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强国建设”为主题的指导与例文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注释】
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唐教坊曲。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
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断雁:失群孤雁
僧庐:僧寺,僧舍。
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无情:无动于衷。
一任:听凭。
【创作背景】
蒋捷生当宋、元易代之际,大约在公元1274年(宋度宗成淳十年)中进士,而几年以后宋朝就亡了。他的一生是在战乱年代中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这首词正是他的忧患余生的自述。
以“体育强国建设”为主题的指导与例文
2020届长春市高三四模考试语文作文写作指导
四、作文(60分)[2020长春四模]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1898年,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先生认为国民体质虚弱,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人不重视体育,于是,他大声疾呼:“强我种族,体育为先。”
材料二:
2019年8月,《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正式公布实施,其中“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交往”五个关键词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
悠悠百年,时光荏苒,“体育强国”终于由先贤的呐喊变为纲领性文件,体育强国终将梦想成真,但实现梦想的征程任重道远。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任务。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以张伯苓先生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
某杂志社组织一次以“体育强国建设”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来投稿。
有人认为,国家强盛有科技就行,体育无足轻重,请你写一篇文章批驳这种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强体魄,铸国魂
——驳“体育无用论”
作文究竟是写给谁看的?
作文嘛,当然首先是写给语文老师看的。那你为什么要写给他看,他又为什么一定要看呢?作为学生,是为了让老师由此指导自己学会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具备与人交流沟通时表情达意的能力;作为教师,是为了由此传授相应知识、方法与技巧,通过反复的训练与操作,使学生具备表情达意的能力,以适应踏上社会以后对文字功底的种种要求。
看来,作文这项活动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简言之,也就是为了学生的“为文”。
一个人的“为文”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地培养起来、锻炼出来的。一位好的教师,应当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结合语文教材的学习,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拟定一个大体明确并适用的作文教学计划。不求马上写出像样的文章,而要比较扎实地掌握有关写作的知识和技能。譬如,表达的五种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与此相关的主要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严格地说,这些文体只是训练用的,但这是基础。报刊上只发表通讯、论文和科学知识专论或小品,那才是社会上实用的体裁),有关写作的基本环节——主题、题材、结构、风格……当然也缺不了文字、语法、逻辑等项目。所有这些,要求应该是统一的,但方式却可以是丰富多变的。可以写片段,可以实地写生,可以确定收文对象,可以缩写、改写……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一般也不至于引起大的争论,形成共性大于个性的局面。
以上谈的是“为文”。但对一个人来说,“文如其人”,每个人的表达都是离不开他的思想、感情、性格、风采、趣味的。“为文”其实包含在“为人”里面。作文教学在教会学生如何写作的同时,不管是否意识到,一定会影响到每个学生当今甚至以后的“为人”。当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这样——也会有些老师,或者怕多事,或者避是非,或者不理解,对这些作文不以为然,甚至试图予以扭转。说到“为人”,尤其是中学生,当然不可能毫无瑕疵、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个性,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的人格,这是我们始终应该尊重的。
但凡学生身上有价值的东西,作为教师都应肯定与鼓励,并热情关怀,积极引导到对他们成长发展有利的方向上去。而对他们的不足与缺陷,则应严肃指出,并帮助他们克服、改进。鼓励学生自由发展,不是由着他天马行空,更不是助长他目空一切,而是要引导他守住底线,不骄不躁,同时又不受拘束,解放思想、大胆幻想,这样才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成才是要爱护、负责的。
这样看来,老师阅读与批改学生的作文,实际上分两块。一块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功训练,这方面要严密、扎实,强调格式和规律,并争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吸引学生,使他们愉快地掌握“为文”的本领;另一块则是表情达意的有关内容,这方面是人各有貌的,要珍视各个学生的独立创造与改革求新精神,这就不必设置樊笼,不要多做限制,而要让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这是“为人”的一面。其实,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分开谈只是为了方便。
回想我自己的中学生活,就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一方面,他(她)们在基本功上对我十分严格,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另一方面,在表达形式和方法上,尤其是思想情感的撷取和提炼上,则非常宽容厚道。我曾被允许以文学习作充当作文,老师照样打分;我曾因某些观点和情绪与老师促膝长谈,深受鼓舞。而当我成了语文教师之后,几十年来,也试着向他们学习,把作文当成沟通师生思想感情的重要渠道。学生们跟我交心的纪念册我过了几十年还保存着,每每翻及,至今还似乎能触摸到他们的体温,这也是作为教师的一种享受吧。
也有人说,作文归根到底是写给高考试卷阅卷者看的。只有中了他们的意,你才能得到高分,才能进入心仪的大学。为此,有些老师在“审题”指导上煞费苦心,有的老师甚至把作文可能涉及的观点和材料悉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像科举考八股文那样背诵出来……这样做的效果其实很有限。
作文的关键还在于“为文”与“为人”。掌握了“为文”的规律,具有“为人”的心胸和品格,才会所向无敌。把作文写给语文老师看,目的或许就在于此吧。
“首先”之后,还有“其次”。作文除了让老师看,还应该给谁看?这恐怕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想到的。应该考虑,自己所写的内容,最希望让谁了解和接受。是父母?是同学?是亲人或并不亲、甚至对自己有看法的人?这些对象越明确,你写起来才会越有针对性,才会越有内容。
一生“为人”,总要“为文”(说话也是“为文”,或者叫“为语”),能从中学时代开始,就逐渐明确并掌握人际交流的目的,对自己的人生绝对是有益的。那就早早学起来吧,尽管只是一种训练,而且是在老师帮助之下,但毕竟是不可少的,这或许就是任何学校都要写作文的道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