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究竟要向合肥学习什么?

遗落钱塘客 荆楚连线 2023-12-21


在各省会城市中,有“风投城市”美誉的合肥是全国少有成功改变命运,并持续约20年保持向上态势的城市。


应该说,合肥的强势崛起对周边同类城市是种(更应是)莫大激励,还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悄然且持续改变着区域格局。


作为中部龙头,合肥脱胎换骨的改变无疑开始日趋显著地对武汉形成相应程度压力,特别是特定自媒体在合肥出手蔚来获得产业与投资上的双重回报后,
发布“光谷在合肥之前与蔚来接近谈成,但因武汉市从中做梗及相关区域过于保守,最终错失蔚来”的言论更是使武汉不得不背负上相应“原罪”。

随后,以“凯叔”为代表的民间人士更是疾呼武汉要深入学习合肥,以更大魄力和更高远眼界进行突破性招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与声音中,对武汉与合肥进行必要比对与盘点的基础上,确定双方各自的变化历程与相应底蕴和潜力,获得对武汉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便很有必要。
 

武汉需不需要学习合肥?

据记载,武汉与合肥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境况可谓有天壤之别,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其中,武汉是当时全国乃至远东少有的大都市,工商文教医等要素十分完备且实力雄厚;合肥虽被选定为省会,但当时仅是个普普通通的八十八线小镇,基本毫无产业根基可言。

 

直至2005年左右,经历长达数十年持续发展与积累后的合肥,终于在家电领域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产业积累与影响,算是初步具备了成为大城市的必要基础与基本功能,但与拥有汽车和冶金等支柱产业的武汉依然相距遥远。

 

2005年始,如今已被世人戏谑为“霸都”的合肥有若开挂,先后通过精准投资京东方、长鑫存储、蔚来等项目和扶持科大讯飞等企业,
成功打造出被概括成“芯屏器合,集终生智”的现代产业体系,区域产业根基初见峥嵘,终于“逆天改命”。

今日合肥之景象,图源网络


相反,在建国时便拥有良好产业基础的武汉,先是在50年代获得包括武钢和同济在内的重大项目布局与医教资源倾斜,
后在80年代始受华科与邮科院的惠泽在率先光通信与激光领域“开花结果”,再于90年代因东风合资项目及后续总部搬迁的机遇,可谓实现了“躺赢”。

 

如今,合肥经济总量虽与武汉有高达6000余亿的差距,但世纪之初后在以IT互联网为代要的新型信息领域收获不大的武汉,
在产业底蕴上领先合肥的优势已不若2005年及之前呈碾压之势了,双方其实基本上已成为相同层级和梯队的选手。
 
所以,武汉综合实力虽依然完胜合肥,且在未来十年内极有可能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但依然需要踏踏实实地向合肥学习。


无它,别人合肥在这70年间从毫无根基至蔚然大成是实现了几个阶梯的跃升,而你武汉这70年间总体上其实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这其间的种种当然值得认真探究!
 

合肥的优势究竟是什么?

今天,合肥在产业投资上屡屡得手的原因其实已不是什么秘密,外界对之已简单总结成“招商投行化,投行专业化”。


其中,京东方、蔚来等经典项目收获的超额回报都说明合肥实现了招商投行化,而招商人员企业现场走时计算的资产与实际高度接近的传闻则说明确实实现了专业化。

京东方在合肥的国内首条液晶面板6代线项目厂区,图源“决策杂志”

或许,正因具有投行般的敏锐触觉与专业能力,合肥才能数次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小成本成功入主相关企业,并快速获得资本与产业层面的双重回报。


这,无疑是合肥在进行招商角逐中的首要优势,更是合肥实现产业跨越的有效助力。
 
但某种程度上,“招商投行化,投行专业化”其实是合肥优势中冰山之上的部分,是时与运形成的相应底层生态催生的结果而已。

因而,无论是学界还是同类城市想有效研究和学习合肥,必先在对其成长路径进行清晰了解的基础上,理清其间的因果。
 
相关资料显示,合肥早在2006年6月便组建了专门从事产业投资的国资平台,通过瞄准可对本地产业形成筑基与壮骨效应的重大项目实施资本运作。


2008年,合肥准备出资90亿元入主当时举步维艰的京东方,与之在合肥共建国家首条液晶面板6代线项目。

 

