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杨丽萍不婚不育引发激辩,几点杂感
“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才能证明生活的成功。”
——阿兰·德波顿
作者/非非马
个人微信:feifeima778
杨丽萍这几天成了热议人物。
今年62岁的她,因为未婚未育在抖音上被一条粗鲁越界的言论攻击了,而这条十分不礼貌的言论因获赞1.5万,一度被顶到留言第一条。
如今,该评论已被删除,但这个话题还是上了热搜。于是,一场激辩也就此拉开序幕。
陈数、戚薇、李若彤、陈德蓉、叶璇等女明星纷纷在微博上发声力挺杨丽萍,自媒体大V们也纷纷加入了论战,留言区也甚是热闹。
向上滑动阅览
观后有几点杂感,和大家分享交流。
1.中国人普遍缺失的界限感
先来说下那条引发此波舆论大战的评论。
首先,这无疑是一条非常越界的评论。
任何人婚否育否,都是ta和ta伴侣的私事,并不合适由一个不相干的第三人来评说。不论ta,是否公众人物。
但显然,无论是这条越界评论获高赞,还是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逼婚逼育”现象,都在说明:界限感在中国社会中的严重缺失。
回想起来,我自己也曾亲身遭遇过。某次和两位新老朋友聊天,因为我如实发表了这一生可能不会要孩子的观点,其中一位刚认识两天的朋友,居然张口就来:
“你不要孩子,骨子里是因为你自私!不想付出!”
非常的judgemental了。我当时虽出于礼貌一笑置之,但我当时心里还是很不快的,为何一个刚认识两天的人可以这样来judge他人的私人选择?
讲真,我在英国生活了十年,在我个人的经验里,我从未遇到过一个英国人会对他人的私事如此发表意见。所以,这次经历,对我也不啻一个cultural shock。
你可能会以为这个人是不是没受过高等教育,也没什么像样的职业与身份,然而并不是,她是国内某家知名证券公司在某个省会级城市的一把手,是一名叱咤风云的职场女精英。
并且,从我的观察看,她为人很热忱,也很为朋友着想,只是,按照我的观点,在界限感上没有掌握好分寸。
关于中国式界限感的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的前半生|中国式个人边界,把干涉当仗义,把模糊当亲密》,深入分析过这个现象及背后的深层原因与中西对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读。
2. 对人生输赢成败的执念
看到“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这样的修辞套路,我丝毫不意外。
“loser/输家”,与“winner/赢家”,近些年来,已是中国民间的关键流行词。
人们早已习惯用这样的输赢成败思维,来评判人生的价值感与意义感。不需要我举例,大家随手翻翻自己的订阅号和朋友圈,“赢家”、“成功”这样的字眼,遍地都是。
就比如大号“拾遗”,头条还在说“杨丽萍不生孩子:所谓幸福,就是求仁得仁”,宣扬“关于幸福的标准应该多元化”;二条的标题就变成了“为自己而活的女人,才是人生赢家”,打开一看,原来是个广告——这句“才是人生赢家”,恐怕更能传递出“拾遗”真正的底层价值观。
当一个社会普遍将“输赢成败”设定为评价体系时,它就意味着一套评判输赢成败的标准也被设定了。输赢成败,向来都是“比较”的产物。
而要想在这个“权力的游戏”里成为winner,你既要符合这套社会评价体系所设定的标准“成功范式”,同时,你还必须在这套范式规则里“跑赢”其他人,在那个坐标系里占据住一个高点。
你一旦入了这盘叫作“输赢”的战局,不论是被动还是主动,你就很难跳出那个继定的“棋盘”去思考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设定出不同的“样式”。
站在不同的人生棋盘上,每个人所熟稔、相信、play的游戏规则,看到的人生格局,都将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那位出言不逊,用“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来开场的女士,其实代表了很多人——他们,站在同一个“棋盘”上,玩着相似的游戏。这才是她为何获得高赞的深层原因。
在这套游戏里,他们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所谓成功的女人是怎样,成功的男人又是怎样。
而杨丽萍,显然不是为他们的棋盘而生的。她早已自设了另一套自己的棋盘,自创了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说,“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才能证明生活的成功。”赞同。
3. 公共意见交换中的鄙视链
如果说这次的激辩是一场大型的公共意见交换和沟通,我最感到遗憾的,不是双方观点的不一——因为这种巨大的意见差异,在社会转型阶段实属无可避免,我最感无奈的,是无处不在的鄙视链和攻击,这让良好的公共沟通几无可能。
首先,那位出言不逊的女士和为她点赞的无数人,无疑是“鄙视”与他们选择了不同人生道路的杨丽萍。他们不仅不愿意去理解和尊重另一种棋盘样式的存在,并且还非要越界过去“踩盘”,来表达自己的鄙视。
但另一面呢?看上去在挺杨丽萍的很多人,也同样在用一种很不友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鄙视感与优越感。
比如将对方嘲讽为“落后的村妇”、“只知道下崽的母猪”、“跳广场舞的”、“看头像偏土气略臃肿”、“肯定没受过像样的教育”、“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大V某贝贝更是直接用“傻瓜”来称呼对方。
怎么说呢?就如我前面所分析的,这位出言不逊的女士当然有她的问题,我们大可以就事论事来批驳她的观点本身,但因为持有自认为的道德优越立场,就上升到人身攻击,嘲讽别人的相貌、智商、教育水平、社会地位,这同样不合适——那是同样的粗鲁,同样的越界。
这并不利于良性的公共意见沟通,只会让两个阵营的人,彼此更加敌视、鄙视,水火不容。
这是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不论受教育如何、经历如何。我自己在写下这段话时,也都在检省,我这一路是否犯过同样的错误。
4. 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局限性
生而为人,我们可能都不得不要承认一点,每一个人都有局限性。
我们从出生后被抛掷到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长、接受教育,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开始接受继有文化的“塑形”,我们每个人都是被社会所“结构”的。
历来,无论东西,都只有极少数人具有足够强的思考力与反省力,能跳脱出社会既有框架结构来思考重大的命题。
由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结构并非一层不变,大结构开始有分层和变异,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因缘际会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棋盘,社会结构内部呈现出了一定的二元性或者多元性。就像如今的女权与反女权的对峙。
而不论我们站到了哪一个我们自认为“更高级”棋盘上,其实都要认识到,这并不见得是我们自己思想多高明、意识多领先——除了那些真正原创性的意见开创者和领袖,我们大部分人,能站到某个思想高度,其实无非是因为,“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而那些站在你认为“低级棋盘”上的人,其实也并不能全然归咎于个体的“无能”或“粗鄙”,在我看,那主要还是“社会意识形态塑形的产物和结果”。
毕竟,每个人的学习天赋、思考力都有差异,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有挑战社会传统的反思力与行动力;更要意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出生在一个更开明的家庭,获得优质的教育,有机会看更开阔的世界。
所以,如果能站得更高一点去看待不同阵营的意见差异,多一些同理心和对世界的悲悯之心,大约会更有利于观点异见者之间的沟通。
我最后想说的是,意见表达不应成为一门生意,就像“女权”不应成为一张“政治正确”的标签与遮羞布。而自相矛盾、断裂的观点表达,只说明,一个人并无真正的核心价值观。
而那种激烈的、情绪化的表达,当然会更方便站队,更容易形成“意见引领的效果”,但并不真正利于社会进步。
与大家共勉。
往期精选 Fei' Pick
欢迎关注非非马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