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缅甸语,要与实践相结合

程瑞声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程瑞声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67年进入外交部工作,先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苏丹、科威特大使馆工作;后曾任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副司长,中国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约旦哈希姆王国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外事管理司司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秘书长、副会长。


音频



正文


1952年8月14日,当时在国内述职的驻缅甸使馆副武官徐毅民率领我们这一批赴馆人员坐火车离开北京,经广州前往香港。除我外,还有另一名学习员——严修莹同志。从香港又换乘飞机到新加坡、加尔各答各停留一天,于8月25日才抵达仰光。

1953年在驻缅甸使馆前留影。右二为作者,右一为严修莹,右三为唐福泉。


我们到达的第二天,驻缅甸大使姚仲明就接见了我和严修莹。姚仲明当时只有38岁,是新中国最年轻的大使。他平易近人,称我们是使馆的新生力量,表示热烈的欢迎。

他指示,我们应以一半时间参加使馆工作,一半时间学习缅甸语,使学习与工作能紧密结合。他的这一决定十分正确,对我们其后的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指定使馆的进步华侨雇员郑君实为我们的老师。不久,国内又派另一名学习员唐福泉来使馆学习缅甸语,学习员增至3人。

1954年,在缅甸眉苗,左为作者,右为唐福泉。


郑君实是出生在仰光的华侨,思想进步,对人热情,曾在当地华侨进步报社工作,缅甸语水平较高,他愉快地接受了教我们缅甸语的任务,但他毕竟没有教学经验,因此我们的学习是很不正规的。

我们先学了几本缅甸小学的缅甸语课本,大体掌握了缅甸语的发音和一定的基本词汇后,干脆就读缅文报纸。先从简单的消息读起,逐步增加学习量。这样学果然很有效果,我们掌握的时事词汇不断增加,很快就能阅读缅甸报纸了。

至于口语,在我们初学阶段当然还不可能同缅甸人对话。恰好当时使馆高级外交官为了带孩子,所雇的保姆中有一两位是当地华侨姑娘,会缅甸语。我们就以她们为师,从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学起,逐步提高,很快就初步掌握了口语。

在三名学习员中,我的学习成绩最好,因此从1954年开始,我首先担任缅甸语翻译。当时使馆高级外交官同缅甸官员、友好人士谈话一般都用英语。但在这些缅甸人士的夫人中,有很多不会英语,只会缅甸语。

因此,在使馆举行的宴会、电影招待会上,我就担任了姚仲明大使的夫人解梅和其他高级外交官夫人的翻译。其后,在姚仲明大使会见某些英语水平不高的缅甸人士时,我又为他担任缅甸语翻译。这样,我的缅甸语翻译水平不断提高。由于我的英语也有一定水平,在翻译中遇到某些我尚未学到的词汇时,就用英语代替,大体上能够过关。

总之,由于我们的缅甸语学习同实际工作的需要紧密结合,又有各种实践的机会,我们学习缅甸语的进度是相当快的。据我后来所作的比较,我们学习缅甸语的速度大约比当时在北京大学东语系学习缅甸语的同学要快一倍。

1954年,在缅甸游江,中为作者,右为唐福泉。


在学习缅甸语的同时,我们也在使馆担负一定的具体工作。当时我在使馆文化处工作,负责使馆英文新闻公报选稿,后来又到过商务处、研究室工作,获得了锻炼的机会。当时我们使馆和全国各条战线一样,正处于欣欣向荣的黄金时代。使馆各级干部艰苦奋斗,朝气蓬勃。

右为中国驻缅甸首任特命全权大使姚仲明


姚仲明大使虽然年轻,但具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政治思想水平很高。在延安时期,他曾是一位作家,和陈波儿一起写的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获得高度的评价。他才智出众,对使馆领导有方,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推动中缅友好关系的发展。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缅甸时,同缅甸总理吴努在一起。

就在我学习缅甸语期间,中缅关系取得了重大的进展。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后访问缅甸,同吴努总理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中缅关系的原则,使这次访问成为中缅关系的重要里程碑。周总理高超的外交风格和个人魅力对吴努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两位领导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54年,首次访华的缅甸总理吴努与毛主席合影。


