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留学生异地恋-我想见你,不远万里

陌上美国 2021-03-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VISA NEWS Author 刚小寒


陌上美国Telegram channel,欢迎订阅(下载app修改privacy设置;拷贝地址用浏览器打开(微信打开无效);点击“join/进入”):

https://t.me/MoshangUS

陌上美国YouTube频道(email登录YouTube,订阅):

https://bit.ly/2Xg3NNF

陌上美国推特 

https://twitter.com/MoshangUsa




这是一个来自前异地恋留学生,终于渡劫成功的记录。2021,被疫情困住的异地情侣们你们见面了吗?
2017.10,杭州云栖大会,我坐在酒店门口旁为来自世界各地参加阿里巴巴诸神之战创业大赛的选手们签到,他风尘仆仆,拎着三四个行李袋子从酒店门口走来。我看到了他。

他是一名来自美国的参赛选手,我是阿里云上海的一名实习生。

那次比赛持续了5天,最终他赢得了第二名,获得了免费机票的大奖,而我因为中间学校有事,一共只参与了3天比赛,连他上场的那一天也没能在现场,在这中间我甚至都没能要到他的联系方式。

但,我们还是在一起了。

比赛结束的那一天晚上,我刚刚从学校回来,准备卸妆休息,我看到群里发了大家要去酒吧庆祝。我那时妆卸到一半,又是半夜,按平时我是绝对不会出家门的,更何况是去酒吧。

但不知为何,就那一天,当我决定不去的那一刻,我产生了强烈且反常的不舍。好像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如果我不去,我一定会后悔。

于是,我一边发信息拿到他们所在的酒吧地点,一边重新换衣服化妆,然后跑到爸妈房间里恳求他们放我出门。

所有动作在10分钟之内完成之后,我伴着我爸的骂声——“大半夜去酒吧,你好自为之…”, 我关上家门,义无反顾坐上了去酒吧的出租车…

从那天晚上算起,我们一共在一起相处了不到3天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开始了漫长的异地聊天之旅。

那时他回美国报考医学院,我才大三,继续留在上海完成学业。没人敢跟对方承诺任何东西,我们只知道我们都很喜欢对方,很喜欢跟对方聊天。

但没人知道各自的未来在哪里,更无法知道是否能有“我们”的未来,所以我们只是聊天,只是每天都会跟对方聊聊大家都近况,说说三观和理想。

他不是个很善言辞的人,中文也不利索,好在我是个很能讲话的人。就这样,我们一直聊到我大学毕业。

毕业当口,越发感到前路漫漫。这个如同在我手机里的声音,让我越发感到远不可及,所以我开始疏远,不再回他的消息,想结束这一段空空的思念。

在一起三个月,我筋疲力尽。才慢慢明白,其实无谓远近,一个坏的人,不但会带来坏的感情,更会伤害到自己。我不算太及时地抽了身,发现他还在原地等我。

他顺利被杜克大学医学院录取,我也申请到了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生。这一年2018,他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到了北卡罗来纳,我从上海飞到香港,我们仍在各自奔前程。

在香港的生活有苦有乐,忙碌也充实。与此同时,我们仍然在保持通讯。打字用英文,打电话视频中文为主,因为他看不懂中文。

我们互相分享各自的学习,生活——他会兴奋地跑来告诉我今天他切掉了人体的眼珠,明天他们又“实体”学习了人的大肠有多长,周五他要去同学家的party,周日又与人相约一起hiking...

而我会告诉他我今天学了什么有趣的内容,明天要和好朋友去游玩拍照,周五逛街,下个月又有了新的工作兼职…

他看过我的每一篇文章,大到一万两千字的论文,小到一千来字的essay,并且每次都在旁边一一标注他觉得要改动的地方;我熟知他身边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有人花蝴蝶,有人天赋异禀,有人被情所困,有人结婚生子;我们也会争论香港问题,TW问题,大家都难免维护自己的立场,不过说完了也就哈哈一笑,又会影响我们什么呢?

