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申请故事:申请于我最大的收获是一种崭新的申请季思维模式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认识韦尔斯利Wellesley Author 认识韦尔斯利
作者:认识韦尔斯利
转载:认识韦尔斯利Wellesley
ED放榜那天我焦虑了一整天,什么也做不下去,在晚上11点整的时候抱着一定会被拒的心态手抖着打开了portal里的decision letter。
其实第一眼看到“Congratulation”的时候脑子里飘过的想法是:Wellesley真是个好学校啊,给人发拒信也congrats一下。然后第二眼再一看,好像录了?第三眼再看的时候就忍不住扰民地尖叫出声大喊爸妈上蹿下跳了。
不过听说在开结果之前求神拜佛听经文也挺管用的,下次可以尝试一下。
01
为什么选择Wellesley?
很多人在知道我ED选校后都要特别问一句:“为什么选择女校?”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在正式确定选择申请Wellesley之前,我都从未想过自己最终会爱上一所女校。
与Wellesley的初次相遇是在US NEWS发布的2021美国文理学院排名中。从进入国际部了解美国大学以来,我就一心向往着博雅通识教育和小班教学,对我来说,大学生活从不是工作预备班,而是专注提升自己多学科能力的地方,是正式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座象牙塔。同时,在见识过一些200+人的大学大课后,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喜欢的是参与感更强的小班课堂。就这样,我对ED要申请文理学院这件事下定了决心。
我对Wellesley的初印象其实跟大多数同学都十分相似:这是一所小而卷的女校。
小而精致是所有文理学院共同的特点,女校也毋庸置疑,提起美国大学中著名的与常春藤对应的“七姐妹”,Wellesley无疑首当其冲;而卷则是因为《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以Wellesley为背景的电影留给人的stereotype实在过于深刻,以至于我现在还能时常回想起电影里Katherine的第一节艺术史课上所有人同时举手的震撼名场面。
当然,这一切的“误解”都在后来与Wellesley在读的Selina学姐聊天之后被消除了。事实证明,workaholic(工作狂)并不是Wellesley的特产,这所美丽的校园里除了有会在开学前读完一整本教材的卷王之外,也有无数像我一样的DDL战士,只是因为身边的同伴几乎都是非常上进努力的姑娘们,所以难免会被这种氛围所带动,然后加入她们一起卷。
“Wellesley’s mission is to provide an excellent liberal arts education to women who will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world.” 这是写在Wellesley校园官网Mission部分的第一句话,也是其办学理念中最重要的核心观念。培养服务于社会且具有领导力的女性是她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深入研究过后,我发现Wellesley所展现的一切都是那么吸引我。自信、上进、支持、成功,这似乎是这所女校的每个毕业生都会微笑着提到的。在这里不必担心外界的质疑,每个同伴都会无比积极向上的努力。我被这样热血的氛围所感动,也最终明确了这就是我所期待的大学生活和我最想成为的样子。于是Wellesley就这么变成了那个我愿意为它看遍所有YouTube相关视频的我高中三年唯一的梦校。
(录取后紧跟着的售后服务也证实了Wellesley在being supportive方面的强大之处——放榜当晚我就被拉进了三个及以上的微信群。)
02
与社会学的相遇
我的专业探索之路十分坎坷,与很多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目标的同学不同,我一直到高二下学期才终于确定了自己要申请的专业方向。刚上高中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学科都对我而言显得十分新奇有趣,我也做了很多相应的尝试,从BPHO到FBLA再到CTB,物理学、数学、艺术史、经济学、商学、社会学¼¼几乎什么都试过一遍。
或许是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做了无数次尝试之后,我首先选择了经济学这条道路。打竞赛、学AP、做研究,我还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个人公众号用来翻译美国经济协会(AEA)的文章。然而,在挑选每周的推送文章时,我却发现,很多时候,我更喜欢的文章全部都是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而非纯粹的商业或经济学。年轻人与美国大选、种族歧视、各国法律中的性别歧视,我在一次一次诸如此类的岔路口中都做出了如出一辙的选择。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第二条学科探索之路——社会学。很多人都说社会学是最接地气的学科,因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都与它有关联:学校社团的组织形式,社会中各类不平等问题,乃至于整个世界的联系与不同。
在这样的思考下,性别不平等问题为我打开了一扇明窗。
我在无数个文书中都记录过我第一次对女权产生思考的瞬间。在学校辩论队一次普通的训练中,我们拿到了一个有趣的题目:“女士优先”能/不能促进性别平权。在备赛过程中,我第一次认真系统地上网搜集了许多与性别不平等相关的信息与数据,而这也成为了我真正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时刻。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强烈感受到过出于性别产生的歧视和不便,我也没有主动去探寻过这些隐藏在社会美好外壳下更阴暗的部分。
我开始深入研究性别不平等,随着文字走完整个女权运动的历史,静下心来读一本讲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有女权主义者故事的书。于我而言,研究女权从不只是一种学科兴趣,更是一种由内而生的强烈的责任感。
