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植本食薏 x 瑞丽伊人风尚

植本食薏 2023-04-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瑞丽伊人风尚 Author moss

Kelly Lee, Graphic Recording Artist 

我很有幸,并感激有机会分享我在植本教育道路上的旅程和植本行动。虽然是一个很小众的领域,但我希望能带领更多人学习“Food Literarcy”x“Climate Literarcy”的新语言。也感谢瑞丽对本次专访的认可和邀请。


其次,感谢植本食薏平台放大我们的愿景和使命,重新定义和提升食物的价值及其影响等。希望它为那些想要为更多人和家庭带来真正的健康和福祉的人带来启迪和赋权,但同时也要治愈我们的地球,因为我们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且遵循自然的伟大与慷慨并存。


以下内容来自于《瑞丽伊人风尚

编辑:moss

版式设计:Anne





如果吃可以改变未来,

一日三餐会发生哪些变化?

“伊人”采访植本食疗导师薏雯,

讲述“植物性饮食”的理念,

以及将亚洲传统与西方营养学

结合形成的食疗概念。






植本食疗导师,The Plant Forward LLAB团队的联合创始人。这是一家提倡通过食物作为桥梁来教育、协作和行动,开拓可持续性的人类与地球健康体系的机构,薏雯和团队共同创建植本食薏平台。她也在2019年受邀成为EAT瑞典论坛“大厨宣言”(Chefs’Manifesto)的成员,引导大厨从后厨的服务者,转变成为Ambassadors for Food。





薏雯出生在中国台湾,成长于澳大利亚,曾在纽约和中国大陆的时尚行业工作了17年。

事实上,她从纽约来到上海后所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外滩三号”时尚买手店做营销和活动策划工作,直到现在,薏雯还是一个时尚二手交易市集的发起者和合伙人(文末有薏雯新时尚二手市集招募哦)。可是在做了这么多年声色绚烂的时尚工作后,大概从十年前开始,chef educator成为薏雯的“天命”(calling),她开始成为了一位植本食疗导师。


怎么在30+完成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呢?这里是薏雯的讲述——








从小,我就是一个foodie。

对我来说,厨房就是照顾家人,表达爱的圣殿。而地方美食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的窗口。今年的米其林主题不就是“通过餐桌游走世界”吗?所以我对食物的记忆,从来都与爱、快乐、温暖、探索相连。


2009年,我在洛杉矶发现并爱上了一家叫做Modern Macrobiotics的咖啡厅。那里的食物特别容易消化,而且还能产生一种振奋人心的能量,和之前吃的那种,饭后要用一杯咖啡来消除疲倦感的食物截然不同。

因为想要学习制作这种让人精神焕发的食物,我找到波士顿一家教授自然疗法的学院报名,参与为期一周的“健康之道”课程,这家学院叫Kushi,也是阴差阳错吧,我看到这系列课程的介绍是讲授疾病的起因、食物的治愈能力和食物的能量学,我以为自己会学到制作让人精神焕发食物的方法,没想到学员们和我的诉求不同,他们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者亲人正在饱受疾病的折磨,不过这也是我深入食疗烹饪艺术的觉醒点,我深刻地意识到,带有觉知的饮食与生活对于健康至关重要,它也为我今后探索“以食物为药物”打开了一扇大门。



每天清晨的瑜伽,是薏雯的energy boost。



一年之后,我又去Kushi参与了更高阶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到可称之为“崩坏”的现代食物系统的方方面面,以及现代农业,尤其是工业化的动物养殖体系对环境的破坏。

从那时起,我意识到“植物领先”的全食理念对我们本身健康与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也是从这个时间开始,瑜伽扮演了关键角色,它让我意识到身体的每个细胞确实对我们的所食、所行、所思,都是真切在回应的。

大概在2012年前后,我跨界到植物性食品教育领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授课,分享可持续性的植本食物教育,带领大众理解食材、健康与环境的关系,增进平衡饮食意识。





我会怎么介绍自己的工作呢?什么是植本食疗导师?

