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东省枣庄市三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试卷汇编(持续更新)

高考精品讲义集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山东德州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0山东新高考作文集锦(10篇)

山东2021六校高二阶段性联合考试试题 语文含答案

山东日照一中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章丘一中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德州一中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0.11青岛市即墨区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0山东日照市高三第二次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肥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三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庸武侠被奉为文学经典是一个重构经典的过程。想要重构经典,文学作品本身必须拥有极高的艺术魅力。但凡在文学创作,传播和接受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难以实现“经典化”。金庸武侠小说无疑在这几个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标准。尤其在文学创作这一环节中,金庸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都对传统武侠小说有着极高的超越,加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把故事巧妙地融入历史背景中去,给人以真实感。其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活、多样、有个性、读之令人爱恋,掩卷叫人流连。这样的武侠小说,怎能不打动人心。一旦打动人心,大家就会争相传阅,这就为其成为经典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只有大家都认可的优秀文学作品,才配得上经典的称号,金庸武侠小说无论从情节,人物还是艺术手法上来看,都是大手笔。经过几十年的沉淀与洗礼、成为经典是其发展的必然。

除此之外,金庸的武侠小说还带有中西合璧的性质。首先、其武侠小说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从思想内容来看,金庸的小说往往在主题上流露出家国情怀,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往往都是侠肝义胆、胸怀天下的英雄。这样的英雄人物十分符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君子标准,而金庸也有意将儒侠奉为真正的大侠,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正是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极大肯定。此外,金庸本人的古典文化功底也十分深厚、这在他的小说中不难发现。比如,金庸作品中的人名多是有典故出处的,像穆念慈、任盈盈、苗若兰、木婉清、余沧海、岳不群等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都能从中国古典文献中找到出处。这样的好名字在金庸作品中比比皆是,无形中提升了作品的意境,让人觉得韵味无穷。其次,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好地借鉴了西方现代写作中常用的写作技法,比如变形手法的使用,通过大胆的夸张与想象,对作品情节进行突破常规的创造,例如郭靖这位大侠在与敌军交战时使用的“降龙十八掌”就是作者的有意夸张。金庸作品中类似的描写还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化骨绵掌”“辟邪剑法”“鹰爪擒拿功”等都是作家的有意创作,这种夸张与变形不仅增强了阅读趣味,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变形技法的使用,可能和金庸受到过西方文化的影响有关。与金庸同时期的武侠作家梁羽生就曾在他的《金庸梁羽生合论》中提到:“金庸是‘洋才子’,他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画面感较强。”但正是因为金庸武侠的中西合璧,才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审美趣味。无形中也丰富了读者的审美感受,这也是金庸武侠持续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读者喜爱的关键原因。

(摘编自田莉莉《金庸与全民阅读——谈金庸小说对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能否写出“人的文学”来.张恨水已经用《啼笑因缘》等小说实践做了圆满的回答。章回小说写“人的文学”,既有精彩的故事,也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果说张恨水小说还是一种尝试,金庸小说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以人的成长为中心,说故事、写人物。更有价值的是,怎样在章回小说的文体模式中写“人的文学”,金庸有着不同于张恨水等人的独特贡献。张恨水的《啼笑因缘》等小说中的人性张扬是将人物置于与传统文化的对抗中完成。写人性的多面性和人生的困顿,要求的是人性的发展和创造,是外国的人道主义观念的张扬;受到的是当时文坛新文学的影响。金庸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阐释人性,是在中国世俗文化中阐释政治文化与国民文化。写人性的规范性的光彩和对人生规律性的思考,金庸小说中的“人性”更具有中国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庸小说显然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写“人的文学”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传统世俗文化是恒定的规范,现代文化视角却是多面与灵活。在我看来。金庸小说的现代文化视角突出地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西方文学艺术。例如在韦小宝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宫廷戏中的弄臣形象的影子。法国作家大仲马的那些复仇小说、侠士小说对金庸小说也有明显的影响。虽然这些外国小说的人物也还是类型人物,但是异样的影响给金庸小说人物带来了异样的色彩。二是电影艺术。电影的特写镜头突出的是画面感。在金庸小说中比比皆是,稍微回味一下。那些画面就会在你的脑海中停留,挥之不去。三是接受中国鲁迅等人的新小说的影响。鲁迅等人的新小说善于用细节刻画性格,塑造形象;金庸小说同样做得相当到位。

