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浙江高一下学期文言文阅读汇编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优秀学生范文
2018年高考试题浙江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2020浙江高一下学期文言文阅读汇编

1

 

 

 

一、文言文阅读

(2019·浙江嘉兴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选自《五人墓碑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中丞之名而之             詈:斥骂

B.素不闻诗书之训               训:训练

C.五人之死                   视:比较

D.人皆得以使之               隶:像对待奴仆一样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卒以吾郡发愤一击

A.苟以天下

B.二策

C.因人力而敝之

D.哀斯墓徒有其石也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谈笑以死”“颜色不少变”等寥寥数语形象地描绘出五烈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阉党“不敢复有株治”、大阉“投缳道路”等叙述从侧面彰显出五烈士斗争及牺牲的重要意义。

C.“斯固百世之遇也”是对五烈士受人敬仰的感慨和高度评价,这表明他们比周顺昌还要荣耀。

D.选文叙议结合,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层层深入,阐述了五人之死的积极意义,点明了文章中心。

 

2019·浙江宁波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与刁景纯学士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启:近自罢乾德,遂居南阳,始见谢舍人,知丈丈内翰凶讣,闻问惊,不能已已。丈丈位望并隆,然平生亦尝坎坷,数年以来,方履亨途,其去大用尺寸间尔。岂富与贵不可力为,而天之赋予多少有限邪?凡天之赋予人者,又量何事而为之节也?前既不可诘,但痛惜感悼而已。

某自束发为学,初未有一人知者。及首登门,便被怜奖,开端诱道,勤勤不已,至粗若有成而后止。虽其后游于诸公,而获齿多士,虽有知者,皆莫先也。然亦自念不欲效世俗子,一遭人之顾己,不以至公相期,反趋走门下,胁肩谄笑,甚者献谗谀而备使令,以卑昵自亲。名曰报德,非惟自私,直亦待所知不厚。是故惧此,惟欲少励名节,庶不泯然无闻,用以不负所知尔。某之愚诚,所守如此,然虽胥公,亦未必谅某此心

自前岁得罪夷陵,奔走万里,身日益穷,迹日益疏,不及再闻语言之音,而遂为幽明之隔。嗟夫!世俗之态既不欲为愚诚所守又未克果惟有望门长号临柩一奠亦又不及此之为恨何足道也!徒能惜不永年与未大用,遂与道路之人同叹尔。

知归葬广陵,遂谋京居,议者多云不便,而闻理命若斯,必有以也。若春水下汴,某岁尽春初,当过京师,尚可一拜见,以尽区区。身贱力微,于此之时当有可,而无毫发之助,惭愧惭愧。不宣。某再拜。

(选自《欧阳修集》,有删节)

(注)①丈丈内翰凶讣:欧阳修丈人胥偃去世的消息。②获齿多士:在众多士子中容身立足。③理命:人临终而神志清明时的遗命。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问惊                怛:痛苦,忧伤

B方履亨涂                亨涂:坦途,顺利的境遇

C春水下汴            须:必须,一定

D于此之时当有可            致:表示,表达。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粗若有成而后止            敛赀财以送

B皆莫先也                夫晋,何厌

C直亦待所知不厚            虽董之严刑

D亦未必谅某此心            闻有国有家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谢舍人那里,欧阳修听到了丈人去世的噩耗,他一方面悲难自抑,另一方面也为丈人历尽坎坷、即将获得大任而突然辞世,深感惋惜。

B欧阳修深情地回忆起丈人对自己的褒奖和栽培之恩,满怀感激之情;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欧阳修甚至愿意像世俗士子那样来回报丈人之恩。

C欧阳修认为,回报知遇之恩最好的方式是不断磨练个人的操守,成为一个出类拔萃、功成名就的人,可惜丈人也不一定能体谅自己的用心。

D在这封简短的书信里,欧阳修充分展示了自己最动人的两面:一个重情重义的女婿和晚辈,一个恪守道义、为人正直的学子和臣子。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世 俗 之 态 既 不 欲 为 愚 诚 所 守 又 未 克 果 惟 有 望 门 长 号 临 柩 一 奠 亦 又 不 及 此 之 为 恨 何 可 道 也

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岂富与贵不可力为,而天之赋予多少有限邪?

