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推荐的科普视频图文解读 《肠道菌群在人体中的作用》中介绍了考拉这个靠吃屎长大才获得拥有吃桉树叶的惊人能力(母亲的便便拥有分解单宁的细菌)。今天推荐此文进一步供大家了解这个神奇的动物。
同为一国之兽,澳大利亚的象征动物之间待遇差的不是一点儿多。
澳大利亚的袋鼠们虽然被印在钞票上,但在马路上撒欢被撞不说,还要作为食用肉类活跃在餐桌上。
澳大利亚的考拉显然更受宠,长得呆还贪睡,人们偏偏愿意闻着它们的臭味,千里迢迢去抱它们。
18世纪末期,探险家约翰·杭特在蓝山首次发现这种慵懒的动物。
这种一动不动短的大脸大鼻熊一直抱着树,有时能看到背上还趴着另一只,一身又厚又软的浓密灰褐色短毛。
只是这种动物非常贪睡,睡意正酣时一对大耳朵一动一动,一天只有极少的时间醒来啃两口叶子,又迷糊地睡过去。
从来没见过的灰白皮毛顿时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眼光。
19世纪初,它们遭到了大规模的捕杀出口,数量从几百万只锐减到1000多只。
直到这时政府才意识到:这货要成濒危动物了!立法保护!
根据澳大利亚考拉基金会的统计,2015年时考拉总算达到5万~8万只之间,但想要回复原本的数量却极为困难。
别看考拉一天能睡20多个小时,生活如此惬意,但能睡这么久,其实是因为吃的不好。
而且吃的差还是它们自己作出来的,挑剔程度堪比处女座,食物只认桉树叶。
然而,问题就在这桉树叶上,桉树叶含有丰富的桉树油,是一种天然消毒剂和杀虫剂。
而且桉树叶非常粗糙,也没有营养,食物中的能量根本不足支撑它活蹦乱跳。
就是桉树叶它叶还要再挑挑,全球700种桉树叶只吃其中的30种,算得上“最挑食的动物之一”。
考拉的人生目标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吃桉树叶确实是上佳之选。
它几乎独享整个桉树林,没有竞争者愿意抢桉树叶,不运动的肉口感不好,也没有捕食者愿意吃它。
而且,桉树叶吃得多了,考拉闻起来就有一股桉树味儿,既能告诉捕食者“本考不好吃”,还能驱蚊、驱虫。
桉树叶里还有水分,吃完桉树叶就能睡,喝水的麻烦都省了。
可以见得,桉树是考拉变懒的原罪。
不过也有个问题,一只考拉每天大约采食200~500克的桉树叶。
桉树叶含纤维特别高,毒性非常大,营养价值低,普通动物照着考拉这样吃早就灭绝了。
考拉全靠两个法宝才活了下来:贪睡、消化“慢”。
为了让营养和能量够用,它们几乎睡一整天,能不动就不动。
它们新陈代谢速度也很慢,食物能在它们肚子里呆100个小时,持续不断地消化。
而对付桉树叶中的毒素,考拉靠的是“肠菌”。
它们有着长达2米的盲肠,盲肠里有着一类称作单宁-蛋白质复合物降解肠细菌,这种微生物帮助考拉将纤维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还能分解桉树叶中的毒素。
考拉本身不能分解纤维和毒素,全凭这些肠菌才能活得这么滋润。
这些肠菌作为考拉家族的传家宝,必然要传给每一位考拉宝宝。
方法非常直接,全靠考拉妈妈“一把屎一把尿”喂给宝宝们。
与所有有袋动物相同,考拉怀胎一个多月就会生下孩子。
刚出生的小考拉身长不足1寸,体重大约5.5克,仅有一个鸡蛋的十分之一重。
求生欲让他们顺着母亲的身体,从阴部爬到育儿袋里,这也许是考拉一生走过最长的路。
有袋动物生的都是早产儿
在哺乳22~30周时,考拉妈妈就要开始培养小考拉吃桉树叶的技能。
因为考拉的育儿袋开口朝下,小考拉每天醒来就会闻到浓郁的桉树味儿,吃上新鲜的食物。
它们从盲肠中排出一种半流质的软质食物让小考拉采食,这也许是考拉一生吃过营养最丰富的食物。
小考拉在这些食物中获取营养,也获得了肠菌,渡过了培养肠菌的过渡期就能嚼草了。
小考拉会与考拉妈妈相互作伴,这也是考拉群体最常见的“社交活动”。
是的,一天只动2小时的它们除了跟亲人聊两句,几乎不交朋友、不走亲戚。
连繁衍后代如此重要的事情,他们也不愿意花时间勾搭异性。
为了简化求偶的过程,它们独创了一套“听声识考拉”的求偶技艺。
春夏两季是交配的季节,这段时间的12点到凌晨4点之间,雄性考拉就会安安稳稳地坐在自己的树上,用尽全力咆哮一声:求交配。
考拉能发出听起来像猪叫的咆哮声,声音低频却能传遍整个桉树林。
这种咆哮声对每一只雄性考拉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雌性考拉也能通过声音判断是不是自己的菜。
雌性一旦听到自己喜欢的咆哮声,就会不辞辛苦前去雄性考拉的领地找它。
当雄性发现了雌性进入自己的地盘后,双方就开始了新一轮也是唯一的交流。
他们相互嗅探对方身上的味道,如果双方都有意愿就算配对成功,可以很快地进入正题。
不过据数据调查,雌性在野外拒绝雄性的概率挺高,看来它们对于树上伴侣也不是毫无要求。
*注:雌性考拉具有双阴道,可以轮流受孕,但一次一般只有一边怀上,而雄性考拉也有着对应的分叉钥匙。
除了求偶方式奇葩,在整个哺乳动物界,考拉的脑部身体质量比低也是出了名的。
我们人类的脑部身体质量比是1.6%,猫仅有人的一半,而考拉还不足猫的一半,只有0.2%。
换而言之,成年体重15公斤的考拉,只有一颗0.06斤重的大脑。
或许脑袋小还不能说明它蠢,但若是算上它几乎光滑的大脑表面,真相就再清楚不过了。
大脑表面几乎没有沟回,容不下更多大脑皮质自然也就不打算多聪明了。
但是考拉的脑袋看起来并不小,里面还装有什么?
