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到波兰的时候(上)

刘彦顺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刘彦顺


曾就职于中国外交部,中国前驻波兰大使。先后在中国驻革但斯克总领事馆、驻波兰大使馆、外交部苏欧司和欧亚司工作,历任随员、三秘、二秘、一秘、政务参赞等职务,是波兰沧桑变幻的见证者,也是中波关系发展变化的亲历者。


音频


正文


同朋友在一起度过的时光是美好的、难忘的。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我们到华沙求学。李惠娣比我早一年,是1953年,我是1954年,我们在波兰相识相知。在求学期间,我们亲身体验到,无论是教授、助教,还是同学,他们都主动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真心实意地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加工作后,我们又长期在波兰生活,结识了许多波兰朋友。他们那无私的、发自内心的好客精神,他们对来自中国的远方朋友的爱护和关心,常常是我们回忆中永不衰竭的话题。

这里没有什么轰轰烈烈,一切的一切都是平凡的、日常的、具体的,然而又是真实的、纯真的、持久的,因而也是极其可贵的。

三个第一印象

1954年9月,我和同学们一道乘坐北京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踏上了出国留学的征程。从北京出发时,我们赴东欧七国的队伍浩浩荡荡,到莫斯科后,大家分成七个小分队,各自前往目的国。

布列斯特英雄要塞,位于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穆哈维茨河与布格河交汇处,距首都明斯克349公里。


我们这期留波同学共17人。为了保证我们旅途安全,我驻波使馆专派一位秘书到波苏边境站布列斯特帮助我们办理出入境手续。我们顺利地离开了苏联,进入向往多日的波兰。

波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呢?她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想想通过苏联边防时的紧张忙乱,望望车窗外波兰田野的宁静,我们有一种到家的感觉。一位学文的同学兴奋地高声说:“我们来到了哥白尼和密茨凯维奇的故乡,这里的风光同蓝色的多瑙河和金色的布拉格一样美好,一样漂亮!”

一位一向被认为敢于讲话的同学发表感想说,她进入波兰的第一印象是:波兰比苏联宽松和自由。听了这位同学的话,大家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在波兰边境没看到几个军警,边境小镇泰莱斯波尔几乎是不设防的;有的说沿途许多田亩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是农民各自耕种而不是集体化。领队比我们年长成熟,说我们要学会深入观察,不要妄下结论。

1954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系53届同学在北大校门前合影欢送崔仁舜、刘瑞亭和作者(前排右二、右三和左三)分别赴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和波兰留学。(图源:《山河湖海话波兰》)


傍晚的时候,火车驰入华沙车站,大家拍手欢呼。使馆那位秘书让大家安静,说波兰方面有人迎接,要大家注意服装整齐,注意秩序和纪律。果真,我们看到了站台上有一群男女青年,有波兰人,也有中国人——高两届留学生的代表,不断地挥舞鲜花,向我们招手。我们鱼贯下车,他们把鲜花送到我们手上。

华沙火车站


在站台上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波兰高教部的一位先生发表讲话,表示欢迎。一位中国女同学当翻译,我们的领队致答辞,她又帮着译成波文。她波文讲得十分流利、十分自信,令我们羡慕不已。

当我们告别欢迎的人群改乘大轿车的时候,一位波兰女学生突然抓住我们中的一位,热情地吻了一口。被吻的那位脸红了,手摸着面颊,有些不好意思。当翻译的那位女同学说:“她喜欢你们,欢迎你们,多好啊!”这一吻,是热情和友好的表示,这在我们中间一时传为佳话。

我们的双脚已经踏在华沙的土地上,我们获得的第一印象是:波兰人热情好客,波兰人欢迎我们。

元帅大街南端的宪法广场,1952年7月22日竣工的住宅区的一部分。我们看到了举世闻名的“华沙速度”创造的建设成果。(图源:《山河湖海话波兰》)


在火车上我们没有进餐。我们的大轿车离开华沙火车站径直驶向波侨大旅馆。在这里,波兰高教部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这是我们到达波兰后吃的第一顿饭,真正的西餐。

准备出国的时候,我们听过如何吃西餐的讲解,什么左叉右刀啊,什么先冷后热啊,现在是真刀真枪的实战了,也真有些不习惯。但大家一路上旅途疲劳,这顿饭还是吃得蛮香、蛮好。

只是在喝水问题上遇到了一点麻烦,那水给人的感觉又凉又涩,难于下咽。陪同用餐的老同学说这是矿泉水,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好喝。她一边说,一边又喝了几口。我们有人摇头,不敢苟同。华沙的第一餐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要习惯留学生活,要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看来并不容易,我们面前的道路还很漫长呢!

王宫废墟上残存的一堵断壁。我们感受到它在控诉德国纳粹的罪行。(图源:《山河湖海话波兰》)


过了几天,我们参观华沙市容,目睹了战争给波兰带来的灾难,被纳粹德国炸毁的王宫遗址,以及尚未重建的几个街区,那里仍是残垣断壁,一片瓦砾,不堪入目。

令人兴奋和赞叹的是,我们也感受到波兰人民重建华沙的壮举,古城、宪法广场、新世界大街像火中的凤凰一样再生了,显现出波兰人民的英雄本色。文明世界的“华沙速度”,给人印象极其深刻。波兰人民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就这样,我们的留学生活拉开了帷幕。第一年我们学习语言,波方为我们开设的预备班,属华沙大学领导,借华沙工业大学的教室上课(因教授家住工大附近),专攻波兰文。

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于1955年7月31日至8月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图为开幕日我国代表团进入会场。


在节假日,常常组织我们在华沙或到外地参观游览,增加我们对波兰的感性知识。特别是1955年夏在华沙举办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时候,我们均以翻译的身份,分别陪同我国文艺团队参与活动,进行了一次语言的实际锻炼和检验,效果不错,提高了我们的学习信心。这一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预备班后正式入大学学习专业。我们有困难,也有欢乐,更有追求和向往。我们与波兰同学朝夕相处,波兰成为我们的第二故乡,波兰人的热情和友好始终伴随着我们前进的每一步。



- 未完待续 -

文字 | 《山河湖海话波兰》

转自 | 外交官说事儿    作者 | 刘彦顺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小馆大服务

在1971年印巴战争的日子里

劳尔·卡斯特罗与《东方红》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初到波兰的时候(上)

刘彦顺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