(摘编自汤哲声《金庸小说的文化解读与文化人格的建构》)

材料三

金庸笔下的文化,宽广深厚。他调动自己的丰富学养.从传统文化的思想大河中打捞宝贵的生存智慧和丰富的精神资源.作为自己塑造人物,设计武功,提炼主题,思考人生的重要参照思考,使武侠小说呈现出很高的文化层次。

儒、释、道、墨诸家精神的积极内涵都在其作品中有丰沛的体现。儒家积极入世、经世济民的思想,成就了金庸笔下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如郭靖、乔峰。他们忧虑众生,为善除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着阔大的胸怀。道家随心任性、率性而为的思想,成就了金庸笔下的经典角色张三丰、令狐冲、周伯通等。他们旷达超脱,不为外物所拘,独行于天地之间.崇尚精神人格的自由。同时,金庸还善于用佛性和佛理架构故事,如《天龙八部》中段誉、萧峰、萧远山、虚竹、慕容博、鸠摩智等人的命运叙事。儒重义务使命,道重自然天性,佛重救苦救难。金庸的小说,深深地烙印着传统文化的印迹。他将儒家的责任与道家的释放等有机融合在江湖的意境中,体现出对宇宙和人生的独特体悟和认识。金庸对武功的命名,不少取材于道家、佛家、儒家的修身养性智慧,比如太极拳、凌波微步、太玄神功、芙蓉金针、追风剑法、九阴真经、神行百变术、避邪剑法、玉女素心剑、黯然销魂掌、长拳八段锦、庖丁解牛掌、独孤九剑、左右互搏术、倚天屠龙功、四象六合刀、雨打飞花剑、华山伏虎拳、泰山十八盘等,凝聚着“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他还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卜星相、阴阳八卦、音乐舞蹈等元素糅合在武功招式的创造中,于是有了“诗化武功”“音乐武功”“书法武功”“舞蹈武功”等等。比如《笑傲江湖》中,莫大以胡琴弹奏《潇湘夜雨》,“琴中藏剑,剑发琴音”,七只茶杯应声而断;《书剑恩仇录》中,金笛秀才余鱼同的金笛,时而做鞭,时而做笔,时而做暗器;《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演绎箫乐碧海潮生曲,以乐为武对战老顽童周伯通。《侠客行》中,一壁书法,一撇一捺、动静疾徐中都蕴含着剑术玄机。《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得知爱徒俞岱岩惨遭劫难后满腹悲情难自抑,深夜凭空书写王右军的《丧乱贴》,无意中创造出旷世书法武术。金庸以诗性的想象将武侠与音乐、书法、诗词等融会贯通,增强了小说的审美性和文化内涵。

(摘编自鹿义霞《侠义道·文化根·世情劫·家国梦——金庸武侠小说的多重维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庸的武侠小说带有中西合璧的性质,所以他的小说既有浓烈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也能从中找到西方文化的影子。

B.金庸作品中的好名字比比皆是,像穆念慈、任盈盈、苗若兰、木婉清、余沧海、岳不群等等,看上去像是随性为之,其实都能在文献里找到影子。

C.材料二中提到电影艺术的运用是金庸现代文化视角中重要的一环,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源自材料一中所提及的西方电影的影响。

D.材料三认为金庸的作品中融合了儒、释、道、墨诸家的精神内涵,它也可以用来解释材料二中论及的金庸小说中的人性更具有中国特色。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庸武侠是一个重构经典的过程,只要创作,传播和接受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难以实现文学作品的“经典化”。

B.金庸的武侠作品在主题上都能体现出家国情怀,侠肝义胆、胸怀天下的正面人物形象比比皆是。

C.张恨水的章回体小说里既有精彩的故事,也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只是他的作品对人性的诠释与金庸相比有较大的不同。

D.金庸小说的现代文化视角突破传统世俗文化恒定的规范。这其中借鉴了西方文学艺术的特长。

3.下列说法中,对金庸作品中武学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庸设计的武功有很高的文化层次,除了自身丰厚的学养,还在传统文化庞大的宝库里取材。

