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避免近亲繁殖对于学术成长至关重要

雅美之途 陌上美国 2021-06-18

陌上美国Telegram channel,欢迎订阅(下载app修改privacy设置;拷贝地址用浏览器打开(微信打开无效);点击“join/进入”):

https://t.me/MoshangUS

陌上美国YouTube频道(email登录YouTube,订阅):

https://bit.ly/2Xg3NNF

陌上美国推特 

https://twitter.com/MoshangUsa






同济的裘法祖教授当年带着他的混血儿子,与他吹牛的“年轻时漂亮得不得了“的德国太太回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医学版图。

裘教授开始是回到的上海同济校园,那时的国际大都市,后来舍不得同济又全家随同济内迁到了武汉。


外科医生都喜欢吹牛,如果没有记错,裘教授在央视曾经附和主持人这样的恭维语:“您学得好到,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我将书中的裘教授的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的成绩单,给在圣路易斯华大工作的德国裔教授看过,证明他老人家年轻时确实学得很好。当年的德国课程里还有希特勒时代的人种优生学,他也是埋头苦学滴。裘教授追女孩的技能,应该是美国小中男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有幸成长于裘法祖在同济主政的年代,他当时只有六十多岁,他是我们的院长。我永远听不懂他很重的杭州乡音,但是好学的太太在课堂前排听裘教授讲外科总论时,被问及:“你知不知道什么是拉钩?”

我与其说从裘教授那里学到了具体的医学知识,倒不如说在同济校园欣赏过他与太太散步的异国风情,那是中国的外国人很少的时代。


裘教授全家是1947年回国的,当时他们的大儿子只有一岁,回国后再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是曾经带过我们实习的血液科医生。在武汉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有人像是见到奇迹般:“今天在汉口见到一个外国人,但是她说一口武汉话”。那位“外国人”就是裘法祖的女儿,那是中国没有开放的年代。

因为我是同济毕业的,在美国时常被同时代的中国医学毕业生问起裘法祖和夏穗生的恩怨。这不是什么秘密,因为他们相应的地位,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事,那个年代的中国医学生都是读裘教授的书长大的。

刚刚去世的吴孟超和早几年先走的夏穗生都是裘法祖的优秀学生。与裘法祖分离的吴孟超在上海发展成为院士,几十年与裘教授在一起的夏教授则与他的老师的关系不好,距离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淋巴细胞通过血液游走在全身不同的组织中,它们执行免疫防御功能的部位与它们受教育的胸腺和骨髓等中央免疫器官,可以说是“千里之外”


我的文章中都写过裘教授和夏教授,他们都是我尊重的同济前辈。为了公平,我先将以前文章中描述裘法祖教授的文字列下,同时附录我写夏教授的整篇文章:

”我们被告知大量的德国故事,开始是通过同济的老师和同学们,后来则是来自那些在德国受训过的导师。慕尼黑在希特勒发动战争前曾经是德国的医学研究重镇。作为一个参照,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正是仿照德国系统创办的,那就是将教学和科学研究融汇于医学教育中。毕业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和随后在德国建立自己的行医业务,已经证明裘法祖在那个十分排外的环境里的优异表现。

裘法祖拥有任何理由留在德国,在那里养育后代,并且享受作为外科医生的舒适生活。我们应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中国外科得益于他当年做出的带领全家回国的决定。他的才华和他通过同济的终身服务,不仅将西方医学概论传到中国, 而且彻底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医学实践”。

最近同济校友肖传国同学主动联系了我,给我留下一篇他在同济近500人的群发表过的短篇文章,并且希望我转发,我昨天也通过朋友转告希望能转发他的文章。我考虑再三,改变了我不就此写文章的立场。因为我觉得这段亲身经历对于研究同济历史十分重要,便决定隐去私人信息以摘录的方式放这里作为永久资料保存,供以后历史学家们研究用。

我需要说明的是夏穗生教授的女儿曾经是肖传国的大学同学,但是为了保护隐私我决定以“夏教授女儿”代替里面的实名。

引号内容这是肖传国教授的两段文字:

“吴晓波校友,这是我的一篇短文,记载的我和裘教授的一段故事。请保存、转发,文责我负。裘教授是同济灵魂和代表,唯一杂音和负面影响来自夏教授事件。

人死事也息不了:夏的学生们一直为自己老师愤愤不平,但又不敢公开攻击针对裘教授,心里自然憋屈又无法发泄,我的工作是裘教授最器重的,所以我成为他们攻击对象可以理解。但是我公开的这点内幕可让他们知道事实上裘教授是如何对待夏教授,或可稀释甚至缓解他们对裘教授的误解和仇恨,有利于同济学人整体团结。师生关系不可能完全代替良心良知......”

