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有一种父母幼时让孩子时时都在自己的监管之下,长大之后又希望孩子独立自主。

曾经有着这样的一个笑话,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它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独立思考的能力人人都有,而且和智力的关系不大,但是在孩子长大之后越来越多人丧失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自己明明会穿脱衣服,可每次非得大人帮忙不可;

——已经上学了,遇到事情,不愿意自己做决定,一定要爸爸妈妈告诉怎么办、该怎么选;

——出门或上学,水杯书包都需要大人操心整理和帮忙拎,自己既不想也不动手,活脱脱一个小主子……



有人会说,小孩子这样很正常呀,长大了就好了。可是独立性真的能随着年龄自然而至吗?

答案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人人都有,而且和智力的关系不大,但是在孩子长大之后越来越多人丧失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01

独立不是“教出来的”

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谈独立思考之前,我们得先谈谈独立。


公司组织在外聚餐吃饭,大家都玩的很开心,期间有一位同事,一个晚上出去了七八次,我们嘲道:“女朋友催你呢?”。


同事挠了挠头发不好意思的说道:“哎,我妈打电话催我早点回去呢,怕太晚回去危险”,我们看看手表也才晚上9点钟不到,我们都开同事玩笑,说他都多大的人了,还有门禁。经理过来问我们在笑什么,经理道“那要不方便,就先回家吧,看你这样玩得也不尽兴,一直关心着手机”,同事向大家表示了一下歉意,早早的离场了。

他有时候会对父母的控制,表示不满,时常找我们几个哥们谈心,但是他依然大多数的决定照着父母的安排去做,有时候公司临时开会,会晚点回家,他家里的夺命连环call就来了,他说:“哎,我爸妈让我换个工作,怕我身体承受不了,我该怎么办呢?”


这种把爸妈时刻挂在嘴边的“孩子”,到了成家立业,也依然是个没有断奶的人,独立尚且都谈不上,自我未来的思考更不要多说了,父母辛辛苦苦养了二十几年,成功的换来了一个什么都听自己的孩子,不知道等父母年迈之后,是喜还是忧?


独立的丧失无非是由于父母的事事包办操控孩子的一切,把孩子幻想成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干不了的人,帮着孩子扫清所有的困难和障碍,给孩子创造一个无菌无害的环境,换来了一个连自己人生都无法掌握的巨婴。

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剥夺是使得孩子失去思考能力最致命的原因。


立始于出生,终于老去。事实上,孩子一出生,即是独立的开始。

小婴儿与母亲胎盘脐带分离,开始学习独立地使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孩子有着一套精密的“独立内在法则”。

我们不需要教孩子,独立的呼吸、消化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本能。

他们还自然的把头埋在妈妈的胸前,寻找妈妈的乳头,主动的去吮吸。有时候为了更容易吸吮到乳汁,他们还会调整自己的吸吮压力。[1]

图片来源:unsplash


对于那些非母乳喂养的孩子,他们会主动的寻找妈妈和母乳的气味。

所以生命为了生存,就会本能就去“独立”,去获得更多的生存和融入环境的资源。

这种独立是孩子自发无须任何人提醒的。

独立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并且这种本能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升级迭代。

比如进入2、3岁的孩子,会自发的反抗别人的代劳,什么都要自己来,追求自由;

7、8岁的孩子,开始喜欢去同学家里串门,也会开始要求自己做主、把同学请到家里来——这些是他们探索独立的心理需求。

艾里克森曾在其“阶段理论”中指出:

儿童期(2-3岁,即第二阶段)的孩子由于已经开始学习自主如厕、穿衣等行为,因此他们会去获得一种自主感。

这种自主感会促使他们更顺利的进入到学龄初期阶段(3-6岁),去更主动尝试新鲜事物,发展独立的人格。[2]


