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四个核心问题
谈到读书,我认为有四个问题最为重要:一;为什么要读书?二;哪些书对我们一生最有价值?三;什么样的读书方法最有效率?四;什么时候是读书的最佳时机?这四个核心问题就像一本书的四个角。搞清楚了这四个问题,再开始读书,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读书的这四个核心问题,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回答。接下来我就以我几十年的读书经历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后学及年轻一代在读书这件事上少走一些弯路。
在我们开始读书之前,或者我们为人父母后送孩子去学校读书之前,我们必须想明白为什么要去读书?即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只有明白了这个关于读书的第一个问题,我们才会有正确的读书方向,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和饱满的热情去读书!
从根本上来说,读书的目的就是教育的目的,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生的目的。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目前只有我们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族是最注重教育的民族、最注重文化传承的民族。古人对不注重教育或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统称为夷狄或蛮夷。
对于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代表——儒释道三家都有最经典的诠释。儒家的回答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可以回答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道家的回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家的回答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在民间,家训是中华民族教育子女,文化传承的一个最具文化特色的载体。其中《颜氏家训》甚至从如何胎教讲到如何成人成家的教育。如“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语》”“夫所以读书学习,本欲开心明目,利以行耳。”《朱子治家格言》中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读书志在圣贤。就连我们乡下农村也有一句关于读书的俗语: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教育的目的说到底也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我想只有古圣先贤的回答才能够让我们豁然开朗,因为只有古圣先贤的回答才能提高我们的生命品质,也只有古圣先贤的回答才能揭示生命的终极意义。关于人生的目的,孔子的回答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老子的回答是: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佛陀的回答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张载的回答是: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毛主席的回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综上所述,读书的目的就是通过读诵学习凝聚着古圣先贤的人生智慧的经典著作,来开启我们自己本有的智慧;通过知行合一的读书实践来明明德,来道法自然,来明心见性。然后再悟后起修,即在我们明白了人生和宇宙的真理实相之后,从而走上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人生之路;走上无为而无不为的洒脱人生;走上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觉悟人生!总之,读书是一个人自我觉醒、自我教育及学习成长的最便捷之路!也是一个家庭培养和教育子女最快捷的道路。
当我们弄明白了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那第二个问题就好回答了。那么读哪些书对我们一生最有价值呢?我的回答是哪些书能让我们明明德?哪些书能让我们明道而行?哪些书能让我们明心见性?那这样的书就是对我们人生最有益处、最有价值的书!我以为,有两类书最有价值,且为人生必读之书。
第一类书为有字书――我指的是能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经典之书!
