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想把身上的细菌寄生虫供起来
我们人类通常会感慨大自然生态的奇妙,敬畏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生命,但很少人会知道,我们的身体其实也同样如此。
把世界缩小几个维度,人体就相当于一个开放的星球,这星球上居住这种类繁复数量庞杂的居民。
它们或许是体型庞大的寄生虫,或许是在体表繁荣的真菌,又或许是钻入深层的各种细菌。
对这些寄居在身体上的“不速之客”,我们通常想方设法除掉它们,也许有90%的人光是听到寄生虫这三个字就已经是阵阵恶心感袭上心头了。
然而,现实总有些反常识,这一部并非大厂(不是BBC, NHK, NG,来自澳大利亚)出品的纪录片《人体上的生命》就告诫我们,不但不能赶尽杀绝细菌寄生虫,某些时候甚至需要主动感染来治疗那些不治之症。
BiliBIli中文版在线观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127356/,腾讯视频上传无法通过审核,后台回复准确片名“人体上的生命”,获得高清下载链接,下载后请修改扩展名为mkv即可播放。
想象一下,没有生命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
它应该依然是一颗碧蓝的星球,但一旦你试图接近它就会发现这里充满荒芜,气候恶劣。
人体也同样如此,我们身体上的微生物和寄生虫们相当于地球上的居民,它们与人体共同塑造了你我的样子,甚至是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让我们注意到微生物的事件是外伤感染。
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阻挡了绝大多数入侵者的脚步,一旦它发生破裂,病菌便会趁机而入。
而在体内,则由免疫系统负责处理这些病菌。
不过,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实并不是皮肤,而是那些我们不太待见的微生物。
而我们强大免疫系统并非总是在做有益身体的事,有时候它也会引起非常严重的疾病。
换句话说,我们观念里的坏人其实不是坏人,连好人也会有作恶的时候。
有时候甚至需要靠“坏人”击败“好人”来挽救失控的局面。
我们的人体就像一个漂浮在宇宙的星球,我们每个人望着太阳,扯着月亮,但却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一无所知。
只有在子宫里的时光我们才称得上是“纯洁无染”的,因为有那时候这个躯体只属于一个生命。
但也正因为如此,在出生之前,子宫里的那个人形胎儿还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人。
临盆前,准妈妈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变化,肠道中的菌群会转移到产道当中。
这意味这婴儿一降生迎接他的并不是护士或者医生的笑脸,而是那些满是细菌的污秽物。
这些看起来肮脏恶心的污秽物其实对婴儿大有裨益。
那些来自母亲体内的菌群并非我们的敌人,它们迅速占领这颗新生星球的大块领地,也让那些有害的病菌无处落脚。
当然这仅仅是它们带来的其中一个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现代人的免疫系统十分活跃,有可能是拜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所赐。
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带来了很多顽固的疾病,如关节炎、哮喘、花粉过敏、动物毛发过敏等等。
初生婴儿与大量益生菌接触能调节他们免疫系统的敏感程度,这一点通常难以被我们注意到。
总的来说这些寄生在人体上的微生物不但能够攘外也能安内。
这恐怕也是自然分娩支持者坚持认为原生态分娩会带给婴儿更多益处的原因吧。
我们身体上的微生物大概会在两岁半左右开始趋于稳定。
此时又有许多新的客人踏上了这片土地,体表上的客人们多以人体的代谢产物为生。
每个小时,人体皮肤脱落的死细胞就多达三到四万个,一年累积可达两公斤之多。
这些对于那些细菌而言就是大自然的馈赠,为了保护这片赖以生存的宝地,它们同样会誓死守卫家园。
说出来可能有些难以置信,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不是皮肤,而是那些微生物。
枯草芽孢杆菌便是其中最勇猛的,它们常游走在各处皮肤,消灭一些有害的真菌。
而表皮葡萄球菌则是“人多力量大”的终极拥趸,它们在皮肤上堆积成簇筑成严密的防御工事。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常住居民划分好领地之后,还会携手一起抵抗外敌。
甚至会通过特殊的手段互相沟通,容许对自己有利的其他菌种繁殖。
不过,细菌易变异的特性有时候也会让我们的处境十分危险。
前往澳洲度假的安德鲁不幸感染了一种非常恐怖的病菌,病菌在泳池中通过腿部的外伤入侵。
安德鲁很快就病倒了,身体僵硬开始不停发抖。
在医院里,医生花了12个小时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有发现病因。
后来做了血培养,才发现是一种B链球菌导致的感染。
这种罕见的疾病非常恐怖,扩散速度极快,病菌会让肌肉和组织坏死,直至丧命。
然而,研究调查显示这种令人恐惧的病菌竟是来最普通的链球菌。
链球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细菌,通常在健康人的粪便和鼻咽部都能发现。
偶尔致病也只是一些咽喉痛这样的小病,是什么让链球菌变得恐怖的呢?
答案是噬菌体。
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噬菌体入侵链球菌,改写了它的基因,但却并没杀死它。
由此产生的新型细菌反而拥有了极强的生存能力。
细菌、病毒、人类之间的纠葛暂告一段落,寄生虫与人类的羁绊同样精彩。
细菌只是影响我们的身体,引发疾病,而寄生虫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它们甚至可以改变人的性格。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最早发现于老鼠体内的一种微小寄生虫。
被这种寄生虫感染的老鼠会表现的非常奇怪。
正常的老鼠非常惧怕猫的气味,但感染后不但不惧怕猫甚至会主动接近猫。
等到老鼠被猫吃下了肚子,弓形虫便找到了自己的最终宿主——猫。
弓形虫的策略非常精妙,选择自然界中顶级的捕食者猫科动物作为宿主,长期寄生。
它能改变哺乳动物的风险判断机制,让老鼠等中间宿主变得大胆,不惧怕捕食者。
弓形虫同样也会对人体带来类似的影响。
被感染的人类几乎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但性格却会发生改变。
比如变得非常大胆,不惧怕飞驰而过的车辆,不惧怕震耳的枪声等等。
据统计,感染了弓形虫的人出车祸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了2.6倍。
人们曾经以为“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但事实却是“你不是你,是一个生命集合体”。
当然,寄生虫影响性格也仅仅一个特殊的例子。
关于寄生虫,最令人惊奇的恐怕是用来治疗免疫系统疾病了。
虽然目前并不合法,但寄生虫已经被用于治疗多种过敏性疾病。
很多寄生虫为了躲过人体的追查会用各种手段降低免疫系统的敏感度,这就给严重过敏人士带来了福音。
也许和那句流传颇为广泛的言论一样:“我们最终还是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我们对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研究越发深入,也将不得不“最终拥抱那些曾经令自己作呕的生物”。
____________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内容为【SME】公众号原创,己获授权
后台回复片名“人体上的生命”获高清视频下载链接,下载后请修改扩展名为mkv即可播放
猜你喜欢
扩增子分析:1图表解读 2分析流程 3统计绘图 4美化进化树ggtree
16S预测功能 1KEEG通路PICRUSt 2元素循环FAPROTAX 3表型bugbase 4KO通路Tax4Fun
宏基因组分析:1拼接MEGAHIT 2基因注释Prokka 3Binning 4MetaPhlAn2
系列教程:1生信入门Biostar 2微生物组 3宏基因组
写在后面
宏基因组公众号经过半年发展,原创文章过百,关注人数12000+。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100+ PI,9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末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