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学年天津市静海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天津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17年天津市红桥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2020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天津市静海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各项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霄  踯躅(zhí zhú)  约(zhuó) 舟子(piān) 回眸一笑

B.轩冕  绸缪(chóu miù) 马(róng) 捣衣(zhēn) 豆蔻词工

C.危樯  迤逦(yǐ lǐ)    麦 (jì)  玉秋(diàn)  列却霹雳

D.祠堂  潺湲(chán yuán)石(jié)  玉头(sāo)  云栈萦纡

2.(3分)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想通过借子弹给韩国维和部队,来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其危言危行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B.公司成立这么久,我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售业绩陷入低谷,真是马齿徒增啊。

C.在本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巧言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父母常常埋怨孩子漠不关心自己,没有责任感,他们也许不知道,责任感要从小培养,要给孩子担负责任的机会。

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普遍憧憬幸福而自由的退休生活,并且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B.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它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不但可能致癌,甚至会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C.该书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既秉持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满了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

D.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4.(3分)判断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诗》。搜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是宗庙祭祀乐歌。《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这个“吟”字,就是古代长篇歌行的一种诗体,在诗中,诗人突破了一般留别诗“有别必怨,有离必伤”的陈规俗套,而是借“别”抒怀,另有寄托,写成一首惊心动魄的纪梦诗、游仙诗,借此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C.《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D.“苏黄”(诗歌):苏轼、黄庭坚“苏辛”(词):苏轼、辛弃疾;“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三苏”:苏轼、苏洵、苏辙,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中苏轼就是《六国论》的作者,欧阳修是《伶官传序》的作者。

5.(3分)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各位书友!新版《普希金诗选》业已售罄,本店正在组织货源,一旦到货,当函请各位光临!

B.兹捡到钱包一只,内有饭卡等物品,暂惠存我处,遗失者请电话或短信联系后勤组王子健。一经核实,定当奉还。

C.先生迟暮之年,仍躬耕三尺讲台,实令后学感佩!值此六十华诞之日,恭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D.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6.(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7.(2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遭值董卓之难,兴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大事小也。昔乐毅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若获

戾:凶暴

B.兴义兵

举:发动

C.妄相忖

度:猜测

D.昔乐毅

走:投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胡亥杀蒙恬也

徙于南冥也

B.恐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身死国灭,天下人笑

C.夫能大事小也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D.遭值董卓之难

青,取于之蓝青于蓝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的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

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

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

(6)请用“/”给下面短文中的画波浪线处断句。(断6处,错1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7)请同学们写出三种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方法与规律提炼学法题)

8.(8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游 东 田

谢 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茵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注】东田:是齐惠王在钟山建的楼馆,附近风景宜人。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著名诗人。悰(cóng):心情,这里指欢乐。陟:即升、登的意思。阡阡:同“芊芊”,茂盛之意。漠漠:散布的样子。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A.“戚戚”两句写出游原因,即苦于内心闷闷不乐,所以约伴去大自然中寻找乐趣。

B.“寻云”两句写出游登山。“寻”点明诗人内心的想望,“随”凸显其情态的悠闲。

C.“远树”两句运用叠词,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树木葱翠、云雾缭绕的秋日山水图。

D.结尾两句以景结情,诗人由衷慨叹,酒味再美,也不如自然美景更能消人忧愁。

E.这首诗写与友人携手共游东田所见的美景和感受。诗歌全用对句,语言清新流丽。

(2)第四联“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为作者写景名句,尤为历代诗家所称道,请简析其妙处。

9.(10分)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2)   ,惟有幽人自来去。

(3)   ,乾坤日夜浮。

(4)梦入神山教神妪,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6)开琼筵以坐花,   

(7)臣以险衅,   

(8)   ,风飘飘而吹衣。

(9)雁阵惊寒,   

(10)千岩万转路不定,   

 

10.(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三月惊蛰春始开

雨辰

    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畅起来,薰梅、染柳、催桃,土地变得松软了,冬眠昆虫蠢蠢欲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惊蛰,好似一个万物复苏的动员令,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个时候,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或阴阴晴晴,或细雨蒙蒙,水汽的悄然升腾驱散了料峭轻寒,小草为大地铺展了浅浅绿意,一种清新、温润的气息在四周弥漫,让徜徉其中的你,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然而“冻雷惊笋欲抽芽”,地下的植物已被唤醒。这一切无不表明,“春到人间草木知”。

    在江南水乡,“天开地辟转鸿钧”,万千条抽芽的柳枝经微微春风的吹拂,越发轻盈柔美,一片片鲜绿从芦苇丛的枯枝败叶中蹿出来,贴地而长的荠菜、马兰头、艾草、泥胡菜,仿佛一个个玲珑的乡村女孩,争相点缀着千里沃野。

    此时,行走于园林绿化带或杂草丛生之地,还得提防害虫的侵袭。在江浙的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人们把随带的扫帚插到田间地头,以示驱除虫害保护庄稼之意;或者在自家墙基、畜栏、厕坑等处撒上石灰末,在果树下洒上石灰水等等。记得少儿时代常听家母念叨:“金(惊)蛰银蛰,人吃狗食。刚出洞的蛇虫百脚是顶顶毒的!你可要当心哪!”