B.金庸对武功的命名。有一部分学习了西方的变形手法,也有不少取材于儒道释的修身养性智慧。

C.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太极拳,凌波微步、玉女素心剑、鹰爪擒拿功、长拳八段锦、华山伏虎拳、泰山十八盘等武学名称里都有体现。

D.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演绎箫乐《碧海潮生曲》对战老顽童周伯通,是金庸以诗性的想象把武侠与音乐融为一体的表现。

4.材料一引用了武侠作家梁羽生在《金庸梁羽生合论》的言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优秀的武侠作品应该具备哪些特质?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持彩练当空舞

熊召政

老远我就看到那棵大樟树了。那是怎样的一棵樟树啊,它的主干比碾盘还要粗壮。枝盘曲着伸向天空,每一根都分明留下铁打铜铸的英雄气,树上所有的叶子都葱绿、晶亮,它们密密簇簇,横拓出去,遮盖了村落前大半个稻场;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的,不仅有被春雨洗亮的阳光,更有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

这棵大树后面,是一栋江南常见的白墙青瓦的古民居,一种四水归堂的泥砖建筑。从墙上的铜牌可知,这是当年毛泽东担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时的旧居。

我们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战场上的风景往往如诗如画。就像这栋位于瑞金叶坪的伟人住过的古民居,无论是它瓦檐上苍郁的针菲,还是泥墙上被风雨剥蚀的苔痕;无论是它天井里潮润的细沙,还是瓦脊上等待炊烟的雨燕,给予我的都是恬淡的乡村牧歌之感。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从这激战之后的诗句来看,伟人自有伟人的胸襟,伟人自有伟人的浪漫。在诗人眼中,历史总是充满诗意。

走出这所房子,我站在大樟树下。突然,不知什么地方的广播放起了《十送红军》。尽管当地人说,这首歌唱得失去了赣南的韵味,已经不是乡音了,但我仍在这略带忧伤的旋律中,领略到七十年前那些浸在血水与泪水中的记忆。

毛泽东在这棵大樟树下骑上战马,迈向重重关山;八万多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启程,在乡亲们期盼与炙热的眼光中,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烈的长征。

我的家乡是另一片苏区,红军战士头上的八角葵帽,成为我童年记忆中不可亵渎的神圣图腾。神圣可以沉眠,但不会消失。此刻我站在这棵大樟树下,听完《十送红军》后,忍不住四下张望:与漠漠水田上的白鹭一起飞扬的战旗呢?在青石板上驰过的马蹄呢?它们都去了哪里?

我常说,如果我早生半个世纪,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作家。几乎不用置疑,多血质的我,肯定是一名红军战士。我羡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的伟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写下民族的史诗。一支笔比之一杆刺破黑暗的长枪,一本书比之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毕竟分量太轻,太轻。

十送红军,送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骨肉。多少个苏区的母亲啊,在漫漫长夜里,她们纺车上的手柄,一次又一次摇圆了中天明月,但总不能摇圆她们无尽的思念。那永远不能收回的,村口送别的目光啊,又怎能穿透二万五千里的重重阴霾?雪山草地,沼泽荒漠,一寸一寸,不仅沾满了战士的血,也沾满了亲人的泪。

纵览历史,我们可以说,所有通往天堂的路,都充满了艰辛与苦难。一个人扭转乾坤的能力,取决于他化腐朽为神奇、化苦难为诗情的禀赋。历史拒绝呻吟,但历史不拒绝浪漫。毛泽东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吟唱“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何等的想象力啊!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如虹豪气,为我们的民族炼出了一条魅力四射的彩练。

彩练初出,赣水那边红一角;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炮火不能烧毁它,风雨不能摧残它。当这条彩练飞过于都河,飞过金沙江,飞过娄山关,飞过乌蒙山,飞过南国的雾,飞过北国的雪,我们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一条彩练,竟是一条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我们的红军,我们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中华儿女。

物换星移,历史的烽烟早化作大地上的虹霓,我们也只能从竟夜的春风、从山间的鸟啼来谛听烈士们的呼吸。但是七十年前的那棵老树,还是那么苍翠欲滴,这是因为它的根须,始终抓住了泥土;七十年前的那条彩练,还在我们的仰望中飘舞,这是因为民族的精气还在。对于我们来说,长征不仅仅是一段逝去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种奋进的象征,还是一只正在吹响的号角,一首还没有完成的史诗。

