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月的丰收与失散

考场中唐宋元明清诗词里的元宵节


考场中唐宋清诗词里的春分(含解题技巧解析)

考场中唐宋元明清诗词与当代散文里的清明节

考场中唐宋元明清诗词里的清明节(试题版)

考场中诗词散文里的端午节

考场中的七夕

八月的边塞与田园山水(讲义)

考场中的诗歌之初唐四杰生平与不甘人后的古诗气象

诗词里的重阳节——登高喝酒吃螃蟹,忧愁豁达不敬老


中秋节的团圆与分离(讲义版)



送崔子还京    

 岑参 (唐)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注】此诗作于西州。西州属于唐朝北庭节度使辖区。此诗应是诗人在北庭任职时所作。交河:指河的名字。

27.第二句中的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雪里题诗泪满衣一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伤秋①

(唐)杜甫

林僻来人少,山长去鸟微。

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

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

将军犹汗马,天子尚戎衣。

白蒋②风飙脆,殷柽③晓夜稀。

何年减豺虎,似有故园归。

[注]①此诗为杜甫在安史之乱客居他乡时所作。②蒋:笺草的别称。③柽:chēng,一种落叶小乔木。

29.“何年减豺虎”照应上文_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示作者写作此诗的时代特征。

30.请简要分析诗中蕴含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九日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此诗是大历二年(767年)作者流寓菱州时所作。竹叶在这里指竹叶青酒。

3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扣题目,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客居夔州,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月秋色。

B.菊花是眼前之景,竹叶却并非真物。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加上因病不能饮酒,诗人索性希望菊花从此不必开放。颔联凸显了强烈的主观情绪:诗人偏爱饮酒远胜赏菊。

C.颈联借景抒情,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做对比,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因为抱病,更是因为乡愁撩人啊!

D.这首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苍劲有力,写景叙事和诗人的忧思紧密结合,颇能显示出杜甫流寓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3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颈联。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宿左省①

杜甫

花隐掖垣②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③多。

不寝听金钥④,因风想玉珂⑤。

明朝有封事⑥,数问夜如何?

(注)①至德二载(757)九月,唐军收复了被安史叛军所控制的京师长安;十月,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于是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宿:指值夜。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同为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因在殿庑之东,故称“左省”。② 掖垣:门下省和中书省位于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③九霄:在此指高耸入云的宫殿。④金钥:即金锁。指开宫门的锁钥声。⑤珂:马铃。⑥封事: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封,因此得名。

3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联妙在 “将题劈头写尽”,虽无一字有题,却又字字点题,独具匠心。

B.诗歌颈联本来是进一步贴诗题中的“宿”字,可是作者反用“不寝”两字,描写其宿省时睡不着觉时的所见所闻,另辟蹊径,独出机杼,显得词意深蕴,笔法空灵。

C.尾联交待“不寝”的原因,继续写诗人宿省时的心情。“数问”二字,则更加重了诗人寝卧不安的程度。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便有一种悠悠不尽的韵味。

D.诗中前两联写景,景中含情,流露出收复京师官复原职的喜悦,后两联写诗人彻夜不眠,担惊受怕,担心叛军卷土重来,勾勒了出一个略带不安牵挂封事的忠勤为国的诗人形象。

E.诗歌叙述富于变化,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体现了杜甫律诗结构既严谨又灵动,诗意既明达又蕴藉的特点。

34.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边

尚颜

边阴四顾浓,饥马嗅枯丛。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

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

3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嗅”字描写了饥饿的马匹于枯草处觅食的细节动作,暗示军队供养不足,反映了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辛。

B.颔联写出了从广袤天空吹来的西北风,营造了阴冷、荒寂的环境,为下文生活和作战做了背景铺垫。

C.颈联虽点明了作战激烈带来的巨大流血牺牲,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但也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D.唐朝的边塞诗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本诗反映了边地生活的艰苦现状,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36.从写作手法看,本诗尾联与《采薇》最后一章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永贞元年(805)九月,柳宗元参与的革新运动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又被贬为柳州刺史。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37.对于本诗的最后一联,宋代周紫芝曾在《竹坡诗话》中提出非议说:“梦中安能见郢树烟?‘烟’字只当用‘边’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5分)

想要用这份当讲义的老师

可以扫码添加作者微信付费25 yuan  获取word版


全部讲义现代文4篇20题

古诗词阅读44篇90题



考场中的诗人之魏晋诗人诗歌鉴赏

考场中的诗歌之初唐四杰生平与不甘人后的古诗气象

考场中的边塞诗之盛唐高适诗歌赏析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考场中的诗歌之宋代诗词的豪放与婉约

考场中的诗歌之明朝的传承与抄袭

3考场中的诗人之王维、李白、杜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