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2)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 •潼关怀古》)
(3)杜甫《月夜》中,“ , 。”两句设想将来夫妻重聚的感人情景。
2.(2分)小王遭到误解猜忌后,借诗句表明心迹,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C.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一个社会的心灵,当然只能反映在人的身上。 , , ,研究者不难从中看出并把握时代的脉搏。
①然正如滴水可见太阳
②任何个人的观感都有其个别性
③个人的观感也可以反映所谓时代精神
A.③①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
二.阅读;70分
4.(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人皆有错(节选)
[美]刘易斯•托马斯
①错误就深藏在人类思维的基础之中,像根瘤那样滋养着整个结构。要不是我们具有犯错误的能耐,我们决做不成任何有用的事情。我们是生来就要犯错误的,编好了码犯错误的。
②常言道,我们在“尝试和出错”之中学习。我们为什么总是这么说呢?为什么不说“尝试和搞对”或“尝试和获胜”呢?老话这么说,是国为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就是这样的。一个好的实验室,正像一个好的银行、好的公司、好的政府一样,动作应像一台计算机。几乎一切事情都做得按部就班,无懈可击,各种数字相加正好就是预期的答数。日子就这么过去。碰巧哪天幸运,于是哪个幸运的实验室里会有个人见下一个错误:用错了减震器,填错了一个空格,读数时小数点错了位,暖房温度低了一度半,一只老鼠溜出了箱子,或者无非看错了当天的日志。不管是什么,当然结果出来的时候,明显出了纰漏,于是行动就此开始。
③错读本身并不是重大错误,但它开了条路。下一步才是关健性的。假使研究人员能够说:“可是即使如此,你看那结果!”假使这样,那么新的发观(不论它是什么),就可以捕捉了。要取得进展,就须在错误的基础上迈步。
④这可能是人类独有的天赋,甚或是我们的遗传密码中注定的。其它生物看来都没有注定要在日常生活中犯错误的DNA链,更肯定没有要它以必然犯错误作为行为准则的 DNA链。
⑤作为人类,我们最高明,最能眉飞色舞开动脑筋的时刻,是当我们面前摆着两个以上选择的那会儿。有时候,同时有十条甚至二十条路可走,而除了一条之外,其余肯定是错的,这种富于选择的场合能把我们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地。这过程就称为探索,而它是以人类难免出错为基点的。假使我们的头脑里只有一个中心,仅能在该作出正确决定时有所反应,而不是有着一丛丛各不相同、轻信而且容易受骗的神经元,足以把我们引进死胡同,抛到树梢头,带进末路,送上蓝天,转弯抹角,拐错弯儿,要不是这样,我们只能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⑥比我们低等的动物就没有这种了不起的自由。它们大多数都困于绝对不犯过失的境地。猫当然有它好的一面,然而它就绝对不犯错误。我还从没有见过一只举止笨拙、屡屡出错的猫。狗有时不太稳当,偶尔会犯些可爱的小错,但那是模仿它们的主人才学来的。鱼无论做什么都无懈可击。
⑦当我们越来越依靠更为复杂的计算机来处理事务的时候,我们应该记住这些。我是说,应让计算机具有它们的头脑;让它们自行其是。假使我们能够做到这点,能在事情的进展过程中皱皱眉头把头侧向一边,不去管它,那么人类和计算机类就前程无量了。你们通常用的好些的计算机一瞬间所能完成的计算量,就要我们任何人用算尺拉上一辈子。因此,现今轻易能够获得的、机器所造成的精确误算,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这样你就可以想象,从中我们能够得到多大的机会。因此我们将能着手解决一些最棘手的问题。例如,现今生活的实际已经显然表明,全世界已是个单一的共同体,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组织我们全球规模的社会生活呢?作为工作设想,我们可以假定,所有正确的安排方式都行不通。于是,为了向前推进,我们所需要的是一整套错误的选择,而且必须比我们任何人现在所能想出的少数错误做法,更为多样和有趣得多。事实上我们需要一张无穷尽的选择单子,为了把这张单子打印出来,我们必须让计算机自己运转,随机选择下一个步骤。假使作出的是一个够大的错误,我们就能发现我们登上了一个新的水平,在清新的境界中感到震惊,准备从头迈步。