(摘自熊召政散文集《历史的驴友》)

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述古民居的屋檐针菲、泥墙苔痕、瓦脊雨燕等,突出其古朴淡雅,旨在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B.文中用“最壮烈”修饰“长征”,既写出了亲人思、战争之烈,又表现出长征路途之长、人员之众。

C.文章写赣南、作者家乡等地的苏区,表明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众多苏区百姓的大力支持。

D.文章没有详写战争生活的残酷激烈,而是着重表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礼赞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描写大樟树的主干、枝ㄚ、叶子突出大樟树的盎然生机,为全文营造了昂扬明朗的氛围。

B.文章虚实结合,借大樟树与《十送红军》,将现实与回忆融为一体,在现实描写与历史回忆间自如转换。

C.散文贵在有“我”,文章提到“我”的向往时,用笔与长枪、书与战争作比,表现出尚武轻文的倾向。

D.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樟树根须始终抓住泥土而苍翠依旧,象征着军民之情长在,长征精神永葆生机。

8.请简析诗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全文中的作用。

9.本文是“长征精神赞”征文获奖作品,请从语言与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其恢弘磅礴的风格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阮,字南卿,江州人。父彦傅,靖康勤王,有功。阮少好学,尚气节。常自称将种,辞辩奋发,四坐莫能屈。尝谒袁州太守张械,械谓曰:“当今道在武夷,子往求之?”阮见朱熹于考亭,熹与语,大说之。登隆兴元年进士第。

时孝宗初即位,欲成高宗①之志,首诏经理建业以图进取,而大臣巽懦幸安,计未决。

阮试礼部,对策曰:

“临安面湖背海,膏腴沃野,足以休养生聚,其地利于休息。建康东南重镇,控制长江,呼吸之间,上下千里,足以唬视吴、楚,其地利于进取。建炎、绍兴间,敌人乘胜长驱直捣,而我师亦甚惫也。上皇遵养时晦,不得与平,乃驻临安,所以为休息计也。已三十年来,阙者全,坏者修,弊者整,废者复,较以囊昔,倍万不。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古者立国,必有所恃,谋国之要,必负其所恃之地。秦有函谷,蜀有剑阁,魏有成皋,赵有井陉,燕有飞狐,而吴有长江,皆其所恃以为国也。今东南王气,钟在建业,辍而弗顾,退守幽深之地,如是而曰谋国,果得为善谋乎?且夫战者以地为本,湖山回环,孰与乎龙盘虎踞之雄?胥潮奔猛,孰与乎长江之险?今议者从习吴、越之僻固,而不知秣陵之通达,是犹富人之财,不布于通都大邑,而匣金以守之,愚恐半夜之或失也。傥六飞②顺动,中原在跬步间,况一建康耶?古人有言‘千里之行,起于足下’,人患不为尔。”

知贡举范成大得而读之,叹曰:“是人杰也!”

调南康都昌主簿,以廉声闻,移永州教授。献书阙下,请罢吴、楚牧马之政,而积马于蜀茶马司,以省往来纲驿之费,凡数千言。绍熙中,知漳州,请复曹玮方田,修种世衡射法,日讲守备,与边民亲访北境事宜。终阮在,金不敢南侵。其后改知抚州。

韩侂胄宿闻阮名,特命入奏,将诱以美官,夜遣密客诣阮,阮不答。私谓所亲曰“吾闻公卿择士,士亦择公卿。刘歆、柳宗元失身匪人,为万世笑。今政自韩氏出,吾肯出其门哉?”

