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语文备考阅读题之“兰花”‘‘竹’’主题专练

《论语》练习35
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练--路遥专练
2020届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练:陈忠实专练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名家作品精练:钱钟书专练

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炼——周国平专练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名家名作精练:巴金《家》专练

刘禹锡作品精选精练

刘禹锡作品精选精练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名家名作精练:阿城专练

从语言入手鉴赏古诗词

高考语文备考阅读题之“兰花”主题专练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笑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失根的兰花”的理解。 

2、“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与哪句话相照应?

3、第段末尾“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流泪的原因。

4、第段中画线句中“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与“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

5、第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解答: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文章相关内容。从文中第段“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可以理解“根”比喻祖国,“兰花”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含作者);整个题目暗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人生如絮便是失根兰花的最好写照。标题“失根的兰花”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就枯萎了,意思是离开国门的人就像没有根的兰花,会倍觉离国思乡之苦。以“失根的兰花”喻飘零异邦的人及其悲凉惆怅的心情。

2、本题考查句子的筛选。所谓的照应,指的就是一篇文章内容在前后不同处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结合这一理解,可以找出与“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相照应的句子是文中第段: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3、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赏析。作者之所以流泪,是因为心有忧伤,根据前文的记叙可知,作者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却见到了故乡的花草,正是这些来自故乡的花草引起了作者对家乡和祖国的思念之情,情到深处,不觉落下泪来。

4、本题考查理解语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是来分析。首先明确观点,不矛盾;“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是指作者虽然身处异国,却渴望见到故乡的种种;“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是指见到故乡的东西之后,会引起对祖国无限的思念,感情难以承受;这样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祖国的眷恋和之情;据此回答。

5、本题考查的是引用故事的作用。引用诗句能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或引出文章的写作对象,印证深化文章的主旨。选第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充当道理论据,更具体生动地表明了一个人不能失去他的根,不能忘怀他的家乡。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能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案:

1、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就枯萎了,意思是离开国门的人就像没有根的兰花,会倍觉离国思乡之苦。文章以“失根的兰花”来代表亡国之痛。

2、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3、在异国见到故乡的花木,勾起对战乱中故国的无限思念。

4、不矛盾。作者虽身处异国,渴望见到故乡的种种,所以“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但真的见到又会勾起对祖国无限的思念,感情难以承受,所以又说“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样的说法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深爱着的祖国刻骨铭心而又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

5、借古喻今,不同的时代,相同的感情,升华主题,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一个人不能失去他的根,不能忘怀他的家乡。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山间的兰草花

那是一个初春的上午,阳光很温柔,风中捎带着些许寒意,我迈着欢快的步子走进教室。这节课要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抛出了一个简单的话题:“说说你们家的阳台上有些什么花?”

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抢着回答问题,他们说到了高雅别致的百合花.袅娜多姿的美人蕉.清高庄重的君子兰.轻盈可爱的蝴蝶兰……一个个眉飞色舞地描述着花的美丽。

突然,我发现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有一个女生低着头,好像正在写着什么,自始至终沉默无声。我不由自主地向她走去,同学生们都转过头来看她。外号叫“通讯员”的一位男生大声地说:“老师,她是新来的,叫叶小花。”

我走到她的桌前,笑盈盈地说:“班主任还没来得及告诉我。我们班又多了一个新成员,我很高兴。叶小花,你来回答问题,让我们一起认识你,好吗?”

她愣了一下,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怔怔地看着我,站了起来。我这才留意到她的模样,皮肤黝黑,脸庞宽大,穿着一件洗得泛白的宽大的T恤衫,但却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她依然沉默着,长长的睫毛一闪一闪的。

我不出声地朝学生们做了一个手势。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趁机鼓励她:“你看,大家都在期待着你呢!”

她的嘴唇稍微动了一下。我惊喜地以为她要回答问题了,可等了几秒钟,一个词语也没蹦出来。我耐不住有点生气了,不明白面对如此简单的问题,她为什么要三缄其口,大概她从来就没有养成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吧。但我还是极力憋住胸口的一股闷气,和颜悦色地说:“你随便说说吧,说不好老师不会怪你。”

她的眼角抹上一层笑意,脸色微微泛红,还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唇,说:“我的家在乡下,只有青山绿水,没有高楼大厦,也没人在阳台上种花。刚才,其他同学说的花名我还没听说过呢,就边听边记在纸上。我见得最多的是我家后山上的兰草花,a它冰清玉洁,香气清新而不张扬,颜色素雅而不妖艳。”