02

被过度关爱和呵护

蚕食掉的独立性


在生活中,那些吃饭都需要父母喂食、或无法自己独立游戏的孩子,往往都是最为依赖父母的。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吃多少”、“要不要吃”“该玩什么”“怎么玩”都被成人所控制的。

换句话来讲:这些孩子由于过去的生活经验,并不清楚和了解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

所以要想孩子获得心理上的独立,那么生理的独立就是不可或缺的,生理上的独立会让孩子拥有自我的操控感,感受到自我的“能动性”。

一个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漏斗会漏,沙子总也装不满,他就用指头堵住漏口,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挪到瓶子口边,再放开手,让沙子流进瓶子。



由于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从孩子拿开手指到漏斗对准瓶口,沙子剩不了多少。可这孩子丝毫不泄气,仍一点一点儿地装着。终于,他在一次次的反复中“开窍”了———他等到漏斗口对准了瓶子再倒沙子,很快瓶子装满了。孩子笑了,高兴地看着身后的妈妈。而他的妈妈正鼓掌为他庆贺。


另一位孩子的妈妈却是另一种做法———当孩子拿起漏斗,沙子从底部漏掉时,妈妈立刻蹲下来说:“来,妈妈教你,把漏斗对准瓶口,再把沙子从这里灌下去。”


孩子面临同样的问题,一个妈妈选择从旁鼓励让孩子自己积极地探索,另一个妈妈不等孩子思索的时间,就急于告知孩子方式方法。


在后者的妈妈看来,他的孩子不具备任何的理解和思考的能力,一切获取知识或者生活的能力,完全来源于比孩子有能力的自己


而对于前者的妈妈而言,他相信孩子有能力去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并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孩子会越来越注重思考和探索,内在驱动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另一个孩子他想要去思考的探寻的时候,总有一个有本事的妈妈能帮助他解决他遇到的困难,于是渐渐的思想上会产生依赖的惰性


变得越来越不爱思考,明明有人可以帮我做,我为什么还要费力再去寻找答案呢?


许多家庭对于孩子关怀备至、悉心照料,特别在一些隔代养育的家庭中,还会因为种种原因对于孩子基本的动手操作处处代劳。

  • 比如孩子自己吃饭慢,就干脆大人一勺勺喂;

  • 孩子想自己捡掉落的玩具,大人已经手快地捡了起来;

  • 邻居问孩子一句话,孩子正在思考该怎么回答,大人已经快言快语地替孩子说了,临了还埋怨孩子回答得太慢……


这种生理上操作的不独立让他们无法找寻到精神层面上,对自我的自信。

就像那些能自主决定吃多少饭菜的孩子,虽然有时候可能会吃太少饿肚子,但独立做主的经验,会让孩子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自己的行为可以影响着身体,自己能做更多的事情。

孩子也会因此在未来更愿意去自主地思考和主动做出选择,内化自己的独立人格。

现在很多父母,习惯于给孩子指路,事事替孩子包办,孩子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告诉孩子答案。

大人的好心办了坏事,以为让年幼的孩子少走弯路,其实是在生活的细节之中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权利。


等到孩子开始入学,这些父母为孩子的学习操心操力,给孩子讲功课的时候,总是在滔滔不绝的给孩子灌输知识,孩子手撑这头,目光涣散的盯着课本,当父母问:“这题知道怎么做了吗?懂没懂?!”,孩子慌张的答道:“懂......懂了”

等再让孩子做一边的时候,孩子还是做不出来,这是少不了父母的一顿谩骂:“你怎么这么笨啊?刚刚给你讲的都不懂?!你自己不会动动脑子吗?!”又开始一场学习的拉锯战。一个怪罪孩子怎么自己不主动思考,一个一直期待着父母给出正确答案。


剥夺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再剥夺孩子思考的权利。从行为和思维上束缚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到了敏感期,开始变得有主见,有想法。父母却认为孩子是在和他们唱反调,父母的权威不容冒犯,父母口中的对,孩子必需不打折扣的执行,父母口中的孩子坚决不能再犯