(2)是故惧此,惟欲少励名节,庶不泯然无闻,用以不负所知尔。

(3)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2019·浙江湖州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大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近由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自《季氏将伐颛臾》)

(二)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岂徒孔子知之,冉有亦知,即季孙亦未尝不知之。探其意中所怀挟者而告之曰,吾恐在此不在彼,亦因其所惧者而惧之也。季孙之忧,自在萧墙,而其欲则在颛臾,知忧不在此而曰忧,是以为君子之所

(选自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七)

(三)

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季氏为之金距。季氏之鸡不胜。季平子怒,因归郈氏之宫而益其宅。郈昭伯怒,伤之于昭公,曰:“褅于襄公之庙也,舞者二人而已,其余尽舞于季氏。季氏舞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公怒不,乃使郈昭伯将师徒以攻季氏,遂入其宫。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则吾族也死亡无日矣。”遂起以往,陷西北隅以入之,三家为一,郈昭伯不胜而死。昭公惧,遂出奔齐,卒于乾候。鲁昭听伤而不辩其义,惧以鲁国不胜季氏,而不知仲、叔氏之恐而与季氏同患也,是不达乎人心也。不达乎人心,位虽尊,何益于安也?以鲁国恐不胜一季氏,况于三季?同恶固相助。权物若此其过也。非独仲、叔氏也,鲁国皆恐。

(选自《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徽》》

(注)①金距:金属尖爪②褅:,古代祭名。③二人:古代舞制,天子八佾(舞时八人一行,谓之一佾),诸候六佾,大夫四佾。鲁本诸候,礼当用六佾,今只能用二佾,其余四佾为季氏占有。

9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将焉用彼矣      相:大夫的家臣,属官

B是以为君子之所    疾:痛恨,憎恶

C遂起以往          甲:士兵

D公怒不            审:仔细考察

10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季氏将有事颛臾          则移其民河东

B邦分崩离析,不能守也    固近于费

C今由求也,相夫子        客亦知夫水月乎

D冉有亦知之                季氏舞道,无上久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段(一)既对历史事实进行了深入分析,也对现实形势作出了精辟阐述,破中有立,驳斥有理有据,立论坚实可靠。

B语段(二)“亦因其所惧者而惧之也”中的第一个“惧”的是祸起萧墙;第二个“惧”的是阴谋暴露。

C语段(三)季氏和郈氏因玩斗鸡引起冲突,鲁昭公听信了郈昭伯对季氏的中伤后派人率领军队前去攻打季氏,结果被季、仲、叔三家联合打得大败。

D孔子认为“均”就能实现“无贫”,这里的“均”的含义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是相同的。

 

2019·浙江宁波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文段二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节选自苏轼的《留侯论》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且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谢罪

B郑伯肉祖牵羊以逆     迎接

C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最后

D其身之可爱        爱惜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填然鼓,兵刃既接

B不如善遇之              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C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貌恭不心服

D然亦安知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吾还也

14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战争一触即发之际,项伯夜访张良,劝他离开,是因为他和张良一向友好,以此次告密来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使迫在眉睫的战争忽然出现了转机。

B刘邦采纳了谋士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了项伯,约为“婚姻”,并针对项羽慕虚名的思想弱点,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诈称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的缘故,成功赢得了项羽的许诺。

C苏轼认为圯上老人并非世人认为的鬼怪,而是秦代有远见卓识的隐居君子,他的出现,真正的用意也不在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试一试张良的隐忍度。

D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苏轼广征史实,引用了勾践和郑伯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阐明了隐忍的重要性,为下文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之业张本。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匹 夫 见 辱 拔 剑 而 起 挺 身 而 斗 此 不 足 为 勇 也 天 下 有 大 勇 者 卒 然 临 之 而 不 惊 无 故 加 之 而 不 怒

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3)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2019·浙江温州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万柳堂记

(清)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威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在廷时无可亦无可称    訾:非议

B其堂曰“万柳之堂”    榜:题名

C之飞梁架于水上者    向:过去

D又何必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朘:捐赠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则往往为别馆自娱    ②然而隐忍

B①而无爱惜    ②为秦人积威之

C①有终身不得至者    ②去今之墓而葬

D①斩焉无一株    ②臣闻求木长者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公任职时虽没做什么大事,但他修建的“万柳堂”却为后人留下一处观赏美景,作者认为这是他的一大功绩。

B作者曾经三游万柳堂,三次所见均不相同。从原来的稍有亭榭到最后的颓败不堪,万柳堂已名不副实。

C作者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士大夫,应该更多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过于在乎财富之类的身外之物。

D本文由开篇的议论引出后文的游览万柳堂的经历,最后再以议论收尾,叙议结合,结构完整。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短 墙 之 外 骑 行 者 可 望 而 见 其 中 径 曲 而 深 因 其 洼 以 为 池 而 累 其 土 以 成 山 池旁 皆 蒹 葭 云 水 萧 疏 可 爱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2)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

 

(2020·湖州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张溥,字天如,太仓人。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已而采官临川。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以葬亲乞假归。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四方啖名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张溥列传》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又有剪发杜门    杜门:塞住门,不与外界交往。