我心里一阵懊悔,原来是我的问题设计得不够好,说说花儿不就行了,还加什么限制语“阳台”呢。这真是一个细心而敏感的孩子。我庆幸刚才没有急于批评她。否则会伤了她的自尊心。

我灵机一动,神采奕奕地说:“大家的回答都很好,观察细致,语言生动。但是,我认为,叶小花同学的回答最棒,阳台上的花儿纵然多姿多彩,却经受不住风雨的袭击,而深山里的兰草花,却是在风风雨雨里生长着,静静地开放着,没有人精心呵护,却也有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我特别喜欢兰草花,只是好几年没见过了。”

叶小花脸上充满笑意地聆听着,眼睛亮亮的,透着几许欢欣与惊喜。b我的心里暖洋洋的,因为我用另一方式悄悄地弥补着内心小小的歉疚。

以后的时间里,我发现叶小花上课总是坐得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地做笔记。每次做练习之后,她都对错误之处一一更正,一丝不苟,然后恭恭敬敬地将本子递给我看。上自习课时,她会主动问我一些不懂的问题,我稍加点拨,她便说懂了,还冲我一笑,脸上写着感激与羞涩。我在心里感叹,真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与刚来时相比,她变得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乐于助人。大家越来越喜欢这个“不起眼”的乡下女生,她的学习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天早晨,我一走进办公室,就闻到一股熟悉的淡淡的清香。定神一看,办公桌上有几株花蕊初绽的兰草花,插在一个易拉罐里面。一朵朵细密的淡黄淡黄的花,栖在枝叶间,花虽含苞,但香气却裹不住地漫溢出来,飘散在空气中。我忍不住伏下身子,深深地吸了一口香气。

易拉罐下面,压着一张紫色的信笺。翻开一看,果然是叶小花娟秀的笔迹。“老师,我要真诚地感谢您,您总是不留痕迹地化解着我的自卑,总是用微笑的眼神鼓励我前进。不管我问多少问题,您从没烦过。我没什么贵重的礼物送给你,但我一定会成为一朵任凭风吹雨打依然散发芬芳的兰草花!”

小花,你说得对!哪怕是一朵长在深山,无人留意的小花,也要开出自己美丽的风采,溢出自己独特的芬芳。我突然有个愿望,想种许多美丽的花,然后一朵一朵送给喜欢它的学生们,并告诉他们:一朵花,足以美丽人生,这个世界会因芳香而温馨。选择你喜欢的.适合你的花,并努力地向花儿看齐,总有一天,我们的校园就是一座花香四溢的美丽的菁菁校园!

6.题目《山间的兰草花》有什么含义?

7.请找出课文中对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8.找出文中画线处a中的反义词。

9.文中画线处b里“我用另一方式”是指什么方式?你认同她的方式吗,谈谈你的看法。

10.请对下面一句话加以评析。

哪怕是一朵长在深山,无人留意的小花,也要开出自己美丽的风采,溢出自己独特的芬芳。

解答:

6. 答案:指长在深山,冰清玉洁的兰草花;指来自农村,朴实上进的叶小花。

7. 答案:皮肤黝黑,脸庞宽大,穿着一件洗得泛白的宽大的T恤衫,但却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这里的外貌描写充分展示了叶小花朴实而清新的特点,与后文对兰花草的描述相呼应,又照应了题目。

8. 答案:清新-张扬 素雅-妖艳。

9. 答案:指表扬认同的方式。这个老师注意观察学生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的积极性,这点很可取。她打破了教师权威,

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适合当前教育。

10.答案: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了叶小花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鼓励我们要自信,要顽强,要永不言放弃。




高考语文备考阅读题之“竹”主题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竹子为什么会开花

师傅越来越性急了,大棍和小柱都有这种感觉,虽然师傅没有对他们发过火,教他们识别草药也很耐心。可大棍和小柱还是感觉到,师傅的性子越来越急,恨不得两个徒弟几天之内,把所有的草药知识全学会。其实两个徒弟都学得很卖劲。

师傅是草药郎中,一头白发,满脸皱纹,原来直挺的腰背已显佝偻。他有一手绝活,专治疑难杂症,医院治不好的顽疾,他几副草药,就能让顽疾断根,千里外的患者都慕名而来。他平时很少把方子示人,采药一个人去山里采,配药一个人在屋里配,再聪明的患者也搞不清他到底用了什么药。他家的祖传秘方,从不传给外人。可师傅的儿子不想继承他的衣钵。师傅的儿子是名大学生,对草药没有半点兴趣。师傅就毅然决定,把祖传医术传给外人,大棍和小柱就成了他的徒弟。每天,他都要把徒弟带到山上,采下一味一味的草药,给他们讲病理,谈药性,教他们如何对症下药。

现在,师傅又带着两位徒弟,在山里转来转去。

正是盛夏季节,白花花的日光灼在身上,像被烈火炙着,汗珠滋滋冒出。师傅的衣服全湿透了,粗重的喘息比风扇还响,喘得大棍和小柱心里十分难受。师傅,回家去吧,转久了会中暑的。

师傅瞪了他们一眼,像要发脾气,见大棍和小柱都怯怯地闪开眼光,才没有把脾气发出来,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说,不在山里转,怎么认得草药?