陛对毕,拂衣出关。胃闻之大怒,批旨予祠。阮于是归隐庐山,尽弃人间事,从容觞咏而已。朱熹尝惜其才气术略过人,而留滞不偶云。

嘉定元年卒。

(选自《宋史·王阮传》,有删节)

[注]①高宗:宋高宗赵构,南宋开国皇帝。②六飞:古代皇帝的车驾六马,疾行如飞,常以此代皇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B.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C.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D.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君王。这里指北宋靖康之乱时王彦傅曾带兵救援朝廷。

B.建业,地名,今南京。后文中的“建康”“秣陵”也都是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呼。

C.教授,官职名,是地方教育机构的长官,主要负责科举考试、教育内容的设定等事务。

D.陛对,指古代臣子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臣子间相互质询。陛,古代宫殿的台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阮年幼好学,为人喜爱。他曾经拜见袁州太守张械,后又到号亭拜谒朱嘉,朱熹和他交谈后感到非常高兴。

B.王阮为官清廉,勇于变革。他任主簿以清廉闻名,做永州教授时为节省费用而改变在吴、楚一带养马的政策。

C.王阮尽忠职守,不忘备战。他担任漳州太守时,每天讲授防御,还亲自探访边境,金人因此不敢向南侵犯。

D.王阮崇尚气节,不畏权贵。他坚持操守,不肯投身韩侂胄门下,以免为后人耻笑,最终归隐庐山,不问世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犹富人之财,不布于通都大邑,而匣金以守之,愚恐半夜之或失也。

(2)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14.范成大认为王阮是人中豪杰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①,处者②歌式微③。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③式微:出自《诗经》,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引发诗人的联想。

B.三、四句以乐景写哀情,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所用手法一致。

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有家难归的心情。

D.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者”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16.这首诗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四、情景默写

17.(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对自己事业追求执着的人,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万古长存。

 

五、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SARS、甲流、埃博拉等都属于瘟疫    。每次瘟疫流行都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和巨大损失。如何    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方法是世界性难题,一直备受医学界关注。

古代医家提倡“养内避外”的瘟病预防原则,制定了种类多样的预防瘟疫传播及流行的方法,既有中药调理之法,又有饮食起居调节之法;既有外用之法,又有内服和内守之法;并发明了汤、酒、丸、散、丹、饼、粉等多种    。(    ),如口服方法对于现代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涂抹方法对于精油制品的研发、焚烧和悬佩方法对于香薰制品的研发、沐浴方法对于洗浴制品的研发,都有重要的    作用。同时古文献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迷信的预防之法,比如桃符、咒语之类,这些方法需要鉴别和摒弃。人们在通过古文献挖掘整理,为现代研究者提供具有原创性、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古代瘟疫预防,这对现代临床实践发挥积极意义。

(摘编自《古代瘟疫预防方法探析》)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范围    甄选    剂型    启示

B.范畴    甄选    剂型    启迪

C.范畴    挑选    形状    启示

D.范围    挑选    形状    启迪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方法,对现代医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B.这些方法是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对现代医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C.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方法,被现代医学进行借鉴。

D.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是古代医学家的方法,可让现代医学进行借鉴。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在古文献挖掘整理中,使人们为现代研究者提供具有原创性、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古代瘟疫预防方法,这对现代临床实践发挥积极作用。

B.通过古文献挖掘整理,使人们为现代研究者提供具有原创性、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古代瘟疫预防方法,这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C.人们通过古文献挖掘整理,为现代研究者提供具有原创性、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古代瘟疫预防方法,这对现代临床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D.人们通过在古文献挖掘整理下,为现代研究者提供具有原创性、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古代瘟疫预防方法,这对现代临床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国藩说:“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然而我们很容易犯“自是”的毛病。许多有才华之人,常常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的原因,所以会有怀才不遇的感叹。他们认为我比别人有本事,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大展才华,做出一番   的大事,好让世人对他们       。但是他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本事,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历史上,许多有大本事的人,常常因为存在恃才傲物、不善交际、不肯退让等缺点,人生结局反而令人唏嘘不已!所以有时并不是别人故意针对他们找茬,不给他们机会,而是问题出在他们自己身上。李白被逐出朝廷,他自己实在应负主要的责任,谁叫他那么狂傲不羁,       呢?

