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两只船?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申请人更加务实、也更具心机
与众多美国大学招生人员一样,罗切斯特大学招生主任亚历山大深入思考新冠疫情对于高校招生的影响。他认为一些全国性的大学招生趋势(例如标化可选政策和更宽松的高中GPA审核)为部分幸运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其原本难以企及的精英高等教育”的途径。
疫情爆发后不久,罗切斯特大学即采取标化可选招生政策。该校招生官希望学生更多关注这两年间出现的机会,诸如拥有更多与家人共度的时光、探讨传承和价值观、学习一项新技能以及博览群书。
亚历山大称,“我们一直建议学生,其申请材料不要显得垂头丧气或过于介怀高中时期错失的东西。”
除了“缓解高校招生过度竞争”,这种积极策略可以让学生自我反思。在坦承新冠疫情造成真实存在的重大影响的同时,高校管理者鼓励学生分享一切美好的事物。
不久前,卡普兰公司赞助了一项名为“学生之声”问卷调查,向遭受疫情影响的申请学生和2020春季已经入读大学的学生征求意见。这两类学生均倾向于依据实际情况(例如学校所在地、学术课程、学费成本和招生过程灵活度)做出决定。通过整理2月23日至3月1日对2,001名受访本科生的看法,该调查发现:
四年制院校学生选择其就读高校的原因非常多样化,包括无懈可击的整体学术声誉、通勤便利、关注领域的学术实力、学费价格、以及助学金/奖学金。而250名受访社区学院学生几乎完全依据交通便捷或学费成本做出择校决定。
在评价自己的大学申请经历时,全体受访学生的25%选择“优秀(excellent)”,另有47%认为“良好(good)”。相比四年制院校学生,倾向于选择“优秀”的社区学院学生约为四年制院校学生的两倍。
对于申请流程所发生的改变,1,222名疫情期间申请大学的受访学生最为关注新冠疫情相关助学金(30%)、SAT/ACT可选提交政策(17%)和豁免申请费(13%)。其中,58%受访者希望高校永久性免除申请费;其他受欢迎的选项还有更宽松的学费返还政策、功能强大的虚拟访校、标化可选政策、以及更宽松的入学押金退化政策。
先申请,再决定?
当疫情爆发导致校园关闭时,布罗德里克(Olivia Broderick)还是波士顿地区一名11年级学生,她收集了一份遍布全美各地的择校名单。但传统的校园参观被取消后,目前已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大一学生兼导游的布罗德里克表示自己决定维持名单不变。
高中生涯遭受的影响最终让她期待到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上大学。招生专家表示这种决定并不普遍(但绝非罕见)。布罗德里克申请了9所院校,第二年春天,在造访校园后选择入读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她表示,“我们就在湖边,这是一个广袤无垠景色秀丽的湖泊——而且紧挨着城市。在这里读书,你可以同时尽享自然水色和城市生活。对我而言这是完美的平衡。”
该调查受访者中,有三分之二选择申请1-5所大学,不过,倾向于申请6-10所高校的2021年度申请学生相比其他同学近乎翻倍。尽管如此,通用申请(Common App)数据显示,截至2月15日其用户人均申请数量为5.6所,相比2021年的5.46所和2020年的5.28所略有上升。
通用申请(Common App)总裁里卡德(Jenny Rickard)表示国际学生往往会申请更多大学。该调查显示,留学美国的国际学生最倾向于申请6-10所大学;其中申请11-15所大学者达到全部样本的5倍。