经过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检验过的书,才是最有价值的思想宝库。怎么说呢,经典之书就是经年累月后,在多个国家发行,且仍有大量的人多次阅读的书。例如《易经》、《道德经》、《金刚经》等,简而言之,能被历代及中外读书人中的有识之士评价为经典的书。“经典”这个词现在有些泛滥了,那什么才叫经典呢?“经”原本是指织布机上纵着的那条线,横着的那条线叫“纬”。“经”和“纬”有什么不一样呢?第一,经线一定要先摆上去,所以它有先在性;第二,经性决定一匹布的长短高低和品质,所以经线有主导性;第三,纬线可以动,经线不能动,所以“经”有不变性 ,也就是永恒性。所以什么叫“经”呢?就是具有先在性、主导性、永恒性和不变性,就是所谓的天经地义,所谓的穿越时空。什么叫“典”呢?就是我们祖先常摆在高高的桌子上的竹册,也就是古时候的书,摆在高高的桌子上,想必很重要,所以引申为“典藏”,即所谓的高文典册。总之记录着具有先在性、主导性、穿越时空、永恒不变真理的书籍才能称为“经典”。只要你是人,只要人性在,经典就具有永恒性,所以一个民族能称上经典的书是不多的,过去只有《易经》、《道德经》和儒家的书,从“六经”到“十三经”,后来西方佛教传到中国也只有佛说的才称为“经”,菩萨所说的称为“论”。佛学分“经、律、论”。中国文化分“经、史、子、集”,这个价值的次序是不容颠覆的。“经”是具有绝对超越的位置,“史”是不能超越经的,要以经来做史,而集是不能超越经史的,因为各个思想家的著作都在经史之中,所以这叫常道,就叫经典,这叫价值排序。今天我们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价值混乱,就因为我们不知道何以为经典?因为当你抛弃和斩断了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经典,一切怪力乱神就顺理成章了。要想让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恢复理性,就必须恢复经典教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想恢复文化,必须回归经典教育为始,特别是十五岁以前的经典教育。
庄子说得很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就是要告诫我们如果凭借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知识和书籍,一定是找死。庄子的这句名言被许多老师断章取义,用来忽悠我们勤奋好学。殊不知现在百分之九十的书都不用读,甚至不可读。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书商及书店的任务是利润和效益,什么题材的书畅销,就推出这一类的书。哪本书利润大,媒体和专家就向大众推荐哪一本书籍。这一类书充斥着文化市场,买这样的书浪费金钱,读这样的书浪费生命。因此说市面上百分之九十的不必读、不可读。同时,乱读书的危害不亚于吸毒。人若不吃饭,就缺营养,甚至危及生命。但如果乱吃,也可能食物中毒,死得更快。书籍就是我们大脑的精神粮食,乱读书的危害,绝不亚于乱吃东西。乱吃东西伤害的是身体,乱读书伤害的是我们的思想和精神。思想和精神被伤害,较之身体被伤,更不容易被治愈。大家看看香港、台湾和新疆的学校教材被别有用心的民族分裂份子窜改后,给年轻人带来的思想危害就可见一斑。因此慎读书正如慎交友,为了思想和精神的健康,唯有在智者的指导下,去选择经过了时间和空间检验后的经典书籍来读,才是最安全和最节省我们的时间,才不会犯“有涯随无涯”的错误。
一言以蔽之: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本!正所谓“一经能化万年愚,一言能开智慧门。”以我读书的经验,如果从有为法的角度来看,则只需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孙子兵法》、《毛泽东选集》、《资本论》、《黄帝内经》就能很好的应付现实的人生和社会。如果从无为法的角度来看,即我们想要超越三界,想要穷究生命和宇宙的实相,只需要读懂和践行以下六本经典就够了:《老子》、《易经》、《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和《楞严经》。这里我所说的读经典的内容只是从教育的目的(即人生的目的)这个狭义的角度来说的,如果从我们社会生活更广义的角度来说,读经典的内容就是不论我们想学习哪个行业或门类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只要去读这个行业或门类里最经典的书籍,就是最事半功倍的方法。就如学中医的必读《黄帝内经》、《伤寒论》一样;学书法的楷书必学颜、柳、欧、赵,学行书必学王羲之一样。总之,读经典就是最经济、最事半功倍的学习法。
以上谈到的是有字书,那第二类书就是读无字书。无字书包括三类:一,观天地万物这本无字真经。伏羲画八卦、仓颉造文字,也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和文字,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后来老子观水悟道,佛陀夜睹明星而悟道,圣贤大多是在放下书本后,在读懂天地这本无字真经后而悟后起修!不识一字的六祖大师一语道破玄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因为经典里的文字只是指向真理的手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二,跟随明道得道的老师学习。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千学不如一练,千练不如一见。与其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似的盲修瞎练,不如看到已经明道得道的老师做一遍。往往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例如《老子》道篇的第一章的第一句经文的句读,坊间出版的《老子》或《道德经》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错的,而凭借《道德经》修行的道教正一教太乙派内部弟子,他们代代相承、口传心授的《太上老君道德真经》的句读是这样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不必从上下文深奥的含义去解读,我们仅仅从小小的训诂学问的角度来解读这第一句经文,就知道道教正一教太乙派内部弟子代代相承、口传心授的《太上老君道德真经》的句读是正确的,是符合老子原意的。