当然是水,考拉的颅腔里只有61%是大脑,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用来缓冲震动的脑脊液。
夏天的时候,桉树的树干温度低于树枝和树冠,考拉需要抱着树干纳凉。
虽然考拉能够靠着锐利的爪子稳稳地抓住桉树睡觉,但一个不小心摔了下来,那就得靠脑脊液保护好本就不聪明的大脑。
___________
脑脊液、肠菌、锐利的爪子、独特的求偶,考拉的进化仿佛就是为了让自己衣食无忧地赖在桉树上。
但是其实离开了桉树叶,考拉不就只萌不呆?更不用发展出一脑子的水,也能好好在洞里睡觉。
桉树有着什么样的魔力,会让考拉如此死心塌地?
吃到睡着,吃到睡醒
5000万年前,有袋动物开始漫长的迁徙之旅,来到了澳大利亚。
当时的有袋动物与现在的大不一样,整体要更强大一些,例如至今发现最大的有袋动物双齿门兽、有着如今袋鼠2倍大小的巨型袋鼠、号称“最强咬合力”的袋狮……
在这个世外桃源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有袋动物,其中就有着考拉的祖先们。
当时高耸的乔木遍地都是,灌木基本照不到阳光,祖先们为了生存恰好选择了桉树(乔木),没想到从此就再也分不开了。
随着澳洲大陆逐渐脱离了其他大陆,大海成了天然的屏障,为这些有袋动物创造了更有利的进化环境。
与此同时,其他大陆的有袋动物逐渐被胎盘动物所取代,如今澳洲拥有最多有袋动物,仅有2个目在南美洲,可见这是一片净土。
但好景不长,在6万年前第一批澳洲土著人抵达了澳洲,他们被这块大陆的丰饶景象惊呆,到处都是好抓又大只的有袋动物!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澳洲大陆当然就是吃有袋动物了。
澳洲原住民的画
土著们利用手中有力的工具——火,进行了一场大型狩猎!
他们定期烧荒,大火将大多数植物烧毁,狩猎工作变得更加简单。
森林减少,草原增加,人类占据了极佳的居住位置,间接导致许多巨型动物灭绝。
但耐火的桉树却在这场大灾难下幸存,依靠着桉树生存的考拉祖先也成了“史前大赢家”。
烧荒后,森林减少平原增加
人类疯狂之举让考拉的主食——桉树愈来愈多,但也扼杀了考拉的其他食物来源。
常年累月食用桉树叶,也迫使考拉以依附桉树的方向进化。
很难说的清,考拉会感谢人类烧荒,让它们的食物变多了。
抑或是,责备人类让它们失去了其他的进化机会,变成了如今这般依赖桉树。
考拉选择了又粗又硬的桉树叶,让自己又呆又萌,是老祖宗造的孽。
但若不是选择桉树叶,也许就因为大片的森林消失,而随之灭绝。
而且因为天天锻炼咀嚼肌,它们才有了这样胖嘟嘟的脸蛋。
是桉树让考拉变得这么可爱,才能大受欢迎,在人类保护下再度迎来繁荣。
恰是应了那句老话:傻考有傻福。
*彩蛋时间:
考拉虽懒,但是跑步、游泳、上树丝毫不逊。
虽说考拉本名无尾熊,但它还是有着3公分长的尾巴,用来当坐垫。
考拉的性生活平均时长为42啪,是一个充满哲思的啪数。
作为有袋动物,考拉的牙齿也能不断再生,可惜还是架不住桉树叶难啃。
晚年考拉牙齿会被磨平,逐渐无法入食。
*参考资料:
陈向阳, 澳洲大自然——巨型动物灭绝之谜.
Matt Soniak. The koala's secret to staying cool: Hugging. The Week.
Edward Narayana, Drop, bears: chronic stress and habitat loss are flooring koalas. theconversation.com.
Joseph Castro. Animal Sex: How Koalas Do It.
Koala, Wikipedia.
____________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内容为【SME】公众号原创,己获授权
猜你喜欢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120+ PI,12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末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