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5月古诗鉴赏汇编
江苏省六校联合2021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盐城市七校2020-2021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2021 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 文
江苏省盐城市 2021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下)高二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江苏5月古诗鉴赏汇编
江苏省六校联合2021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
晏几道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①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②时。
[注]:①漫:空,徒;一说莫,勿。②玉枕:玉制或玉饰的枕头,这里用为瓷枕的美称。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以时景起笔,写月即写情,“又”字既状时间之长,亦隐隐透出苦涩。
B. “南飞”二字独成一句,语音短促戛然而止,浓郁的秋思,令人难以为怀。
C. 下片强化了热切的盼望与冷清的结局间的矛盾,最终回到残酷的现实中。
D. 全词大量隐括前事、化用诗意,并且散融于全篇,婉折深绵,抑扬顿挫。
16. 前人评此词“回环曲折,悱恻渐深”,请结合全词对此简要分析。
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送王颖悟归左绵
灵一①
客意天南兴已阑,不堪言别向仙官。
梦摇玉珮随旄节②,心到金华忆杏坛。
荒郊极望归云尽,瘦马空嘶落日残。
想得故山青霭里,泉声入夜独潺潺。
【注】①灵一,姓吴氏,广陵人,居馀杭宜丰寺。禅诵之余,辄赋诗歌。②旄节∶仙官所执紫毛或青毛之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点明题旨。朋友即将离开江南,诗人不忍与之分别。"不堪"极言离情之浓厚。
B.颔联回忆两人心意相随、同游金华的美好时光,流露了对深厚友谊不能延续的惋惜。 C.尾联以景结情,山间云气萦绕,泉声潺潺,融百般情感于自然清凉之境,境界脱俗。D.全诗叙事与描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离别伤感的俗世情怀中透着清幽禅意。16.诗歌的颈联写景,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江苏省苏州八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卜算子
(南宋)沈端节
烘手熨笙簧,呵冻匀酥面。闲向梅花树下行,拜月遥相见。
何处托春心,乐府流深怨。却捻寒窗榜绮疏,恨极东风远。
【注】沈端节,南宋词人,吴兴人,寓居溧阳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起句"愁极"二字劈空而来,直抒当时词人的情绪,为全词奠定情感基调。
B."毕竟"二字点出"强登临"的心态∶既然愁绪不可避,那么登临或可消愁。
C."黯淡"既是实写日暮时分的光线,也是词人心境在所见千里江山上的投射。
D.下阕开头以物象点出重阳节令,两个"谁"抒写词人因愁而不愿去做习俗之事。
16.全词最后两句是怎样来表现"愁"的?请简要分析。(6 分)
江苏省如皋市2021年新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田九判官
杜甫
崆峒使节①上青霄,河陇降王款②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③。
陈留阮瑀④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向渔樵。
【注】①崆峒使节,指哥舒翰,时任河西节度使。讨安禄山时,任命田九为御史中丞、行军司马。②款,叩。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叩塞门来服从,明皇诏翰应接。③嫖姚,原指霍去病,此借指哥舒翰。④阮瑀,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建安七子之一。曹操曾烧山请他效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起势高远,“青霄”二字语义双关,既指崆峒山之高峻,也指哥舒翰之战功非凡。
B.颔联表面以宛马食苜蓿而肥喻霍去病,暗指哥舒翰可与霍去病不相上下,为后文张本。
C.颈联与题目照应,“陈留阮瑀”这一典故,说明判官田九是一个能识才、能荐才的人。
D.尾联承接颈联,在指出判官田九举荐之功之外,也非常明显地希望田九能及时退隐。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江苏省镇江市2021届高三模拟信息卷(一)语文试题
五、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 分)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诗题交代了作诗的起因,结合全诗内容可看出,诗人此时只能以船为屋、寄身水上。
B.首联中"动经春"表明时光飞逝,春燕已经"两度"衔泥则表明诗人羁留时间之长。
C.额联采用今昔对比,说燕子如今在远处看着自己,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评。
D.尾联中燕子在桅杆上呢喃数语后"穿花贴水"而去,诗人触景生情感到寂塞和悲伤。
16,杜甫的诗歌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哪两句?请结合本诗对此加以分析。(6 分)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卷
六、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张五①归山
王维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注】①张五,即张湮,排行第五,故称张五,曾同王维一起同朝为官,二人交情很深。此时张谭因受到权臣杨国忠的排斥而归山隐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运用两个“送”字,点明题旨,交代了写作缘由:送别友人离去。
B.颔联回顾往日二人携手共进的美好生活,没料到友人先离开,回归山林。
C.颈联暗用谢安“隐居东山”之典,希望友人把自己的归隐之地洒扫干净。
D.尾联卒章显志,对官府的关照表示感谢,希望朋友不做违背意愿之事。
16.请简要概括作者“惆怅”的原因。(6分)
