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练习35
21.(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一)
子路曰:“卫君侍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二)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①,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②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③,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春秋左传》。成公二年)
【注】①孙桓子:卫国国君。②曲县:即“曲悬”,周礼规定,诸侯之乐,室内三面悬乐器。繁缨:古代天子、诸侯所用辂马的带饰。依礼制。曲县和繁缨只有诸侯才能使用。③名以出信:名位与实际相符以显示诚信。
(1)材料中,孔子为何责备子路“野”?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2)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两则材枓均体现儒家的何种思想?
②指出儒家重视该思想的原因,并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材料二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 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梁惠王下》)
(1)材料一中,“足食”和“去食”分别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为政思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孔子和孟子对待战争的态度的异同。
21.(1)原因: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妄加言论。没有认识到正名的重要性。
(2)重视“正名”,强调正名,名实相副。(1分)
原因:“名”是国家(百姓)安定的基础。(1分)“名不正”最终会导致百姓言行失据(“民无所措手足”);而正名则最终可使国家安定(“平民”)。(2分)
参考译文:子路说:“卫君等待老师去治理国政,老师打算先从哪儿入手呢?”孔子说:“必须辨正名称!”子路说:“有这个必要吗?老师绕得太远了!辨正它们干什么呢?”孔子说:“你真卤莽啊!君子对于自己所不知道的,就不发表意见。名称不辨正,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礼乐就得不到实施;礼乐得不到实施,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民众就无所适从。因此,君子定名的东西必定有理由可说,说了就必定能施行。君子对于自己的说话,是一点都不马虎的。”
新筑人仲叔于奚,带来救兵,救了孙恒子。孙恒子为了答谢这位救命恩人,决定赏赐给仲叔于奚一个小城。可是,仲叔于奚不要,而是提出要马匹上佩戴繁缨。而在当时,这种繁缨是只能由天子和诸侯所用的辂马所佩戴的,其他的人根本没有资格。结果,孙恒子碍于情面,还是把繁缨赏赐给了他。孔子听到这个消息,说:不如多给他一些土地呢!国家的“官爵名号”和“尊贵器物”怎么能随便给不合适的人呢?土地再多,也仅仅是土地而已,一个小小的繁缨,代表的是身份和名望。爵以赏功,官以任能。仲叔于奚救驾有功,可以赐爵,但不能让他做大官。
22.(1)“足食”体现了孔子的富民政策(或“养民”“供养百姓”“让百姓吃饱”)。“去食”从侧面体现了孔子认为得到百姓信任的重要性。
(2)同:孔子和孟子对战争的取舍都是以“民本”(或“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异:孔子希望用“仁义”代替战争,“足食”“民信”远比用兵重要,先“去兵”,表明他对战争的暴力的警惕和不认同。孟子认为战争的起点和支点是“仁政”,只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和利益,使百姓远“避水火”,就可以攻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就什么都谈不上了。”
材料二: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