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朋友(下)
作者:卢永华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46年生于山东胶南;1962年考入山东潍坊一中;1965年高中毕业后,被高教部选中派往民主德国,先后在莱比锡和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学习日耳曼语言专业。
从1971年起,先后在中国驻民主德国大使馆工作约15年,任职至一等秘书,亲历中国与民主德国双边关系的变迁,以及柏林墙倒塌和德国统一。
1995-1998年任驻奥地利使馆政务参赞;1998-2000年任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2000年8月出任中国驻奥地利大使。
2007年10月离任退休后,先后被聘为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理事、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岛市政协对外经济顾问、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江西大学客座教授、山西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译著有《外交官带你看世界:经典之魅·奥地利》《酒花》《百日总理莫德罗》《卡夫卡全集》《卢卡契文集》等。
音频
前文
广交朋友(上)
正文
04
关心留学人员
奥地利国家不大,但我国在那里的留学生却不少,据使馆教育处统计,大约有2000-3000人,公费和自费的都有,自费的居多。他们分布在奥地利全国各所高校,有学自然科学的,也有学习经济金融和旅游的,也有不少是学习音乐的,例如我国著名青年指挥家李心草就毕业于维也纳音乐学院。
李心草在音乐会上
根据工作需要,使馆设有教育处,其人员主要由我国教育部派出。教育处的职责主要是促进两国教育部门的友好合作、管理和帮助我国在奥地利的所有留学人员。
因此,我们鼓励我国到奥地利的所有留学人员能够及时到我教育处报到,以便使馆能够尽可能掌握全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争取服务工作更加周到细致。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做到有条不紊、不留死角。
我馆教育处均与留学人员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走访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给予经常性的帮助。使馆也组织一些活动,以增进留学人员与使馆和祖国的联系,例如经常组织留学生代表参加一些我国领导人访问的欢迎礼宾活动,逢年过节组织一些联谊活动。每遇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使馆都要组织专门的招待会,邀请海外学子们回家过年,品尝家乡菜肴,畅叙爱国情怀。
每到传统佳节,我总要在招待会上讲话,介绍国内形势,勉励他们刻苦学习,遵守驻在国法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在奥地利工作多年,我们也结交了一些留学生朋友,其中就包括我国目前顶级量子科学家潘建伟。
潘建伟和塞林格(右)
潘建伟1970年3月出生于浙江东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喜欢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在大学时就喜欢阅读《爱因斯坦文集》。当时,他就对量子叠加态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潘建伟1996年决定出国继续攻读博士。他选择的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选择的辅导教授是学识渊博的塞林格教授,即后来的量子力学的世界级大师、奥地利科学院院长,他此后的人生就是一步步向这个目标前进的过程。
1997年,在塞林格的领导下,他作为第二作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在实验中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输,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科学》杂志将它列为年度全球科技进展。这一年,他年仅27岁。2001年,我国中科院批准由他在中国科技大学负责组建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
2003年12月,我在一次旅奥留学人员代表聚会时,见到了潘建伟。他向我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情况,并告诉我说,他政治上非常爱国,曾经参加过抗议美国轰炸我国驻前南斯拉夫使馆的游行,已经引起一些国外机构的注意。我听后关切地提醒他,注意保护自己,希望今后在政治上可以适当低调一些,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和科研,将来更好报效祖国。他表示非常感谢。
05
与多边团的合作
在一个国家,甚至在同一座城市,同时存在着两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代表机构,维也纳可谓是独一无二了。在维也纳市中心第三区,设有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而在美丽的多瑙河畔,又有一个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
如前文所述,在时任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努力下,联合国于1981年1月1日在维也纳设立办事处,随后,有众多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跟进,将总部设在这里。
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
在1971年10月25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合法席位。在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成立之初,中国驻奥大使馆和常驻维也纳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合署办公。我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后,于1984年1月24日正式成立常驻团。次年5月7日,任命曹桂生为首任大使衔团长。在我任期内,先后经历过多边团的陈士球、李长和、张义山、张炎、吴海龙、唐国强等大使。
作者在驻奥大使办公室
总的来说,在我担任中国驻奥大使期间,使馆与代表团的关系比较融洽,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圆满完成了任务。具体合作内容包括:
一是内部合作。为了开拓馆员眼界,增进相互了解,我们经常组织报告会,介绍各自工作情况以及工作经验;周末或节假日,组织馆员联欢和参观游览,增进友谊。
二是工作合作。为了节省开支,两个机构曾经尝试共同举办国庆招待会等活动;遇到外事交涉问题,我们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三是共同接待国内代表团,特别是共同接待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回忆。
- END -
出处 | 《从农家子弟到联合国大使》
作者 | 卢永华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 推荐阅读 /
有挑战才有乐趣
刀叉外交 饭桌之外
“圣诞树的灯亮了!”
/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走近外交”bilibili
走近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