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游记.西扎的建筑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编者按:葡萄牙建筑大师——阿尔瓦罗·西扎,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西扎以雕塑般诗意的现代主义建筑闻名于世。2018年6月25日(今天),正是西扎先生85岁生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位已至耄耋之年的建筑师不变的匠心。
◆ 1933
生于葡萄牙马特西诺斯
◆ 1949-1955
就读于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
◆ 1976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1988
获西班牙建筑师协金奖、阿尔瓦·阿尔托奖
◆ 1992
获普利兹克奖
◆ 2011
获UIA国际建协建筑杰出贡献奖(国际建协金奖)
建筑旅行是我的一大爱好,每次建筑旅行中我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建筑?”这个问题很基本也很本质,每个人都有看待它的标准,问题的延伸其实是价值观,这个问题使我们在途中时刻带着历史的视角,用艺术化的眼光去感受,因为我相信只有内心有了很多真实的感受和触动,才会激发一个设计师持续不断地去创作,那种此时此地的感动对自身的影响和塑造是内在且持久的。无论柯布西耶、路易斯康,还是安藤忠雄等建筑大师,他们无一不是在旅行中找到了自己。我带着这个问题,简单收拾行李就轻松上路了。
本 文 作 者:孙 立 东
▽
孙立东(中国)2015 年毕业于中国吉林建筑大学。Da! Architects大!建筑事务所创始人,201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大三实验班受聘导师。曾工作于:MAD 建筑设计事务所(北京)、CROX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等。曾获得建筑设计竞赛奖项包括:2018AIM苏红古寨新场景国际设计竞赛二等奖,2018南京溧水无想山全域旅游公共艺术装置国际大赛入围奖,2016上海陆家嘴海港城市公共艺术一等奖等。此外他入选了2018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十二位青年建筑师之一。
「 关于西扎
About Siza 」
▲ 阿尔瓦罗 · 西扎 © 来源于网络
阿尔瓦罗·西扎,葡萄牙国宝级建筑师,毕业于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21岁就成立建筑工作室,年仅25岁就设计出成名作波诺瓦茶室,更是在1992年获得了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 普利兹克奖建筑奖。在长达近60年的设计生涯里,他设计的无数作品广为人知并影响了世界。虽已年过80仍然精力充沛,依然战斗在建筑设计的第一线 。他的作品注重在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建立深刻的联系,并因其个性化的品质和对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敏锐捕捉,而受到普遍关注和承认。
西扎出生地马托西纽什是葡萄牙的一处海边城市,当地有很多的宗教类建筑,众所周知宗教建筑通常有很多漂亮的雕塑和壁画,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西扎青年时期梦想成为一名雕塑家,报考的专业也是雕塑系,那时正值二战刚刚结束,住房紧缺是全世界的问题,对于建筑设计的需求是时代趋势,同时也由于家境考虑和父亲的强烈建议,雕塑系大一刚结束的西扎同学转入了预期收入更高的建筑专业,可能连西扎也没想到自己有着与生俱来的建筑天赋,这一职业转变让西扎就此走上建筑大师之路。
「 关于葡萄牙
About Portugal 」
葡萄牙地图 © 来源于网络
西扎是典型的地域建筑的代表,他的大部分建筑在葡萄牙。