但遗憾的是,因上述金额几乎占合肥当时财政收入的80%且前景难测,项目报告在上报时被否决。


最终,时任合肥市委主要领导力排众议并坚决顶住压力,通过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的方式推动项目上马。

安徽官方背景的“决策杂志”,对京东方项目中关键环节进行的描述,截图源于“决策杂志”公众号


有亲身见证当年历程的相关人士,在与“荆楚连线”负责人交流时明确表示,“金龙书记押上了自己的前程!”。

 

在这样的背景中,京东方项目对合肥已不是成不成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干成。


于是,合肥上上下下随后围绕着怎么干成京东方项目实施了强有力的改革攻坚,而基于服务好企业与产业所需的意识和态度及对应专业化能力,则在这场事关城市与主政者前程的淬炼中获得全方位提升。

 

最关键的是,合肥投资京东方项目的历程与最后成功除在本地形成面板乃至半导体产业外,还成功在公务员群体中成功营造了“敢于进取,勇于担当”的文化氛围,有力提升了干部群众的信心和眼界与气魄乃至气质,最终成功地对当地底层生态进行了重塑。
 

武汉如何实现更大突破?

某种程度上,京东方之战的淬炼历程是今日合肥之源点,更是这座城市的“成人礼”。


没有相同或相似淬炼,其它城市纵使全盘复刻合肥的所有具体做法,都无法取得可与合肥媲美的效果,最多只是学学“招式”而已。


事实上,在合肥“风投城市”美誉被传唱之前,武汉等城市同样成立了相应国资产投平台,瞄准可对本地产业筑基壮骨的重大项目实施资本运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纵使是因弘芯事件,而被外界耻笑的相关区域都通过投资京东方项目,获得了5个小目标的直接收益。

 

但不得承认的是,武汉等城市在通过资本运作实施产业投资上的成绩,特别是投出京东和蔚来等在最合适时机以最小成本进入,
并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超额收益项目的能力确实远不如合肥,这背后的关键实际上是合肥之外的城市没有通过淬练习得相应“独门心法”。

 

而且,当前整体环境与2008年时已完全不同,武汉的状况与合肥更是全然不同,而再成功的产投都无法改变其在存量领域“抢桃子”的本质。

当前发展已高度成熟,沿海及内陆中心城市为主的城市角逐十分激烈,大项目引进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图片是深圳景象,图源网络!


所以,在存量角逐已进入高度白热化的当前,希望政府复刻合肥的产投模式对武汉而言,真的是最佳选择吗?


在“荆楚连线”(ID:jclx831)看来,尚在发展中的武汉当然需要依托充分的专业能力并必须要以必要“狼性”,
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角逐具有重大价值的关键项目,精准快捷实现资本与产业等领域的回报并不断夯实区域持续高质量发展基础。

 

但更重要的是,产业基础已经颇具根底和科教等要素相当丰富的武汉,其实亟需瞄准当前对产业升级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增量(如半导体、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围绕制约战略科技攻关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种种因素,以刀刃向内的决心与意志实施改革攻坚。


并且,这场改革必须异常坚定精准有力,更要围绕达成战略科技攻关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建设的各项具体目标,
通过“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与不断取得可见突破,锤炼公职群体的服务意识与能力并提振区域信心,最终形成独具竞争力的武汉“心法”!

关联阅读:

武汉的 “秘密”正在这场“袭击”中被看见!
应勇王晓东率团访问江浙沪背后,预示着湖北改革即将进入深水区!
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对湖北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引领,武汉何以为之?

欢迎转发、点赞及点在看,入群及合作请按提示操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