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场与蟒蛇

田广凤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田广凤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莫桑比克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东帝汶民主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港澳台事务司大使。


音频



正文


几比独立后不久,应几比政府的要求,我国在几比加布省援建一处农场,主要目的是向当地农民传授中国的农业种植技术,帮助他们开发农业生产。

2021年,中国援几内亚比绍农技组农机专家对当地农机手进行拖拉机维修保养技术培训。


加布省离比绍市200多公里,虽然路不好走,开车需要几个小时,但我还是决定到那里看看。

刚离开比绍时路况还好,虽然路面坑坑洼洼,但还能将就走。谁知路上的坑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车子别说跑了,连走都很困难。汽车深一下浅一下地慢行,车上的人随着车的颠簸不停地摇晃,稍不留神头就撞到车顶或车窗。

我系上安全带也不能阻止上下左右摇摆颠簸,就像一个带有弹簧的木偶人,几次被弹起,头撞到了车顶上,或者把脸甩到了车子的玻璃上。我一只眼镜腿不小心被碰折了,如果不是反应快,整个眼镜都会掉下来,那我就惨了,因为没有眼镜我寸步难行。

2021年,中国援几内亚比绍农技组专家在田间与当地农技员一起进行水稻穗选。


经过多年的努力,农场发展得很好,很受当地政府和农民欢迎。每到收获季节,农民们都会杀牛宰羊,请中国农业技术人员和他们一起庆祝丰收。

1990年,几比政府突然宣布与台湾当局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后,中国政府宣布与几比中断外交关系。台湾的农耕队接管了这家农场,在那里一搞就是8年。

8年后,几比政府同台湾当局“断交”,同中国恢复了外交关系,中国农业技术人员重新返回这家农场,参与技术指导、管理和农业开发。我是在两国复交后第一个走访那家农场的中国大使。

几内亚比绍景色


几比虽然地处西非海岸,但气候十分炎热,特别是旱季,地面温度高达50多度。

我去的那天是个大晴天,艳阳高照,骄阳似火。时近中午时,火辣辣的太阳好像要把大地烧焦似的。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农场。农场面积很大,成片的水稻,远处一望,绿油油的一片。在太阳照耀下,绿色的海洋闪闪发光。

我们一行人下了车,沿着稻田中弯弯曲曲的小路向场部走去。小路两旁没有树,我们整个人暴露在烈日之下,真可谓是“烈日炎炎似火烧,满身大汗似水浇”。天气又格外闷热,闷得人透不过气来,汗水把衣服紧紧地黏在身上,口渴难耐。

我突然产生了好奇心,想知道这里的温度究竟达到了多少度。到农场后一测量——64摄氏度,我们就像在火炉里一样。农场饭堂墙上挂着一个年代已久的老式空调,发出吱吱啦啦的声音,农场工作人员将空调温度调到最低,但传出的风是热气。我们尽情地喝了一通水,顿时大汗淋漓。都说流汗能排毒,如果真的如此,那我们着实认真地排了一把毒。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我都敢说,那是我一生中排汗最多的一次,也可能将我体内的毒一次排空了。

气温还在上升,此时正值水稻扬花季节,绿油油的稻田没有人劳作,连平时最活跃的鸟儿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天空就像凝固了一样,四周一片寂静,只有空气发出流动的丝丝响声。

正当我们低着头沿着田埂往前走时,惊讶地发现在我们前边不远处的稻田地里被什么东西压倒一排。大家对这种异常现象有点不解,于是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好像有什么东西刚刚从这里经过!”有人推断。

“能是什么呢?”

“说不准!”

“看来不会是个小动物!”

大家边说边观察,也没有发现脚印。“蟒蛇!肯定是大蟒蛇!”有人大胆断言。大家立刻紧张起来,觉得有道理,应该就是蟒蛇所为,如果是其他大型动物,会留下爪印,而我们在压过的稻田里没有发现任何动物的足迹。丛林、河流、稻田,这样的生态环境适宜蟒蛇的生存,捕食猎物、饮水都很方便,蟒蛇出没在这一带稻田不足为奇。

我们一行人继续往前走,还不时地指指点点。此时正值正午时分,蟒蛇一定躲在什么地方休息,或许就在我们附近。“非洲蟒蛇十分凶猛,如果单独行动是很危险的,好在今天人多,估计它不敢贸然出来。”

尽管大家这样分析着,但每个人还是捏着一把汗,要知道,蟒蛇吞食的速度是很快的。大家边议论边加快脚步,谁也不希望在这里和蟒蛇相遇,尽管大家相信人多力量大,但是谁也不想逞英雄。

非洲人在漫长的与野兽的较量中,积累了猎捕各种野生动物的丰富经验。他们在诱捕蟒蛇时,在一条腿上紧紧地缠上一种当地的植物,再往植物上涂抹些蟒蛇喜欢的液体气味儿,然后将整条腿伸进蟒蛇洞内,将另一条腿卡在洞外,他的同伴则在洞口附近等候。

蟒蛇在洞中经常是盘成一团似睡非睡地闭目养神。飘进洞内的气味会慢慢将它唤醒,于是它会慢慢睁开眼睛,向气味儿飘来的方向爬去。

当它找到气味儿的源头后,会狠狠地吞下那条当作诱饵的腿,做诱饵的人也会突然下沉,就像鱼儿上钩时浮漂会下沉一样。看到诱饵下沉,埋伏在附近的人们蜂拥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人和蟒蛇一并拽出。如果速度慢了,蟒蛇就有可能脱饵,重新逃回深洞里,要想再引它上钩就难了。

被拽到洞外的蟒蛇,会立刻被乱刀砍死,再分割成段,抬回村中。每逢此时,村子里的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后将蟒蛇吃得精光。

2021年,当地水稻种植示范户用农机收割水稻。


返回比绍后,我们牵挂着这家农场,几张黑油油的中国农业专家们的脸庞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但愿他们平平安安。


- END -

文字 | 《走进非洲》    

转自 | 外交官说事儿    作者 | 田广凤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戴高乐生前未能实现访华愿望

中越边界谈判往事回忆(上)

中越边界谈判往事回忆(下)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农场与蟒蛇

田广凤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