“......我想到裘教授另一大遗憾是夏教授,于是请示裘教授,我想借老人家九十大寿的机会,作作夏教授工作来一起给老人家祝寿,师生重逢。如果夏教授同意,我们再把院士们尽可能多的请来一起祝寿,由裘教授请各位院士帮助解决夏教授院士问题。(当时好像75岁以上需6位院士提名)

裘教授看了我几分钟,眼眶都湿了,然后走回内室,拿出二本中华实验外科杂志,还有几封非常恶毒漫骂的匿名信。老人家说: ‘几十年来,所有学生中,我对他帮得最多,什么都让他上,可是就因为拦了他用二集学术杂志全搞个人崇拜,他竟然……罗利兰说我是自作自受。’老人家双手颤抖,眼眶里全是泪水。

我吓住了,赶紧握住老人家双手安慰老人家:人上一百,种种色色,您一辈子学生成百上千,夏教授这样的也就一个,您千万别太伤心。

许久许久,老人家说:‘你去试试吧。我已是资深院士,同济至今没有院士,他要上去了就好了。但是,’裘教授摇摇头,‘估计没有用,他非常聪明,但心胸一直非常狭隘,在他们那批人里(吴在德等)最糟,他不会大局为重的’。

裘教授同意后,我当即联系(夏教授女儿)商量此事,并把裘教授关于院士的想法用我的口说出来,想请她回汉,我和她一起去拜望她父亲。第二天,(夏教授女儿)回复我,他爸让我别管闲事。

裘教授非常失望,决定不庆寿。在校领导和我反复劝说下,才同意在有限范围(外科教授们)庆祝。我的劝说是:您不要因为一个坏学生伤了9999个好学生的心。他们都是主任教授了,不是当年要靠您出国,现在为您庆寿纯属学生们的感激之情。九泉之下,不知夏穗生教授如何去见他的老师、我敬爱的裘教授。”

引用完毕。

读到肖同学的这些文字,我可以做个中西方学术界的类比。

裘教授创办了同济的器官移植学科,全国首个器官移植研究所的首位所长正是裘教授,但是我们在校时器官移植做的最多和最好的是夏教授。

裘教授当年可以说是正当年,只有60多岁,院长职权在手,裘教授自己让贤和培养夏教授的结论应该可以成立。裘教授自己也说:“几十年来,所有学生中,我对他帮得最多,什么都让他上”。


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美国,在免疫学界传为佳话。耶鲁著名教授Charlie Janeway和他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博士后Ruslan Medzhitov共同发现了Toll-like receptors(TLR),这完全是应该授予诺贝尔奖的工作。

Medzhitov在哈佛等著名机构找到助理教授职位,但是耶鲁也挽留他,并且Janeway帮助他成为HHMI研究员。这些布署完成后,Charlie Janeway做出了一个惊人的无私决定:主动退出了TLR领域去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耶鲁有规定不能在校内的教授之间残杀。

我们要知道,Janeway退出的是一个自己开创的十年来最热门的免疫学领域,其高风亮节之人品令人肃然起敬,当然他当时可能已经感觉到癌症离自己不远了。

我长期认为学术应该避免近亲繁殖,如果夏教授能够离开同济去上医、北医或中山医当主任,就不会出现裘教授与夏教授这样的悲剧。

可见我在2013年写的文章:

“第三,同济应广纳外校人才,并鼓励自己的学生向外发展以避免近亲繁殖。由于以往的体制,我们通常看见医学本科生考本校的研究生,而优秀的研究生又热衷于留在自己的科室工作。这样逐渐形成了,学生与导师和导师的老师同处一科室的情形。

五十多岁已有建树的教授在课题选择上,还得征求二十多岁时的导师的意见,这不利于新思想的产生和学科的发展。如果没有出国留学,这种情况在同济会更为严重。我们都明白,请进来的同时鼓励学生走出去,这样有利于不同思想的碰撞。
 
