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酒桌
01
是田伯光砸了谪仙楼,只留下两坛长安醇酒,从长安挑到华山,令狐冲不疑有他一饮而下。
是乔峰在聚贤庄痛饮,将往日恩义一笔勾销,自此与江湖绝交,虽千万人吾往矣。
换到现实中,却变成了两只手举起满满的杯子,小心翼翼地保证杯沿低于对方,谦逊地抬起眼,说:
“领导您随意,我干了。”
02
各地喝酒规矩不同,但都得有规矩。在我的家乡,流行主陪带三杯酒,副主陪再带6杯酒,这一下,全桌人就喝下去了9杯,酒量小的基本就交代了。
虽然但凡长点脑子的都知道,吃药的人哪能多喝酒,但凡了解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喝酒红脸是缺乏某种酶,大量饮酒是变相玩命。
但没事,咱们最擅长人定胜天,雾霾靠广场舞能跳走,喝点酒算什么,吐完了再来,酒经考验,才能强身健体,长命百岁!
似乎酒桌上有一条隐形的战壕:一边要被敬,一边要管陪。被敬的不想喝,被陪的也未必爱喝,但是一旦开了场,就务必要让对方喝下去。就像一边是盟军,一边是轴心国,你也不想死,我也不想死,一开战都要冲上去杀死对方。
03
这些酒桌战争,虽然又无知又耗费,大概还稍微有点骑士精神,赤膊上阵,刺刀见红。可更多的酒桌,喝的不是情分,拼的不是实力。
不然,为什么喝吐了的业务员,还要在客户的喝彩声中吹一瓶啤酒?
为什么两眼充血的下属,还能替领导勇猛地挡下满满的一杯高度白酒?
为什么一群衣冠楚楚的中年男子,非要起哄让红脸的年轻小姑娘再多喝一杯?
简单的很,你看得到交换的酒杯,没看到交换的利益,你看得到干掉的白酒,看不到干掉的尊严。
归根结底,大部分的中国式酒桌,是场权力的游戏。
强者用逼人喝酒彰显权威和控制力,弱者用自虐式主动喝酒表白忠诚和服从。这里暗含着大部分人都没意识到的逻辑:
人最重要、最宝贵的是健康,喝到吐了还在喝,好比是递了一张投名状、归降书。
为了你,我连身体都不顾,老板/领导/客户/老丈人,您满意了吗?
通过你是否服从劝酒者要你继续饮酒的指令, 来观察你是否肯为了“场面”伤害自己身体。听着好像很变态,但其实这是一种权力的彰显方式,对方被逼喝酒的窘态,是权力持有者在酒桌上最佳的享受。
有些劝酒者喜欢把利诱包装成威胁,“你不喝可不够朋友啊”,言下之意是喝了就是朋友;
有些劝酒者喜欢把威胁包装成利诱,“这杯干了,这个合同就是你的了”,言下之意是不喝你就出局了。
有些人觉得这个逻辑很荒谬,但服从性测试恰恰必须荒谬。就比如“指鹿为马”,上级知道这不是马,下级也知道这不是马,上级知道下级知道这不是马,下级也知道上级知道自己知道这不是马,但是你还得说这是马。
同样,在酒桌上,你以为他真的不知道喝下去你会难受?不知道对身体有害?不知道你第二天会头疼欲裂?
劝酒者完全知道,太知道了。但这种伤害和痛苦恰恰是意义所在。如果没有后果,则无法测出“服从”的程度。就像帮会入会需要在手上划一刀,是在以最微量的自我伤害的形式,来展示服从的姿态。
在政界,这种测试往往是一场宣誓效忠的仪式,提醒你上下关系要怎么摆;在商界,这种测试是给大家明确“到底是谁有求于谁”,看似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其实从来都不是平等的。
2. 诚意测试
所谓“喝到位”就是在说这个。如果一顿筵席散尽,你仍然表达清晰,步履稳健,会被认为“今天小王没喝到位”,言下之意你没有向我交付丑态作为抵押物,你仍然将你自己的体面、形象、自尊看得比我对你的信任更重要。
直到喝得疯言胡语,脱了上衣跳舞,吐完躺倒,劝酒者心目中的抵押品才算足额交付完毕。这期间观众越多越好,洋相越大越好,起哄者和围观者实质上都是抵押交付的见证人。
文章来源:江夜雨 孙要良教授讲哲学 成都夏虎律师团队【版权声明】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利,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