    那时候,我们全家居住在一座墙院里,步出后门即是与菜园相连的一个池壤。原本静静的水面,到了惊蛰,就会稀稀落落地响起蛙鸣,轻轻的,听起来像在敲着蒙布的小鼓。深潜水底的鱼儿,偶尔也会浮游上来,一甩尾巴又不见了踪影。耕耘菜园,铁耙翻起的蜂窝状泥块上,能看到好多条蚯蚓像幼鳝一样激烈地蹿跳。公鸡打鸣似乎也不择时间了,冷不丁会拍动双翅啼叫起来,跃跃欲飞。在隐蔽的墙脚边,还可发现蛇不知什么时候蜕下的皮,软不拉耷的一条,孩子们见了惊得大呼小叫。万物跃动争早春的态势正在生动地上演着。

    向来靠土地吃饭的农家,诚然不会在这晴雨交替的时光只顾陶醉于人间春色而坐失耕种的良机。在长三角地区,此时已是一派“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之光景了。广播喇叭里播放的全国“两会”新闻,和着犁田机器的轰鸣声、农人《希望的田野上》的小曲声,已经在田地里喧腾起来,到处充满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一派新气象。小麦大多已经拔节,青青油菜即将开花,禾苗茵茵似绿色锦锻,一爿一爿,在艳阳的映射下鲜亮夺目。农谚道,“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得歇”。此时,施肥、培土、适时灌溉对于农作物的长势是十分关键的,而同样不能有丝毫疏忽的还有对秧田防寒措施的落实到位。如能不失时机地把握好这些环节,加之风调雨顺,农家期盼的好收成就不会是梦。

    今年惊蛰,虽然还没有百花争艳,没有燕舞莺歌,但它是春天的使者,引领人们去捕捉春的诗意,理解生物的奥秘和“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义,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蓝图。

(摘编自2018年3月9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薰梅、染柳、催桃”三词化静为动,赋予“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以人的功力,为展示万物复苏的季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B.作者描写江浙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不但表现了初春农家的生活习俗和情趣,还寄寓了远离害虫侵袭的厚望。

C.作者认为,要想取得好的收成,不失时机地施肥、培土和灌溉是十分关键的,同时,风调雨顺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D.本文运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勾勒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图画,启示人们抓住春的机遇,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

(2)文章标题为“三月惊蛰春始开”,其“春始开”在文中有什么突出表现?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

(3)文章在描写春景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六、(信息筛选学法题)

11.(6分)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乡党第十》)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章记述的是孔子在乡党、宗庙、朝廷中,所表现的语言、容态各有不同。

B.孔子在居家时,与乡亲、宗族父老相处,他总是信实恭慎,谦逊得像不大会说话。

C.孔子在宗庙、朝廷上。却能侃侃而谈,辩明事理,但态度还是非常严谨。

D.孔子在乡党和在宗庙、朝廷中表现出完全两样的面孔,说明孔子在言行上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2)《论语•里仁》记载,孔子曾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请结合上文,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言与行。

七、写作(65分)

12.(5分)微写作 (关键环节考核题)

       3月25日晚,“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5﹣2019”在清华大学揭幕。登上本年度“影响世界华人”榜首的分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和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叶嘉莹。当主持人手持奖杯准备发奖时,却得知获奖者屠呦呦没有来。面对这种境况,主持人该做怎样的即兴解说?请你替主持人写一段即兴发挥的解说词,100字以上。

13.(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型船只的船舱底部有一舱室,空船状态时专门用来装水或石头,装上水就叫“压舱水”,装上石就叫“压舱石”。有了它,船吃水深了,即使遇上大风大浪,也可以避免大幅摇晃和翻沉。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19-2020学年天津市静海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解答】A.“春霄”应为“春宵”,“绰”读chuò;

B.“缪”读móu;

C.“列却”应为“列缺”;

D.正确;

故选:D。

2.【解答】A.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句意为“危险的言行”,错误。

B.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使用正确。

C.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该成语为贬义词,句中应该使用褒义词,错误。

D.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后面不能带宾语,多作谓语。语法错误。

故选:B。

3.【解答】A.结构混乱,“并且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藕断丝连,“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结构已经完整,它又用作“是大家普遍的愿望”的开头,造成结构混乱,可删去“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B.语序不当,“不但可能致癌,甚至会扰乱人体激素分泌”递进颠倒,可将“可能致癌”和“会扰乱人体激素分泌”互换位置。

C.正确。

D.搭配不当,“措施”和“提高”主谓搭配不当,可将“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改为“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不断完善,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故选:C。