(1)第①段加点词语“根瘤那样滋养着整个结构”是个比喻,在文中的意思是 。
(2)以下对第②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常言“尝试和出错”中学习,更能说明学习的目的。
B.将实验室与银行等对比,说明科学实验应该有条不紊。
C.画线句意在说明在实验操作中,犯错误的多种可能性。
D.第②段以学习与实验为例,说明犯错误属于意外事件。
(3)下列对“犯错误”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只有以犯错误为基础才能办成事。
B.犯错误可能是人独有的一种天赋。
C.面对多样选择场景人难免犯错误。
D.犯错误帮助人认识自我纠正错误。
(4)分析第⑤、⑥两段文字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特点。
(5)第⑦段作者设想让计算机提供多样有趣的错误做法,帮助人类组织全球性的社会生活,请结合文中内容加以评析。
5.(15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母亲
刘醒龙
①过年回家,有一种东西总在堵着我的喉咙。
②我们是在黄昏时刻到家的。从车窗里望见系着旧抹腰的母亲,孤单地等候在院门外的那一刻,我第一次发觉,一生中最先学会、叫得最多、最了不起的称谓,竟然无法叫出声来。取后还是女儿趴在怀里,冲着奶奶,响亮而又深情地替我叫了一声生命中最爱的母亲。母亲灿烂的笑容,分明是冬日苍茫中最美丽的景致。我的心却紧得很,阵阵酸楚直往眼底涌:国庆节放长假我们曾经回来过,才3个月时间,母亲又老了,并且老得格外厉害,许多次,我在电话中一边同母亲说话,一边想象母亲苍老的模样,眼见为实的母亲让我惊讶不已。在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不去看女儿绕在奶奶膝前撒娇并撒欢的模样,只用耳朵去听她们一声声“好奶奶﹣﹣好孙女”地相互叫着,并相互说着:我好想你呀!在听来的这些动静中,让我略感宽慰的是母亲的笑声,在女儿的亲昵下,其至还透露出一丝逝去多年的娇媚。
③这么多年,记忆中惟一没变的是系在母亲身上的抹腰。母亲四十几岁时就病退在家,此后的三十年中,一件又一件的抹腰,也就是别处称之为的围裙,就成了她日常生中主要的时装。回家之前,妻子拉着我特意去商场为母亲买了一件枣红色绣花中长棉外套,我们非常满意,拿给母亲试穿,母亲也非常满意。初一早上,母亲在穿上新衣服的同时,亦随手系上那件沾着油腻、补有补丁的抹腰。
④母亲过分的苍老,主要原因在于父亲。八十一岁的父亲在所有事情上越来越任性而为,完全是母亲宠坏的。父亲将自己可以有些作为的岁月,全部献给了他曾百般信任的乡村政治。如今回过头去看,父亲这辈子从未弄懂得过什么是政治。于是,已到了“现在的事记不得、过去的事记得清”阶段的父亲,就用那貌似清醒明白的糊涂,开始了对母亲仿佛不近情理的导演。譬如他不让母亲洗被子,母亲没有听信,父亲便夺过被子,放到砧板上,用菜刀剁得稀烂。
⑤母亲是天下最常见的那种任劳但不一定任怨的妻子,心里有委屈,就会在儿女的面前一一数落。吃着母亲亲手做的饺子,心中塞满了母亲这辈子太多的辛苦、辛劳和辛酸。不由得,我们也会跟着母亲抱怨父亲几句。然而,母亲往往不给我们哪怕一丁点的过渡,只要父亲那里有任何动静,她便即刻赶过去,那种敏捷与由衷,让满屋子的晚辈每每自叹弗如。
⑥我想起前年母亲在武汉过年。因为母亲当时那一身折磨她多年的疾病实在不能再拖下去,答应我们年后上同济医院彻底治一治。为了陪伴母亲,我们要了一间温馨病房。母亲住院的那半个月,是迄今为止,我对地最为孝顺的日子。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坐长途客车来看望的大姐,捧着母亲的手说,真像是姑娘的手。那一刻,母亲笑得十分满足。
⑦到家的第二天,我抢先起床,打算做一顿早饭给母亲吃。正在忙碌,母亲出现了。母亲一边和我说着话,一边随手将我正在做的各种事顺手接了过去。而我也像以往每次回家那样,不自主地就顺从了母亲。直到这顿早饭做好后端上桌子,我才重复着从前,在心里责备自己,怎么连这么小的一点事情也替不了母亲哩!无论我如何告诚自己,到头来一切如故,母亲轻轻地走近来,不用费力争夺,只需稍一抬手,我就放弃了为母亲分担点什么的诺言。
⑧在家的那几天,母亲曾问地的孙女:“我到你家去住好吗?”女儿想了想才回答:“我家住7楼,奶奶你上得去吗?”女儿没有笑,我也没有笑,惟有母亲在那里开心地笑着,一切答案仿佛都与己无关,就像母亲这辈子所走过的,70岁、80岁和100岁都不是目的,真正属于她的只有这些日复一日,让我这做儿子的想得心疼的实在小事。那一天,我将女儿叫到身边,故作神秘地问,将你的奶奶借给我当母亲好不好。女儿很快就明白我在逗乐,一边说奶奶本来就是你的母亲,一边像小猫小狗一样快乐地跑开了。所有的青春都是在快乐中渐行渐远,直到无影无踪,留下来陪伴终生的都是不再将爱字说出口来的老母,那才是每一个人的至亲。
