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十年寒窗苦读,凭什么超越别人几代人的努力?

              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影响一个社会。



你怎么看待一个十分努力的穷学生,他真的可以凭借自己的十年寒窗超越资本家吗?


这是一个有着些许扭曲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努力被说得一文不值,贫困成为了一个人出生的原罪,阶级固化以及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分配已经成为了定局,仿佛已经无法扭转。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鼓吹出生决定论,鼓吹阶级固化,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将一个人的出身看作了所有看到的全部,永远在打击着那些努力却又卑微的贫穷人家。


白岩松也说过,你的十年寒窗苦读,凭什么超越别人几代人的努力?知识改变命运是最大的谎言?



不管这是资本家的洗脑游戏,还是社会的某些真实残酷现状,十年寒窗凭什么就不能超越别人几代人的努力。


大部分的这种话深信不疑的人,都是一些沉迷于自我设限的人,他们将自己的出身看作是自己对抗不公命运的绊脚石,将自己的出身看作人生的全部,仿佛一个书生已经决定了他们一生的命运,因此他们会用这个借口来逃避来进行自我妨碍。


不可置否中国的社会现状是10%的人坐拥着90%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剩下的10%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被90%的底层人士疯抢。


再加上中国的社会分化以及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富裕的人越来越富裕,贫穷的人越来越贫穷,那么在这个大环境时代背景的造就下,就有一部分人开始认为是自己的出身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鼓吹阶级固化,十年寒窗凭什么超越人家几代人的努力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资本家,还有一些愚昧可怜的贫穷人家。


其实这其中也不乏很多那些成功的资本家,他们用这个借口来阻碍一些有志之士进行努力,进行翻身之战,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说阶级固化的话,那么很多人都会认为他们的话语中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他们是所谓的成功人士,这就是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措辞。


基本上来说相信那种十年寒窗苦读,拼不过人家几代人努力的人,他们所信仰的就是原生家庭,决定了自己的出身,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这很明显是有益于资本家掌握更多资源的。


如果说他能够让普通民众在她们的认知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分歧,就起一定的内疚,那么对于大部分资本家来说,他们可以更加轻松的拥有更多的资源,因为大部分的人们其实可以阻碍很多人的成功。



这或许是一种比较阴暗比较消极的角度,但是社会现状也的确是如此,越来越多的资本家,越是有钱的资本家,他就越害怕自己的钱和权受到他人的威胁,因此他也不希望有人可以取代他的位置。


尤其是那些出身贫寒但却有着优异成就的年轻人,是不少资本家将会面临的一大劲敌,那么如何减少自己的风险,减少自己被取代的可能性,那么他们就要借用他人之口对这种人进行打压和歧视。


因此我们可能看到社会上这样一个现状,一个富裕人家的人获得成功很容易,一个家境稍微平坦的人想要获得成功,简直是难上加难,因为他不仅要对抗成功所具有的一些时机和机遇,他还要对好男生世人的偏见和打压,来自世人对贫穷的歧视。


那么心理学上有一个词汇叫群体效应(Group effect),它是指的个体为了遵从群体的选择,我放弃自己的准则,认可和分手请请其他成员一致认可的行为规范,即便是在很多时候,这种行为规划是不合理的,但是他们依然会为了获得群体成员的认可,获得群体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放弃自己的初心。



那么在这种主流价值观下面就不乏很多愚昧的人,很多胆小怕事的人跟随大众一起打压贫穷,人家对成功的追求。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既然是以同一个类型的贫穷,人家为什么还要对其他贫穷人家进行歧视和打压?其实原因很简单。


首先大部分中国人的骨子里面都有一种爱管闲事的基因,并且经常打着我为你好的旗帜,并且经常以我是过来人,你听我的没错的说辞来劝导一些年轻人,不要不识抬举,不要不知好歹,去硬碰硬去做一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这种行为在中国社会并不少见,这是一种普遍而常见的现象,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彰显自己作为一个过来人的独特优势,或者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因此会以一种我为你好的说辞来多管闲事。



其次,那么前面,我们也提及到了群体效应,很多人是为了追求群体中的一些安全感以及归属感,因此为了迎合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她们就会跟着别人一起打压有梦想的人,有追求的人。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普遍嫉妒心理与攀比心理(Comparison psychology)。这是毋庸置疑的骨子里面,我们就有着对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一些黑暗的憎恶。


与优秀者在一起会凸显出自己的无能,与无能者在一起,会凸显出自己的价值,因此很多人都会对比自己优秀的人产生一定的嫉妒心理和厌恶心理。


但是仅凭他们一个人又无法撼动他人追求优秀的步伐,因此她们就只能加入一些所谓的阶级固化以及频频澎湃的阵营,来从各个角度对他人的努力进行打压。


只有这样他们的内心才能获得平衡,也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他们现实与理想无法达成一致的矛盾,这是一种可怜的自我防御机制的作用。



通过歪曲一些限时了合理化自己内心的片面认知与绝对化认知,以求这样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平衡和矛盾。


而他们眼中的所谓的人性现状,放下抵抗,认清阶级固化的残酷事实,不过是想要很多努力的人放弃他们觉得无意义的挣扎,变成与他们一样平庸又无能的人。


在这个时代的时候,努力固然是有用的,但是努力也要讲求方法,阶级固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里对阶级固化的认可以及对努力的片面认知。


来源:家庭教育义工 孩子的成长  

编辑:成都夏虎律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