同年12月,吴努访华,同毛主席、周总理举行了会谈。吴努向毛主席表示,我们对于大国是恐惧的,但是周总理访问了缅甸以后,大大地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

毛主席表示:

我们认为,国家不应该分大小。我们反对大国有特别的权利,因为这样就把大国和小国放在不平等的地位。既然说平等,大国就不应该损害小国,不应该在经济上剥削小国、在政治上压迫小国,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政策和思想强加在小国身上。

当吴努表示中国是大哥哥,缅甸是小弟弟时,毛主席表示:“我们不是大哥哥同小弟弟的关系,我们是同年同月同时生的兄弟。”毛主席的谈话使吴努深为感动。

在这之后,中缅友好往来逐渐增加,我开始为中国访问缅甸的代表团担任翻译。1955年,我曾陪同以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为团长的中国农业访问团,和以喜饶嘉措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缅甸,并担任缅甸语翻译。

1956年1月,宋庆龄(前排右二)访缅。前排右一为姚仲明大使,右三为吴努总理夫人杜妙意,二排右二为姚仲明大使夫人解梅,前排左一为昂山将军夫人杜庆芝,后排左一为作者。


1956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在访问印度后访问缅甸,我又作为缅甸语翻译陪同她访问。宋庆龄当时已63岁,但看上去要年轻得多,她待人热情,很有风度。

1月2日,她抵达仰光,在机场受到吴努总理和缅甸国父昂山将军的夫人杜庆芝的热烈欢迎。

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在仰光市政大厅举行政治大会,欢迎宋庆龄。


吴努在仰光举行的欢迎大会的讲话中,盛赞宋庆龄“同她的卓越的丈夫一样,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位为她的祖国的进步和中国人民的繁荣而不倦工作的人,在那个伟大国家的许多变动中,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庆龄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为和平而奋斗的中国和细甸》的演讲。宋庆龄访问缅甸的时间较长,共21天。除仰光外,她还访问了曼德勒、东枝、毛淡棉等地。

姚仲明大使为宋庆龄准备了一间供她来使馆时休息和工作的房间。当了解到宋庆龄喜欢金黄色时,就使用了金黄色的窗帘。

宋庆龄赠与作者的亲笔签名照


在宋庆龄即将结束访问时,她又一次来到我们使馆。陪同她访问多日,使我加深了对她的仰慕,我就向她的秘书提出,希望能送我一张宋庆龄的相片留作纪念。秘书进她的房间汇报后,使我惊喜的是,他立即出来送给我一张宋庆龄签名的相片,至今我还珍藏着它。

1956年11月,吴努(中)主席游览北海公园。左二为姚仲明大使,右二为缅甸驻华大使吴拉貌,左一为作者。


1956年2月,我陪同姚仲明大使出席了在缅甸克饮邦雷基召开的边民大会。雷基是位于中缅边界附近的一个小镇,缅方召开这次大会是为了促进中缅两国边境人民的友谊。云南省也派来了以省政府秘书长张子斋为团长的代表团参加。我和姚仲明大使陪同缅方人员徒步越过边界,进入中国境内参观。

同年2月下旬,我又陪同姚仲明大使回国参加第一次使节会议,主要担任他的秘书,在国内住了3个月左右。我虽然没有参加会议,但阅读了我所保管的会议文件,学习了很多东西。当时苏联共产党在1956年1月至2月召开了二十大,赫鲁晓夫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4月5日,周总理在使节会议上作了报告,指出苏共二十大“在国际问题上很成功,但对斯大林的批判并不那么全面” “揭开盖子、破除迷信是好的,是不容易的,但做法上有缺点”,并对斯大林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中苏两党的分歧,思想上受到了很大震动。

1956年9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END -

文章来源 | 《睦邻外交四十年》

转自 | 外交官说事儿    作者 | 程瑞声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中哥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话

红场活动见闻录(上)

红场活动见闻录(下)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学习缅甸语,要与实践相结合

程瑞声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