葡萄牙正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部,大部分国土地形多变,尤其是西扎长期居住生活在波尔图,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基地环境带给人独特身体经验,这在很大程度塑造了西扎对坡地建筑的敏感和因地制宜的建筑观,就像他所说的:“我的城市波尔图地形险恶,粗糙而高低不平,地理的花岗岩层击败了那些没有仔细研究过场地就仓促马上的建造计划。”
从外部场地出发景观先行是西扎的设计特点。
同时在盛行现代主义建筑的五十年代,葡萄牙这样一个杂糅的文化语境和特殊的山地特征并不完全适合强调建筑主体的现代主义建筑,葡萄牙国内也滋生出一种抵触现代主义的心态,众多葡萄牙建筑师力图挖掘传统中好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建筑形态以激发新的具有地方人文的建筑,并最终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建筑,区别于强调建筑主体的现代主义,西扎认为建筑应该首先关注与环境的关系,建筑本身更应该是作为背景来支撑人们的生活而非强调建筑自身,西扎早期的建筑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 西 扎 建 筑 的 特 征
Features of Siza's architecture」
◆ 尊重自然环境
运用景观先行的设计策略,从大的场地环境出发由外而内的展开设计。
◆ 尊重城市
对城市肌理的尊重体现在对地形边界的处理,并时常参考运用周边建筑体量和建筑类型学为基础来建构自身。
◆ 尊重历史文脉
对历史人文的调研中发现线索,时常恰当运用传统材料和工法来延续文脉。
◆ 肯定自己的感知
运用良好的直觉和身体感知进行设计,西扎在美感的平衡和把握上具有天赋。
◆ 遵守建筑常识
西扎对空间常识的把握与合理的功能布置体现了一名职业建筑师的素养。
「 西 扎 设 计 风 格 的 形 成
The farmation of the Siza style 」
西扎曾说:“我的建筑中并不存在一种预先确定的风格,也不想建立一种风格。它是对一个具体问题的回应,对我所参与的变革过程中的某个境遇的回应,在建筑学中,认为风格的统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阶段已经过去。一种预先确立的风格也许纯净、美丽,但无法引起我的兴趣”。
西扎受阿尔瓦阿尔托影响。不同于现代主义大师专注开创原创思想和体系。阿尔托的建筑要注重简洁实用,他强调建筑要具有人情味和地方性,建筑的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阿尔瓦阿尔托重视地方化与建筑人情化的表达,其外部形象与内部感知的差异和外部空间的组织方式都极大的影响了西扎建筑。阿尔托他既不强调国际化风格,也不非常强调民俗学。在阿尔托看来,各种流派只是方法、倾向和元素选择上的偏好的差异导致的一些分支。在阿尔托的观念里,建筑就是建筑。
西扎也受到阿道夫·路斯影响。阿道夫·路斯提出“装饰就是罪恶”。去装饰化的简洁和空间体量手法影响了西扎,他曾说:“最使我不安的是建筑中的浪费现象,无论是用材还是用光。”他力图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建筑内在的丰富性,这实质上是基于重视细部重视建筑与人的亲和性基础上的对建筑“简约”的追求,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西扎的建筑大都是白色的:一是为了去装饰化,二是由于早年学雕塑的石膏感,两者的目的都是把空间本质作为第一目标。同时廉价材料的简约但丰富的表现非常符合葡萄牙经济状况,作为一种建筑策略具有地方实用性。
西扎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是费尔南多·塔欧拉。在建筑方面,当时葡萄牙的主流思想是地域性建筑,领军人物之一就是这个塔欧拉。塔欧拉就呼吁建筑师对本土建筑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学习。他认为促使建筑形式和设计的改变和发展的不是风格这种东西,而是 “环境条件”、“土地所有权”和“人在特定时代下的需求”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塔欧拉是一个强调传统的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大师也不是生下来就是大师的,他的设计思想和技巧也是受到了很多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 场 所 精 神 和 现 象 学