我会这样形容——我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食物小百科全书”,我知道这一领域的所有潮流热词和话题新词,知道食物是如何生产的,食物足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 我知道食物蕴含的每一种营养成分,我还知道如何创造对自己健康、对环境也友好的食谱。

我不是一个厨师,我的目标不是在餐厅高效、标准化地工作。我不会漂亮的刀工,也不会管理后厨,我的目标是个体健康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少食物的浪费。

所以我更乐意这么定义自己,我是一个世界公民,是一个信息传递者——把大自然毫无所求给予我的东西和它丰饶的美态传递给大众,只不过我通过的载体是食物。






食物是我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方法。

你问我“美食制作者”“健康提供者”“关爱地球的环保主义者”“教育者”在我的职业中各占百分之几?我想各占20%吧,还要加上一个20%,我是个为了“植本食疗”而努力工作的浪漫派。





转行并不容易,我曾经在澳大利亚家附近的社区花园做志愿者,学习朴门永续,也在自然疗法的餐厅打工,同时在类似ModernMacrobiotics这样的咖啡厅做兼职,我在世界各地学习,掌握了超过100种不同的食物文化,这相当耗费时间和精力。


穿越这一切的办法是什么?我会每天都记录下自己的收获,让心沉静和澄空下来,以保证自己能接收到来自周遭的信号。


从事这一领域十年,我每天能做到精力充沛地起床,办法就是——调动晨间仪式祝福我所爱的人,听着音乐做冥想,训练专注力,同时也倒立做呼吸练习来进行energy boost,至于走进厨房创造菜肴,则是我每天的“行动禅”。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参与“大厨宣言”(Chefs’Manifesto),认识世界各地的同好。






从2018年开始,越来越多书籍与报告提及今日食物系统对生态的破坏——

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农业,而其中一半又来自畜牧业。从1900年至今,约有75%的农作物种类从地球上消失。在很多亚洲国家,稻米种植的种类从原来的数千种迅速减少到如今的十几种,单一、狭窄的饮食不但无法满足我们对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多样化需求,种植单一作物也让农田生态系统变得十分脆弱,不得不依靠化肥、农药来保证产量,进而摧毁了地下土壤微生物的运作活性。

我们生产的食物中每年有约14亿吨被浪费,在中国,超过6%(3500万公斤)的食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就已经损失了。举个例子,德国售卖的印度芒果和中国售卖的澳大利亚苹果在运输途中掉落在地上,这不仅仅是食物被浪费,灌溉用水、种植土地、为收获提供动力的燃料和运输车辆这些资源也一并被浪费掉了。

尽管如此,人们在食物选择上依旧被广告牵着走,受到的相关教育少得可怜,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压力让人们选择食物时,屈从于那些更方便,更能满足口腹之欲,或者更“网红”的食物。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1年9月首届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上也呼吁全球公民都行动起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消费食物的方式”。对此,我的建议是“全食”。全食意味着我们需要饮食多样化,通过食物的消费和选择来保护我们生态的多样性;全食也意味着按照季节去吃,吃当地的食物,这有助于减少“食物碳排放”,与当地农业系统和土地做更紧密的连接;全食意味着尽量以自然的手法来释放食物的优点,比如使用自然发酵的有机味噌,而不是超市里带有化学添加剂的调味品,自然发酵能够充分分解谷物蛋白的营养成分,转化为复合的香气和味道,激发食材天然味道,增味不抢味。全食也意味着减少食物的浪费,比如把废弃的胡萝卜皮做成高汤,或烘干成脆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确实有食物的肉与皮均衡的理论,比如胡萝卜的叶子属阴,根茎则属阳,这样看来中国大厨真的可以为食物的未来提供更多想法和示范!





今天是感恩节,Happy Thanksgiving everyone! 另外,想加入薏雯和朋友组织的Fashion3Fold时尚二手交易市集,推动二手可持续时尚,可在11月28日上海中海国际WeWork参与今年最后一场,详情请查看下方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