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中共中央
3
起源 解读 龚
4
妈 分享 回
5
1
6
@六镇
7
南京李志
8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9
123456
10
写小说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中共中央
3
起源 解读 龚
4
妈 分享 回
5
1
6
@六镇
7
南京李志
8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9
123456
10
写小说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观察|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
桐城一派|倒在“跨年夜”的龚书记,13个字换来免职调查冤不冤?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讣告!又一知名女星在家中去世,终年54岁,曾是无数人白月光…
近视的孩子有救了!国内最新近视防控矫正技术,不手术,扫码进群即可了解!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意见泛滥的时代,如何保持头脑的清醒?
成都夏虎律师
2023-06-11
作者周飞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选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soc_pku)
编辑:成都夏虎律师
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有一些类似的感受,就是生活轨迹越简单,活动范围越小,接触的人越少,对外界的事情就越敏感,各种新闻事件好像就越多,各种意见评论声音就越大,以至于很容易觉得自己陷入到了网络上纷繁复杂的意见纠纷中。工业化制造标准产品,商业化制造畅销商品,而互联网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制造了过多的意见。各种意见就像泛滥的洪水,刺激着我们的情感,冲击着我们的观念,我们经常被不由自主地裹挟在其中,变成意见洪水中的一部分,又成为裹挟别人的力量。
网上的意见有一些共同点,一般都是立场鲜明的表态、站队甚至歌颂或谩骂,缺乏充分的证据、缜密的分析和严谨的逻辑,所以都只是一些意见。
尽管发表这些意见的也是一些活生生的人,他发表这样的意见可能也是出于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其他目的,但是由于是在网上,我们无从得知他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发表这样的意见、他有些什么样的意图,
所以这样的意见对我们是没有多少参考价值的。
我们不能靠收集和统计这些意见来作为对社会的认识,更不能被这些意见影响和左右我们的看法和立场。尽管这些意见包围着我们,掩盖了周围的声音,遮蔽了我们的视野,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了解发表这些意见的人,我们才能认真对待这些意见。一个意见不是因为和我的意见相同而被我赞同,也不是因为符合某个立场而正确,而是因为我对持此意见的人有相当的了解而对此意见产生了重视。
所以,尽管所有的意见都因为网络的原因离我很近,但是这些意见背后的人却离我有近有远,所以意见是有远近、有距离的。
朋友圈里的意见就离我们更近。唯其更近,声音就更响,有的时候好像要逼着我们表态和站队。我们经常会因为朋友圈刷屏高潮而觉得世界又变了,实际上你要是真的出去看,朋友们在现实中都好好的,大部分人只是在拿起手机刷屏的时候进入了另外一种状态。网络本身就有这样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把意见的交流变成汹涌的洪流。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在这种意见的泛滥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判断呢?
我的建议是,要认清说话的人,这是认清他说的话的前提。
就像我现在在和大家讲话,大家对我说话的内容就有清醒的认识和清楚的定位。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立场就会有什么样的看法,这叫做知人论世。对于社会现象而言,一条意见、一个观点、一套理论,都不能脱离发表、发明它的人而存在,不能脱离它的水土而凭空产生,它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力量都取决于它背后的人。一个好人说出的做人道理即使朴实无华,也会感染周围的人,一个坏人说出的做人道理即使再好听,听上去再正确不过,即使是条真理,也会变成一个讽刺或一个笑话。在说出意见的人面前,意见只是他的一种表达而已。他也许可以表达的逻辑严密、论证雄辩,但我们会知道,这只是因为他特别善于表达而已。实际上,你会发现,一条意见哪怕再激烈、再极端,只要把它放回到发表的人身上的时候,你就可以平静地对待它了。
所以,认清意见背后的人,能够使我们更加恰当而有分寸的对待意见,对待各种所谓的话术和PUA,这几乎已经成了在网络时代安身立命的必备前提。
要认清说话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对大家所学的社会学的水平考试,这个考试在毕业之后才真正开始,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费孝通先生说,他认为社会学就是一门教人在复杂的社会里如何做人的学问,因此,做人的水平就代表了大家所学的社会学的水平。而学习做人的关键,就是要向人学习做人,向榜样学习做人。社会学前辈潘光旦先生引用埃德蒙伯克的话说:
榜样是人类唯一的学校,此外它更没有别的学习的场所。
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个择、从、改的过程,就是不断在与人交往中将人认识清楚的过程。大家即将走上社会,每天都面对计算得失、辨别对错、拿捏分寸的任务,这其中的要害并不在于你用知识解决问题,而是在于你用所学的社会学去辨认人并“从之”或“改之”,以榜样为榜样,并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
榜样当然不限于身边的人,也包括古往今来、东方西方的往圣先贤。今年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重建40周年及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系100周年,通过系庆活动,同学们认识了社会学的许多前辈先生,他们和我们的离得很近,温暖而亲切。前辈们的嘉言懿行,能够帮助我们冲破纷繁的迷雾,爬上高高的山顶,领略生命的光辉境界。无论社会怎样变化,那些我们钦慕向往的人格始终是我们安身立命、自立立人的指路明灯。
网上的潮流终究是起源于现实的土壤。在现实中,我们很清楚的是,判断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理性的逻辑不一定可靠,感性的共情也不一定可靠,随波逐流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社会学关于人的智慧,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帮助我们变成意见泛滥的洪流中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
与同学们共勉。
来源:
法学备忘录 编辑:成都夏虎律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