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提高孩子成绩不是道理,而是习惯


人是靠习惯生活的,讲道理仅是用来指导生活。


能改变人生的不是你听过的大道理,而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没有谁一开始就拥有超人的能力,也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获得成功,成功的秘诀在于生活的点滴,在于平时养成的习惯。


人是靠习惯生活的。有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习惯一旦产生,就会影响人的潜意识,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行为。


而对于孩子,我们也常说“先抓习惯,再谈成绩”,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哪些习惯呢?

1. 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同时面对的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


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


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 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 专心上课的习惯

课堂上的学习可以说是中学生知识来源的最大源头,所以专心上课相当重要!!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试着用记笔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应老师的话题来拉回逐渐的注意力。


听课最重要的是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4. 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


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5. 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6. 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


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7. 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


复习必须及时,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8.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不要把错题集当成敷衍了事的事情,错题本用好了真的能带来成绩的提升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一般成绩优秀的孩子从小就养成这些好习惯,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逐渐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章来源:海曲杏坛 成都夏虎律师团队【版权声明】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利,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