(1)阅读文章第①段,联系全文,分析“堵着我的喉咙”所包含的情感。
(2)第②段的两个画线句都是描写母亲的笑,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3)第③④⑥段都运用插叙,举例分析它们在构思中的作用。
(4)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6.(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各题。
岁暮
【南朝宋】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①.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②,年逝觉已催。
【注】①颓:尽 ②运往:四季更替。淹物:久留之物。
(1)下列诗歌与本诗的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
A.王维《终南山》
B.孟郊《游子吟》
C.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辛弃疾《西江月》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是说诗人当时年事已高。
B.“殷忧”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C.三四句视听结合,动静交织。
D.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殷忧”。
(3)从“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与前后关联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构思特点。
7.(1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
白云先生传
[明]钟惺
①林古度曰:白云先生陈昂者,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也。所居所至,人皆不知其何许人。自隐于诗,性命以之。
②其后,莆田中倭①,城且破,先生领妻子,奔豫章,织草履为日。不给,继之以卜。泛彭蠡,憩匡庐山,观陶令之迹,皆有诗,已入楚,由江陵入蜀,附僧舟佣爨以往。至市辙佣于僧,遂遍历三峡、剑门之胜,登峨嵋焉。所佣僧辄死。反自蜀,寓江陵、松滋、公安、巴陵诸处。至金陵,姚太守稍客之,给居食。久之,姚太守亦死,无所依,仍卖卜秦淮。或自榜片纸于扉,为人佣作诗文。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无则又卖卜,或杂以织屦。而林古度与其兄楙者,闽人,林孝廉初文子,寓居金陵者也。一日,兄弟过其门,见所榜片纸于扉者色有异,突入其室,问知为莆田人,颇述其平生。一扉之内席床岳灶②,败纸退笔,错处其中。检其诗诵之。是时古度虽年少,颇晓其大意,称之。每称其一诗,辄反面向壁流涕悲咽,至于失声。其后每过门,则袖饼饵食之,辄喜。复出其诗,泣如前。居数年,竟穷以死。其子仓皇出觅棺衣,舁之中野。古度兄弟疾走索其集,无所得,得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其自序略云:“昂壮夫时,尤嗜五言,第家贫无多古书,得王右丞即诵读右丞,得杜工部即诵读工部。闲取其所中规中矩者,时或一周旋之,又时或一折旋之③,含笔腐毫,研精殚思。”
③论曰:明自有诗,而二三君子者自有其明诗,何隘也?画地为限,不得入。自缙绅士夫,非其所交游品目④,不使得见于世者多矣,况老贱晦辱之尤如陈昂者乎?近有徐渭、宋登春,皆以穷而显,然未有如昂之穷者也。吾友张慎言曰:“自今入市门,见卖莱佣,皆宜物色之,恐有如白云先生其人者。”甚矣,有激乎其言之也。
[注]①中倭:遭到倭寇攻击。②席床缶灶:以草席作床,以瓦罐作灶。 ③“时或”两句:指经常揣摩王维,杜甫的诗歌,进行创作。④品目:评品称道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遂遍历三峡、剑门之胜
②舁之中野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或自榜片纸于扉
A.公文
B.张贴
C.捆绑
D.标榜
②皆宜物色之
A.访求
B.看到
C.神色
D.景色
(3)把第②段画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其后每过门,则袖饼饵食之,辄喜。复出其诗,泣如前。居数年,竟穷以死。