一般人都断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种断句,历代不少学者都认为是不合理的,因为先秦古汉语中“道”字只作名词使用,没有作动词“言”、“说”、“讲”的先例,在先秦古文中“言”、“说”、“讲”诸类内容的表达,多用“曰”、“云”这样的专用动词。因此把《老子》首句断为“道可道,非常道”,即把第二、第三个“道”字作动词“言”、“说”、“讲”解读非常牵强。将“道”作“言”、“说”、“讲”是从唐宋传奇、宝卷、弹词等等通俗文学开始的,先秦古文无此先例。因此对《道德经》首句的断句应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断句方法完全合于先秦的惯例,“道”、“名”全作了名词解。可见有明师指点,就可以避免误入歧途。三;读懂人性和社会。只有读懂人性和社会,才可能通天下之志、除天下之患。即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去读人性与社会这本大书。无论是读有字书还是无字书,一言以蔽之:读有用书,养浩然气;行无为道,观清净心。
下面我们来谈关于读书的第三个问题:什么样的读书方法最有效率?我在这里把朱熹先生的三到读书法上升为五到读书法: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做到。在这里我着重讲一下“口到、手到、做到”这三到。
“口到”:即用口读诵经典。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也是国际著名的潜能开发专家)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一书中,提出了两个非常著名的观点:“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基础在于记忆” 他之所以如此重视背诵和记忆,将其上升到“教育原点”、“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基础”的高度,正是从正确、大量的诵读能够有效开发潜能这个角度而言的。这一理论的中心词是“素读”。七田真博士明确说明,“素读”是“中国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古代私塾,特别是13岁孩子之前的学习时光,大多以读诵四书五经等经典书籍为主要功课。目前,还保留这种以读诵原典为主要学习方法的场所就是国内的寺庙了。寺庙里早晚课的僧人,就是中国几千年来最经典的读书方法的继承者和受益者。“素读”又叫“诵读”。“口到”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耳到”。
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经验:同样的内容,听别人讲要比自己看记住的更多、更深。这就牵扯到记忆方式的问题了,从感官的角度分,记忆有视觉记忆、听觉记忆、直觉记忆等。研究证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听觉记忆是最有效的记忆方式。实验数据说,以三百页的普通文学作品内容为准,听比自己看书记忆内容要多20%~50%不等,因人而异,差别较大;理解程度则比看书高出20%左右。我们很难感受到这么精确,但听比看书更容易记住,更容易理解,这个事实我想很多人都是认同的。
有其事必有其理。这个事实背后的道理就是:“听”更容易引发专注,形成定静,从而给予大脑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刺激,开发潜能。所以,“听”在记忆和理解方面才能有这么大的优势。
这还只是听外在声音的情况,听自己的声音,比如读书,其作用原理和效果又大有不同。这里就涉及“诵读”如何开发潜能的问题。在开发潜能的角度而言,读书就是“听自己的声音”,口念耳闻,也就是说,在“读书”戏里,主演还是耳朵。“口到”的目的还是为了“耳到”。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读书基本没有增长记忆、开发潜能的效果了呢?因为把“耳朵”给忘了,不再“口念耳闻”地读,只是“看书”或“默读”,没有“入耳”,所以对大脑没形成有效的刺激。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详细地聊聊这个事。首先说说“听外”和“听内”的不同。
所谓听外,就是听外面传来的声音;听内,就是听自己读诵或者歌唱发出的声音和振动。二者的不同在于声音引起的振动位置、振动强度、振动感受有异,从而对大脑有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刺激与影响。相对而言,自己发出的声音,也就是自身振动对大脑潜能开发的作用更大。这也就是传统教育特别强调“诵读”的原因所在。
潜能开发,用传统的一个词来讲就是“静能生慧”。没有静的状态,是谈不上潜能开发的。
这一点,荀子在《解蔽》篇里说得很明白,他说:“心何以知 ?曰:‘虚壹而静’。”这里的“解蔽”就是破除束缚和障碍的意思,其实就是潜能开发。不过,这个“潜能”不仅包括智力,也包括了性情的修养。这里的破除障碍,既是破除智力的障碍和局限,也是破除心性的障碍和局限,是认知能力和人格修养的统一。
综上可知,传统教育重视专注地听、读、诵、写,并辅之以音韵、乐感,从而形成宁静心态的教育方法,其实正是潜能开发的有效手段。在此原则下,“听觉”又是核心之核心,关要之关要,是入手之处并且贯彻始终。其道理正是因为上面所讲的两方面内容。第一,声音是影响大脑最直接而重要的因素,尤其是自己的声音来自内部的声波振动。第二,相对于其他感官,耳朵最容易引发专注。佛教就有个明确的说法: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在《楞严经》里面还专门提到“耳根圆通”法门。这个法门被释迦牟尼佛认为是二十五种开发智慧的方法中最好的。著名的观世音菩萨就是用这种方法获证智慧的,所以得名“观世音”。这背后的原理涉及心与脑,心与气的关系,一言难尽,就不做过多论述了。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往心灵的路”,即是对这个问题的精辟概括。