至于为何有很多人申请大学的数量寥寥无几?部分原因或在于提前决定(ED)选项。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普及关爱”项目教务主任魏斯布德(Richard Weissbourd)表示,“很多孩子提前锁定择校目标,并没有抱着真正开放的心态认真研究其他择校目标。”新冠疫情爆发数月后,“普及关爱”项目组织315所高校的招生院长发表了一个旨在缓解申请学生焦虑的联合声明。(详见:315名招生主任联合声明:我们最看重学生哪些特质)
然而,“学生之声”调查证实了学生向超过一个高校承诺入学的全新趋势。在1,398名需要确定就读大学的受访者中,24%向2所(或更多)高校支付入学押金。
学生支付入学押金情况
全美大学招生咨询协会(NACAC)董事局主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本科招生副主任里斯(Ffiona Rees)指出,“申请家庭希望在更长时间区间保留选择权。这一动向在疫情爆发前已经浮出水面。”过去两个招生季,在人们深感度日如年之时,她指出该模式起因在于疫情造成的秋季开学状态的不确定。
里卡德对此看法深以为然,指出多处支付押金导致高校直至暑期方才发现未能满足招生计划。“有些高校直到秋季开学还在招生。”
为了防止上述状况发生,里斯认为可以采取短信提醒等防护措施予以规避,这些自动群发举措起到提醒学生及时回复学校的作用。
汉诺威研究公司高等教育研究顾问团队的总经理特罗伊洛(Fox Troilo)认为,数十年来,高校往往采取“接受或放弃入学邀请,这种一刀切”的营销策略。他建议应进一步研究学生为何支付押金但最终放弃入学。
其团队与那些支付押金但选择入读其他高校进行沟通,通过试听课程等方式来建议其改变入读决定。
影响最终择校决定的因素
该调查罗列了可能影响最终择校决定的26个因素,至少四成受访者选择了7个因素—其中3个因素有关学术项目及质量、2个因素在于就读成本、还有2个则关乎校园位置和环境。
影响择校决定的14个最重要因素
特罗伊洛说,疫情流行早期,随着网课成为常态,很多高校领导人希望了解本校市场吸引力能否大幅提升。然而,一般来说即使打算异地求学的孩子,也“具有就近就读的倾向”,他指出,“学校的辐射范围并未扩大,至少没有大到某些高校希望的程度。”换句话说,一所位于德州的非精英高校很难吸引缅因州的学生入读。
而且,对很多学生而言,乡村高校或许更受欢迎。整个2020-21学年,位于宾州的朱尼亚塔学院依然能够安全地进行面授教学。
鉴于学术项目是择校核心因素,特罗伊洛认为,重点应倾向于 "突出学术项目的优势以及这些项目如何造成学生。高校在过去从未达到如此细致程度。“营销材料可涵盖特定项目的毕业生能够获得何种公司聘用、就职成功率、以及校方具体传授何种技能。
另外一个在招生中被长期忽略的问题涉及心理健康支持是否到位。里斯表示,“几乎每一次交流中,我都会听到有关心理健康面临的挑战,外加申请压力、学业表现、以及到校伊始需要的支持。这一切很难得以快速解决。”然而,里斯很少遇到问及此类服务的学生,这很可能由于“他们往往以为大学能够充分提供该项支持。”
疫情期间的专业和转学
接近九成受访学生入校伊始就有想法主修某个专业——仅有四成改变初衷。通用申请总裁里卡德认为这相当了不起,“我当初的选择是专业待定”,由于目前从中学开始强调从大学到职业的准备,感受到更大压力的学生可能想尽早确定一个专业领域。
学生(根据族裔分类)如何考虑转学
“学生之声”调查受访者大多对其所选高校忠心耿耿,疫情流行期间,想要转换专业的学生中,有四成或多或少考虑转学到另外一所院校,相比之下,所有受访者中仅32%产生过类似想法。入学前向多个高校支付押金的学生考虑转学的可能性也更高(38%)。种族群体也成为影响转学考量的一个因素,其中黑人学生转学倾向最高,占比达60%。
对招生工作的评价
“学生之声”调查受访者中,超过七成对自己与高校招生部门的合作经历评价为“优秀”或“良好”。
学生如何评价不同类型院校的招生工作
这一评价并未出乎里卡德意料。通过与使用通用申请平台的900余所院校的合作,她注意到疫情期间高校招生人员发自内心地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里卡德表示,“他们对每个孩子个人经历如此感同身受,这是整个行业的荣耀!”