美国也存在这种近亲繁殖,但他们会釆取相应的措施去防止。麻省理工的物理博士毕业,导师会鼓励他们去普林斯顿或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美国一流的医学院,在确定本校博士后留校做教授之前,学校会要求候选人提供他们在外面找工作的经历,以及他们在相应级别的外校获得了类似的教授职位。学校最终会鼓励他们在权衡利弊后再做选择。

对于近亲繁殖,同济己经有过积极和消极的实例。江明性教授的学生杨宝峰,博士毕业后离开同济,随后当选工程院院士并担任哈医大校长;同济器官移植学科近期的式微,或许与它的老大心态而拒绝推陈出新相关”。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002/201301/7.html

肖同学的短篇文章打破了我在以前文章里的一些认知,所以我们要听两方面的话,我们也希望看见来自另一方的描述。当事人写些亲眼所见很重要,当然每个人的视角都有偏颇,历史学家有时连口述历史都不相信,他们需要把口述放在历史中去推理。写小说也是,除了设计plot之外,还要让人物的行为与对话符合当时的社会与文化。这是我需要学的,如果写小说的话,我问过我们藤爸疼妈俱乐部的美国知名作家裘小龙。他们欣赏我写的真人故事,雅美之途在文学圈也有粉丝。

现在分享我写夏穗生教授的整篇文章:

同济中国器官移植创始人为何不是院士? 
雅美之途,2019-04-21 

近期传来同济著名外科教授夏穗生仙逝的消息,享年95岁,愿夏穗生教授安息。这消息也勾起很多同济人的回忆,我导师曾经协助夏教授将抗人T细胞单抗首次应用到临床以抵抗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据说现在仍然是中国的首个抗体药。

夏教授生于浙江余姚,但是在武汉的同济扬名整个中国。他是我们在校时同济最多产和著名的教授之一,也是当年考研究生的大热门,当时他领导的器官移植研究所累创中国第一。

很多人为夏教授没有成为院士可惜,我写上面开篇的这个总评论时,根本没有想到院士这个议题。那是因为与夏教授的杰出贡献相比,院士是可有可无的。

(此处有删节)

院士不能有特权,优秀程度应该永远以近几年的文章决定。杜绝利益牵涉,就不会出现十几篇论文涉嫌造假的人被保的现象。

夏穗生没有成为院士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同济的裘法祖教授,中国人留校后一辈子呆在一个地方不走,院校近亲繁殖十分严重。优秀如夏穗生这般的人物,几十年每天抬头还见到自己的导师裘教授,这很不正常,他们的恩怨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们不便评说或猜测。

美国学术界在设计上尽量避免这种近亲繁殖,诺贝尔奖得主Richard Feynman在MIT本科毕业后,仍然执意留在母校的“世界最好的物理系”,但是他的麻省教授建议Feynman去普林斯顿读博士。华大医学院在正式任命本校博后助理教授职位时,必须要你提供Penn,Duke或UCSF等相近水准学校的offers。

夏穗生如果当年去中山、华西或上医,情况就会好很多。美国弟子在这种情况就会离开自己的导师去外面创天下,以后大家永远是朋友。

鉴于这种情况,我早在2013年的文章里就向同济提议过:“第三,同济应广纳外校人才,并鼓励自己的学生向外发展以避免近亲繁殖。由于以往的体制,我们通常看见医学本科生考本校的研究生,而优秀的研究生又热衷于留在自己的科室工作。这样逐渐形成了,学生与导师和导师的老师同处一科室的情形。

五十多岁已有建树的教授在课题选择上,还得征求二十多岁时的导师的意见,这不利于新思想的产生和学科的发展。如果没有出国留学,这种情况在同济会更为严重。我们都明白,请进来的同时鼓励学生走出去,这样有利于不同思想的碰撞。”
http://bbs.wenxuecity.com/znjy/1873535.html

同济德语班同学转发的夏穗生教授追悼会的照片,同学们这样留言:“老师们都走了 想想当年他给我们上课,实习查房时的风度!看他开胆囊时的手势,一切就像昨日”;我说你“学到夏教授手术台上的真传啰”,这位手术科教授称:“学不到。他开刀的手势很美,微翘兰花指”,这“微翘兰花指”不成了唱京剧的梅兰芳了?