Place spirit and phenomenology 」
▲卒姆托、霍尔 © 来源于网络
同样作为场所精神和建筑现象学的代表,西扎的风格不同于卒姆托谈材料和感知,也不同于霍尔的建筑现象学理论。西扎更像一个平凡实在的职业建筑师,他的大部分建筑是白色的,既很少贸然用特殊的材料,也没有著书立说去完善理论体系,更不会不会过多强调自我的主观感知,他的场所精神主要体现在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平衡和把握上,这种平衡感是他特点也是他的功力所在,这也是为什么很难去说清楚西扎的建筑特点,对西扎的理解必须建立包括在具体的建筑和具体的场地关系和文脉的理解中,对西扎的认知很难一概而论。
波诺瓦茶室 (1958-1963)
25-30岁
▲ 鸟瞰图 © 孙立东
▲ 人视图 © 孙立东
年仅25岁的西扎在马托西纽什市政府组织的餐厅建筑竞赛中一举夺魁,这也是西扎的第一个建筑项目,诺瓦餐厅建在一个礁石遍布的坡地上。建筑采用了一个相对平缓的坡屋顶造型,强化了建筑在水平方向的延伸性,对场所的地理学特征和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和巧妙表达,最终实现了建筑与海边风景的完美对话。
▲ 立面图 © 孙立东
▲ 人视图 © 孙立东
▲ 鸟瞰图 © 来源于网络
红色屋顶延续着葡萄牙传统建筑,出挑很深的屋檐,把红木天花延伸至室外,形成对当地强烈阳光的防护;加上覆盖暖红板瓦的屋顶,木窗木地板的室内设计,而建筑屋顶与远处的教堂屋顶遥相呼应。无不体现了西扎对于葡萄牙乡土建筑传统的探求。
建筑与石头的关系都是精心考虑安排过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受尊重的,每一块石头都是会说话的。
▲ 外环境图 © 孙立东
建筑自然的嵌入海边礁石群中,就像从地面长出来一样,从各个角度观看无论是比例关系还是体量感都特别恰当。
南侧是凶猛的海浪和成群的礁石,海风很大吹得人很难站稳,面对大海,真的有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之感。
一代一代的建筑师就像这海浪一浪接着一浪永不停息,共同冲刷出圆润的礁石的是时间的力量,浪花就是历史。
室内的木构件设计很特别。精心设计的空间产生出迷人的光线。
▲ 鸟瞰图 © 孙立东
通过此图可以看出周边的场地路径是西扎精心安排的,西扎没有局限在小餐厅建筑本身,而是着眼大场地的关系通过寥寥几笔恰当的转折把人的心情自然引导过渡到建筑,西扎考虑更多的是人的真实体验,这无疑是西扎建筑中场所精神的体现,实地的体验非常的难忘。
平托和索托梅尔银行(1971-1974)
38-41岁
▲ 西扎手绘草图 © 来源于网络
▲ 建筑基地情况 © 来源于网络
建筑位于两条道路相交的街角。基地东面是一个法院,西边是一个17世纪的住宅。西扎要处理的一个是与道路转角的关系,另一个是与周边建筑的特殊关系。建筑首先选取了一个最简单的弧形的形式,即是对东边建筑的呼应,同时放大街角空间。考虑对住宅立面的避让,为了让街角不过于生硬、拥堵和压抑。西扎用弧线形成转角退让,构成融入环境的宜人空间。
▲ 建筑人视图 © 孙立东
人在运动中观看到建筑的不同形态,形体转角处运用切角,既是对对旁边庭院的延伸,也使得建筑能够产生出更强烈的透视感。
可以看到立面上几种体块的穿插关系,呈现多层次、多空间退让的建筑形象。
▲ 平面分析图 © 来源于网络
一层~三层平面可以看到所有墙体的位置都是由轴线控制下形成的。
为了找到最恰当的场地关系引入轴线关系,上图说明了空间关系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建筑形态上的三层退让反映在室内空间的不同侧向开窗形式。
▲ 剖面图 © 孙立东
入口雨棚比较低矮,层高一层相对低一些,入口低矮空间也是对广场的呼应,同时有入口空间逐渐由低到高向一层、二层、三层打开。从低矮的门厅进入,楼板逐级升高,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主入口选在侧面缓解了城市道路与建筑的进入方式,建筑玻璃主要在沿街弧形面展开,即形成一种通透,又与城市建筑相呼应。