虽然相隔万里,信任和依赖就在分享的点滴中慢慢生长。只是偶尔喝醉,拿起电话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失落。

失落彼此不在身边,更失落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拥有的未来。

2019的新年假期,我们相识的第二年,我终于决定去美国看看他。

临行前,心中仍不免忐忑。怕现实与想法有落差,怕他要上课没有时间陪我,更倒霉的是,我居然在飞机起飞前一天,开始牙痛!

因为已是新年假期,相熟的牙医也在放假了,于是我就只能吃片止痛药就登机了。止痛药的效果不错,我到达的前两天都平安无事。

第三天夜里,我夜里被痛醒,只能请他第二天早上帮我预约医院。考虑到他要上课,我只能故作坚强地告诉他我自己可以过去的,但人生地不熟,谁能不心慌呢。

谁知第二天早上,他一大早起来,先帮我约到了隔壁UNC的牙科医院(美国医科大学一般都会附属同名医院,北卡的主要两所大学都以医学著名,但杜克没有牙科医院,UNC的牙科医院与国内大型牙科医院类似,不是私人牙科诊所,所以价格相对适中。)

然后就开始发邮件跟老师请假,他说他没法把我一个人扔下。不是啥大事,却不能说没被打动。

美国的医院医生态度好,所有问题都会详细地解答,但效率实在是低,我们约了下午一点,两点多才终于轮到我。

经过博士学生,实习医师和正式医师的轮番检查,也跟他们说明了我的情况之后,我们定在了第二天先做一半根管治疗,也就是先给牙齿消炎让它不再疼痛。

第二天,他再次请假陪我治疗,在诊室外的等候椅上一个人坐了三个小时。我结束治疗出来的时候,看到他几乎躺在椅子上看手机,有点好笑,又觉得踏实心安。

然后我们去看了篮球赛,去公园拍照,去滑雪,包饺子,过情人节…那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两个星期,没有之一。


回到香港,我们可能都不能继续满足于手机会面。他甚至在考虑申请去新加坡的一个交换项目,只为能离我近一点。

正值我学期当中,再有半年就要毕业了。因为我本来就在考虑转科研继续深造,只是原来想先工作一年再继续申请,加上他之后要成为医生的职业规划,之后无论是在内地还是香港发展都不如在美国当地的效益高,他的中文能力也几乎不允许他在中国发展,于是我决定提前申请计划。

在之后的半年中,我边写论文边查找学校资料。8月完成论文,10月考完托福,11月考完GRE,同时准备申请材料。

考试,他就帮我找复习资料,申请,他就帮我修改每一份申请材料。12月,我完成了最后一个学校的申请,整个申请过程全部DIY。

我无数次崩溃大哭,他就在旁边默默陪伴,然后继续帮我修改材料。

焦灼的等待。

2020年2月,疫情开始。虽然国内已经开始全面隔离,美国对中国设置旅行限制,我也并没有当回事,当时最担心仍旧是申请结果,谁又能想到这将会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疫情呢。

3月的第一天,我收到了我的第一个offer,15天后第二个。

我最后还是决定选择了较远但更好的那个,并与他商量好,他每周都会开车来看我。

当时真的已经在准备赶快申请签证准备飞到美国跟他团聚了。结果到3月底,美国疫情爆发,中美关系持续恶化,不到两个月使馆就全部关闭停止签证受理。

4月,虽然外面情况不算太乐观,我却没太在意,仍在有条不紊地准备申请材料,看看美国的租房情况,觉得开学之前肯定都会好起来的,隔离期间正好多陪陪爸妈。

5月,材料基本准备完毕但使馆完全不开放办理签证的名额,所以继续耐心等待。

6月,疫情开始往全球发展。我开始有点着急了。

7月,美国感染人数不断升高。我开始多方查找消息,看有没有中转的办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8月,情况继续恶化,我开始变得焦躁。这段时间我们仍旧保持着每天两通电话的频率。虽然有时差,我们各自早晚的时间都有交错。

两年半的时间,早就习惯了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话告诉对方,我起床了。我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常常崩溃,大哭,对他充满抱怨,负能量满满,感觉之前付出的努力都白费了,老天爷就是不想要我们见面…

哪怕这样,他真的从来没有跟我抱怨过一句,始终坚定地告诉我: It will work!

