判专家读出他愤怒的来源、内心的诉求、焦虑、紧张,他们就在人性的层面建立了链接,极大地降低了后续谈判的难度。人性其实就是这么微妙,不论年龄和阅历,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被「看见」,而我也相信,如果作为大人的我们能对孩子,对身边的人少一些评判式回应,多一些「看见」,我们会拥有更亲密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士渡规划导师Jennifer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多精彩:
相关内容:
作者:Ning,国际教育行业从业者,三士渡前期咨询导师。与数百位家长进行过深度沟通,也聆听了许多孩子的迷茫、痛苦与喜悦,对儿童心理学小有研究和体会。转载:Stoooges三士渡。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