由剖面可以看出非常复杂的空间高度的展开,楼层高度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使人们感受到外部相似的开放感。光从顶层天窗照入,可以看到室内空间的连续性。
▲ 人视图 © 孙立东
室内光线的运用也很巧妙柔和,墙体的微微侧伸就产生了小平台,细心发现很多空间细节都充满巧思。
▲ 节点图 © 孙立东
很优美迷人的曲线空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动态平衡之美。
塞图巴尔教师学校(1986-1993)
53-60岁
▲ 西扎手绘 © 来源于网络
▲ 总平面图 © 来源于网络
▲ 人视图 © 来源于网络
塞图巴尔教师学校是一所综合性培养教师的学校,基地在较缓的山坡上,建筑呈U形布局,面向海湾,两层的空间体量水平匍匐于大地之上,基地上有许多老树,这些树的存在成为西扎考虑设计的重要因素。
▲ 人视图 © 来源于网络
路易斯康说:“学校开始于一棵树下,一个不自觉为老师的人与一些不自觉为学生的人讨论着他们对事物的领悟,学校的存在意愿早在那棵树下的人之前便有了。”
▲ 节点图 © 孙立东
入前要穿过一个红墙的廊子,红色的墙体有种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的味道。入口处的空间位于U形布局的一角,依旧是折板的手法,值得一提的是顶部的缝隙空间形成一条独特的光线。
▲ 节点图 © 孙立东
左图为葡萄牙的街道一角,是可以看出房子是建在坡地上的,因而建筑的开门和开窗都要顺应地形走势,而西扎设计的巴塞尔教师学校的立面开窗也同样顺应了地形的走势,很明显西扎的立面是受到了葡萄牙当地建筑的影响。
▲ 节点图 © 孙立东
室外雕塑感的造型是由内部空间决定的,内外一体。
▲ 节点图 © 孙立东
走到走廊的尽头才突然发现那一束迷人光线的来源,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细节,但依然记得当时我在这个侧向的天窗面前感慨万分。
▲ 节点图 © 孙立东
光线从圆形的天窗射入室内,不同时间产生不同位置的游移,空间产生了时间感。这种圆形的开洞空间有种中国传统园林的感觉。
▲ 节点图 © 孙立东
一个具有雕塑感的开窗构件。
波尔图建筑学院(1986-1996)
53-63岁
▲ 西扎手绘 © 来源于网络
▲ 总平面图 © 孙立东
这张场地鸟瞰卫星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南北两部分的新建教学楼沿基地两侧道路布置,中间围合成收放关系的院落空间,这样做一是很好地顺应了城市道路,二是自然形成了中间的开放的庭院空间,而庭院的东侧开口朝向原有教学楼,与其形成新老对话关系。从学生生活的广场空间经缓缓的坡地向上到绿色草坪空间,再穿过围墙的小门就可来到幽静的老校园。场地南侧有最好的景色,所以分割成五个相对独立的体量,很好地让开了观看南边的海景的视野,五个教室体量大致相同,但每一栋又各有特点,看似单独分开却在地下空间全部连通,相互独立又统一的空间处理非常巧妙。
▲ 人视图 © 孙立东
▲ 立面图 © 孙立东
五栋建筑表情各不相同有点儿萌萌哒,倒数第二栋似乎少了一栋?其实这一栋只有地基是西扎故意没有设计的,现在成为了学生非常喜爱的屋顶活动平台。
▲ 人视图 © 孙立东
西扎说想视野打开,所以这栋建筑故意未盖,只有基础没有楼层,学生们在平台处晒太阳。
▲ 人视图 © 孙立东
▲ 总平面图 © 来源于网络
建筑的立面开窗很好的暗示了内部的楼梯和坡道设计。内部的坡道考虑到了人的视线高度。逐渐上升的坡道对应斜向的窗户,内外统一诚实。
▲ 人视图 © 孙立东
从硬质铺地到绿植草坪的空间过渡,建筑造型与坡地形成呼应,坡地的不同标高和坡地石阶小路巧妙划分了空间。
▲ 节点图 © 孙立东
转折的体量自然形成半围合院落空间,蓝天、暖阳、微风,一棵圆形树冠的小树在简洁的白墙映衬下轻轻拂动,空间颇有禅意。在这个充满包容感的空间氛围里,我们感受到一种沉静的力量,一种空境的意味。
建筑不必惊世骇俗,有时候适简单平凡会让人放松下来,适当的留白会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舒适才是好建筑的标准。
我会永远记得这个我们一起在草地上享受阳光的午后。
▲ 平面图 © 来源于网络
▲ 节点图 © 孙立东