甚至不允许孩子问原由讲道理,孩子所说的道理,在父母的耳中就是胡说八道。


父母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服从,这样他们教起来就轻松得多。原来毁掉一个有思想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就是这么简单。



03

被误解的儿童“独立性”


在现代生活中,一个家庭的育儿方式往往是复杂多样的。

在培养孩子的方法上,有两个误区往往会影响儿童独立的发展:


误区一:坚持让孩子自己干,

家长完全当旁观者


— — 不,和孩子一起做也是帮孩子独立的方式。


有些父母会将表象当成“独立”性——比如孩子不哭不闹就叫独立;只要孩子开口请求帮助就是“不独立”。

其实我们所说的“独立”更多指孩子在人格上的独立,表现在孩子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上,恰好来自于父母的支持和肯定。

发展心理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拥有父母充当“脚手架”(从旁辅助)的孩子,更能完成没有父母就完成不了的任务。[3]

举个例子:


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自己穿衣服,正确的做法不是站在一旁骂孩子。

而是先邀请孩子帮忙一起提裤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作用。

之后,我们可以再进一步,邀请孩子一人穿一只脚。

最后你就会发现,当孩子熟练动作后,他会自发的希望能独立完成穿裤子,甚至不再愿意让父母插手了。



这其实就是从零到一的过程:孩子在父母的协助中,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成就感推动了孩子的独立。

所以孩子的独立并不是只能独自的面对,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帮孩子去分解难度,让他去感受自己的能力,学会相信自己能做到。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去尝试,去获取更多独立的经验,拥有更多的独立。

图片来源:unsplash



误区二:孩子还小,为了安全

不能让他自己做,等长大了再做也不迟

— — 不,独立是一出生就开始的旅程,只有不断尝试和感受结果后,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你现在还小,不能做这个。”这句话经常都会出现在孩子独立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但其实孩子真的像我们以为的那么柔弱吗?

就像孩子使用剪刀,爸爸起初非常抗拒,觉得孩子肯定会剪到自己的手。

但实际上,经过一番安全培训后的孩子,从第一次用剪刀到现在的四年时间里,从未被剪刀刮伤过。

——这一切不是因为孩子能力很强,只是我家人事前的仔细示范,和孩子自己一次次小心地尝试,让他掌握了熟练使用的技巧,从而没有受伤。

所以敢于给孩子尝试,才能帮孩子去拓展能力,获得独立的自信。

图片来源:unsplash


我家孩子从未因剪刀受伤,或许是个别案例。

但放在更广阔的场景中:即使孩子在主动探索过程中会有一些不良后果,只要不是危及生命,那么感受下自然的后果也会让孩子更好的明白和把握自我。

例如天冷孩子不愿意穿外套、非要选择单薄裙子——

没有关系!就让孩子穿上出去试一下,亲身感受温度的变化,再给她披上偷偷带出去的外套,那么下次她会更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对待自己。

04

父母这么做,

让孩子自信又独立



孩子是否自信和独立,是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评价。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感受?”


网友们的回答:


走路很慢、低头,遇人就缩在路里边;

说话声音很小;

不敢看人的脸;

别人分东西时每次拿少的那份;

害怕别人看到自己优秀;

害怕别人看到自己出丑;

害怕被人反问;

从来不或者很少拒绝别人;

受委屈后恢复得很慢或者不会恢复;

在天黑没有人没有灯光没有星星和月亮的晚上特别开心和激动,有时会偷偷地笑或者哭……


其实,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不自信或不独立的,有的是过分替代孩子成长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孩子被提问时,孩子唯唯诺诺不敢回答,只是害羞地躲在妈妈的身后边;

当孩子与小伙伴玩游戏玩输了的时候,他们会因为“输不起”、“没自信”变着法耍着赖玩游戏;

当孩子因为一点点小困难而受挫时,不自信的孩子总是会被无力感包围,很难向前迈出一步……


台湾知名女作家三毛曾在自己的书中提到她害怕的母亲:


吃鱼,母亲怕她被刺卡住;穿衣,母亲在一旁指点;单独上街去的时候,母亲会追了出来,一再叮咛:“绿灯才可以过街,红灯要停步,不要忘了,这很危险的呀!”


