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死亡之旅——我在贝鲁特的日日夜夜(上)

李同成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李同成


曾任中国驻捷克、苏联大使馆一秘,中国驻黎巴嫩、利比里亚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辑,外交部外交笔会常务副会长。


音频



正文


1983年7月26日,我奉命赴我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工作,任政务参赞。

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素有“东方日内瓦”之称


黎巴嫩是中东的一颗明珠,首都贝鲁特素有“东方日内瓦”之称,不仅是中东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各国的情报中心和中东的神经中枢,各国研究中东问题的专家云集于此,而对外交官来说,这里是最理想的外交舞台。

可是,当时的黎巴嫩战乱频仍。在我任职期间,战火之烈达到高潮,对他乡异邦的人来说,黎巴嫩之行无异于“死亡之旅”。孔子曾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偕夫人雪白毅然衔命踏上征程。

飞机抵达黎巴嫩上空时,临窗鸟瞰,这个面积仅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家正像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在通往大使馆的途中,到处残垣断壁、弹痕累累,道路两旁堆放着被战火焚毁的汽车。多国维和部队的士兵身着迷彩服、头戴钢盔,荷枪实弹在各路口巡逻。此情此景,使我仿佛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

“黎巴嫩人打黎巴嫩人”

大使馆坐落在贝鲁特西区海滨的白沙滩区域,濒临地中海。这是一座12层大楼,每层分两个单元,前后都有阳台,所有窗户全是推拉式落地大玻璃。房间宽敞明亮,临窗西望,汹涌澎湃的大海波涛起伏、水天一色,蔚为壮观。从大楼顶部举目远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贝鲁特雪景


贝鲁特东靠山、西临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可在同一时间登山滑雪、下海游泳。高大的楼房鳞次栉比,形式各异,全城找不到两座式样相同的建筑物。

然而,经过1982年以色列侵略战争的破坏,贝鲁特已面目全非,墙壁布满弹痕,所有门窗、玻璃全部被枪弹和气浪摧毁。

经过近十年战乱,好端端一座城市被拦腰截断,东部被基督教势力占领,西部被穆斯林势力占领,每日枪声不绝于耳;全市经常停水停电,电话不通,邮路不畅;往日最繁忙、连结东西区的一座大桥,被称为“死人桥”,再也看不到人迹,全城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

我们大使馆院内也到处都是弹片,其重量超过一吨半。这次残酷的战争,是谁和谁打呢?我询问当地人,他们皱皱眉头说:“黎巴嫩人打黎巴嫩人。” “你们为什么要伸出自己的拳头打自己的眼睛?”我接着问。“亲爱的中国朋友,你问得好!我们也这样问,全黎巴嫩人都这样问。”他看了我一眼,沮丧地说:“我不知道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唯独中国大使馆“不设防”

我到任的第二周,按照外交惯例进行礼节性拜会。在这个战乱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有两点与其他国家不同:

其一,要利用战争的空隙时间,若事先联系好,但却临时突然响起枪声,那么约会自然取消;

其二,由于电话不畅通,事先需派出礼宾官前去联系。

我首先拜会了使馆的老朋友安东尼先生。他住在东区。在1982年以色列侵占贝鲁特时,使馆五位留守人员从西区撤出后就一直住在他家,一切费用全部由他包揽,他有言在先,分文不收。

我对他说:“我来到贵国,首先来看望你,你是我们真诚的朋友,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刻,是你伸出了友谊之手。你是我们的恩人,我们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你。”我代表使馆送给他一块在国内特制的地毯。他对我说:“我不只是你们的朋友,也是你们的兄弟,只有兄弟之间最真诚,能经得起考验。”

随后,我拜会了黎巴嫩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当我迈进会客室,我愣住了,接待我的副司长原来是乔治·扈得。他紧握我的手说:“没想到我们在这里重逢了!”

1971年我们在布拉格相识,并交往达4年之久,我先他而离任,行前向他辞行。当时我说:“咱们搞外交的,好比天空飞翔的鸟,今天落在这棵树上,明天可能落在那棵树上,说不定在某一天,我们又会飞到一起。”重温这番话,我们都会心地笑了。

一天,我邀请他和他作为著名律师的弟弟到使馆做客,共进午餐。可惜,四道菜只上了两道,使馆南部便枪声大作。他们慌忙起身告辞,我也不便挽留,但不无遗憾。然而,他却风趣地说:“我们兄弟二人,一人半顿饭,两人不就是一顿吗?”

我接连拜会了20多个使团官员。最具战争气息的要属美国使馆了,美国使馆在贝鲁特北部沿海一座高层楼房。我来到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辆坦克和一排碉堡。一队卫兵手持冲锋枪,如临大敌,神情严肃。当我说明身份,他才陪同我进入参赞的办公室。

美国参赞是一位身材颀长的精明外交官。我说:“今天我能进入你的办公室,真不容易!”他面有难色地说:“这大概就是战时外交的特点吧。我们的前任大使弗朗西斯·梅格伊来到贝鲁特只有4天时间,就在前往拜会总统的路上遇难了。今年——4月18日,我们的大使馆被炸,17人丧生,我们的侨民、记者、贝鲁特大学美籍教授接连被打死、暗杀或被作为人质扣留。我们必须严加防范。”

1983年4月18日,黎巴嫩贝鲁特的美国大使馆发生爆炸事件。


我明白美国人在黎巴嫩的处境,连外交官也只能躲在碉堡一样戒备森严的大使馆里,不能随便外出,以防被杀害或被绑架。在我告辞时,他感慨地说:“你们中国外交官在黎巴嫩工作,太幸福了。”

当时各国驻贝鲁特使团上百个,各馆都有卫队把守,唯独中国大使馆“不设防”。中国大使馆的官员可以自由安全地通行在黎巴嫩的任何地方。

贝鲁特大爆炸

1983年9月下旬,黎巴嫩各派武装势力实行停火,贝鲁特出现平静局势。学校开课,商店开门,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呈现出一派和平景象。

中国的国庆节过后,使馆动员全体馆员利用战争间隙整修使馆,将窗户上的三合板取下,重新装上玻璃,修补弹坑,粉刷墙壁。经过三个多星期的紧张劳动,大使馆旧貌换新颜。谁料就在这时,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贝鲁特大爆炸。

1983年10月23日,贝鲁特美军军营遭遇恐怖袭击。


10月25日(星期日)早晨6时30分,我刚睁开眼睛,准备起床,突然一声巨响,只觉得楼房摇动,房门被巨大的气浪冲开,两扇落地大玻璃门砰然崩塌。

只见我夫人脸色苍白,踉踉跄跄地从隔壁她的寝室跑来,向我喊道:“我们的大楼被炸了!”我慌忙从使馆的南侧向前望去,滚滚浓烟中,距我馆约100多米远的法国驻军司令部七层大楼在硝烟中彻底坍塌,接连发生爆炸的还有美军司令部的一座四层大楼,两次爆炸的时间相隔只有3分钟。   

爆炸后美国兵营的惨状


事后美国使馆代办皮伍向我介绍说:“25日凌晨,一辆卡车和一辆小轿车满载烈性炸药,分头驶向美军司令部和法军司令部并引爆。美国海军陆战队共241人,除1人正在抢救,其余全部被炸死。法国驻军共58人,无一幸免。”



- 未完待续 -

文字 | 《世界知识

作者 | 李同成    转自 | 外交官说事儿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走进爱丽舍宫

从弱国外交到大国外交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死亡之旅——我在贝鲁特的日日夜夜(上)

李同成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