我很喜欢一个学校对于性别研究的定位,它说“性别研究不应该是独立出来的理论,而是与其他领域,诸如政治、经济、教育,一起学习的。”跨学科思维是研究社会学的关键,而我之前所做的所有学科尝试都为此奠定了基础。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来理解某一事件是极其有趣的,单一的学科思维会让视野受限,而每个单一组合起来才能看到最客观的真相。于是,我开始从政治和宗教入手研究性别不平等,从经济和家庭的角度看教育资源的分配,再以历史和政策的角度探索社会阶层的极化。
社会学不仅给我带来了对社会对个体的塑造和个体对自己的塑造之间的联系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我某种对于文化差异的意识,使我们可以从许多视角出发探求社会世界——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我把这种思考方式写进文书,又融入了许多最基础的社会学元素,有了之前对具体题目的探讨,在实践与理论交叉的十字路口,我看到了社会学的魅力。
我参加一个社会学问题讨论的seminar
03
我的申请季
当我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一篇二十年前的主文书范例时,我被其中高超的创新角度和天马行空的写法深深震撼了。
于是,“如何变得独特?”也成为了我在申请季问自己问的最多的问题。有人会说,做自己就是最独特的,不用因为这个而多虑。但是这放在现实中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大多数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些参照对象来模仿,写文书也是一样。什么样的题目写什么样的题材最好,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被各种声音圈定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了,而想要冲出这片围栏需要的不仅是创造性的思维,更是想要保持独特的坚定的想法。
我在写文书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当我明确了自己想要追求那份不一样之后,我在写每一篇文书之前都会先问问自己:“如何变得独特?”于是我在写韦尔斯利的补充文书时摒弃了对饮食文化和多样性的枯燥探讨,而是在我的文书里写满了中国的火锅、瑞士的干酪、西班牙的肉菜饭和韩国的烧烤——所有可以分享和合作的用餐方式。当我完成这篇文书的时候,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世界上不可能会有第二个人去写这些了。
我在写文书之余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这段煎熬的日子里,我到底收获了什么。在对比现在和之前的时候发现,我最大的收获其实是一种崭新的属于申请季的思维模式。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我会更留意身边的生活,见过或者经历过的每件事情都会额外想一想这些与我的申请有没有什么关联、能不能写进文书。也正因如此,我每天的生活都是带着问题的。当我暂时停下手中的事情、尝试放空自己的时候,过去的我会听着喜欢的音乐,什么都不想的躺着看天或者玩一会儿不用动脑子的小游戏,几乎处于一种思维停滞的状态,然而处于申请季的我哪怕是在这种时候脑子里也是充满问题的,对自己内心的剖析、对自己行为的思考,我开始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候都相信因果论,执着的为所有看起来自然而然就发生了的事情赋予一个合适的理由。而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的内心世界也在无形之中被一层一层刨开了——在无数个“为什么”之后,我变得比从前更加了解自己。
这种了解也在帮助我调节心态,让我生活的更好。为什么申请季会令我痛苦?如何调节这种情绪?在一次次的扪心自问之后,我真正意识到了“申请季从不是生活的全部”这句话的含义。
每当一些事情在生活中被赋予“很重要”的标签时,我们下意识地便会将它看做是生活的目标,于是好像非得一天24个小时都花在这一件事上才好。但当我跳出这个怪异的思维重新审视我的生活时,我才发现,生活不止有申请季,还有教室窗外最五彩缤纷的世界。有我的家人和悠悠(我的小狗),有大悦城和君太百货,还有马路对面有着好吃的麦当劳的华威商场。于是,我开始花时间和妈妈一起在晚上谈心,像往常一样去商场买衣服和看电影,抽空读一读我顾问写的诗集,再去咖啡厅坐着找找灵感。我也开始学着尊重自己的情绪,在难过的时候从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停下来,做一会儿自己喜欢的事,或者花三个小时和朋友认真的聊一次天。我的顾问在每周例会上都会特别留出来十分钟的时间和我闲聊,当她问我“你这周都干了什么?”的时候,我的回答也逐渐从“我没做什么,就是在忙碌的写文书”变成了“今天去看了一部电影,我觉得很不错”。看着她在电脑那头露出笑容的样子,我才恍然意识到,我真正从生活中抬起头来了,成为了那个掌控生活的人。这也是申请季带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在最忙碌的生活中,我反而获得了一次最清闲的“退休”体验。
04
写在最后的话
很感谢也很激动有这样一个能在Wellesley学习四年的机会,Wellesley的一切都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带给我肾上腺素飙升的感动。
“Wellesley is a place that inspires you.”
“Wellesley is a community that embraces you.”
“Wellesley is an experience that transforms you.”
最后,我想说,here I come and I am ready to make a difference.
附:
威尔斯利学院中国学生录取数据
威尔斯利学院视频
相关内容:
我的申请故事:韦尔斯利就是我寻找的那个“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地方
作者:彭楚函,北师大实验中学2022届学生,今年秋季入学韦尔斯利的2026届新鲜人。托福117分,SAT未提交,GPA98/100,原载:认识韦尔斯利Wellesley,该公号致力于深度了解韦尔斯利,广度探讨文理教育及女性教育。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