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山有幸埋忠骨” 志愿军遗骸安置秘闻(下)

谢君祯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谢君祯 


曾任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副总领事、外交史研究室参赞等职。


音频



前文


“青山有幸埋忠骨” 志愿军遗骸安置秘闻(上)

正文

后来我们又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这里是一片公墓式的坟地。原来在战斗打响前,美军曾抓了当地朝鲜老百姓在这里挖坑,每个坑深2米多,长约2米,宽约60厘米。

战斗中阵亡的美军尸体用橡胶布裹后埋在坑里,并放有一个绿色小瓶,里面装着一张写有姓名、军号、兵种、死亡日期和牙齿特征等的表格,为防止纸张腐烂,瓶内还装有药水。

战士们把每个坑挖开后,找到小瓶,我就打开它,把表格上所列各项目登记在我方表格上。我们队还到其他地方挖美军尸体,有的已成白骨,我们按所学的人体骨骼知识,尽量把美军尸骨找全,装进绿色胶布袋,装车运走。

搬尸队全体战士们不怕脏、不怕累,在炎热夏天艰苦奋斗了两个多月,终于在9月1日前将数以千计的尸体挖运到转运场临时墓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也做好了接收我方死亡军事人员的各项准备工作。

1954年9月1日,双方阵亡军事人员尸体的交接工作正式在板门店附近东场里非军事区开始了。上午10时,朝中方面将美方军人尸体200具(其中193具是美国人,无法识别国籍7具)运进非军事区南侧美方接收区,每具尸体均用特制的防雨布袋封装。随同送交的有军号牌、军人证及其他识别物,以及死者的各种遗物。

美方在下午1时交来以纸袋封装的我方死亡军事人员尸体共600具,其中500具是朝鲜人,100具是中国人。

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首席委员李相朝将军和志愿军委员丁国钰将军,以及众多代表与我们这批工作人员在东场里迎接归来的烈士遗体。

运送我方牺牲烈士遗体的美军卡车抵达东场里时,迎灵的我方人员肃立默哀。牌坊上写的是“英灵千古”。


下午3时,在镶有朝中文“英灵千古”的金字牌坊前,举行了迎灵式。在哀乐声中,全体同志向烈士遗体致敬,肃立默哀,敬献花圈,然后由专人护送烈士遗体到开城烈士陵园安葬。

我方成立了4个接收小组,在东场里接收我方牺牲烈士的遗体。每天下午,美方用改装的卡车把我方阵亡人员遗体运来,经我们核查清点后,由朝中方面代表在移交清单上签字。我们把牺牲烈士遗体摆放在“英灵千古”牌坊前,全体队员举行默哀仪式后,再把遗体运回开城。交接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总的来说是比较顺利的。

由于正在日内瓦召开关于朝鲜问题的国际会议,我方出于礼貌,还为对方运送尸体的军官、军士和卡车司机设置了一个休息帐篷,里面摆放了香烟和饮料。当我方在卸车进行清点工作时,对方人员可到帐篷休息。

第一天美军士和司机都进帐篷喝水抽烟,但第二天美方却没有人进帐篷。这是由于美方在其接收区没有为我方工作人员设立休息帐篷,为此他们不准下属人员进我方帐篷。

对照我方的做法,美方有多处不如我们。例如,装运尸体的袋子,我们用防水的军用雨布做成,而对方却用的是纸袋。我方的做法体现了对阵亡人员的人道关怀,而对方的做法则沿袭其对我方阵亡人员和战俘的一贯虐待和歧视。这一比较,使美方感到自愧不如。因此,从第二天开始,美方也效仿我们的做法,将装尸袋改为胶布袋。

在我们接收的军事人员尸体中,有一部分是在敌战俘营死亡的我被俘人员,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是被敌人残暴杀害或虐待致死的。

为查明情况,我法医组对送回的这些遗体逐步进行检验,发现有的肋骨骨折,有的手臂骨或腿骨被折断,有的头骨被子弹穿孔。

死难的烈士们已不能像活着归来人员那样亲口控诉敌人的罪行,但这些遭虐杀遗体上的累累伤痕发出了无声的抗议,强烈地震撼着在场接收归来烈士遗体的每个人的心。我法医组还发现美方送来的我方烈士遗骨里夹杂一些动物的骨头,这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令人气愤。


志愿军墓地注册委员会经与朝方军、政部门商议,并报志愿军总部批准,决定在开城市东北郊的松岳山麓修建一座志愿军的烈士陵园,专门安葬从敌占区接收回来的志愿军死亡人员遗体。

在1954年9月的双方军事人员尸体交接中,美方送交我志愿军遗体总数为一万多具,他们都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一线壮烈牺牲的烈士。

开城烈士陵墓里,志愿军工作人员正把装着烈士遗体的棺木置入墓穴中。


遵循中国的风俗习惯,这些遗体或遗骨全部用松木制的棺材重新入殓。在陵园内修建10个深入地下的大墓穴,将棺木整齐排列其中,每个墓穴约1000具,进行集体埋葬,然后在墓穴上用圆形的水泥盖封顶,称之为“战友坟”。

陵园正面竖立一块由郭沫若同志题词“永垂不朽”的纪念碑。烈士们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真正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根据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记载:“我志愿军为夺取战争胜利付出了相当代价,在战争中壮烈牺牲和光荣负伤的共36万余人,消耗各种物资560多万吨,开支战费人民币62亿元。”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放光芒。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他们!


— END —


文字 |《外交官》   作者 | 谢君桢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霖霖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

见证重大历史时刻的钓鱼台国宾馆

卡斯特罗与古巴革命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青山有幸埋忠骨” 志愿军遗骸安置秘闻(下)

谢君祯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