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即使有本事,甚至有大本事,也不要瞧不起小事,不愿做小事。有一点本事,不一定能做大事;而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做大事的,都要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经验,打牢基础,锻炼才干。否则,高不成,低不就,还       ,别人更不会给你机会。

我们一定还要知道,我们即使有本事,甚至有大本事,(     )。姜子牙80年不遇,尚能悠然垂钓。我们何以整天牢骚满腹,郁郁不乐?其实,甘于平淡,安天乐命,把自己本分的事做好,何尝不是一种快乐!谁说有大本事的人就一定只能做大事呢?不要再自是了。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经天纬地   侧目而视   目空一切   怨天尤人

B.开天辟地   侧目而视   目中无人   怨声载道

C.开天辟地   刮目相看   目中无人   一声载道

D.经天纬地   刮目相看   目空一切   怨天尤人

2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应有颗淡泊的心B.也不要甘于平淡

C.还是不要自以为是D.还是应等待机会

2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许多有才华之人,常常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所以会有怀才不遇的感叹。

B.许多有才华之人,所以会有怀才不遇的感叹,常常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

C.许多有才华之人,所以会有怀才不遇的感叹,常常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的原因。

D.许多有才华之人,常常是他们自以为是的原因,所以会有怀才不遇的感叹。

 

2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兄弟间依据长幼排序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B.鼎最早是陶制的,商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大锅相仿。

C.明清时乡试在春季举行,故名春闱;京城会试,均在秋季举行,故名秋闱。闱指考试的地方。

D.“扫榻”是拂除榻上的尘垢,表示对宾客的欢迎;“拂席”是擦拭坐席上的灰尘,请客人就坐,表示敬意。

 

六、材料作文

25.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

古典文化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致知在格物。

(4)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参考答案

 

1.D

2.B

3.C

4.(1)增强文章的深度和力度。突出“金庸受到过西方文化的影响”的思想特质。

(2)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客观,真实可信。

(3)为下文金庸小说“中西合璧”提供证据支撑,也可由此生发出对部分读者审美趣味的满足。

5.(1)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能超越传统的武侠作品,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接近真实的历史背景,鲜活个性的人物形象,经长期的沉淀和洗礼依旧可以打动读者:(2)立足传统文化。融合诸家学派的精神内涵,增强小说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3)兼容并包-除了传统文化内部思想的交融还能借鉴西方的写作技法。也能从电影或是大师的作品中汲取养分。

 

6.A项,“旨在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错。结合下文“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可见写民居环境旨在表现伟人的胸襟和浪漫情怀。

7.C项,“尚武轻文的倾向”错。原文说“一支笔比之一杆刺破黑暗的长枪,一本书比之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毕竟分量太轻,太轻”,作者是遗憾自己没能亲身经历那战斗的岁月,没有亲手拿枪去保卫国家。不是“尚武轻文”。

8.①以之为题,增强文学性和感染力。②在文中反复出现,结构全篇。③以之喻指历史与现实的长征,生动形象。④表现先辈革命豪情与浪漫情怀,突出主题。

9.语言表达:①“如虹豪气”“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等词语宏大壮阔,充满豪情;②排比句、设问句等句式使文章气势如虹,酣畅淋漓。

叙述内容:③历史与现实交织,时代与未来结合,描述宏观概括;④赞颂革命先驱和伟大事业,笔调炽热奋进,抒情奔放热烈。

 

10.C

11.D

12.B

13.(1)这就像富人的钱财,不在四通八达的大城市流通,却用匣子装起来守着,愚蠢地恐怕它半夜可能会丢失一样。(2)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认为自己不行的,是伤害自己。

14.①王阮见解深刻,对策充分阐述了治理建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王阮文采斐然,对策谈古论今,文笔雄健,气势非凡;③王阮志向高远,与朝中怯懦偷安的大臣不同。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当今皇上见识独到,看得长远,提出主张并运用到国家大事上,不是坚持认为临安不能居住。作战和防守的形势已经分明,这是进攻、退守的道理不同。