4.【解答】D.《六国论》是苏洵的作品。

故选:D。

5.【解答】A.正确;

B.“惠存”,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敬辞,这里用于自身,不当;

C.“迟暮之年”,迟暮指黄昏,比喻晚年,有夕阳西下之感,这样称呼对方不当;

D.语体色彩不得体,“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与语境不符,应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

故选:A。

 

6.【解答】(1)D(A“提出了气候正义”错,原文第一段“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并非“提出”。B“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错,原文第二段“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应是“合理排放”。C“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错,原文第三段“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C“立足未来的”错,文中只在第三段提到了未来,其他都是立足当下。

(3)B“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错,原文第三段“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而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7.【解答】(1)A.戾:罪。译文:我如果获罪。

(2)C

(3)D

(4)A

(5)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

(6)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

(7)根据名词、代词。如姓名、官职等;根据虚词。如句尾语气助词等;根据句式,如对偶句等。

 

参考译文:

     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

     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所以返回家乡,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

    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这时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充;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兵多了意气骄盛,要与强敌抗争,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所以汴水之战时,我部下只有几千人,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

     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吏,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再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部下都向他称臣,改称城门为建号门。衣冠服饰都按照皇帝的制度,两个老婆预先抢着当皇后。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开宣布。袁术回答说:“曹公尚在,还不能这样做。”此后我出兵讨伐,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抓获了大量部属,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最后得病而死。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和他匹敌,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幸而打败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其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论语》说:“周文王虽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仍能尊奉殷王朝,他的道德可说是最崇高的了。”因为他能以强大的诸侯来侍奉弱小的天子啊。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想与他图谋攻打燕国。乐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说:“我侍奉燕昭王,就像侍奉大王您,我如果获罪,被放逐到别国,直到死了为止,也不会忍心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蒙恬说:“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受到秦国的信用,已经三代了。现在我领兵三十多万,按势力足够可以背叛朝廷,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

    我每次阅读有关这两个人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

 

断句题译文:

   等到离开周国时,老子去送他,说:“我听说富贵者拿财物送人,仁者用言语送人。我虽然不能富贵,但私下用一下仁者的称号,请让我用言语送你吧:凡是当今的士人,因聪明深察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人;因知识广博喜好辩论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好揭发别人隐私的人。作为人子不要只想着自己,作为人臣要尽职全身。”孔子说:“我一定遵循您的教诲。”从周国返回鲁国,孔子的道更加受人尊崇了。从远方来向他学习的,大约有三千人。

8.

(1)C

(2)游鱼嬉戏,荷叶颤动;飞鸟散去,余花飘零.以动衬静(或动静结合),营造了清新自然的美好情景.整幅画面生动自然,清丽秀美.

 

译文:

戚然无欢,邀友一同游乐.登上云雾笼罩中的高高楼榭,顺着山势眺望远处的菌形台阁.远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烟霭迷离的景象.游鱼嬉戏,触动水中新荷;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春酒虽美,还是停杯对景,眺望青山.

 

9.【解答】故答案为:

(1)吞声踯躅不敢言(重点字:踯、躅)

(2)岩扉松径长寂廖(重点字:廖)

(3)吴楚东南坼(重点字:坼)

(4)老鱼跳波瘦蛟舞(重点字:蛟)

(5)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复)

(6)飞羽觞而醉月(重点字:觞)

(7)夙遭闵凶(重点字:闵)

(8)舟遥遥以轻飏(重点字:飏)

(9)声断衡阳之浦(重点字:衡)

(10)迷花倚石忽已暝(重点字:暝)

 

10.

(1)B

(2)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在蠢蠢萌动,拉开了生机勃发的序幕。植物抽芽,动物跃动,表现出争早春的态势。农家不失时机的开始耕作。到处充满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一派新气象。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春景。如把春天的天色比作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把稀稀落落地响起蛙鸣,描写为在敲着蒙布的小鼓。这样写,使行文更加生动形象,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引用古文俗语。如引用陶渊明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描写生机勃发的春景,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审美情趣与厚度。用声音描写春景。如作者通过广播喇叭的播放声、犁田机器、农人的小曲声描写春景,这样写,不但增强了春天生机的立体感,而且增添了时代气息。

六、(信息筛选学法题)

11.【解答】(1)D.“说明孔子在言行上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分析有误。不矛盾,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表现,这正是孔子谨慎诚敬的具体表现。

(2)平时生活中,说话要谨慎诚敬,不卖弄口舌、妄自尊大,不自骄于人;但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理要明白不含糊。做事要勤勉敏捷,少说多做,不怠惰。

 

参考译文:

   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七、写作(65分)

12.【解答】参考答案:

听到获奖者没有到场的消息,我感到遗憾,因为这个重重的奖杯是奖给研制成青蒿素以拯救上百万人生命的得主的,但她对荣华和热闹的冷淡和回避,却又令我崇敬。我愿秉承大家的意愿,将捧着奖杯亲自送至她家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