道理明白了,实际应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要点就是多听加专注地听,最好每天坚持,形成习惯,一直“专注”到“静定”。特别是要多专注地听自己的声音,也就是每天都要读书。
对于胎儿至七岁以内的婴幼儿,还有我们忙于生计而没有多少时间拿书来读的成年人,我建议可以用音响或手机来播放经典书籍。婴幼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听经典书籍或经典音乐来开发大脑。成年人则在做家务时、开车时、上下班做公交和地铁的时候,用耳朵来听经典之书,我觉得是一个极好的读书方法。
“手到”就是“指读”和“作读书笔记”。“指读”是针对八岁以下的孩子读书的方法:即用手指指着书上的文字进行读诵经典(我建议用字体放大版的竖版的经典有利于保护眼睛,例如王财贵教授题字的西冷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国学经典)。“指读”可以训练孩子们的专注力,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又提高了孩子的识字量。“作读书笔记”主要是针对13岁以上的读书人:这里的“手到”就是“笔到”,“笔到”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建议最好是能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作读书笔记。因为人类大脑对于图画是最易记忆的。
“做到”就是我们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正如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所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因此我们只要读懂一句经典,就在生活中去践行一句经典,用自己的亲自实践来检验真理。只有知行合一才能把书读活,否则就是死读书,读死书;最多得一个“书呆子”雅号,甚至会被人笑话为“百无一用是书生”。
除了五到读书法之外,我还推荐一种究竟圆满的读书方法:即将佛家“信、解、行、证”的修行方法借用到读书上。其实读书也是一种修行。一;“信”就是正信。《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大智度论》云:“佛自念言,若人有信,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门果,不空剃头染衣。若无信,是人不能入法海中,如枯树不生华……于佛法中,空无所得。”说明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而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的经典也是唯信能入。古人说:“信满道成”,是指只有信心坚定而圆满的人,才能成道。当然,这里说的信,绝非迷信,而是明辨是非之后,产生的智信。这里说的信,是指断疑生信的悟和智。二;解:就是深入的学习及调查研究,从而解悟到经典的各种义理。读古圣先贤的经典最重理解,凡有疑问,尽可参究。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三;行就是正行。行是建立在“解”的基础上的,理论上还没搞清楚,方法也不明白,怎么可以“行”呢?那样的“行”就成了盲修瞎练了,不是真正的“行”。真正的“行”,一定要有理论基础,有正确的修行方法,有了方法,你就要依教奉行,老实真干了。正所谓“说食不饱”。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经典书籍就如走向幸福人生的地图,即使我们把地图能倒背如流,但是我们的脚步却不朝着目标行动,则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四;证。“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能“证”,“证”才是最真实的受用。“证”就是用自己的生活实践和修行来证悟书中所揭示的真理实相;“证”就是把自己从书中所有学到的东西都能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
讲完上面关于读书的三个问题,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题外话:我想来为大家回答一下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钱老对着来看望他的国家领导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何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同时我在这里也提出一个类似的教育问题来拷问大家:“为什么自从五四运动后的民国教育改革与欧美等所谓的世界接轨后,即大量取缔私塾学堂,开办新式学校到二十一世纪的现在,我们的学校就再也培养不出“管子、老子、孔子、王阳明、李叔同(弘一法师)、毛泽东、钱学森”等等类似的,可以横跨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哲学、文学、书法、科学、教育、音乐等多个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了?”其实造成这两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开办新式学校后,学校的教育(幼儿园到大学)发生了三个重大的改变:第一;教育的目的发生了改变。