江苏省徐州市大许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七、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
范仲淹①
西湖载客恣游从②,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③。
【注】①北宋皇佑二年,吴中发生饥荒。此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他发动各地整修寺院,翻修官仓,借工程雇佣大批饥民。因措施得力,两浙灾区唯有杭州安定无事,百姓平安度过灾荒。②从:同“纵”,放任。③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循吏,曾任蜀郡守,政绩卓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从乘船纵情游赏西湖写起,确定了全诗的立足点,下文中的所见、所感均由此生发。
B.次句写湖周边的景象,从湖上放眼望去,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参差不一,高低错落。
C.颈联互文见义,数不清的亭台楼榭、房舍院落层层叠叠,使人感到清新旷远、葱郁繁盛。
D.尾联两句一承一转,上句承接并收束前文,下句则是由“乐”到“惭”,丰富了全诗的内涵。
16.“先忧后乐”精神贯穿范仲淹的一生,在其诗词中也常有体现,但这首诗却似乎有“乐”无“忧”,对此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内容,阐述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一、15. B B.“浓郁的秋思”错,不只是秋思,还有思妇的惆怅和寂寞。
16. ①思妇由月下吹笛思及行人,可雁来雁去人依旧;欲寄托于梦里相逢,却不知路在何方;只得等待远方来信,又怕迟迟不到;②几经转折,一退再退,直至退无可退、孤枕凉生,幽怨离恨、怅惘之情便溢于言表了。
【解析】
“回环曲折,悱恻渐深”考查的是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上片写因月下闻笛、暮天见雁勾起对远人的怀念。下片诉好梦难成、佳音不来之幽怨,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怀念之情。“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借新月写盼望团圆之情,借“长笛”声托出离别之怨。月里环境的凄清,笛笛声声的哀怨,撩拨思妇心头阵阵的离愁别绪。“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倚楼观雁”,大雁南飞,浓郁的秋思,引动着思妇的惆怅,由雁及人,“漫”字道出了一种盼归的徒然惆怅。“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写梦,“梦佳期”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梦中的景象偏是关山路遥,两情阻隔;“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写盼书,“应迟”,只是一纸短笺的期盼也是徒劳,写思妇那种越思越恨的心情。“还是凉生玉枕时”由梦境回到现实,陪伴自己的,惟有单调的玉枕与刺骨的凉意罢了。一个“凉”字,语意双关,写玉枕,写秋夜,更写尽了思妇心头的凄梦悲凉。笛曲,雁阵,梦境,人意,几经转折,回环曲折,悱恻渐深。
二、15.(3分)B (“流露了对深厚友谊不能延续的惋惜”不正确。)
16. (6分)①气氛渲染。选取荒郊、流云、瘦马、残日等典型意象,营造了空旷凄冷的氛围,表达深深的离别之情。②细节描写。以人“极望”与马“空嘶”两个细节,表达依依不舍的深情。(1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自圆其说,酌情赋分。)
三、15.D(3 分。两个"谁"写出了词人无人相伴过佳节的孤独)
16.①"独倚阑干"直抒胸臆,直接点出孤独之愁②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通过"倚阑干"和借酒浇愁,但又"醉不成",更增愁绪③"日暮西风起"以景结情,在"日暮""西风"意象中蕴含思乡之愁。(6 分,每点2 分)
四、15.(3分)D(不是希望田九退隐,而是希望田九推荐自己)
16.(6分)通过称赞哥舒翰,表达对英雄人物(1)的仰慕(1);
通过描述哥舒翰的部下人才济济,表达对友人善于发现、推荐人才(1)的赞许(1);通过写赠诗,表达自己得到推荐任用的期盼(1)和建功的渴望(1)。
五、15.C。“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评”曲解诗意。颔联的意思是,以前你入我故园中曾经认识了我这主人,如今春社之日你却远远地看我为陌生人。燕子“远看人”是因为作客他乡多年的诗人太过衰老而没有认出诗人,借助这种手法表现诗人的孤独衰老和燕子对诗人的同情。这里主要突出了诗人倍感身世的凄凉,没有对世态炎凉批评之意。
16.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 分)②本诗中“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两句:燕子居无定所,不停地在人家的屋檐下筑巢,这与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非常相似;(2 分)杜甫推己及物,对弱小的燕子寄予了关心、同情和怜悯,表现了万物皆可亲近、皆是朋友的思想。(2 分)
六、15. (3分)D(尾联“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中的“谢”是辞谢的意思,不能解释为感谢。)
16. (6分)①朋友一个个离去,满怀依依惜别的伤感;②与友人携手共进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的失落;③自己却身陷官场,面对污浊黑暗现实的痛苦;④对自己有辞官归隐之意,却无法摆脱官场羁绊的无奈。
七、15.B(“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不正确,“半佛宫”应该是指湖边的建筑大半是佛宫)
16.诗人曾通过不懈努力,借整修寺庙等行为助饥民度荒,为百姓解“忧”;如今看到当初修好的寺庙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十分欣慰,这才“乐”上心头。②即便如此,诗人仍为自己不能像先贤文翁那些为国为民做更多事情而惭愧。③所以,这首诗仍然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效力家国的深厚情怀,与他“先忧后乐”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共6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