地下室空间是连通各个空间的核心,成功串联起食堂教室和展览厅等不同功能空间。楼梯和坡道对应的不同的交通要道在此交汇,开口处为地下带来了适当的光线。
加利西亚艺术中心(1988-1993)
55-60岁
▲ 西扎手绘 © 来源于网络
▲ 总平面图 © 来源于网络
加利西亚艺术中心位于西班牙圣地亚哥甘普斯特拉市一座古老修道院的地块之内,建筑面积7000㎡,建于1988-1993年,地段北侧散落着城市住宅,西侧是一个地形起伏错落的公园,东邻波纳瓦公墓,博物馆面对圣多明哥教堂入口,如何处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造就了是这座建筑的主要特征。西扎提取周边建筑比例和体量关系作为参照通过体量穿插组合并置于近似三角形的基地中,同时通过对城市街道、广场的体量关系处理既界定着街道的界面又嵌入了城市的肌理,精心组织的坡道、踏步、灰空间等设计既回应着坡地街道又自然形成了逐渐升起的空间引导,历史和现代,建筑与环境都恰当的有机组织在了一起。
▲平面图 © 来源于网络
西扎将建筑谦逊的融入城市环境里,他经常通过基地四周原有的房屋轮廓来确定自己建筑的轮廓线,并以城市为出发点,参照原有城市形态和建筑风格来寻找潜在的城市肌理和空间秩序,并贯穿设计的始终。
▲平面图 © 来源于网络
上图的平面呈现出一种片段化的组合感。90年代全世界流行的是解构主义建筑思潮,以波普艺术为代表,以剪切化和拼贴化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从上面的平面图可以看出总体块关系是由小的体块拼合组织变形而形成一个整体有机体,从周边环境角度来看,无论从体量上还是比例上,其中的每一块都可以在城市中找到原始参照对象。方法上就是把周边的城市建筑体量拿过来合理的组织在一起。因此在室内自然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状态。
▲ 场地演变过程 © 来源于网络
不同时间段建筑场地的变化。
▲外环境图 © 来源于网络
建筑位于两条街道的转角处,建筑的侧面与老街的界面形成打开的凹口,可以看出场地存在很明显的坡度,如何处理场地高度差是着重考虑的要点。西扎十分尊重环境的本身特性,他认为新建筑应该归属或融入该地区的传统。他曾写到:“新因素的加入通常会与现有的状况产生尖锐对立和剧烈碰撞,我们努力使新与旧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他们和谐共处”无论从体量还是材料都体现西扎对于历史的尊重。
▲人视图 © 孙立东
缓缓的坡道自然连接起建筑与城市。坡道的设置很好的解决了建筑与地形的关系,灰空间界面与城市道路发生关系,人们会很自然的步入建筑。
▲节点图 © 孙立东
入口构件的处理举重若轻,靠两根钢柱作为支点。右图为钢柱的细部暗示了平面图中两条轴线关系。
左侧图可以看到艺术中心低调的对话于老建筑,新老建筑体量感相当材料感很搭配,艺术中心并没有显得比老建筑抢眼。建筑的侧面与老建筑墙体形成喇叭状的夹角空间与庭院围合,右图上蓝色虚线表示夹角空间范围(公园空间),右图中紫色线表示建筑进入左侧地块的小路径,建筑体量的凹凸和转折都在隐隐的呼应场地路径关系,不易察觉但恰到好处。
▲节点图 © 孙立东
▲节点图 © 孙立东
进入室内,大厅空间具有强三角透视感,这种三角空间呈现灵活多变的状态是西扎常用的手法,立体空间上的锐角交汇,结合白色的墙面和柔和的光线,有一种宁静和雕塑造型的形态美学,自然散发出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西扎的建筑在纯净中蕴含着灵动,在宁静中彰显着动感。
▲节点图 © 孙立东
光线处理是西扎的一大特点,非常巧妙的墙体开窗既把光线引入到楼梯空间和大厅空间,具有独特的雕塑感和光感,这种空间状态是无法完全从平面图读出来的,剖面图上很难表达这种空间关系。
阿罗威大学图书馆(1988-1994)
55-61岁
▲西扎手绘 © 来源于网络
▲鸟瞰图 © 来源于网络
▲节点图 © 孙立东
西扎设计的阿威罗图书馆位于整个校园区域的外围,一边是校园空间,一边是自然的绿地和河流。建筑面向自然面采用曲线形式,外立面的红色石灰岩板材料是为了配合整体的校园环境,折板式的入口延续了建筑体量的整体性。
▲人视图 © 孙立东
坡道的连接起地面和二层空间,斜向的路径进入建筑入口空间,缓缓上升步移景异。远处的转折收尾,化解了体量感,结合水平的开窗形式显得很生动。
▲人视图 © 孙立东