(4)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
B.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
C.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
D.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
(5)林古度为什么向作者介绍陈昂其人其诗?请分析其原因。
(6)全文取材有多种来源,请分条概述。
8.(12分)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
送陈升之序
[宋]王安石
①今世所谓良大夫者,有之矣,皆曰:是宜任大臣之事者。作而任大臣之事,□上下一失望,何哉?人之材有大小,而志有远近也。彼其任者小而责之近,则煦煦然①仁而余于仁矣,孑孑然②义而有余于义矣。人见其仁义有余也,则曰:是其任者小而责之近,大任将有大此者。然上下竢③之云尔,然后作而任大臣之事。作而任大臣之事,宜有大此者焉,然则煦煦然而已矣,孑子然而已矣。故上下一失望。
②岂惟失望哉?后日诚有堪大臣之事,其名实烝④然于上,上必惩前日之所竢而逆疑焉;暴于下,下心惩前日之所竢而逆疑為。上下交疑,诚有堪大臣之事者而莫之或任。幸欲任,则左右小人得引前日之所竢惩之矣。
③噫!圣人谓知人难,君子恶名之溢于实为此。难则奈何?亦精之而已矣。恶之则奈何?亦充之而已矣。 知难而不能精之,恶之而不能充之,其亦殆哉!
④予在扬州,朝之人过焉者,多堪大臣之事可信而望者,陈升之而已矣。今去官于宿州予不知复几何时乃一见之也。予知升之作而任大臣之事,固有时矣。煦煦然仁而已矣孑孑然义而已矣,非予所以望于升之也。
【注】①煦煦然:和颜悦色貌。②孑孑然:谨小慎微貌。③竢:同“俟”,等待 ④烝:众多。⑤充之:指用真才实绩充实自己的名声。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因
B.故
C.则
D.且
(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写对良大夫寄予厚望,后写任职后失望,前后对比。
B.作者认为应该根据官员能力大小与志向远近任用人才。
C.第①段先叙述现象,然后分析其原因,说理条理清晰。
D.“煦煦然”、“孑孑然”是对一味恭维上司行为的批判。
(3)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岂惟失望哉”在文中的作用。
(4)王安石提出“有补于世”的写作主张,结合本文评析这一主张。
三、写作70分
9.(70分)作文。
人们对待生活总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有人相信理越辩越明,可以通过辩论统一认识;也有人认为即使你再有说服力也难以改变对方立场,不如选择沉默。
面对不同观点立场,我们应该展开辩论还是保持沅默?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应用10分
1.【解答】故答案为:
(1)金就砺则利 (重点字:砺)
(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山坡羊 (重点字:阙)
(3)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重点字:幌)
2.【解答】A.诗句的意思是洛阳亲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我的一片冰心还在玉壶,表明自己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冰洁的品质,自己仍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适合表明心迹。
B.诗句是意思是我本来要把心交给明月,但是明月却偏偏照沟渠,表明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不是表明心迹。
C.诗句的意思是人死之后的是非谁能管呢,满村都是在说蔡中郎,表明人死之后自有人对其评价,不是表明心迹。
D.诗句的意思是不要担心前路没有知己,大家都认识你。诗句是对朋友的劝勉,不是表明心迹。
故选:A。
3.【解答】此段文字的大意是个人心灵和社会的关系。“然”是转折词,所以①不是第一句;从内容上看,与“滴水可见太阳”对应的是“个人的观感也可以反映所谓的时代精神”。所以①③紧密相联,②是第一句,与正文形成转折。
故选:B。
二.阅读;70分
4.
