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漫妮30岁还出国留学“脑子有病”?我就是31岁来英国留学的…
在#王漫妮出国留学#上了热搜之后,有很多网友评价她放着现成的店长不做,在30岁还要出国留学,纯属“脑子有病”、“拎不清”。
而我自己,就正是30岁决定出国留学,31岁正式来到英国读研的,方向是很不实用的“电影研究/Film Studies”。
毕业之后,我因为“年纪更大”结果反而更没好的工作机会了吗?也并没有。
我为中国综合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六的出版传媒集团在英国创建了子公司,当上了总经理。36岁时自己出来做文化创业,也自认算做的有声有色,是伦敦设计双年展的中国馆策划人,还因为做中英电影交流项目,收到了威廉王子的感谢辞。
我自己的经历,会让我相信:女性/人,是可以不被年龄简单定义的。
相反,正是年龄所意味着的岁月磨砺,才赋予了我们人生的“厚度”。
就在昨天,我和我60+的前Boss聊《三十而已》的三位女主,提到王漫妮的出国留学选择,他以过来人的阅历点评说:
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会让王漫妮的人生再上一个大台阶。
(补充说一句,也正是这位Boss,当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考察”了我之后,最终拍板认可:我看,创办英国子公司的事可以交给你做。)
在他看来,《三十而已》讲述的就是三位女主“寻找自我”的故事。
赞同。
其实“留学问题”、“何时留学”的问题,并不简单是“留学”本身,它背后的真正问题是:
我们到底想要怎么过我们的人生?我们想要怎么“定义”我们的人生价值和活着的意义。
觉得女人30岁还出国留学纯属“拎不清”的人,大约是遵循“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儿”的传统规训,会认为这个年纪的女人首要是嫁人、生子。
他们所定义的人生/女性生存价值和生存方式,是一项项待打勾完成的人生清单。
因为这样的选择,更容易实现世俗社会所默认的“圆满”与“成功”。
在上一篇推送《我和20+表弟聊了聊顾佳、王漫妮、钟晓芹,然后……》的留言回复中,我提到了自己对“生命意义”这个问题的执着探寻。
结果,好多位读者朋友在微信上给我留言,也提到了自己关于生命意义的探寻,乃至困惑。
比如读者拉拉的困惑是:
“曾经我的信仰就是爱,但是被某些东西打破过,我感觉自己现在没了可信赖之物,有段时间很痛苦。
现在很多公号喜欢传播一种观点,爱就是靠不住,爱人也靠不住,不如恋物。
这显然不是正解,但我们到底要怎么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
拉拉的困惑,不是个例。
我是谁?我们为什么而活?这事关生命本质的终极拷问,值得每个人诚恳质询并自我回答。
今天的推送,就和大家分享下我自己关于“生命意义”的追寻和思考。
作者/非非马
1
我一直是个喜欢想“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这种形而上问题的人。
关于人生方向与意义的追寻,几乎是我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进行时”。
大概也是直到三年前、在写公号大半年之后,我才慢慢在这个问题上接近于“完成时”。
然而,我也知道,“完成”永远是相对的,平衡从来都是动态的。未完成的进行时,才是人生之常态。
在规律性写公号之后,我有幸与很多读者朋友相逢,在和其中一些读者更为紧密、深入的交流中,我知道,很多人,其实都同我一样——
我们都在“追寻意义和目标”这个问题上有过纠结、打过转。
描述这样的纠结状态,很多读者用到了“焦虑”这个词。
完全能理解、有体会。其实,对于任何一个有自我觉知能力、有想法有追求的人而言,这种“寻找中”的人生处境,本就是人生常态。
因为有问题、有焦虑、有牵绊,我们才是正常的human being。
人生本就是不断地自我寻找,所谓意义是我们找到自己之后才赋予的。
2
读者小鱼曾经就择业问题征求我的建议。
她是经济系的本科,英语系的研究生。即将毕业,手里有两个很不错的offer,她纠结选择哪一个。
一个是大型五百强企业,人事行政类部门;一个是著名音乐学院下属的国际文化交流机构。
前者是大企业,规范,有知名度,可能是一个很理想的职业起点、人生简历上漂亮的一笔履历,但缺点是,人事与行政的工作性质非她所念。
后者,是著名大机构下新设的一个小机构,人少,可能不那么规范,人要做的事情也杂,新机构的未来发展前景也不明朗,但优点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工作内容,是她至少在现阶段很喜欢的。
这个择业选择,当然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权衡利弊。比如,大机构与小机构的差别,收入、机会与待遇的差别,对人的能力锻炼与培养的差别等等。
然而,它其实又不用那么复杂,是可以很简单就作出的一个选择。
我对小鱼说,其实你现在有这么多问题和纠结,是因为,你还并不真正清晰,你的人生目标与意义是什么。