从受访者对如何改善招生流程的开放型问题的回复可以看出,很多学生误认为学费标准由招生办制定。因此,或许部分较低评价反映了他们对就读成本居高不下的不满。
里卡德对此评论道,“大家通常很难正确认识这一点。招生办身处学校政策、校董会或校长指令和决定、以及需要说法的学生间的夹缝之间。”
招生办人手不足也颇受诟病。面对疫情期间蜂拥而至的入学申请,无法很快配齐专业人士的高校招生办深感措手不及。超额工作量使得招生官疲于应对。如何保证招生人员的昂扬工作状态成为高校管理层的一大挑战。
随着申请人分享疫情造成的创伤,如何预防招生人员情绪低落成为重中之重。罗切斯特大学招生主任亚历山大指出,“每个招生官在审阅文书和倾听故事时都感受到远超以往的情感冲击,尤其是疫情期间非裔和拉丁裔社区的遭遇。我们尽力为团队保留乃至创造空间,为其分担和化解这些情感重负——这包括物理空间,目前我们允许居家兼职工作。”
亚历山大继续表示,“最好的文书令人潸然泪下,但泪水最终催生出希望,令人深感这些学生即将带给校园的鼓舞和机会。因为他们的到来,我们社区将变得更加美好。”
疫情和后疫情时代的招生过程
“学生之声”调查询问受访者是否知道疫情导致招生流程发生哪些改变,以及他们希望看到哪些永久性变化。最希望看到的改变是免收申请费。劳伦斯大学招生和助学金办公室主任安塞门特(Ken Anselment)表示,“有学生称收申请费就是抢钱,但这是个门槛问题。”
特罗洛伊认为,“让所有事情变得更简单点!我和学生站在一起,他们在权衡不同选择时需要更多宽松度。”尽管他理解院校需要实现安排,但要是缺乏灵活性,他们就找不到足够的学生。
安塞门特原以为更多学生希望永久性实施标化可选政策。他表示,“无论大学还是高中,目前学校方面都在强烈呼吁降低标化考试的权重。”
疫情导致的招生实践和政策变化以及学生期望的招生改革
去年,在一项针对206名招生官的调查中,超过95%受访者在当前申请季采用标化可选或标化无视招生政策。75%赞成无限期延续标化可选政策。通用申请(CommonApp)对其成员机构调查发现,2019-20学年,55%成员高校要求申请人提交标化分数,但到了2021-22学年,具有同样要求的高校仅占5%。
布罗德里克赞成这一趋势。她说,“我挺会考试的,但谈不上出色。”她表示自己申请的大学数量超出预先计划,部分原因在于标化可选政策。
当然,取消SAT/ACT要求意味着高校招生更趋全方位的综合评定模式。魏斯布德说:"综合评定招生似乎具有多项考量因素。”他正与通用申请合作,从公平性出发,重新思考认知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估。
上述想法是为了确定如何通过除了标化分数以外的其他因素审核入学申请。里卡德表示,“你如何保证其他要求不会给申请学生带来更多负担?无论喜欢与否,标化考试曾经受到广泛认可。”
一位就读于某个加州公立院校的同学对取消标化要求表示疑虑:“这种做法很蠢。不要再提什么综合评定了。几篇文书、一份高中成绩单和一堆课外活动根本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情况。”
一直以来,罗切斯特大学竭力鼓励申请人安排面试,亚历山大认为面试能极大改善综合评定的可靠性。由于招生面试采用在线模式,罗大能够招募到数量创历史记录的校友面试人,而社会经济背景更为多样的学生可以通过面试与校方进行沟通。
新冠疫情正在促使美国大学招生体系进行改革。安塞门特表示,“当整个系统需要转变时,系统性改革的难度降低。”
招生官还留意到这样一种趋势,疫情笼罩之下,相比以往招生季,大学录取过程中,每个参与者(无论招生官还是申请学生)彼此间都更具同理心。大家都希望这一趋势长盛不衰。
参考资料: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admissions/article/2022/03/21/survey-student-college-choices-both-practical-and-strategic
更多精彩
一键查看中国学生美本录取动态
相关阅读:
作者:海哥,本文经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