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ell》杂志22篇微生物文章文章为微生物组领域疯狂打Call!

2018-03-29 转化医学平台 宏基因组

本文转载自“转化医学平台”,己获授权。

引言
近日,最新国际著名期刊《Cell》杂志用了整个一期,刊登了二十几篇关于微生物研究的文章,以“live in their world”为主题,其中包括我国科学家高福院士以及张永振研究员的重要评述文章。


▶生命伊始◀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开始的

也许电闪雷鸣、狂风骤雨让无机物形成了极其简单的有机分子,最终经过亿万年演化,造就了极其简单的原初生命:一条RNA

当然,这样的科幻小说般的推论尚存在巨大的争议

能否解开生命起源的最初迷雾?

恐怕人类百思不得其解,苦苦追寻答案之后,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自从一九五几年芝加哥大学的烟酒生米勒(S.L.Miller)及其导师尤利(H.C.Urey)做了著名的但是争议巨大的米勒模拟实验(Miller-Urey experiment)之后,人类对于生命起源的好奇心正在一步步沉沦,逐渐丧失了探索生命起源的勇气。

▲著名但争议巨大的米勒实验,大致是模拟地球原始环境(电、无氧、热量)让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图中的两位人物的照片是米勒(S.L.Miller)及尤利(H.C.Urey)(图片改编自网络)


▶微生物接管地球◀

尽管人类不知道地球生命的起源如何,然而,有一件事情确是比较确定的:微生物在地球上统治了亿万年之后,人类的祖先才诞生!人类相比于微生物而言,在时间维度上,就如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太嫩!

无论人类如何折腾,这个星球仍然可以称作是一个微生物占领的世界。

微生物什么大风大浪没有经历过呢?什么生死别离没有体验过呢?比如强大如恐龙一般的生物都已经灭绝了,而微生物还一直生存在地球上。海洋里面、空气中、山川河流中、土壤里面、动植物的身上、炽热的火山口、冰冻的南极等等,微生物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在人的身体中,微生物也无处不在,皮肤表面、口腔、肠道等等地方均有微生物。人类早在娘胎里面就已经与微生物为伴(欢迎点击Nature!胎儿到底有没有细菌?),而我们的肠道里面的细菌数量可能比人体的细胞数量还多。我们肠道中的微生物甚至与人类的一些疾病密切关联(欢迎点击《Nature》最新:耶鲁大学发现肠道细菌竟然会迁移到肝脏,成为自身免疫疾病的罪魁祸首)。


▶人类偷师微生物◀

在以前,除了一些重大疾病或者传染病相关的微生物比如给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的SARS病毒等等病毒性微生物,人们恐怕并不重视微生物对于人类的影响,尤其是抗生素出现之后,细菌感染对于人类的致命威胁已然解除(当然,抗生素使用过度造成细菌耐药目前也是一大问题,而采用另一种微生物-噬菌体来抗击超级细菌也已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注意),人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微生物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事实上,微生物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已经显示出强大的重要作用。

如今的许多生物医学领域的巨大成就均是人类向微生物“偷师学艺”的结果,比如基因工程领域的病毒技术,例如慢病毒则是由艾滋病病毒改造而来;又比如在抗体领域发挥巨大作用的各种展示技术,例如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从噬菌体学习而来;又比如,目前生物医学领域最热门的技术-基于CRISPR-Cas蛋白的基因编辑技术,也是人们依据一部分细菌对抗其敌人噬菌体的原理而改造得来。


▶Live in Their World◀

近几年,科学界开始重视微生物,尤其是肠道细菌对人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

最新的一期国际著名期刊《Cell》杂志竟然破天荒地用了整整一期,几十篇文章来专门聚焦微生物研究,为这一领域再烧上一把烈火。而他们的社论主题取名为:Living in Their World(活在他们的世界中),这里的“他们”指的就是微生物。

▲最新的一期国际著名期刊《Cell》杂志竟然破天荒地用了整整一期,几十篇文章来专门聚焦微生物研究;这张图片显示的是人类肠道微生物的一张选择性上色的扫描电镜照片;而图中非常显眼的如同蔬菜秋葵一样的绿色杆状物是一种体积巨大的细菌,此前科学家们在一种叫做刺尾鱼(surgeonfish)的热带鱼身上发现(图片来自CellPress)

而本期《Cell》杂志社论中的一段文字也比较有意思:

我皱起了眉头。

“它们只是细菌。它们不思考也不作计划。它们只是…存在。”

”只是存在?它们做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它们繁殖旺盛、强壮有力,它们可以通过化学物质和光线交谈,它们可以组成团队-哦,一支由它们组成的团队。数百万强大的(细菌)在一起完美工作。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合作-哪怕是我们接近这样的一种状态-我们就将解决所有的问题。它们可以生活在海洋的底部。它们可以住在火山里面。它们可以永远活下去。”

---Robin Sloan,一个热爱微生物的人


▶简单罗列一下◀

▶1.The Moving Target of Flu(禽流感)


▶2.Microbiome Research in a Social World


▶3.For Want of a Template(故事)

▶4.Extreme Excitement about Archaea(观点,古细菌)


▶5.Tiny Microbes Inspire Modern Microbe Hunters to Think Big(观点)


▶6.From “A”IV to “Z”IKV: Attacks from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Pathogens(高福院士的重要评述文章,流感到寨卡病毒)

▶7.Genomic Insights into Zika Virus Emergence and Spread(寨卡病毒)


▶8.No Vacillation on HPV Vaccination(HPV疫苗)


▶9.Using Metagenomics to Characterize an Expanding Virosphere(张永振研究员的重要评述文章,宏基因组)


▶10.The Past and Future Biology of the Human Microbiome in an Age of Extinctions(人类相关的微生物组成已经改变)


▶11.The Soil-Borne Legacy(土壤微生物)


▶12.Major New Microbial Groups Expand Diversity and Alt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ee of Life(新的微生物群体)


▶13.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From Association to Modulation(肠道微生物组)


▶14.Multiscale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Host-Associated Microbiomes


▶15.Targeting Antibiotic Tolerance, Pathogen by Pathogen


▶16.The Biology of CRISPR-Cas: Backward and Forward(CRISPR-Cas基因编辑三大牛中最低调的人物写的综述,不得不看)


▶17.Contemporary Phage Biology: From Classic Models to New Insights(噬菌体)


▶18.Subcellular Organization: A Critical Feature of Bacterial Cell Replication(细菌的复制)


▶19.How to Build a Bacterial Cell: MreB as the Foreman of E. coli Construction(细菌的形态由什么决定)


▶20.Protein-Injection Machines in Bacteria(细菌的蛋白注射结构)


▶21.Common Features of Enveloped Viru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Immunogen Design for Next-Generation Vaccines(下一代疫苗)




参考资料:

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0169-7

猜你喜欢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150+ PI,13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末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