坡道延伸和远处的教学楼建筑产生对话。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要这么长的坡道,感慨大师的高明,建筑与远处的教学楼建筑产生了对话关系。
▲节点图 © 孙立东
主入口从二层进入,一层是咖啡厅和庭院空间,巨大的折板与主体建筑形成高耸的夹缝的灰空间暗示了入口空间。入口前的大折板形成不对称的立面。
▲节点图 © 孙立东
小自习室的墙体留有缝隙,既相互独立有连通,目的是使长条窗户保持干净。
▲节点图 © 孙立东
中庭贯穿三层,圆形的天窗,木质的书桌,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三层空间因为中庭空间上下联系,整体打通。
「 西扎曾经失掉的波尔图音乐厅
Siza lost the Porto concert hall 」
在葡萄牙波尔图游历了几个西扎的建筑作品之后,一天下午也顺便去看了库哈斯在波尔图的音乐厅,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波尔图音乐厅的故事。
当年业主是直接委托西扎去设计波尔图音乐厅的,西扎回复说由于项目周边环境和文脉都很特殊,设计前要做大量调研,至少六年时间,业主觉得六年太长了,后来精明的库哈斯一眼就看穿了业主的需求,果断说三年就可以搞定,之后迅速接手,再后来直接搬来了一个做过的竞赛方案,生硬的把一个物体感的建筑直接空降在了场地上。
▲ 波尔图音乐厅 © 来源于网络
▲ 西扎 © 来源于网络
▲ 库哈斯 © 来源于网络
对比来看两位大师的设计态度,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西扎的设计特点,西扎做建筑首先考虑的是建筑所处环境的本身特性(场所精神),做设计之前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如何回应环境和尊重文脉首要考虑的,场地中的一棵树,一块石头,一条小路都是重要的,他的建筑姿态是谦逊的。
如果把库哈斯比喻为充满野心、聪明绝顶的时代弄潮教父,那西扎则很像少林寺身着朴素白袍、生活节制规律的扫地僧,气度雍容,和光同尘,宠辱不惊,默念经书于深山中静静修炼,看似平凡无奇招式,但每次出招总能借力使力轻松化解冲突,武功已臻入返璞归真之化境。在库哈斯机敏的着眼未来并把势力范围扩展到全世界无数小弟追随的时候,西扎依旧保持初心不紧不慢地践行他所相信的本质问题,随机应变,以不变应万变。
西扎不变的是对建筑本体问题(建筑与基地的关系、地形与地貌 空间与使用、光线、材料与细部等)的思考,总是用低造价的地方材料、普通适宜的技术、永远在关注建筑与场所的关系,立足本土。“并没有创造发明, 而只是反映现实。”
西扎的随机应变主要体现在建筑对环境的回应,体验西扎的建筑最好先要绕场地一圈再进入室内,你就会理解那些看似怪异的平面流线和造型是为何而生了,每一个转折、凸凹、斜线、进退等几何变化都是在有意无意的回应场所环境。西扎为了回应环境不惜放弃对完整构图、秩序等几何图学的保持,虽然看似少了些完整直接的震撼,但多了些几何操作的灵活。西扎建筑中,意外的景象、随意的片段、流动的气氛充满建筑内外。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爆发式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无所有到生活的改善,审美也在发生着变化。时下的中国依然处于视觉经济阶段,很多建筑师和甲方依然追求图像化和视觉冲击力,将如何带来话题和关注作为第一目标,但这常常脱离日常和忽视常识。我想下一个阶段的中国会更加关注那些平凡好用的建筑,以人为本,关心真实的生活。
在这个普遍图像化娱乐化的时代,在这个自由观念蓬勃发展的当下,当我们再次去看西扎,我感受到的是扎实的建筑学,就像西扎所坚信的—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建筑的本质是始终没有改变的。
「 西 扎 的 东 方 性
The eastern character of Siza 」
在整理了所有关于西扎的学习心得之后,冥冥中我隐隐的感觉到也许西扎有着某种东方性特质,作为一个东方人,我将尝试带着东方性的角度去深读西扎建筑。
【留白】
西扎的建筑有一种空间留白的感觉。
◆ 这可能来源于他的建筑雕塑感,西扎早年学过雕塑,事实上除了写实雕塑以外,大部分雕塑艺术是要抽象到本质并且表达那种似是而非的美感,本质上是抽象还原再塑形,具有雕塑感的建筑要做到是去掉繁冗的细节并且少开窗开大窗等,尽量留住完整的形态,西扎的建筑有一种去装饰化,构件化的倾向。