(1)错误能够促进思维发展。
(2)C。
(3)D。
(4)第⑤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先正面论述人类富于选择的场合导致人们犯错误,然后以假设从反面论证只能作出正确决定的后果,通过正反论证说明人类能够犯错误的内在原因。第⑥段采用例证法,以猫狗鱼不同动物为例,充分说明动物没有犯错误的机能(天赋、能力、自由)。
(5)这个设想大胆新奇,很有实际意义。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这是一种必然趋势。未来的全球共同体生活是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难题,既然计算机具有人类望尘莫及的超算能力,何不物尽其用,让智能计算机参与其中,提供更多错误做法,帮助人类一起创造未来生活。
5.
(1)①看到母亲苍老模样心痛得说不出来;②为母亲这辈子太多的辛苦、辛劳而感到痛苦不已;③为不能给母亲分担点什么(为自己不能尽孝)而感到愧疚;④对母亲充满深沉的爱而难以言表。
(2)第一句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笑容比作冬日苍茫中最美丽的景致,形象地表现出母亲洋溢的幸福感,又以冬日苍茫反衬母亲笑容具有暖人心怀的美丽。第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母亲的笑,又以小女孩的亲昵烘托母亲笑声的舒心甜蜜,两句描写既写出了母亲见到ㄦ孙辈时的喜悦之情,也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挚爱。
(3)①将眼前所见与以往的记忆相联系,丰富了人物形象,如叙述抹腰“惟一没变”、“一件又一件”、“沾着油腻、补有补丁”,更形象地表现母亲一贯勤劳节俭的品质。②必要的交代与补充,使叙述更完整。如叙述父亲的坏脾气,写出了母亲苍老的家庭原因。③插叙打破时空限制,使叙述活泼富于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
(4)本文赞颂母亲勤劳俭朴、无私奉献的品质,既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也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愧疚、热爱之情,这样的情感能启示人们要珍惜母爱,要尽可能地回报母爱。
6.【解答】(1)
B.本诗一共六句,也属于古体诗。
(2)A.“岁暮”指一年将尽,而不是指诗人年事已高。
(3)示例:因为长夜难眠,因而出门看明月积雪、听北风呼啸;高旷凛冽的雪月与凄厉哀号的北风更衬托诗人忧虑深广;明月积雪与朔风的强大永恒,反衬人生的脆弱短暂,而凄厉无情的自然在特定的岁暮之夜感受被催逼的感触。三四句写景与全诗紧密关联,前后呼应,使全诗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译文:
我怀着深重的忧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内心备受煎熬,长夜漫漫无尽头,天明迟迟盼不来,不堪忍受啊。
明月照在积雪上,北风猛烈而且凄厉。
没有永久的事物,都会随时间的消逝而亡。一年将要过去了,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
赏析:
这是一首岁暮感怀诗,时间又是在寂静的长夜。在这“一年将尽夜”,诗人怀着深重的忧虑,辗转不寐,深感漫漫长夜,似无尽头。
诗的开头两句,以夜不能寐托出忧思之深,用一“苦”字传出不堪禁受长夜难眠的折磨之状。但对“殷忧”的内涵,却含而不宣。《诗经•邶风•柏舟》有“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句,谢诗这一联当化用其意,“殷忧”包含下文已经明白揭出的“运往”“年逝”之悲。它并非单纯的对自然寿命的忧虑,而是交织着人生追求、社会人事等多方面矛盾的复杂思绪。
