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练习32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就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
(1)分别指出孔子和老子对待“争”的态度。
孔子:
老子:
(2)试评析孔子和老子的“不争”。
13.(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①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
③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④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14.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②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论语•里仁》)
③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
注:(1)几(jī):轻微、婉转的意思。(2)劳:操劳、劳烦。(3)矶:激怒
(1)“弟子服其劳”中“弟子”的意思是 。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孟的孝道观。
12.(1)孔子:“矜而不争”,强调不争强好胜。 老子:“不争”,是“无为”的一种表现,讲求以退为进。
(2)①孔子是从君子的仁德之心出发来看待“不争”的,侧重于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②老子主张统治者治理国家应自谦、容人,采取“后其身”的做法,体现其“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先”的思想,认为这样就会以“不争”而立于不败之地。③二者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其在今天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矜持庄重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与人结成宗派。”
遵循道的人(圣人)要成为公民的领袖,必须言语谦和甘居公民之下。要想做公民的领导,必须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公民利益之后。所以,遵循道的领袖人物(圣人)虽位居公民之上而公民不感到沉重;虽身居公民之前而公民不感到危害。因此天下的公民都乐意拥戴(遵循道的领袖人物)而不感到厌倦。(遵循道的领袖人物)不与公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王者之位)。
13.(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参考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14.(1)为人弟、为人子的年轻人。。
(2)①孔子认为的“孝”是从内心到行为都孝顺父母,要保持和颜悦色。即使在劝说父母不被听取的情况下,也要恭恭敬敬,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②孟子认为的孝是要客观理性对待父母错误,不能盲目顺从。父母过失大,却不纠正,是不孝的;面对父母的小过错,不能随意发怒,要尊敬父母。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要干错事,就要和颜悦色、轻言细语地劝说。如果他们不愿听从自己的意见,还是要恭恭敬敬,但不能违背道理,为他们操劳,也不要怨恨。”
孟子说:“亲人的过错较大而不怨恨,是更加疏远关系。亲人的过错较小而怨恨,是不可激怒的。更加疏远,是不孝顺;激怒了,也是不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