过去私塾或书院的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让人修身明道,是如何让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走的是成人成道的教育之路。而现在的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走的是成才的教育之路(成才就是成器)。而我们至圣先师孔子早就说过:君子不器。意思就是一个君子人不能像个器皿,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同时人若像个器皿,能容的量就有数。“君子不器”比喻君子体用兼备,不只一才一艺而已,同时君子心怀天下,心胸气度无量能容,无所不容。正如《易经》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第二;教育的内容(即教材)发生了改变。过去私塾或书院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十三经或四书五经等经典;是可以穿越时空、横跨多个领域的经典。例如《易经》就是一部最典型的横跨多领域、包含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外交、文学、哲学、道学、数学、科学、预测学、医学、养生学等等多学科的经典著作。特别是学子们必须读《易经》的教育时代(即宋朝以前),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综合国力一直领先于世界的原因。自从宋明的教育界把四书的地位提升到《易经》的地位之前,并且科举考试《四书》时以理学家朱熹的注解为标准答案开始,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综合国力也开始了慢慢衰弱。民国教育改革后到现在学校的教材几乎没有了经典书籍,现在的学科越分越细,越分越多。这样就导致我们学校只能培养出“专家”,不能培养出通才,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师”和“大家”。我相信哪怕是只有《易经》这一本经典教材回归到中小学的课堂,教育的效果都会大大的进步。第三;教育的方法发生了改变。以前的私塾的(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到初中的教育)教育方法主要是读诵经典和一对一的因材施教。以前的私塾教育的经典读诵课时占到一半甚至大部分课时。可现在中小学学校的教育的课堂上,老师讲的课时多,孩子们读的课时少。当然现在经典的教材少,也不值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诵读。没有大量的诵读时间,孩子们就没有静定功夫的修炼,孩子们就只有聪明,却很难得到智慧。以前的私塾学堂的教室里看上去有二十、三十人左右(少的只有十来个,年龄的大小也不一样,从五、六岁至十七八岁不等。)。但私塾先生针对学生的教育却是一对一的因材施教。古时候的书籍没有标点符号,先生都是先一对一教每个孩子读书怎样句读和断句,然后孩子再下去读诵,当他会背诵了,先生再教下一段。孩子们资质的不一样,孩子读书背诵的进度就不一样。读书的内容也不一样。即使先生解读经典也是一对一讲解,根据孩子资质的不同,先生讲解的深度也不一样。至于一对多时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会讲”,也就是讨论课。而现在我们的课堂一个教室里五十多人甚至更多,老师是一对多的授课,因为学校教育大纲的要求,只能是统一的进度,语文、历史中许多思考题阅读题都是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就造成资质好的学生,不能往前面学和往深出学;资质差的学生还没有搞懂,老师又按进度去讲下一课去了。文科类的思考题阅读题的统一的标准答案又容易造成思想的僵化以及创新能力的严重缺乏。现在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点也不“科学”,只能算是“分科之学”。
综上所述,为何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为何我们的学校只能培养专家,总是培养不出“管仲、王阳明、毛泽东”式的能横跨多个领域的大家和大师呢?就是因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教材)、方法都发生了看似进步实则倒退的改变。我们的学校教育改革与其和世界及未来接轨,不如和真理接轨、和道接轨、和老祖宗几千年的教学经验接轨。我坚信只有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教材)、方法的回归,我们的社会才会有真正的大家和大师的辈出。也唯有如此,我们中华文化才能复兴,中华民族才能复兴于世界民族之林。曾经有一位预言家预言:2025年以后,中国国内现代私塾将逐渐兴起,直至遍地开花。但愿这个预言会实现。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是读书的最佳时机?如果从人的一生的角度来说,零岁至十五岁是读书的最佳时机,因为人类大脑的发育及幼儿成长的敏感期、关键期(如听觉、视觉、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社交、思考、运动等等敏感期),都是在这个年龄段完成。特别是零岁至七岁的时间。如果从一天的角度来说,一早一晚是最佳的读书时机。特别是当你看完我的这篇文章,已经明白和坚信了我回答的关于读书的前三个问题后,那“现在”就是最佳的读书时机。朋友,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从经典的有字书和无字书读起来吧!让我们在经典之书的指引下,一起走向觉悟人生、智慧人生和圆满人生!
来源:王中观 三聖書院 编辑:成都夏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