另外同学这样说:“我在美国做了不少器官移植的研究,所认识的从事器官移植的高手无不都是从同济器官移植进修出来的。”

现转发华西医院退休教授何生的悼念文字:

“八声甘州·悼夏穗生教授

晴天霹雳万里卷潮来,魂悸泪血飞。问医海浪尖,移植风口,几度斜晖?纵观剑坛今古,俯仰孰能非!谁似穗生老, 敢登峻极?

犹记黄鹤楼畔,落木萧疏,空翠烟霏。历艰难困厄,总风云会际。奋有年,终创伟绩。感苍天,壮志不相违。筚缕路,何堪回首,为君太息。

何生2019·4·16初稿4·18修定”

何生教授补充说:

“夏穗生老师是我崇拜的偶像:大师中的大师、不是院士的院士。夏老与我私交甚笃,既有师生之情,又有诗友之谊,他的去世我很悲痛。”

华西医院前肝脏外科主任李波教授这样评价夏教授:“夏老成就、成名于肝移植。有中国肝移植之父的美称。华西这么多非同专业教授知晓并盛赞夏教授!愿夏老之灵有感知。夏老不朽!永远的怀念!李波”

作为学者最在意的就是同行的评价,这些外校同行的评语应该令夏教授相当欣慰。这里多处提到夏穗生教授不是院士,这个情节看来在同行的心目中非常地强烈。

圣地亚哥Salk研究所创始人和真正做成应用型小儿麻痹疫苗的Jonas Salk,他去逝后的新闻也报道他不是美国院士,应该与他娶了毕加索的第N位妻子和在索克研究所旁开裸体画廓无关。诺贝尔奖也与Salk无缘,授予了找到培养病毒方法的哈佛教授,而美国全面应用根除小儿麻痹的疫苗正是Salk疫苗。

将夏穗生教授称为中国器官移植的创始人,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肝移植方面的杰出贡献,还有就是他在推动器官移植在中国的发展方面的贡献。当年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和器官移植研究所都由他经营,在器官移植术式、数量、器官保护液和抗免疫排斥等诸多方面,同济在当年都是中国领先的。

夏教授当时就知道移植的瓶颈是免疫排斥,在改革开放招首届研究生就以“器官移植与免疫”为题,甚为前瞻。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慎用“中国器官移植之父”这样过誉的称呼,因为北京协和吴阶平在1960年就完成了中国首例肾移植,上海陈中伟的断肢再植更是文革中的大新闻。


作者吴晓波的“雅美之途”会争取重新开公号,届时将通知大家,现在欢迎关注作者在陌上美国的文章。只有留学咨询需求才联系作者,方式:
电子邮箱:wu_xiaobo@hotmail.com

微信:XiaoboWu554


喜欢这篇?请给予作者鼓励


陌上美国联系方式:

电报频道: https://t.me/MoshangUS

电报教育生活群:https://bit.ly/3fs7FFR

(电报需下载app修改privacy设置;拷贝地址用浏览器打开(微信打开无效);点击“join/进入”)

YouTube:https://bit.ly/3pKShXu








前文导读给留学生在美国找工作和发展的咨询建议2021年暑假留学生回国攻略美国离全面控制新冠疫情还有多远?孩子,别跳楼!前人的经历能帮到你听肖传国在同济论坛讲他的人生故事制约在美华人发展的教育习惯和根源真实的美国中产家庭的长周末如何识别严肃新闻和假新闻?中美电动汽车市场大比拼拉开帷幕美国不是一个歧视的国家作为美国社会的成员,华人该如何有效发出自己的声音?飓风营救 · 纽约花旗总部大厦倒塌危机罗素:养成仇恨习惯的人一旦得逞,就会马不停蹄拜登税改,21世纪版罗斯福新政还是美式大跃进?佛州坦帕湾的清水海滩,靓丽如南法

 陌上美国 客观快捷的时评,和美国生活资讯。欢迎扫码或者点击开头蓝字关注。如何联系我们?

工作号微信ID: moshangUS

Email:hiusnews@gmail.com

【陌上美国】电报频道: 

https://t.me/MoshangUS

陌上美国推特 

https://twitter.com/MoshangUsa

Telegram加群(下载app修改privacy设置;拷贝群地址用浏览器打开(微信打开无效);点击“join/进入”)

https://bit.ly/35Jtpak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