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对湖北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引领,武汉何以为之?

荆楚连线 荆楚连线 2021-05-03

经历特殊磨难的武汉,依托党中央和全国各界的大力支持正快速回血,并奋力冲刺年度剩余时间。值此关键之际,湖北省委第十一届八次全会基于全国和湖北的实际状况,于12月2日通过了湖北省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对全省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武汉做大做强。对此,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曾数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推进落实并亲赴华南招商,以落实省委精神并不负中央及省委和民众的厚爱与重托。

 

应该说,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是全省和长江中游区域当之无愧的领导者,本次“浴火重生”后必将迸发出更强大的生机。但同时,先天优势显著但整体实力“大而不强”的武汉,如何在周边兄弟城市的“围堵”与快速发展中,有效发挥对区域的引领与幅射带动作用?

 
找准关键环节

产业是区域发展最有效的驱动力,武汉整体实力“大而不强”最关键最核心的原因,其实是产业的层次与质效及密度与硬度不够。但不客气的说,无论是光电还是生物医药抑或汽车领域等主要高新产业,武汉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势都不显著。

 

在业内人士看来,武汉在光电领域起步早、有规模,但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链掌控能力不足;在生物医药领域,从事创新药研究的企业并不多,而联影等引进企业的产业效果待观察;汽车领域有产业密度优势,但在零部件与自主品牌及“未来汽车”等方面,优势不太显著。

2018年7月20日,邮科院和电科院合并组建的央企中国信科集团在汉成立,这是光电领域唯一总部在汉的全球性企业


同时,武汉在进行产业规模与布局及培育中,缺乏产业定性和产业全局谋划视野与落地实施能力,存在什么热上什么的迹象。在既往的实践中,包括直播、人工智能及区块链在内新兴领域,都曾被武汉或所辖的相关区关注与追捧过,但取得显著落地成绩的并不多。

 

基于上述状况,武汉若想实现对全省与区域发展的引领与幅射带动的前提,是完成基于提质增效的产业升级。从产业运行规律与产业相关效应及武汉产业状态看,武汉需要重点在制造业产业链中上游及终端上的关键环节集中发力,综合实施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端管理。

 

其中,在光电与汽车领域武汉可依托相关关键主体,在设备和材料领域等中上游的“卡脖子”领域,实施关键工程的攻关与产业化;同时,武汉要高度重视终端产品在产业链整体持续循环运转中的价值,大力引进大型手机和家电等品牌商制造基地的落户;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烽火科技考察时要求,要实施科技攻关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生物医药领域,武汉则要集中各类力量从仿制与创新产品研发及终端上入手,实现突破和构建生态。药品方面,武汉可组织相关企业瞄准用途广用量大的产品进行仿制并进行创新型产品的研发,通过相关产品售价的降低及本地医院的支持,推动生物医药领域做大做强。

 

至于,直播、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新型信息技术领域,武汉当然要重视。不过,上述的领域对产业基底的作用相对高端制造业其实比较有限,而且武汉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与丰富的应用场景,给予宽松环境后上述业态基本都会有收获,不宜也不便(操作上)实施专项产业攻关。

 
用好关键力量

产业提升与区域发展有赖于相关所有各方的努力,而特定产业主体和科研院所与智力资源及领导干部,则是最终决定乃至影响产业提升与区域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武汉的产业升级与区域转型的最终成效,同样需要抓好上述关键力量。

 

在荆楚连线(ID:jclx831)看来,武汉光电领域提升最关键的产业主体,是孕育于深圳的全球性企业华为。但可惜的是,从2007年落户至今双方的联系程度并不深华为的价值没有被武汉充分的运用。同时,武研所在华为全球机构中并不属于战略据点,对本地产业的外溢效应同样并不显著。

华为武研所内的广场


但从产业重合度及既往实践看,华为是可对武汉产业升级发挥关键作用的战略力量,特别是华为光芯片工厂已落户武汉并启动车机领域布局之际。武汉及湖北若能在这两个方向,充分依托华为力量实现光电和汽车领域上中游关键器件及相应设备与材料上的突破,无疑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

 

上周(12月12日左右)的时候,王忠林与周先旺市长曾专程奔赴华为松山湖基地对接合作,并获得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亲自接待。相关媒体报道显示,双方在会谈中表达了对各自的肯定,对接了在“新基建”与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

 

因本次接触,双方都无详细内容披露,后续动态无从判断。不过,武汉市完全可以本次历史性(之前没主要领导上门)拜访为契机,充分依托武汉丰富的产业场景与新基建及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广阔商机,寻求(必要时可请上级主要领导支持)与华为达成深度的战略伙伴关系。

王忠林、周先旺前往华为对接合作,并与任正非座谈;图片源于长江日报,郭良朔摄;特致谢! 