两人连连点头,师傅说得有道理,草药长在山野,上山才能认得,关在屋子里是学不会的。他们不再劝师傅回家了,跟着师傅转来转去。转到了一片竹林前。竹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在白花花的阳光里碧波一样荡漾。

师傅在一块岩石上坐下来,望着竹林出神。等喘息平稳了些,看着两位徒弟问,你们认得多少种草药了?

大棍说,我已认得一百多种。

小柱说,我也认得这么多。

两人都有点沾沾自喜。

师傅却眉头紧蹙,面孔板得铁紧,语气里透出不满,说,世上的草药好几万种,认得一百多种就满足了?

两位徒弟垂下头去。

师傅意识到自己的话重了点,又把语气缓和下来,问大棍,治疗毒蛇咬伤,用哪几味草药?

大棍想也没想,噼里啪啦地回答,如行云流水,十分顺畅。

师傅又问小柱,无名肿毒怎么识别?哪些草药疗效最佳?

小柱略一思索,不慌不忙地逐一回答,声音不高,却有条理,一二三四,滴水不漏。

师傅满脸皱纹里绽开了一丝笑容,瞬即又吝啬地收了回去,望着两位徒弟说,你们要卖劲学习,我死了就不能教你们了。

大棍说,师傅怎么会死,活一百二十岁都不成问题。小柱也说,师傅寿比南山,永远不会死的。

师傅摇了摇头,说,世上哪有不死的人?竹子也会开花。说着抬起头来,望着前面的竹林,眼里织出神往。

竹子怎么会开花?小柱奇怪地问着,视线落在竹林上,心里充满了疑惑。他长这么大了,从来没见过竹子开花,师傅怎么说竹子会开花呢?他期待地望着师傅,想得到师傅的解释。师傅却站起来了,带着他们向更高的山上爬去。

小柱的意识却还没离开竹子开花,扯扯大棍,问,你听说过吗,竹子也会开花?

大棍望着竹林,手在头上挠着,挠着挠着就记起了什么,说,我听我爹说过,竹子会开花。

你爹告诉过你吗,竹子为什么会开花?小柱好奇地追问。

大棍眯细眼睛,把爹对他说过的话,一字一句地讲给小柱听:天大旱了,地下水干了,竹子晓得自己活不长了,就拼出全身精力,挤出全部养分,开花,结籽,让籽落到地上,等到大旱过去,竹子又长出来了,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小柱瞪圆了眼睛。原来竹子也有灵性,大限临头时拼命开花,为的是延续家族生命。

大棍的眼睛也瞪圆了,望着师傅的背影,神情突然有点慌乱。小柱,师傅他……

师傅他什么?小柱莫明其妙。

大棍压低了声音,说,我俩没跟他以前,师傅去医院看过病,回来后就急忙收了我俩做徒弟,莫非师傅……大棍不敢说下去,两眼望着竹林。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师傅”的儿子不想继承衣钵,隐含作者对年轻一代不能继承传统,传统医术后继无人的担忧。

B.“师傅”对大棍和小柱两位徒弟期望很高,他言传身教,耐心传授祖传医术,严格要求徒弟,堪称良师。

C.大棍和小柱虽然个性不同,但都勤奋好学,淳朴厚道,敬重“师傅”,最终也都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主要叙述“师傅”带徒上山学药一事,情节虽不复杂但却能引人深思。

2.小说中提到“一片竹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3.小说结尾说“莫非师傅……大棍不敢说下去,两眼望着竹林”,有何含义?请根据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A

2. 与标题《竹子为什么会开花》照应,将写“师傅”和写竹子联系起来。引出“师傅”望着竹林出神,以及小柱的质疑和大棍的回答,推动悬念的解开。

3. “师傅”已“大限临头”。“师傅”就像大旱的竹子一样,拼尽全力开花,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所有的草药知识和祖传医术全部传授给徒弟。“师傅”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仰。