母亲要她签名送书给亲戚们,会在一旁唠叨:“余玉云姐姐的玉字,是贾宝玉的玉,不要写错了,红楼梦中宝玉、黛玉的玉,斜玉边字加一个点,不要错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有一位11岁的中国男孩向巴菲特提问,一时便惊艳了全场,刷爆了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用流利的英语口语能力及镇定自若的神情,向巴菲特提出了一个极具内涵与深度的问题:


巴菲特先生,你曾经提到过,当你日趋老迈,你也越来越理解人生。你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你到底学到了什么?


巴菲特也认真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自信心是人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影响整个人格的健全发展,是儿童自我意识不断成熟和发展的标志。


这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但这样的自信与优秀,也同样能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信任我们的孩子。


曾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过,代替孩子做他该做的事就是企图替代孩子成长。


父母任何替代孩子成长的行为,只会在孩子身上产生负面影响。


孩子需要的不是过分保护,而是父母的放手与信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分保护不是孩子规避危险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教会成长中的孩子掌握技能,引导孩子自己进行思考,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孩子才能自信、从容、独立地应对困难与挑战。


孩子的成长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经历过风雨与失败的孩子,才能在过程中收获更多的自我成长。


第二,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聪明的父母,会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英语口语能力不行的孩子,可能他更擅长于琴棋书画;数学成绩不行的孩子,可能他拥有令人称羡的舞蹈天赋……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优势与劣势,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产家庭喜剧《家有儿女》中,刘星就是一个从不被妈妈看好的孩子。


当他的历史考了全班第一名,妈妈就会质疑他作弊:“刘星能考第一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啊!”

其实是因为刘星迷上了三国相关的游戏,恰好试卷上有很多三国相关的问题。


当二胖爸爸带着受伤的二胖过来时,妈妈问都不问,就认为是刘星干的。事实上二胖父子其实是来道歉的,刘星不但没有闯祸,还将欺负二胖的人给赶跑了。


妈妈刘梅对刘星的不信任与偏见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仅仅是剧情,如果放在现实中,该有多少孩子能够承受得了这样的压力与偏见?


第三,多向孩子说一句“你认为呢”


我们常常习惯代替孩子做决定,久而久之,孩子就只会机械地听从父母的指令,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慢慢变得胆小、听话、懦弱、自卑,成为潜在的巨婴。


在孩子提出疑问时,我们可以多向孩子说一句“你认为呢”,引导孩子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孩子才能收获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过,一旦孩子内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会充满冲突。而随之出现的胆怯、退缩等不良个性,则会与孩子形影不离。与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驾驭自己的行为。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别再忙碌于为孩子遮风挡雨、包办一切,而应给予孩子信任与鼓励,发现他们身上独特的闪光点,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多尝试,不断挑战自我。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建立自信,将自信和独立化为成长过程中最坚实的铠甲。



(一)  孩子并不是输在起跑线,而是输在了父母的观念上!
(二)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三) 《律师爸爸》:给小学家长的20个忠告
(四)  北大学生大多出自什么家庭?


总之,就像蒙特梭利所说:

在生命的最开始,孩子就需要自己做事情。

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发展独立性,以促进孩子不断的自我发展。

因此对于孩子来说,不管成人的想法如何,他都会自发的去追寻独立。

作为家长,我们要的并不是去教孩子独立。而是学会避免限制他的独立。

         THE END          

来源:家庭教育义工 孩子的成长  

 编辑:成都夏虎律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