9月,网课开始了,我每天要倒时差,凌晨4点就要起来上课。虽然课程内容撇去了我的一些心思,但这样的作息让我更加疲惫,也更加暴躁了。

我开始变得绝望,打电话哭泣成了常事,但我从没想过要分开,我们也从没聊过任何关于要分开的话题。

我们仍然有很多可以分享,他工作,他遇到的有趣的事,我的学习,我的心情…我们仍旧能每天花至少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聊天说话。

10月,我抢到了11月的一个签证名额!我迫不及待地告诉了他这个消息,希望虽然渺茫,但它终于出现了!

11月,我抢到的签证受理名额被取消,希望再次破灭。

眼看12月秋季学期就要结束了,我再次在与他打电话的时候崩溃大哭,他在电话另一头,竟也开始流泪。那一刻才真正感受到了“希望”在人生命中的分量。

我们像卡在了黑暗的路中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方向是明确的,车子也没坏,就是看不到下一个关卡在哪里。然而哪怕这样,我们也从未想过分开。

我们也开始慢慢收拾心情,他鼓励我“疫情总是会过去的,我们无非就再等久一点,快三年已经等过去了,不怕再多等一点时间。”

我出去找了份兼职,生活再次慢慢充实起来。

11月中的一天晚上,知道我近况的好友转发给我一篇文章,上面是对如何从新加坡中转到美国的详细指导内容!那晚我几乎整宿未眠,对那篇文章里的所有内容过了一遍又一遍,几乎逐条搜索了它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第二天一早我立刻告诉了他,跟他讨论了所有的内容,他也从最初的难以置信,到慢慢发觉这可能真的可行。纠结两天之后,我们决定开始实施。

我们列举了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并且分配好我们各自需要做的工作,所有费用我们共同分担:我开始转CGI,计划时间,申请所需证件,定机票;他就帮我预约核酸检测,定酒店。“HOPE” is truly the best of things.

这里真的要感谢我的父母。当时美国每天新增感染人数都在攀升,他们虽然担心,但却并没有阻止我的计划,只是默默帮我准备了全套的防护服,防护面罩,每天查看新加坡和美国的疫情情况,并无数遍叮嘱我要一切小心。

可能是见证了我们每天电话聊天的苦,他们给了我我能想到的最大的支持。

12月18号,我启程了…

2021年1月8号,我们终于相聚了…


第一次,我们不用再倒数相聚的时间了。从那天开始,我们的微信聊天对话框里很少再增加新的内容了。

偶尔回头看,很感谢曾经坚持不放弃的我们。

对未来,无论叶落冬时,花开盛夏,我知道,有他。

作者:刚小寒 漂泊在异国他乡,对生活充满希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寒在努力变强!




前文导读在美华人怎么追上印度裔和犹太裔?谁才是我们反歧视的盟友?不要误伤友军!耶鲁教授反思精英教育:光鲜外表下令人窒息的恐惧
捐出百万美元要多久?拜登的30年来最大加税计划有哪些细节?民国时代的芳华我的芳邻妇女节聊美国“朝阳”大妈致敬妈妈年轻时的那个年代

 陌上美国 客观快捷的时评,和美国生活资讯。欢迎扫码或者点击开头蓝字关注。如何联系我们?

工作号微信ID: moshangUS

Email:hiusnews@gmail.com

【陌上美国】电报频道: 

https://t.me/MoshangUS

陌上美国推特 

https://twitter.com/MoshangUsa

Telegram加群(下载app修改privacy设置;拷贝群地址用浏览器打开(微信打开无效);点击“join/进入”)

https://bit.ly/35Jtpak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