从产业运行的角度,华为有牵引产业链运作的能力与成功经验,而“智慧城市”等领域属于集成性应用,是武汉市可调配且供应商广泛存在的领域。但在基于制造业的产业底层领域,国内能大规模有效调动和牵引科研力量与工程师及供应商等产业资源,实现产业化与市场化突破的目前唯有华为。

 

除华为外,武汉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特指理工科)同样是,产业升级的关键依托。武汉可在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举措基础上,依托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根据不同人员落地成果价值(确定具体参照物)对应替代包括毕业论文在内的评价体系,并与华为合作建立和打造新的产学研循环机制与样本。

 

同时,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媒体形成的智力资源,同样可在武汉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但问题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否真正认可智力机构与相关专家的价值,愿意使真正懂行者的意见和观点顺畅传递呢?至少,从流行于湖北市面专家的情况看,真正有广阔视野与产业洞见并直言的其实并不多。

 

武汉某211高校,从事创新管理教研与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的教授今天在朋友圈发表的,对湖北创建综合性科学中心的观点


最后,领导干部对武汉发展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某种程度上,领导干部群体的意识与行动,是区域发展过程中最关键最持久的变量。或许,这正是本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应勇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当好干事创业“领头羊”、改革创新“开山斧”、为民解难“孺子牛”的原因。

 

营造关键氛围

其实,驱动区域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除了基于产业的有效市场与基于领导干部的有力政府之外,更关键的还是基于“人心”构建形成的独特精神气质及相应的心理导向与社会氛围。这种氛围虽无法具象,但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更是可以感受与浸润的。

 

从个人在广深五年的体验看,深圳之所以令人称道与向往最关键还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关键共识与独特气质。总体上,深圳上上下下普遍具有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气质,所思所行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展开,脚踏实地、不尚空谈、谦虚谨慎。


正因上述特质,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深圳社会各界得以有机成形,进而实现了微妙平衡。因此,无论是中央政策还是当地主政者基于当时当地的发展理念,凡经各界广泛参与论证细化施行后必能达成良好效果,而没有经过社会各界参与和讨论的细则往往被抵制。

所以,武汉的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基于基于城市共识的关键氛围营造,但从既往的情况特别是相关方在年初特殊时期的表现看,这块暂时或殊不乐观。最重要的是,从领导发言及相关责任部门的动向看,相关部门对本领域的重要性似乎缺乏应有的认知。

 

从个人观察看,相关部门当前的重心似乎集中在如何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呈现区域最新动态及展示乃至渲染相关成绩。当然,这种显性的工作肯定是要做的,但在共识不具备特别是相关可能的不足尚待补齐时,相关的“显绩”强覆盖形成的声势与业内人士和群众感知是否相通并有利于城市持续发展呢?

 

武汉是座拥有数千年积淀的城市,但因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积累的冲撞,城市气质与共识其实正在重构。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方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对接以掌握民众心理,并依托相关朴素常识与优秀传统文化及主流价值导向,主动组织和主导相关工作的推进与深入。

如果对此不重视并无所作为,无疑是放弃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更是对持续区域发展的不负责。其实,充分依托思想政治与统战工作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认可,是我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强大法宝和武器,应该且必须用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方在重构和营造城市关键氛围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心中有人民”并从打造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高度出发,汇聚包括已被证明适用的先进理念在内的价值主张以形成最广泛共识,通过理念宣导和率先垂范及相关典型的树立形成信仰/任,最终达至“上下同欲”和城与人相互成就的状态与境界。

 
结语:期待武汉不负历史!

武汉是国内最有底蕴的城市,综合优势更是在国内领先。纵观国内,没有任何座城市同时拥有科教资源富集、产业基础扎实、区位优势显著、水陆交通齐备、医疗机构丰富等优势,是全国范围内少有天选之城和天元之城。


依托长期的历史积累,武汉在中部特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全国范围的核心城市。但我们同时要看到的是,百年前的武汉曾是与上海比肩的城市,并曾长期在中部地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当前的武汉在全国与区域中的地位其实是呈降低态势。

 

因此,期待武汉充分依托省委省政府有力领导与支持,通过产业提升等方面的改革尽快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与使命,不负习总书记的似海深情和党中央及全国与全省人民的重托,在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乃至关键性作用!


关联阅读:

面向未来高位谋划的湖北,如何打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在京湖北籍教授建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区域调整与武汉城市圈建设为抓手,实现突破性发展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武汉如何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机遇?

欢迎转发、点赞及点在看,入群及合作请按提示操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