句中,“事业”是一个词,意思是“国家大事”,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既分”是“战守之形”的谓语,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D项,“臣子间相互质询”表述错误,“陛对”只指古代臣子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询,并非臣子间相互质询。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项,“为节省费用而改变在吴、楚一带养马的政策”分析错误,原文“献书阙下,请罢吴、楚牧马之政,而积马于蜀茶马司,以省往来纲驿之费”,意思是“上书朝廷,请求停止在吴、楚一带养马的政策,而在蜀地的茶马司集聚马匹,以节省来往驿站转运货物的费用”,可知他只是上奏朝廷,建议改变政策,并非改变在吴、楚一带养马的政策。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重点语句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1)是,这;布,流通;匣,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或,可能。(2)是:这;贼:残害;“……者……者也”,判断句。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题中,原文“建康东南重镇,控制长江,呼吸之间,上下千里,足以唬视吴、楚,其地利于进取”“今东南王气,钟在建业,辍而弗顾,退守幽深之地,如是而曰谋国,果得为善谋乎?且夫战者以地为本,湖山回环,孰与乎龙盘虎踞之雄?胥潮奔猛,孰与乎长江之险”,意思是“建康是东南一带的军事要地,控制长江,一呼一吸的工夫,上通下达千里之外,足以雄视吴、楚一带,这地方有利于有一番作为”“现在东南一带的帝王之气,聚集在建业,放弃而不顾及,退守到幽僻深远的地方,像这样却说是谋划国家,果真能是好的谋略吗?况且,作战时把地势作为根本,大湖与高山环绕,哪里比得上建康的雄伟?怒潮汹涌,哪里比得上长江的险要”,可概括出“王阮见解深刻,对策充分阐述了治理建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原文“古者立国,必有所恃,谋国之要,必负其所恃之地。秦有函谷,蜀有剑阁,魏有成皋,赵有井陉,燕有飞狐,而吴有长江,皆其所恃以为国也”“傥六飞顺动,中原在跬步间,况一建康耶”,意思是“古时候(国君)建立国家,一定有所依仗,谋划国家的要义,一定依靠他所依仗的地方。秦国有函谷关,蜀国有剑阁,魏国有成皋,赵国有井陉口,燕国有飞狐陉,而吴国有长江,这都是他们建立国家所依仗的”“如果皇帝顺势而动,中原就在抬脚之间,何况一个建康城呢”,可概括出“王阮文采斐然,对策谈古论今,文笔雄健,气势非凡”。

原文“而大臣巽懦幸安,计未决”,意思是“但是朝中大臣懦弱,庆幸一时的安定,大计没能确定”,且王阮在礼部应试,回答治国策略议进取之事,可概括出“王阮志向高远,与朝中怯懦偷安的大臣不同”。

参考译文:

王阮,字南卿,江州人。父亲王彦傅,靖康年间起兵救援朝廷,有战功。王阮爱好学习,崇尚气节。经常称自己是将门的后代,能言善辩,情绪高昂,四周座位上的人没有人能使(他)屈服。他曾经拜见袁州太守张械,张械对他说:“现在的大道在武夷山,你为什么不前往寻求它呢?”王阮到考亭拜谒朱熹,朱熹和他交谈,非常高兴。考中隆兴元年进士。

当时宋孝宗刚登上帝位,想要完成宋高宗的遗志,第一份诏书就是关于治理国家、建功立业以图有所作为的,但是朝中大臣懦弱,庆幸一时的安定,大计没能确定。

王阮在礼部应试,回答治国策略时说:

“临安前有湖后有海,土地肥沃,足以安定人们生活,聚集物力,这地方有利于休养生息。建康是东南一带的军事要地,控制长江,一呼一吸的工夫,上通下达千里之外,足以雄视吴、楚一带,这地方有利于有一番作为。建炎、绍兴年间,敌人乘着胜利,长驱直入地进攻,我国的军队又非常疲乏。先皇遵循天时韬晦休养,不与金国媾和,于是驻守临安,这是用来修生养息的计策。三十年过去了,残缺的已经补全,毁坏的已经整治,弊政已经整顿,荒废的已经恢复,和从前相比较,不止万倍。当今皇上见识独到,看得长远,提出主张并运用到国家大事上,不是坚持认为临安不能居住。作战和防守的形势已经分明,这是进攻、退守的道理不同。

古时候(国君)建立国家,一定有所依仗,谋划国家的要义,一定依靠他所依仗的地方。秦国有函谷关,蜀国有剑阁,魏国有成皋,赵国有井陉口,燕国有飞狐陉,而吴国有长江,这都是他们建立国家所依仗的。现在东南一带的帝王之气,聚集在建业,放弃而不顾及,退守到幽僻深远的地方,像这样却说是谋划国家,果真能是好的谋略吗?况且,作战时把地势作为根本,大湖与高山环绕,哪里比得上建康的雄伟?怒潮汹涌,哪里比得上长江的险要?如今议论的人熟悉吴、越的幽僻、坚固,却不知道秣陵的通行无阻,这就像富人的钱财,不在四通八达的大城市流通,却用匣子装起来守着,愚蠢地恐怕它半夜可能会丢失一样。如果皇帝顺势而动,中原就在抬脚之间,何况一个建康城呢?古代有人说‘千里的远行,从脚下开始’,人们的毛病就是不去做罢了。”

主持进士考试的范成大得到了(这篇对策),读后感叹道:“这是人中豪杰啊!”