◆ 西扎的大部分建筑都是白色的,这种白不仅仅体现在颜色上,还有一种意境层面的留白,比如建筑本身没有强势的成为主体而更像是空间活动发生的背景,西扎关心的是如何用空间支撑起人的生活,而非把建筑当成形而上学的工具,道家讲有和无的关系,从有形到无形是空间本体问题。
【写意】
西扎的建筑内敛而自然,他的功力体现在如何调度场所的所有制约因素,并且把功力都用在平凡且不易察觉的地方,像京剧舞台上的青衣,小碎步隐藏在衣裳后面,行云流水一般自在的舞姿。他的草图有时候也不是非常的合理,很多线条只是在表达风的方向和一种场地氛围关系,很像飞天笔画里的飞舞状态,自由而写意,我想这种审美多半跟西扎本人的个性有关,他是一个谦逊内秀又自由自在的人。
【感性】
西扎有些空间局部和构件是让人摸不到头脑的,但确是有趣的,有时候像是凭感觉随意而为之的,很像书法的状态,运笔到书写都是在对整体的感知前提下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气韵生动,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体会到西扎非常敏感的感知力。
西扎是有艺术家特质的,就像西扎所说的:
“我的每一项设计都试图以尽可能高的严密性,在所有的细微差别中,捕捉那个转瞬即逝的形象到来的时刻,当捕捉到那种倏忽即逝的特质时,设计便或多或少地明朗起来,设计越是精确,便越是脆弱。”
从这段话中可以读出西扎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他的设计方法很重要是在捕捉和洞察,因而他没有被成套的理论或方法论限制住,他在把握设计的时候是靠感觉的而非严密的理性。相较于黄金分割的理性逻辑,西扎更像是秤杆式的感性平衡。
【动态】
不同于强调经典比例和逻辑严谨构图的静态,西扎的建筑灵活多变甚至呈现碎片化反图学的倾向,从视觉心理理论分析,一般垂直的竖向构图会给人静态的感觉,比如高耸竖立的哥特式教堂,而一般水平向构图会给人动态的运动感,西扎的大部分建筑都匍匐于大地之上,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呈现一种动态平衡,也有一种水平化倾向,总的来说他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有一种紧密互动的感觉,整体呈现一种流动的气象,碎片化的有机形态很像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不追求局部的严谨而追求整体的美感,不是1+1+1=3的组合关系,而是1+1+1=1整体体验营造。
【自然观】
西扎的建筑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西扎的功力主要体现在如何用巧妙的建筑手法细腻而谦逊的适应自然,这种和谐与适应很像东方儒释道哲学思想,道家哲学中讲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重在改变自身去适应自然,东方儒家哲学讲求人改变自身去适应社会重在对于礼规的尊重,中国的佛家思想讲究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内心的发展,儒释道三家哲学都是在强调和谐的自然观。我想西扎骨子里是认为自然大于建筑的,他把建筑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整体,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适应自然才能营造出和谐的整体体验。
“由于入选了创基金2017年创想学堂B计划,我有幸获得了一次考察西扎建筑的机会。本次西扎建筑之旅收获良多,最后附上我在加利西亚艺术中心的合影,希望西扎先生的匠心精神能够一直影响着我,也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
——孙立东
UDL诚邀海内外朋友一起来撰稿建筑旅行系列文章。
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添加小编微信yzx1180进行联系。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