三四两句是殷忧不寐的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积雪的白,本就给人以寒凛之感,再加以明月的照映,雪光与月光相互激射,更透出一种清冷寒冽的青白色光彩,给人以高旷森寒的感受。这是一种典型的阴刚之美。这一句主要是从色感上写岁暮之夜的凛寒高旷之象。下一句则转从听觉感受方面写岁暮之夜所闻。“朔风”之“劲”,透出了风势之迅猛,风声之凄厉与风威之寒冽,着一“哀”字,不仅如闻朔风怒号的凄厉呜咽之声,而且透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两句分别从视、听感受上写出岁暮之夜的高旷、萧瑟、寒凛、凄清。这两句的真正妙处是它和殷忧不寐的诗人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契合。诗人是在特定的处境与心境下猝然遇物,而眼前的景象又恰与自己的处境、心境相合,情与境合、心与物惬。明月映照积雪的清旷寒冽之境象,似乎正隐隐透出诗人所处环境之森寒孤寂,而朔风劲厉哀号的景象,则又反映出诗人心绪的悲凉与骚屑不宁。
五六句写到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年岁也迅速消逝。值此岁暮之夜,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这两句抒发诗人岁月不居、年命易逝之慨。这种迟暮之感与诗人的壮志不能实现的苦闷联系在一起,并由“明月”二句所描绘的境界作为烘托,这种感慨并不流于低沉的哀吟,而是显得劲健旷朗、沉郁凝重。
全诗叙事写景抒情交融汇合,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无可追回的惋惜和对事业无成的惆怅。
7.【解答】(1)①美景;译文:于是游遍三峡、剑门的美景。
②抬。译文:将他入殓抬到野外埋了。
(2)①B.榜:张贴;译文:有时自己在门上贴着字纸。
②A.色:访求;译文:都应该好好访求。
(3)过:拜访;袖:袖中藏着;食:给……吃;竟:最终;以:因为。
译文:从那以后(林古度兄弟)每次登门拜访他,就袖中藏着饼饵给他吃,白云先生就很高兴。他又拿出诗作给林氏兄弟读,像过去一样流泪哭泣。过了几年,最终穷困而死。
(4)“小小庆吊”作“有”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AD。
“之”作“与”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C。
译文:巷里的人家如果有小小的喜事或丧事,就带百十来钱和几斗米给他,(他)总是按照来人的要求去做。
故选:B。
(5)“白云先生陈昂者,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也”“至金陵”,“而林古度与其兄楙者,闽人,林孝廉初文子,寓居金陵者也”,他们都是福建人,都寓居金陵;“检其诗诵之。是时古度虽年少,颇晓其大意,称之”,欣赏他的诗作;“一扉之内席床岳灶,败纸退笔,错处其中”为他的贫苦不幸而同情;“古度兄弟疾走索其集,无所得,得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可见,是希望作者能帮他传扬名声。
(6)文章主要是由“林古度曰”来讲述白云先生的经历;“得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其自序略云:‘昂壮夫时,尤嗜五言,第家贫无多古书,得王右丞即诵读右丞,得杜工部即诵读工部……’”,通过作者自序介绍;第三段则是作者对“明自有诗,而二三君子者自有其明诗,何隘也?画地为限,不得入……未有如昂之穷者也”的诗坛现状的感慨;“吾友张慎言曰:……甚矣,有激乎其言之也”引述朋友的议论。
答案:
(1)①美景;②抬。
(2)①B.②A。
(3)从那以后(林古度兄弟)每次登门拜访他,就袖中藏着饼饵给他吃,白云先生就很高兴。他又拿出诗作给林氏兄弟读,像过去一样流泪哭泣。过了几年,最终穷困而死。
(4)B。
(5)示例:林古度与陈昂都是福建人,又都寓居金陵;林古度同情陈昂的不幸命运;林古度欣赏陈昂的诗作;希望作者能够传扬其人,传播他的诗作。
(6)由林古度转述传主生平;传主自序中叙述自己的诗歌创作状况;作者耳闻目睹诗坛现状;友人张慎言的感叹。
译文:
林古度说:白云先生陈昂,字云仲,是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从他的衣食住行看,人们都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自己隐居在诗歌中,把诗歌当做自己的性命,只和马公子交好。