调任南康军都昌县主簿,凭借清廉的名声出名,又调任永州教授。上书朝廷,请求停止在吴、楚一带养马的政策,而在蜀地的茶马司集聚马匹,以节省来往驿站转运货物的费用,(奏章)总共几千字。绍熙年间,担任濠州太守,请求恢复曹玮的屯田守边的制度,实行种世衡教习射箭的方法,每天讲授防御,和边地百姓一起,亲自探访北方边境的情况。到王阮在濠州太守任上结束,金国人不敢向南侵犯。以后改任抚州太守。

韩侂胄早已听说王阮的名声,特地命他入朝奏事,准备用好的官位诱惑他,深夜派遣密使拜访王阮,王阮没有答应。王阮暗地里对亲近的人说“我听说,公卿会挑选士人,士人也可以挑选公卿。刘歆、柳宗元失去操守而成为行为不端的人,被万代所耻笑。如今政令从韩侂胄那里出来,我愿意投到他的门下吗?”

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询问结束,就愤激地出了城关。韩侂胄听说后,非常愤怒,于是代皇帝批阅圣旨,让王阮领官俸退休。王阮于是到庐山归隐,完全放弃人间世事,悠闲舒适地饮酒赋诗。朱熹曾经惋惜他才华谋略超过一般人,却羁留乡野,不遇明主。

嘉定元年去世。

 

15.B项,“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所用手法一致”分析错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所用手法不是“乐景写哀情”,是以哀景写哀情。

16.抒发游子行役不得归的思乡怀亲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身处乱离中的人们的深切同情;表现了诗人有志不得,渴望施展才华(或诗人渴望自由,一展抱负)之情。

17.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

注意以下字形:喻、义、以至、庶、壹。

 

18.B

19.B

20.C

 

21.D

22.A

23.B

【分析】

21.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考查的可能是词语,包括关联词,也可能是成语熟语或者四字短语,在解答时,需要注意主语语境、语体风格、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等。

第一空:“经天纬地”多用来形容人有经营天下、治理国家的才能;“开天辟地”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文段中用来描述人做出一番大事,用“经天纬地”更合适。

第二空: “侧目而视”意思是: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也用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通常用于含贬义的语境中。“刮目相看”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通常用于含褒义的语境中。文中语境“做出一番大事业”,让人从好的方面去看待,此处宜用“刮目相看”。

 

第三空:“目空一切”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目中无人”指眼里没有别人,比喻自高自大,瞧不起他人。前者比后者程度更深,根据语境,此处用来形容李白的狂傲不羁,一切都不放在眼里,用“目空一切”更合适。

第四空:“怨声载道”指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本质上来讲,两者并不相同,文段中此处用来形容人遇到事情后的状态,再依据后文“何以整天牢骚满腹,郁郁不乐”,所以该出应该用“怨天尤人”。

故选D

2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属于补写句子,具体而言也可以归为衔接题。作答本类题型应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根据括号前“我们即使有本事,甚至有大本事”可以得到关联词后面应该是一种转折的语句,可以用“也”开头,同时最后一段的段意是讲做人应淡泊,能够甘于平淡,安天乐命,以及文段后面举例并论证“甘于平淡,安天乐命,把自己本分的事做好,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不要再自是了”,所以此处可写“也应有颗淡泊的心”。

故选A

23.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根据语境,后文中的“他们认为”是解释前面的“他们自以为是”的,两者衔接紧密,应该连在一起,由此可排除选项AD;选项C,“因为......的原因”结构混乱,属于句式杂糅,可排除。

故选B

【点睛】

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4.C

【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C项,“春闱”与“秋闱”颠倒了,明清时乡试在秋季举行,故名秋闱;京城会试,均在春季举行,故名春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