B.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首领:头颅,借指性命。

C.沃汤数次    沃汤:喝水。

D.以葬亲乞假    乞假:请假。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能容远近    乃设九宾礼

B.佯狂不知所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C.四方啖名争走其门    族秦,秦也,非天下也

D.故名高一时    资政殿学士行

2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对比表明五人忠义昭彰,荣于身后,充分肯定了五人死难的伟大意义。

B.甲文议中夹叙的写法,使议论不流于空泛,记叙借此得到补充,叙议浑然一体。

C.张溥勤奋好学,文思敏捷,又积极组建文社,交游广阔,因此在当时名声很大。

D.张溥考取功名后虽然没有出仕,却在乡野之中遥控朝廷,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

25.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溥 幼 嗜 学 所 读 书 必 手 钞 钞 已 朗 诵 一 过 即 焚 之 又 钞 如是 者 六 七 始 已

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2)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2019·杭州二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邻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越国以(________)(2)焉用亡郑以(________)

2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人之力而敝之     不如而厚遇之

B.朝济夕设版焉     吾尝跂望矣

C.越国鄙远         具沛公言报项王

D.厚,君之薄也   然五人当刑也,意气扬扬

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此时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从秦国立场出发考虑问题,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晋文公在得知秦国退兵后,并没有感情冲动,毅然决定撤军。这种知恩图报、顾全大局的做法,正是其日后成就霸业的根本原因。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从而迫使晋国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3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2019·杭州二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注)曲蘖(niè):酒。

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屡试辄(________)(2)然竟不偶(________)

32.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诸生傲之

3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2019·浙江丽水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谏院题名记

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佑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注)①钱君:指钱姓谏官。②版:木板。

34.简要说明作者将谏官名字“刻著于石”的目的。

35.司马光认为做一个好谏官应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019·浙江丽水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36.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固其根本                     根本:树根。

B.人君神器之重                 当:充当。

C.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

D.终者盖寡                    克:能够。

37.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流远者,必浚其泉源         夫晋,何厌

B.根不固求木之长               则噪相逐

C.而况明哲乎                   予之及死者,不知其几矣

D.则思无怒而滥刑               不赂者赂者丧

38.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B.阙秦以晋,惟君图之

C.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3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开篇以常见之物设喻,阐明治国之道,对唐太宗奢靡生活进行了委婉讽谏。

B.魏徵认为要保守天下,须“竭诚以待下”,忌“纵情以傲物”,为写“十思”铺垫。

C.魏徵从生活到政治、从个人欲望到品德修养劝谏太宗“十思”,其核心为正己安人。

D.本文多用骈偶句,铿锵成韵,一气呵成,气势雄健而有力,辞工文畅,振聋发聩。

4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2019·浙江衢州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亷颇争列。已而相妇出,望见亷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

(荆轲)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蕊王拜送于庭使使必用大王唯大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威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吏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jū)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也。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4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上卿 拜:授予官职

B.愿举国为内臣,诸侯之列 比:齐等,同样

C.蔺相如止之曰 固:坚决地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 怪:责怪

4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王 今君亡赵走燕

B.倚柱笑 箕踞

C.而蔺相如徒口舌为劳 日削月割,趋于亡

D.卒惶急不知所为 为击破沛公军

43.下列对两段选文的内容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廉颇和蔺相如的矛盾的起因是廉颇“争名位”,矛盾的发展是蔺相如舍人“请辞去”,矛盾的激化是廉颇宣言“必辱之”,矛盾的解决是蔺相如的退让和“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表白。

B.由于刺杀秦王是在仓促之间出现的,秦廷上下反应迟钝: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剑的地步,大臣们也都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

C.《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文充分展示了蔺相如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现使老将廉颇深为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终将相交欢。

D.《刺客列传》选文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4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恐 惧 不 敢 自 陈 谨 斩 樊 於 期 头 及 献 燕 之 督 亢 之 地 图 函 封 燕 王 拜 送 于 庭 使 使 以 闻 大 王 唯 大 王 命 之

4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获取



参考答案

 

1.B

2.D

3.C

【分析】

1.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训:训练”错误,应为“教导”“教诲”的意思。故选,B。

2.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D项和例句,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B项,指示代词,这;C项,助词,的。故选D

3.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题中C项,“比周顺昌还要荣耀”错误,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依据。故选C。

【点睛】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高考精品讲义集

高考议论文形式扣题之开头结尾猪肚点睛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高考《论语》理解阅读练习题汇编4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名著阅读《论语》汇编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古诗阅读汇编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0浙江高一下学期古诗阅读汇编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汇编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病句汇编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默写汇编

2020—2016浙江高考语文真题作文题目汇编


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2020-2021学年稽阳联谊学校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兰合作组织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