【解析】

1、试题分析:回答本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A.“对年轻一代不能继承传统,传统医术后继无人的担忧”牵强附会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题干中结构二字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和提示。小说中与结构有关的作用,其实就是情节作用,主要有呼应前文(包括标题),推动情节(引出下文),设置悬念等几种,考生应注意掌握小说的文体特征,熟悉小说的术语运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小说的亮点在“竹子”,难点也在“竹子”。显然,“竹子”在文中象征着师傅的形象,因此,回答结尾句的含义,首先要读懂“竹子”的象征意义,即答出师傅像“竹子”一样,想要传承草药技术的可贵精神品质。其次,“莫非师傅……”一句中的省号,包含着徒弟对师傅举动的猜测和对师傅的情感,答题时,应该用明确的语言将这些隐藏起来的话外音表达出来。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对于南方居民而言,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有的地方以竹林、竹楼和系列竹产品开展旅游业,游客云集。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须臾离不开竹子的。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至于工程用的脚手架、跳板,打鱼用的桅杆、网竿、撑竿,竹篙,葡萄、豆角、黄瓜、西红柿等作物用的架竿,大多是竹子。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所以,从竹子的使用范围之广来说,把竹子叫作“中华竹”是再恰当不过的。

     把竹子称为“中华竹”,还因为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礼、乐、书、数、兵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场《灿烂文明》中最精彩的一段当属竹简操了。演员们手持竹简表演,精彩绝伦。这竹简便是用竹片穿成的书--中国最早的书。“韦编三绝”里的“编”,就是孔子读的《周易》,是用牛皮绳把竹简编在一起的。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竹简书。再说乐,古代的音乐被称为“丝竹”或“管弦”,这里的 “竹”和“管”指的正是竹乐器,包括笙、管、笛、箫等。书法更离不开竹,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成语“罄竹难书”由此而来。算术用的筹是竹子做的,由“筹”发展到“筹划”,再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足见“筹”的重要。兵指的是战争。战争的主要武器--“箭”,就是竹子做的,字义从竹而来。最早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在古代建筑中,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奇迹,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便是最好的例证。

     在成语词典里,带“竹”字的词语非常多,诸如“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势如破竹”、“竹节松贞”、“青梅竹马”等。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好多以竹为题材。刘禹锡的“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白居易的“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都是咏竹的佳句。郑板桥则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中“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诗和画堪称“双绝”。如今,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比比皆是。带“竹”、“筠”、“汉卿(汗青)”等字眼的人名更是无法统计,关汉卿用戏剧为民请命而千古流芳,张汉卿以兵谏救国而青史留名。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桑竹”,是世外桃源的自然特征。“竹林七贤”竹林中饮酒赋诗吹管潇洒一生。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大多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难怪观世音菩萨的对联也用了“碧莲台上主,紫竹林中仙”。

(选自郑徳忱《中华竹》)

4、下列关于“中华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远离竹林的北方,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

B.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文学、音乐、书法、建筑等各个方面。在古代,甚至战争都离不开竹子。

C.竹在古代建筑中也有应用。赵州桥就是古人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

D.带“竹”字的成语非常多,现代社会,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也比比皆是。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一会儿都离不开竹子的。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可见,竹子的使用地域很广。

B.古代的诗书、音乐、书法、算数、战争都和竹子有关。在现代,竹子也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C.古代战争用到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

D.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自省、自悟、自喻,而且这些场所有时也通过对联来表达对竹子的推崇,可见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竹子在南方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很重要。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竹林、竹楼和竹产品被加以利用开展旅游业。

B.中国最早的书,便是用竹片穿成的竹简。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用牛皮绳等物把竹简编在一起的竹简书。

C.文人墨客以竹为题材的诗文书画有很多,郑板桥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堪称诗画“双绝”。

D.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所以说,古代的书法更离不开竹。

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

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在阅读中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检索、归纳概括方面.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弄懂该文本中陈述的观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该文段主要论述了“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人文世界”三个不同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次,要熟悉论述类客观题的解题流程:审题划重点,通读标段号,定位划重点,看题细比对.对比关照是要注意五看:一看对象,二看数量,三看时态,四看肯否,五看因果.说到底,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选项找范围,根据范围画重点,根据重点再比较.

解答:

4、C   无中生有,原文没有“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的说法.

5、D “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与原文不符,原文最后一段是“大多选址于竹林”.

6、A “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同文本内容不符,原文第一段为“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8、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分析: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解答:

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D.诗中没有表达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故选:D。

8、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艺术特点能力,根据题目可知诗歌运用了“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手法,结合具体诗句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即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前一句写月夜幽林,属于静,第二句写“弹琴”“长啸”,属于声,同时也是属于动态的景物;整理答案时注意先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

答案:

7、D

8、示例:赞同。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即“以声写静”;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

参考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