当一个人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意义时,很多枝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不能直击要害,不能站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跨度里看今天的人生选择,当然容易深陷云山雾罩,也容易犯短视的问题。
她很认可。
她说最核心,的确就是这个问题。这是她选择障碍症的根本症结。
在我们在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赋予了自己生命特定的意义之后,我们就会自然地选择符合这个“目标/意义”的生存方式——
包括做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而后,我们会据此来分配我们的生命时间,在各种机会和可能性之间做符合我们目标的取舍。
所以,人生目标和意义的寻找与建立,从来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它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性的问题。而且,十分重要。
3
人生的目标与意义,如此重要,然而它却通常不会自动走到我们的面前,极少数高度自知的人除外。
所以,我们才经常会在生活里听到身边的朋友说,或者自己发出这样的感慨:
“对现状总是有些不太满意,但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依我看,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儿。
首先,有问题才是人生的常态,人生原本不就是在重重问题中层层突围么。
其次,有焦虑是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我们已经是向自己提出了一个好问题——一个如此根本性、关键性的优质好问题。
能提出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所以,我自己一直是比较习惯自己“有问题的焦虑”状态,也一直喜欢“提问”,给自己人为地制造焦虑。
当然,不喜欢发问、质疑的人,也许有另一种幸福吧,他们容易觉得一切理所当然,俗世安稳。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每个人的天赋与天性不同,不可强求,我这里只说说与我一样,一起想把人生过得更有价值感、目标感和意义感的人。
回想我自己,每一次重要人生转折,无不是在一次次关于目标追寻的焦虑与自我质疑过后,终于拨云见日,找到了一个至少是阶段性的目标与方向,最后作出了影响一生的重要决定。
焦虑它其实更像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自我进化机制,是一种很有益的提醒。只要不过度焦虑,或总是沉湎于无效焦虑。
首先承认焦虑是人之常态,而后大方接受自己的焦虑,学会与焦虑(问题)和平共处,并试图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寻求问题的动态解决。
这样的心态,适合面对所有的焦虑。不论是因目标和意义的缺失带来的焦虑,还是其它诸如择业焦虑、学习与成长、升职焦虑、时间与年龄焦虑……
4
除了上述的心态之外,在寻找目标和人生意义的道路上,我自己的一点经验是,首先要摒弃一种“依赖心理”,就是试图指望有“高人”能够替我回答这个问题。
换句话说,这种根本性的人生难题,不可能指望任何别人给自己提供答案。
有些人生责任,必须是自己要去扛的。
也许在某些事情上,仙人指路的确可以让人少走很多弯路,但绝不是在这个问题上:
“我”的人生意义和目标是什么。
任何人的启发,只有恰巧拨到了你心里的那根弦,才能奏响。
而找到自己心里这根弦——它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品相,适合怎样去弹奏,却主要靠自我觉察觉知。
所以,每每有读者或者朋友跟我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希望听我意见时,我会很诚实地回答:
抱歉,这个问题,你只能跟自己要答案。
旁人,能建议的只有一些经验与方法。
寻找的过程,终究是要靠自己,答案也得是靠自己找到。
5
意识到“没有人会来”之后,我们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人生责任。然而,自我寻找与发现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做什么事情最让我们快乐,这通常是一个最简单直接、也有效的判断标准。
但是,这又是一件随时间推移,随着人生进入到不同阶段而产生变化的事情。
比如,我曾经觉得,做个好记者就是我一辈子的目标与追求了。
此前,我赶上了中国纸媒发展的黄金时代,收入、地位都算体面。
到深圳第二年,25岁的我,便自己攒够了首付,在深圳的核心地带供起了一套两居室。(当然,那会儿的深圳房价虽然和其它城市比依然是很高,但远远不是今天的价格。)
有那么几年时间,我一直简单、开心地做着记者,读书、看电影,采访、写稿。每每采访到喜欢的人,看了好的电影,就特别开心和兴奋。