后来莆田被倭寇入侵,城池将要被攻破。先生带领妻子儿女逃到豫章郡,以编制草鞋为生。(后来编制草鞋)不足以自给,他又以占卜为生。无论是泛舟彭蠡,在庐山休憩,还是瞻仰陶渊明遗迹,他都留下了诗作。不久进入楚国,由江陵进入蜀地,他是顺搭和尚的便船,受雇为人烧火做饭前往的。因为受雇于和尚,于是就游历了三峡、剑门的胜景,登上了峨眉。雇佣他的和尚死后,他就从蜀地返回,寓居江陵、松滋、公安、巴陵等处。到了金陵,要太守渐渐把他当做宾客对待,供给他住处和吃食。很长一段时间后,姚太守也去世了,他无所依靠,仍然在秦淮河畔以占卜为生。有时自己在门上贴着字纸,替人家写诗文。巷里的人家如果有小小的喜事或丧事,就带百十来钱和几斗米给他,(他)总是按照来人的要求去做。没有事的时候就又从事占卜,有时又编织草鞋。林古度与他的兄长林茂,是福建人孝廉林初文的儿子,寓居在金陵。有一天,兄弟两人经过白云先生的门口,看到贴在门上的字纸,突然进入他的家,打听后知道(白云先生)是福建莆田人,(白云先生)详细地叙述了平生情况。他的屋内,以草席做床,以瓦罐做灶,破烂的纸和秃了的笔,杂乱地放在屋中。(林古度)看到他的诗作诵读起来。这时古度虽然年少,还能读懂诗的大意,对陈昂赞叹不已。每当赞叹他的一首诗,(白云先生)就转过脸面向墙壁流泪悲伤,以至于失声痛哭。以后每次经过他家门前时,就带些食物给他吃,白云很高兴;又拿出诗作给林氏兄弟读,如先前一样哭泣。过了几年,最终因穷困而死。他的儿子急急忙忙出去寻找棺木衣物,将他入殓抬到野外埋了。古度兄弟急忙赶去求取他的诗集,一无所获。得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他的诗作我不能为它命名,他在自序中说:“陈昂年轻时,特别爱好五言诗,只是家中贫困没有许多古书,得到王维的就读王维的,得到杜甫的就读杜甫的。这中间选取一些中规中矩的诗歌,有时根据作品格式揣摩创作,有时引申其中的一点加以发挥,毛笔都磨烂了,殚精竭虑。”
有评论说:人当然可以因为诗而扬名,可只有两三个君子因为诗歌而扬名,(靠诗歌扬名这条路是)多么狭窄啊!自达官贵人以来,诗歌并不是他们交游品鉴所需的,没有流传到世上的诗歌很多,更何况衰老卑微隐晦像陈昂这样的呢!近有徐渭、宋登春,都是因为贫困而得到传扬,在诗歌方面却很无名,他们的诗歌都不如陈昂,然而,他们没有陈昂贫困。我曾默默思考白云先生在织草鞋、占卜、受雇于人烧火做饭、为人写作的时候,心中都在想什么呢?他看到纷纷攘攘从面前经过的世人,眼中都把他们看成什么东西呢?探求他的内心所思却不能知晓。我的朋友张慎言说:“从今天开始去集市,看见买菜的人,都应该好好观察,恐怕就有像白云先生这样的人。”太对了,我从他的话中受到了启发。
8.【解答】(1)此处根据前文“皆曰:是宜任大臣之事者。作而任大臣之事,□上下一失望,何哉”来看,是指大家都说他应该做大臣,然而一坐大臣,却上下失望,此处A表原因,B表结果,D表递进,只有C有转折意,故选:C。
(2)D.“对一味恭维上司行为的批判”错误;“孑孑然”不是对恭维上司,而是指孤孤单单,独善其身。
(3)这一句处于第二段首句,与上文“故上下一失望”的结论承接,同时引起下文对于“上下交疑,诚有堪大臣之事者而莫之或任”,真正有才能的人可能得不到重用的论述。
(4)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对世道有益,从文中来看,作者所论述的是官员人才任用的问题,是针砭时弊的文章,写了任用人才存在的问题“然则煦煦然而已矣,孑子然而已矣。故上下一失望”,“诚有堪大臣之事者而莫之或任”“幸欲任,则左右小人得引前日之所竢惩之矣”等弊端;作者也希望朋友和有才能的人能够不“煦煦然仁而已矣孑孑然义而已矣”,勉励有作为者应该以真才实绩充实自己,是对现实问题的揭露与批判,有现实意义。
答案:
(1)C。
(2)D。
(3)示例:承接上文“上下一失望”,引出下文进一步的议论,上下交疑导致胜任大臣之任者不能得到真正任用,更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4)示例:本文探讨朝廷如何选拔人才的重要问题,批评了当时社会识别人才方面的浅薄之见,揭露了朝政人事任用的弊端,提出了应该精细鉴别人才的观点,勉励有作为者应该以真才实绩充实自己,很有现实意义。“有补于世”的写作主张体现“文以载道”思想,能够积极干预现实,发挥文学改造社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