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高二语文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优秀学生范文
2018年高考试题浙江卷及答案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题
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五湖联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九校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1浙江高二语文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2021·浙江宁波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子·解老》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文心雕龙·情采》
1.同样谈及外在文饰与内在本质的关系,孔子和韩非子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孔子:_____ 韩非子:_____
2.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文质观”。
(2021·浙江丽水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朱熹:“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3.材料一的“政”的意思是_______,“齐”的意思是______。
4.简述政、刑、德、礼之间的关系。
(2021·浙江绍兴市·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材料二: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5.材料一中的“长幼之节”指________,“大伦”指________。(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6.子路说“不仕无义”,孔子说“无道则隐”,请根据材料分析他们这么说的原因。
(2021·浙江衢州市·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都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7.“克己复礼”中“礼”的意思是______,孔子依从的是______(朝代)的礼仪。
8.结合以上材料,简析如何践行孔子倡导的“仁”?
(2021·浙江慈溪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小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
9.材料中的“有事”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反对伐颛臾,理由有三:“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说明不可伐:“且在邦域之中矣”,说明 ;“是社稷之臣也”,说明 。
(2021·浙江浙南名校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荀子•性恶》)
11.材料一中“政”的意思是:______。“格”的意思是:________。
12.比较两则材料中孔子与荀子政治主张的异同。
(2021·浙江湖州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克己复礼》
材料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材料三
天下有大戒二:……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人世间》
13.子夏、孟懿子问孝,孔子的回答侧重点有何不同?
14.庄子认为如何是“孝”?
(2021·乐清市知临中学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
(《论语·颜渊》)
材料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战?”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15.两则材料给出了“仁”的不同内涵,材料一是 ;材料二是 。
16.通过上述两则材料可得出孔子怎样的教育理念?请加以评价。
参考答案
1. 孔子:文质并重。 质胜文,至美之质无须文饰,不美之质才需文饰。
2.示例一:为人处世,应先修炼本质的纯美,再辅以文饰,做一个既朴实又文雅的君子。质是纯朴的内在,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若没有内在的本质,文饰就无所依存。花纹让虎豹的皮毛显出不同,丹漆让犀牛皮更美艳,文饰能够修饰事物的不完美,能让人不再粗野。和氏璧和隋侯珠虽然不需要五彩和金银的修饰,但珠玉的色泽何尝不借助光照、形状又何尝不属于一种修饰。
示例二:万事万物应先求质,若先求文那就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甚至大搞形式主义,极为有害。质,是万事万物最本质的根本,最美的质无须美好的外饰;只有不美的质才需用美好的外饰来遮掩。涟漪、花萼、虎豹之皮的花纹原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和氏璧、隋侯珠一样不需要文饰,犀牛皮有色泽的缺憾才需要朱漆修饰。并重文质看似两全,实则未分清本末主次,未看到两者间有重点,这是不对的。
【分析】
参考译文:
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就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和谐搭配、相得益彰,这才是个君子。”
《论语•雍也》
卞和献给楚王的玉璧,不用五彩修饰;隋侯的宝珠,不用金银装饰。它们的本质极美,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事物要等修饰以后才流行的,它们的本质肯定不美。
《韩非子•解老》
虚柔的水可以产生波纹,坚实的树木便能开放花朵;可见文采必须依附于特定的实物。虎豹皮毛如果没有花纹,就看不出它们和犬羊的皮有什么区别;犀牛的皮虽有用,但还须涂上丹漆才美观:可见物体的实质也要依靠美好的外形。
《文心雕龙•情采》
不嫌麻烦可以打开其他试卷自己组答案
嫌麻烦的话可以添加作者微信付费索取
避免我真的被封号,各位可以先扫码添加我微信
或者直接加微信号:27643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