但是,当我把当时几乎所有喜欢的导演、明星、艺术家都几乎采访了一遍,不得不开始第二轮甚至第三轮重复采访的时候,我开始没了激情。
我感觉我在做的工作,重复性太高,不再新鲜,成长缓滞。
后来我出国读书留学,那也是一件在当时让我十分快乐的事情。但我不可能就一直读书啊……
毕业后,我因为意外的机会转行做起culture business, 起初也很兴奋,但那更多是因为新鲜感所带来的一种刺激性快感。
“蜜月期”一过,做着做着,因为有了比较,我才发现原来我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采访、写作。
写出一篇我自己满意的,或者是能让部分读者觉得有所收获的文章,那个快乐与成就感,可以说,是其它任何工作都不能带给我的。
所以,人生中“快乐”的内涵与外延,是一个阶段性变量,它很难一劳永逸,可能需要不断的自我寻找与重新定位。
而在这种变化中,我自己的选择是,在每一个阶段,做当下最吸引自己的事情。情况变了,就再调整。
当然,考虑每个“当下”时,我也会看这个“当下”会对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一生产生怎样的“贡献”或者说积极的影响。
比如读书学电影研究,它不仅是让我当下快乐的,我更知道,它对我知识体系的完善、思维方法论的训练,会让我受益终生。不论我今后是否做电影有关的工作。
6
在“人生要做快乐事”这个简单又不简单的问题上,我们时常是会被其它一些因素干扰的。
因为,如何界定“我的快乐”,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你其实会不断受到“外界标准”、“外界诱惑”、“外界观点”的干扰。
一个消费文化主导的社会,会鼓吹“快乐人生”的样板就是物质消费满足,是“买买买”与“剁手”的快乐,于是它鼓励人生最重要的奋斗目标就是事业“成功”,而“成功”的主要衡量标准,就是挣钱,挣很多钱,或者出名,因为名能带来利。
人在这样嘈杂的环境里如何辨析什么是自己真正的需求,什么是自己内心被激发出的欲望,其实不那么容易。
毕竟,人活在社会之网里,人活在人际关系与环境中;一个社会它会以各种方式来显性地、隐性地雕塑每一个个体的价值观。
人要在一个大结构里始终保持自省,进入更深一层次的自我觉知,以及自我坚持,在哪个年代都绝非易事。
就比如我自己吧,看到自己以前的同行、朋友做时尚类公号火了,满世界地去看秀,和那么多著名品牌合作,收入不菲,你说完全不曾心动、犹豫过,当然不是。
只不过是,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为了做好一个时尚类公号——它显然是盈利模式最清晰、最容易变现的公号类型——但我将不得不把我宝贵的人生时间极大地倾注在研究怎么穿得好看,研究各种品牌,关注每一个重要品牌新推的单品,然后再话大量时间炮制出一篇篇的相关文章。
我,愿意过这样的人生吗?这,真的足以支撑起我的全部快乐吗?
毕竟,你选择了一份工作,就是在等于选择一种生活。
显然,我无法想象过那样“单一”的生活。
我喜欢穿的得体,也认可人应该管理好自己的形象,然而,它只是,也只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
比起穿得好看,对智性与成长的追求,是我更看重的,也是更能让我产生深层次快乐的。
我当然希望两者能兼得,可如果不能,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所以,我写作,首先是要满足自己最看重的那部分快乐感。
我喜欢写,更多是希望通过写作完成一种自我梳理,实现自我生命的精进与成长;同时,我希望能把自己的一点想法分享给同好,希望能和大家交流碰撞,一起进步与成长。
而每每读者朋友的反馈,都让我觉得:啊,我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大家会看到我的公号成为了现在的样子,分享积极的价值观,关注女性的独立与成长,交流有趣美好的生活方式。
时尚,在我的生活和公号里,都占有一席之地,但它却不会成为绝对的、唯一的主角。
7
人生就是不断地自我寻找:
知道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没那么快乐的,确认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能让自己快乐的;
还要能区分得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什么是欲望的满足;分得清“自己想要的”,和“被他人目光所绑架了的‘我想要’的”。
这个过程不仅是需要高度自察的过程,还是需要不断自省的过程。
因为,人其实即便一开始想清楚了一件事儿,但是在遇到各种诱惑、尤其是机会时,并不见得时刻都能不忘初心。
大把人在前行的路上,迷失了。
所以,不断自省自察,在人生成长的路上,其实对每个人而言,都重要。
对于我而言,人生目标感与意义感,也不只是来源于“快乐”这一个标准,它还需要有价值感,即,我认为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并非所有人都有这个需求,希望为自己的“快乐”赋予意义,但被赋予了更丰厚意义的“快乐”,在我这里,的确会是一种更高级的快乐。
赋予生命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怎么赋予,每个人的理解、路径、方式都会有差异,很难也不必求同。
而比如在我,会认为,如果我做的事情,不仅对自己有收获,且能帮助到他人与社会,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会觉得更开心。
我的“快乐感”会被升华。
我觉知了自己对“快乐”和“意义感”的双重需求,觉知到什么样的事情,会让自己觉得有意义。
于是,我一直试图寻找到一种生存方式,能完美结合这二者,或者说,能让我可以赋之以意义。
无疑,写作对我而言,是最好的方式。
它不仅对自己有价值,而且可以分享他人,也是目前看来,我自己各项能力中,相对长板有优势的那一块。
8
可以说,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它既是人向内探索、寻找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需要自我建立和赋予的过程。
它不是坐在那里等待我们去“发现”的,它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寻找”和“建立”的。
要最终能实现自我的和谐自洽,建立在有效地、深度地自我探寻上。
它需要我们的耐心,更需要我们对过程之曲折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除去我前面所说的各种干扰之外,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恐怕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难题。
以我个人为例,在自媒体开始红火之前,我就没有办法选择以写作为生——如果不在体制内做一个记者,仅靠自由撰稿,恐怕无法酬我以一个体面的生活。
那时候,我会选择做culture business创业,除了它本身的吸引力之外,不是完全没有现实生存的考虑。
毕竟,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的确是万万不能的。经济独立,是一切独立的基础。对于这个时代的女性,尤其如此。
但是,在做business的过程中,我内心一直其实都是有纠结的——挣钱带给我的满足,永远无法和写稿带给我的快乐相比。
但是,快乐的实现,它需要物质的基础。
我也曾试图一边做业务,一边写稿,可事实是,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时间分配上是很难两全的。那几年,我能做到的,只是零星写点东西,聊以自慰。
而今,自媒体的红火,的确给我这样的个体写作者开放了很多选择空间,大家会有了更多的选择可能性。
当然,实现可能性,除了外部环境的利好,还需要自己在一个行业的长期积累与勤奋付出,以及你创造的价值与时代需求有契合度。
而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做一个所谓“失败者”的准备,要有抗挫折以及不断调整、修复、重建的能力。
我有个读者,她曾经特别执着地想要重新来一次高考。那时她27岁。
当年,她因为身体原因只考上了一个专科学校。毕业后,她工作了几年,还是惦记着要考一个理想的大学,读一次本科,学习英语。
后来,攒齐了学费的她,辞了工作,报了补习班复读。
这样的理想主义气质,我从心里是很欣赏的。我一直觉得,我们要勇敢一点,人生需要点冒险精神。
但是,从我的经验出发,我还给了她一个提醒,希望她能多点“灵活与柔韧”,做好走“第二条路”的心理准备。
事后证明,我这个提醒是对的。因为一些个人突发意外,她最后没能再次踏进考场。
执着是种勇气,但破执更需要智慧。
人生目标的寻找,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生意义的建立,也同样。
在冲突中寻找平衡,是我们的本能,也是我们的天赋。
所以,此刻仍在“寻找”路途上的人,不用急,慢慢来。
“在寻找”的状态,本身已经是意义之一部分。
不按照自己“被告知”、“被灌输”的条条框框来定义自己的人生,而是主动寻找、建立、赋予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这本身正是我们身为现代人的“现代性”体现。
共勉。
赠书小福利:
今天会选择两位留言读者赠送刚出版的新书《女性的时刻》,作者是比尔盖茨的妻子梅琳达·盖茨。她是我认为真正担得起现代女性榜样的Role Model, 她的人生里,不止有她自己和家庭,还有他人、有世界。 点击下方“更多文章”链接,可阅读相关推送。
备注:
本文的主体,是我写于大约3年前的文章,因为多位读者都同时来和我探讨了关于“活着”的意义,所以决定重发下这篇文章,毕竟三年来我们也多了很多新朋友。希望这篇很长很长的文章,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谢谢阅读。
非非马
媒体人出身,而立之年赴英攻读电影研究硕士,后为著名文化国企英国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现事写作和中英文化交流。
个人微信号:feifeima778。
更多文章
欢迎关注非非马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